02 征粮(上)
作者:sindy迪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79

o2征粮

程知节忽然又想到,自己是刚刚归降的将领,还不曾跟从过唐军元帅李世民上阵,他却把查探柏壁关的存粮此等重任交给自己,而不是一直跟随在他身边、其忠诚可靠为他所绝对信任的心腹。该章节由这,又是为什么呢?

想到此处,知节那两道浓眉轻轻向上一挑,心下一片恍然。

原来,我固然是在观察着他,他……也在观察着我啊。

世民对柏壁关内存粮不多的事实早有预计,那么他派自己前来确认这推想自然也是另有用心的了。如果自己是个只会厮杀搏斗的莽夫,或是忠诚之心不足,大概就会大大咧咧地当着众人之面把这“坏消息”禀报出来,而不是现在那样特意把他拉到一边私下相告。

意识到这一点,虽是寒冬之际,程知节背上还是隐隐冒出了一层热汗。

幸好幸好,虽然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我毕竟是通过了这年轻统帅的考查了。

若非知节是个粗中有细之人,对唐室也已立定了决心不再作他想,这一不小心之间,只怕已在世民眼皮底下露出了马脚。

只不过是这几个念头之间,程知节对眼前这唐军元帅已起了敬畏之心,当下不敢轻一言,只是垂手站在一旁静候他思索眼前的难题。

其实只是过了片刻的时间,世民长眉一舒,笑意随即溢上脸容,伸手轻轻拍了拍程知节的肩膀,道:“程将军这事办得很好,这会儿先领本部士卒安下营帐吧。等一下还要劳烦你跟我到关城外面去征收粮草呢。”

程知节一愣:“到关城外面去征收粮草?”不觉把世民最后一句话重复了一遍。

“是啊。既然这里存粮不多,那就得到外面去征收粮草了。”世民随口答了他一句,已转身朝府衙的方向走去——那里已因应战时所需改作帅府了。

知节在心里嘀咕:“刚才那管粮草的小吏不是说过今天的收成都完蛋了吗?连关城内都没有足够的存粮,四乡的百姓还能有存粮吗?向他们征粮能征得出什么来呢?”

可是此时世民已然走远,他也无法把这心中的疑惑向世民诉说,只得收拾心情,把唐军之中隶属他管辖的部队招过来,领他们在城内扎下营帐。

刚刚忙碌完毕,已有小兵前来传命,说元帅让他跟随出城。程知节依令赶到指定的城门相候,不一忽儿便见到世民领着约一百人的亲卫骑兵来到。只见自世民以下,人人都披着白色的长麾,这样一支队伍在城外行走,与雪地融为一体,敌军从远处观望当极难辨认出来。

程知节见此打扮,心中又是暗自的嘀咕起来。看世民这样子,似乎不止是要到关城附近的村落去征粮,还想靠近敌军巡视战场。他之前听世民所言,以为只是去征粮,身上的穿着并没有特别地为遮掩行藏而置,这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疏忽,脸上一热,连忙道:“末将糊涂,这就马上去换过行装。”

世民却摆摆手,道:“不用了,等会儿有需要的时候让他们之中哪个跟你换一下衣衫就是。”说着往身后也穿着白色长麾的亲兵一指。

知节只得应了声“是”,心里暗暗警戒自己:跟随在这少年元帅身边,真是片刻都不能少一份心眼。光是会打打杀杀可不够,得时时刻刻都转动着脑袋,跟他一起殚精竭虑的想着如何打好这一仗才行。

一行人往最近的一个村落飞驰而去。一路上,程知节仍是转着刚才的念头,百思不得其解这当儿去征粮能有什么效果。他反复思量了好一阵子,终于决定要问一下世民。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果自己假装着都明白了世民的用意,到真的办起事来时却配合不上,那不是反而会更让他瞧不起吗?

于是他轻轻咳了一声,道:“元帅,末将有一事不明,可否求教元帅?”

世民向他瞟了一眼,微微笑道:“程将军太客气了,是什么事呢?”

“末将不明白,既然连柏壁关内的存粮都不足够,住在关城外的村落里的百姓,也饱经战乱的杀戮掳掠,不是更加没有存粮才对吗?这时我们去征粮,能征得到吗?”

“今天马上去征,大概是征不到的。我是想先把附近的村落都走一遍,出安民的榜文,让他们知道我军大队已至。待人心安定下来之后,再渐次征粮。我军随行有带了一些粮草缁重,刚才你也说柏壁关内的存粮还可以支撑上一旬半月,两处合起来,要顶上一个月大概是不成问题的。”

“可是,一个月后,就会有粮食吗?一个月后还是腊月隆冬,今年的秋收完了还是完了,不会因为多过了一个月就平空的生出粮食来啊。”

世民“呵呵”的笑了起来,瞅了程知节一眼,道:“你真的认为现在附近的村落里已经没有多余的存粮了吗?”看着知节惑然的眼神,他直接自问自答道:“河东一地物产丰富、人民殷实,以往京师长安的食用其实也就主要依靠这里运过去的粮草。虽然这半年里战乱不止,坏了今年的收成,但以往多年的积余应该还是不少的。”

“那为什么柏壁关的存粮却这么少?为什么关城里的官吏就征不上粮草?”

“老百姓收藏粮食的法门,你是怎么都想不出来的。你强行前去征收,他们自然要哭穷,坚持说是没有,你就是掘地三尺,也找不出存粮。不过话说回头,我也不是责备他们是刁民。这一年里河东的百姓确实也是损失惨重了,当官的没能好好保护他们,又有什么脸面去跟他们要粮要税?所以呢,要征到粮,就得想办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把存粮拿出来。”

程知节听得一愣一愣,想:“我也算是个农民出身,但很早就投入瓦岗落草为寇,这农民的生计还真是了解不多。可元帅是贵族子弟,怎么倒比我还清楚这些布衣之事?”

世民看他的脸色,似乎猜到了他心里想的事情,轻轻一笑,道:“这河东一地,我甚是熟悉。父皇在隋时为官,在这里做过多年的抚慰使,我随他在此剿匪,这里的地形、物产、民风、习俗,知之甚详。说起来,这里的百姓其实是我们李唐皇室的乡亲了。当年我们从太原起兵进军长安,一路上大致而言算是十分的顺利,靠的其实还是这里的乡亲父老们的支持啊。”说到此事,他抬头眯眼看了看那冬日的太阳,续道:“所以,父皇下旨要放弃河东一地以避定杨贼军的锋芒之时,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如果把这里都放弃了,那就等同是放弃了我大唐帝业的根基。你说,这孰可忍,孰不可忍?”

程知节暗暗点了点头。他其实早就听到朝野上下有这样的私下议论,说皇帝李渊下那道放弃河东的手诏,是想以此刺激世民主动请战。此前世民破灭西秦之后,皇帝却以谋反之罪诛杀了早在太原之时就已是世民的心腹谋士的刘文静,东宫那边甚至传出太子有“疏骨肉”的言论。世民功高震主、皇帝东宫都出手打压的谣言由此不胫而走,可偏偏就在这时爆了河东的变乱,朝廷拖了半年之久都没有派世民出战。到了最后局势糜烂至迫在眉睫之际,皇帝不是直接改弦更辙命令世民统军,却是忽然下了这么一道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手诏,也难怪大家会揣测他用的是一条“激将计”。

可是,这样心思细密的人,会是中“激将计”的人么?

听着世民这样自陈着他似乎真的是受了皇帝那手诏刺激,程知节的心里转过的却是这样的疑惑。他不觉抬起头,仔细地打量世民的神色,却见他一双乌黑的眸子清洌如水,却又显得深邃莫测,看不进他的心底。

忽然,那眼眸里荡漾起一丝笑意:“我们到了。大家下马入村,不要一副凶神恶煞、霸道嚣张的样子,别把人家给吓坏了。”

众人依言下马。程知节扭头看向村头,却见两个小男孩正从一棵大树上“哧溜溜”的跳下,扭头飞奔入村。一边奔跑之际,一边还回头张望着众人,脸上一副惊惶之色。显然,这两个小男孩是守在大树上张望入村的道路,一见有军队要进来就跑回去报信的。

看来,我们不想吓坏村落里的人,可村落里的人早就被这段时间的战乱吓坏了。这次入村征粮,只怕不会那么易办啊……

程知节不觉皱起了眉头。

后记:

1、写世民打仗的英明神武写得多了,这里写些不是战场之上、但也是跟战争有关的英明神武吧~~~~

2、朝廷政争与战场纷争,都是混杂在一处的啊~~~~大家有没有觉得程知节是个蛮有心思的人?其实历史上他确实是这样的人,并不是野史里描写的那个只会三板斧的头大无脑却运气奇佳的浑人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