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6章 主流与非主流
作者:怎么了东东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44

文仔知道,自己就是说得很不靠谱,也是要说的,就像测验和考试一样,不管你掌握的知识有多少,你也要坐下来答卷。

他说,这是你到东江市后干的第一件事,所以引起了民众高度关注。可以说,这件事,让一些人失望了,他们认为你有点主次颠倒,不是关心企业的发展,而是更关心打工仔,不是关心东江市的经济发展,而是关心与经济发展没多大关系的东西。

他说,他们怀疑你能不能胜任东江市委书记?能不能把准一个经济发达富裕地区的发展方向?甚至担心,你任期期间,东江市的经济会倒退,换言之,他们希望让更懂得经济,能够推动东江市向前发展的人担任市委书记。

他说,不排除这些人别有用心,想通过这件事否定你,从而达到他们的某种目的。我怀疑,这会不会是一场政治斗争的开始,某一种势力正在蠢蠢欲动?但是,我还不能判断,这股势力来自哪一方面?

李向东笑了起来,连连摇头,说:“你真有点草木皆兵。我看你这两年跟我跟得有点心惊胆颤了,好像周围都是一些想要算计我的人。”

他说,没那么复杂,也没那么可怕。

这是李向东到东江市的感觉,他认为,这种感觉并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而的的确确没有意识会有任何对手。

他说,你对东江市网不熟悉,不了解那些发帖和跟帖的人。其实,那些发主帖的人都是这个网的活跃分子,他们总时不时会对某件事,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如果,有什么政治阴谋?首先,那些人就要收买这些活跃分子。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

他说,这里发映的应该是真正的民意,准确地说,是一部分人的民意。这些人是什么人呢?从他们平时的言论中可以判断,他们是东江市人。我不敢说他们是土生土长的东江市人,却是长期在东江市工作和生活的东江市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并不代表那些从外地来东江市的打工仔。

李向东说,如果,从这一点考虑,那些人还可能有看不起打工仔的思想,认为打工仔流动性大,今天在东江市,明天可能就离开了,他们属东江市的非主流群体,市政府那么重视关心他们应不应该?市政府那么重视和关心他们值不值得?当然,帖子里没有说得那么白,但能让人有这种感觉。

李向东说,他们代表的群体虽然只是东江市的一部分,相对打工仔来说,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他们却是我们习惯性说的,东江市人,是东江市的主流群体,中坚力量。

李向东说,目前,我们要做的事是,改变他们这种观念,要让他们知道,东江市是一个特殊地区,有今天的发展,除了东江市人的努力,更有无数打工仔的努力,在东江市,每一个为东江市做出贡献的人,都应该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关心。在东江市,不应该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

他问文仔:“我们应该怎么办?”

文仔深思了一会儿,笑了笑,说:“第一,利用宣传媒体宣传外来打工仔对东江市做出的贡献,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东江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些打工仔。第二,树立一批打工仔典型,通过宣传他们的事迹,让大家更了解他们为东江市发展奉献青春甚至生命的精神。第三,组织一些专访,进行东江市人与外来打工仔的对照,反映两者之间的工作与生活差距,让大家更加认识到,两者之间谁更需要重视和关心。”

李向东笑了笑,说:“这次可以给你打八十分!”

文仔却没有笑。他要自己不要表现得太没层次,不要让李向东感觉到,一个口头表扬就能让他迷失方向找不到东南西北。他想,其实,解决的办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正确地发现问题,就像医生诊病一样,只有把病诊断出来,才能开处方对症下药。

李向东突然地笑了起来。

文仔觉得他笑得很没来由,迷惑地看着他。

李向东问:“你知道我为什么笑吗?”

文仔摇摇头。

李向东说:“我又想起小郝记者了。”

文仔脸红了红。

李向东说:“我需要一篇宣传打工仔的大文章,反映他们在东江市做出的贡献,反映他们在东江市的处境,反映东江市政府应该如何重视和关心他们?如果,让小郝记者写这篇文章,一定能写出高度和深度。”

他想起小郝记者写的那篇关于跳楼事件的文章,想她熟识打工仔的心态比一般的记者要深得多。

文仔说:“我打电话给她,让她马上写。”

李向东却摇头,说:“东江市就没人了?要青山市的记者来完成这个任务?”

文仔忙改口,说:“是不是通知常委宣传部长、东江日报社长来一下?”

李向东看了一下时间,他还有半个小时要去参加一个会,便说,时间太急了,下午吧!通知他们下午上班到我办公室来。他又补充了一句,通知冯玉如也过来!

东江市大张旗鼓宣传打工仔的声势先是从网站的辩论开始。

由常委宣传部长、冯玉如、东江日报社长参加的会议结束后,常委宣传部长就采用了行动,当天组织了一个三人组,专门就政府是否应该重视关心打工仔的问题,在网上挑起了一场大辩论,三人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反驳那些执反对意见的观点,渐渐地,在冯玉如的组织下,香港老板企业的打工仔也融入了这场大辩论,于是,完全改变了执反对意见的“一边倒”状况。

三天后,东江日报刊登了一篇社论文章,更是旗帜鲜明地站在打工仔一边,列举了东江市外来人口的数量,并把外来打工者称为“建设东江市的重力军”。电视台也登出了一则“评选十佳新东江市人”的活动公告,要求各企业各团体,甚至个人推荐近年来,为东江市做出卓越贡献的“新东江市人”,更是把这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提上了*。

一个星期后,常委宣传部长又以电视直播的形式举办了一个群众论坛,邀请专家学者,探讨在东江市这样一个工业发达地区,打工仔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待遇?政府部门应该如何重视和关心?

杨晓丽看了直播对冯玉如说:“这是给我们造势,鸣锣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