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科学的精神 下
作者:梦之名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151

文英的话放在今天人的眼里是不算什么的,可是对于未免太过高深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洋人带着技术过来,到最后技术却依然是洋人的,更搞不懂日本人是怎么让那些技术留下的。

“我想你今天也听那些日本人介绍了,富冈丝厂建成,他们可不是只请了那个叫法国庄家一个人而已,他们甚至还清了质员,机械工,制图师,以至于四个熟练女工,而且从物色厂地,到建厂、选购机器、安装机器也都是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当然,仅仅是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当日本的女工进厂后,先由法国的熟练女工以一对一的方式教导她们如何操作机器煮茧她们学会以后,就成了日本自己的教师,完全可以由她们再去教其他女工。不只是这些女工,事实上,正是在这些法国专家指导下,日本也有了自己的专家,这时候就算那些洋人都走了也不要紧,因为这些技术洋人会,日本人也会,再也不用依靠洋人的力量了。不只是丝厂,其他地方也是一样。我们还可以看看一个更加惨痛的例子:与咱们的北洋水师一样,日本海军也是英国人一手训练起来的。皇家海军的英格斯上校就是日本的洋员,就好像北洋水师里的琅威理一样,我甚至怀疑英格斯是否就比琅威理更有才干,但是不敢怎么说。他为日本海军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日本服役时,日本政府曾封赠他以贵族,使他能有足够地权力和地位,以与日本的高级将领接触。日本海军从英国人的教育中得到极大的好处。当他们认为有理由独立行走时,欧洲军官便体面地告退,而不是像我们那样最后弄得不欢而散。而日本人也坚持走着他们在英国的指导下踏上的道路。他们不仅使舰队保持着英格斯离开时地面貌,而且更趋完善了。对于几乎同时起步的中日两国海军,没有理由简单地认为,列强对中国就是要控制,对日本人就是要扶持。想想我们的水师吧,不知没有给琅威理应有的尊重,在他还在中国的时候,也没有能好好利用他得到我们想得到的。在他走之后,又是我们自己把海军搞得一团糟。甲午的惨败固然原因众多,不过也可以说是在琅威理走的那天就注定下来了。”

原本还在聊丝厂,没有到张文英竟又扯到海军上去了,不过张还是不大明白他地用意。张文英似乎只是在大谈引进西方技术的重要,不过这应该是谁都知道的吧,不说别的,就是那些官办的洋务企业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可是中国毕竟还是没有富强起来。

“洋人也不是那么好心的。”很明显的,张文英看出了张的心事。“除非有什么特殊情况,或是我们出了什么特别了不得的天价,否则洋人能给我们的都是一些过时地玩意儿罢了,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就算出了高价,洋人往往也不过拿些垃圾来糊弄我们罢了。”

“照你这么说。难道他们给日本人的都是好东西吗?”张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当然不是,他们会来糊弄我们,自然也不会把好东西给日本人。就好像丝机,作为厂商他们卖给你的丝机也许是最好的,但他们总不会把制作方法也告诉你吧,毕竟他们还要指望这个赚钱。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也有说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什么都指望别人如何会行,技师请进了厂子里。给他们工钱,不是为了让他们指手画脚的,为的就是要让他们把技术留下,至于具体怎么做还是要看具体情况地。当然。所谓科学的精神可不是如此而以,不要以为洋人把技术教给你就算万事大吉了,要随时做好技术明天就会过时的思想准备。”

“技术过时?难道我们还要再请洋人建个厂子不成?”

“怎么说如此没志气的话,那些跟着洋人技师当学徒的,还有直接出国留学的,不就是准备着让他们当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技师吗?凭什么着技术就非要在洋人手里,凭什么单单只咱们中国人就要不如人?技术过时了,那就是有新的技术产生了,洋人能明新技术,你可不要告诉我说咱们中国人就没那个脑子。与放下身段来跟洋人学技术相比,能自主研新技术,那才是科学精神地最集中体现。”

张一时有些语塞,他自然也认同这个道理,可是这些年与洋人打交道,能让人扬眉吐气的时候实在太少了,他实在是怀疑现在的中国能有这样的人才。

张文英也看出他地疑惑,也知道眼下的中国的情况,的确,人才还是太少了,“你也用不着沮丧,这也不是我们的错,若是没有满清朝廷,我想我们今天根本用不着为此苦恼。当然,现在说这些都是多余的了,慢慢来吧,我们现在就开始努力,情况总会慢慢好起来的,你也看到了,日本不也是经过了四十年努力才有今日的成就。对了,这几天你在东京多走走,东京这边的留学生也有很不少,回去后总会用得着的。”

大规模的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虽然对于解决燃眉之急有一定帮助,不过到底不是长远之计,德国之所以能够在后起之秀中异军突起,日本之所以在短短几十年内由濒临亡国走向强盛,无不得益于对教育的重视。东京大学是成立的,那会儿正式明治政府财政最紧张的时刻,日本人却还是硬挤出钱来建了这所相当有水准的大学,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了,不能再落后下去了。对了,自己在海外建的那些学校也是时候该迁回国内了,那可都是现在最缺的人才呀。

与张的谈话中聊起了汉阳铁厂,这不由得让张文英想到了那些女学生,一大群正值花季的女孩子,原本可为他的事业带来多么巨大的助力,实在是说不出的可惜。也算是经一事长一智吧,那以后,张文英在南洋又培养了另外一批女孩子,一批用处完全不一样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