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回 百里囹圄设奇谋 中正北伐编三军
作者:肮脏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866

且说蒋中正偕夫人度蜜月,这是他二十年来少有的闲情逸致。夫妻二人尽情享受蜜月的欢悦。夫人美龄过惯了都市生活,少于山水游玩。这次出游,兴致自然很高。俗话说:“焦愁日长,欢悦日短”。不知不觉间蜜月就要结束。这天,二人回到住所,警卫团团长王世和告诉他:“中央四中全会已经结束,总司令仍被选为中常委,继续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正得此消息,并不感到意外,实则在自己掌握之中。还在引退不久,陈果夫、吴稚晖、张静江等为他复职昼夜筹划,黄埔战将顾祝同等将南京中央政府所发生的事不断地告诉他。因此,中正引退后,南京政府发生的事,他了如指掌。国民党四中全会召开,中正又暗中予以指点。会议自始至终都未离开他的设想。对于复职,那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是一九二八年二月二日召开的。会议进行了六天。出席会议的中执委共三十六人。中共党人谭平山等五人被开除党籍,李大钊已被张作霖杀害,朱季恂已死,徐谦被停职。在二十四名候补委员中。毛泽东等七人被开除国民党党籍,邓演达因受中共党人影响,发表反汪反蒋言论,被开除国民党党籍。路友于去逝,陈其瑗被停职。会议将候补委员补增为正式委员,又增补候补委员参会。中监委有中共党人的,也被全部清除。不足的仍用指定的人补上。即使是这样,四中全会仍与三中全会相比,少二十五人。

会议选举蒋中正为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并决定蒋中正、胡汉明、谭延闿等十二人为常委。中央政治会议下设武汉、开封、广州、太原四个政治分会。李宗仁、冯玉祥、李济深、阎锡山分别为上述各分会主席。戴季陶、丁维芬、于佑任、谭延闿、蒋中正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不设中常会主席。中常会的日常事务由秘书处负责。会议选举蒋中正为组织部长,戴季陶为宣传部长,丁维芬为训练部长。戴季陶、丁维芬、于佑任为秘书处成员。戴季陶等九人组成民众训练委员会。

至此,国民党中央新的中央党部正式组成。蒋中正的职务几乎全部恢复。

四中全会决定国民政府实行委员主席制。选举丁维芬、于佑任、蒋中正、李宗仁、冯玉祥等五十一人为国民政府委员。谭延闿、蔡元培、张静江、李烈钧、于佑任为国民政府常委。谭延闿为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各部部长如下:

纽永键国民政府秘书长薛笃弼民政部长

黄乳外交部长宋子文财政部长

王伯群交通部长魏道明代理司法部长

王超群劳工部长易培基农矿部长

孙科建设部长蔡元培大学院长

会议决定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制。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选举于佑任、蒋中正等十二人为常委。

会议决定进行二期北伐。会议通过了《慰劳北伐前线将士电》。笔者录取以下文字:“唯见奉鲁余蘖尚未歼除,燕沈同胞,极待拯援。诸将士深明大义,忠勇奋发,当此敌势尚未成驽末,不难一鼓荡平……尚望继续努力,克竟全力,慰总理在天之灵……”

中正接电文要他回南京复职时,四中全会已闭幕。春节刚过,上海尚寒冷。再加上偕夫人回了一趟溪口,为父母扫墓归来。夫人听说中正要回转上海再赴宁就职,有些担心,说:“达令,是否让世和先回南京,与张岳军等联系后再赴宁就职。”中正笑着说:“感谢夫人对中的关心。不过,中此时已是中政会主席,党的最高权力机构之首脑。又兼中央军委主席,三军将士为我辖制,诸人以我马首是瞻,谁敢有谋害之心。以前尚且不敢,何况现在。”夫人问:“达令,你这样自信?”中正说:“夫人有所不知。中偕夫人度蜜月时,中央已筹备四中全会了。负责党务的陈果夫兄弟已将情况向我作了汇报。本来,汪兆铭记恨于我,鉴于党国呈分裂状态,又附和于我,向我拍来了希望我复职的电文。你忘了,就在我们举行婚礼大典时,要求中复职的呼声已响彻一片。两个多月以来,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军界人物,又是登报,又是发表演讲,犹恐迟于别人。”夫人听后,也很高兴,说:“达令,你为三军统帅,党之魁首,更要注意在公众场合之形象。为妻认为,作为领袖,应给国人留下大度和蔼的感觉。威而不露,慈而不刚,才是领袖的风采。”中正连声称谢。从此,夫人经常指导中正注意内在气质的培养和外在形象的塑造。在夫人的督促和指导下,中正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函养有了很大的改进。

夫人自与中正结婚以来,成为南京中央政府英美外交的联系人。因夫人六姐弟对西方国家国情的了解和娴熟的英语水平以及丰富的西方政治理论,再加上对英美官场内部消息的了解,为中央政府开展对西方国家调整内外政策献计献策,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夫人美龄,既是中正的得力助手、智囊、参谋,又在中正会见英美使节时充当翻译。在处理解决重大问题时,夫人是蒋主席最重要的人选。以后,夫人成为中央政府重要的决策人之一,特别是在解决西安事变、抗战寻求美援以及在寻求西方国家的援助中,夫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为后话,后面还要详细说。

三月六日,刚恢复为中央军委主席的蒋中正致电中央,并同时通电全国,遵从四中全会的决定,立即赴宁任职。回到上海,中正夫妇拜见了母亲倪素珍。见爱婿扫墓归来,又官复原职,宋母十分高兴,亲自到厨房掌勺,为爱女、爱婿做可口的饭菜。子文、子安、子良三兄弟也来团聚。孔祥熙夫妇知中正夫妇拜见岳母,也双双从南京来上海。使美龄伤心的是二姐庆龄,一见中正就有气,不仅不参加婚礼,反而赴欧去了。

第二天,夫人问:“达令,明日返宁,今日有何公干?”蒋主席回答:“我要请百里出山。”夫人吃了一惊:“百里,那不是蒋方震吗?吴佩孚的参谋长,孙传芳的高级顾问,反对中央最凶的人。现仍被关在监狱的那人吗?”蒋主席说:“是他。不过,夫人只问了一部份。要是吴佩孚、孙传芳采纳了百里的建议,恐怕吴、孙两家还是一镇大军阀呢。到于百里反对中央,另有苦衷。但只要他改变态度,中央政府不会让他赋闲的。何况方今天下危急,这种贤才不为革命政府所用,岂不可惜。”夫人问:“此人名声震大江南北,能为党国所用?”蒋主席说:“只要心诚,我想,大丈夫立志报国,青史留名,久居监狱死于狱吏之手,也非百里所愿。因而我觉得他会高兴地为党国作出贡献的。”

蒋主席所提的百里,就是蒋方震,字百里。浙江海宁人。早年在日本士官学校学军事,后又到德国深造。一九一三年回国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曾因抗议政府对学校的不良管理而自杀,被救活后,一直担任幕僚工作。曾任北洋军阀政府顾问。孙传芳闻蒋方震名,高薪聘为总参议。蒋的治军之术在孙部不能贯彻,愤而辞职,吴佩孚乘机联络,任命蒋为十四省区联军总参谋长。因吴不听蒋的劝告。蒋愤而出国。一九二七年五月,汪精卫、唐生智强请为顾问,因发表支持汪、唐反对南京政府的言论被关押。在狱中,百里不改其志,仍钻读百书,对于探望之人一概谢绝。这次,蒋主席命狱卒去请,百里不为所动。典狱长无奈,只好回报蒋主席。

蒋主席亲自来到狱中,见百里聚精会神地看《三国演义》,不敢惊动,便陪着他同看。那蒋百里根本没料道来者是蒋主席,回过头来,不禁吃了一惊。正要询问,蒋主席抢先问候:“不速之客,惊动了先生诵读,中正之过啊!”百里见蒋主席如此客气,很受感动,连忙起身,说:“总司令百忙之中来看老朽,十分荣幸。监狱住地,仅一床一凳而已,且肮脏不堪,不敢请总司令坐。”蒋主席哪里看是否干净,一屁股坐在床沿上,说:“老先生能坐,中又何不能。”蒋主席以百里为师,诚恳地问起安帮治国之大计,百里感其诚。他对蒋主席说:“如今之中国,乱近一百年了。古语‘分久必合’,只有能力方能治理这天下。今总司令统率百万雄兵,灭乱贼,削诸侯,兴大义于国,此英雄之壮举啊!纵观目前形势,虽然斗争激烈,然威胁总司令大业的,只有奉张、李、冯、阎、汪、胡而已,再加上一个李任潮。奉张数十万,雄居东北,欲南下逐鹿中原,当为心腹大患,总司令当首除之,万不可姑息养奸。其余之人,都为国民党内部。首先为李白二人,经龙潭一战,李宗仁威望大增,再加上白崇禧、黄绍竑的鼎力相助,其力量是很大的。三人皆有政治头脑,又善能用兵,内部也很团结,一旦时机成熟,当与总司令一争天下。总司令要纵横天下,既要做到以理服人,恩结于人民,又要有震慑群雄的能力,方能一统天下。此时,要注意打拉结合,切不可四面出击,树敌过多。为今之际,要联合冯焕章,稳住阎百川。冯部驻中原,其部吃苦耐劳,冲锋陷阵非同一般。但冯部给养严重不足,带兵军官常有怨恨之心。又,冯政治幼稚,还不足以有主大政的能力。总司令应恩结之。对于李德邻,就有差别了。李与程颂公素来有隙,李素有大志且实力雄厚,程虽得陇望蜀,但忌李的实力,时时想取而代之。对此,总司令可采取抬李压程的办法,先使李、程内斗,公可隔岸观火。李程相斗,程必败。这就去了一大镇诸侯。李本人也不会怀疑。现总司令就要讨伐奉张了。如果抬李攻奉,胜,封李为高官,罢其军权;败,调其一隅,限制发展,最后削其军权就不难了。对于阎百川,总司令不要动他,让他治理好山西。因阎胆小心大,不到万不得已不作困兽斗。总司令可亲疏间之,使其不生叛乱之心。至于汪兆铭,其人为冢中枯骨,不足以成大事。胡展堂就不同了。胡知识渊博,其性格倔强,总司令可扬长而避短,供之于大堂,使其有事干。为党国立宪使法,胡不失为一大家。但此时的胡汪皆不在南京,其心仍在国府,伺时机成熟,必兴风作浪,总司令仍要多加提防。”

听了蒋方震一席话,蒋主席离座而谢:“先生所言,中受益不浅。当今之中国,难得先生看得真切。中这次来,是请先生出山,干一番大事业,望先生不要推托。”百里说:“总司令美意,百里心领了。然百里心有余力不足,年迈之人,如何上阵杀敌。此时追随总司令,必成累赘,还是请总司令另选贤才吧。”蒋主席说:“先生,目今国弱民贫,中欲振兴。凡中华儿女,无不以目前国势而嗔目,先生为国之栋梁,中愿拜先生为师,怎能以老为推托呢?望先生以国家民生计,助中北伐,统一全国。以完成先总理之遗愿。”百里感其诚,答应了蒋主席的邀请。蒋主席大喜,立即偕同回军委,待之老师之礼。

蒋主席拜百里为政府高级顾问,后又为军事高级顾问。北伐胜利后,蒋主席在军事上与毛泽东的红军开战,急需军事指挥人才,又拜百里为军事学院院长,一直到逝世。

再说蒋主席回到南京,便积极组织北伐。他命何应钦守洛阳,配合冯玉祥部向直鲁联军发动进攻。

冯玉祥部现在处境很不好,因该部在奉张、直鲁联军和孙传芳的三面夹击中。孙传芳残部在津浦线南向徐州、蚌埠进攻,奉系在安阳一线,张宗昌在西南一线,冯与上述三部展开了殊死搏斗。正危急时,蒋主席回到南京,命何应钦猛攻徐州,冯部方从危险中缓解过来。

冯玉祥见徐蚌地区已安全,便召集鹿钟麟等众将商量,决定调整部署,再与奉军作战。他命庞炳勋、杨虎城、吕秀文、箫子楚率五万大军沿陇海线东段,经虞城、汤山一线迎战进攻徐州的孙传芳残部,命归顺不久的刘镇华率原吴佩孚降兵八万人反攻直鲁联军张宗昌部,命孙连仲、秦德纯率四万人攻德州,以切断平津至山东的联系,命孙良诚指挥马鸿逵、郑大章、韩复榘、石友三等部,在陇海线之郑州、开封一带休整。但战事仍不利,奉张联军在褚玉璞的指挥下,以迂回包抄和中间突破的方法,将西北军挡住。西北军攻势转为劣势。冯玉祥再次调整部署,组织豫东战役。他命马鸿逵守兰封,刘镇华守封丘、长垣一线,鹿钟麟守杞县、太康一线。另调孙良诚、韩复榘部屯于要塞。十月下旬,韩复榘、石友三、梁冠英部突然从直鲁联军右翼突击,猛攻张宗昌侧面,褚如璞见西北军势大,不敢恋战,率部撤离战场。韩、石二将率部猛追。一直到徐州城下,而石友三部又马不停蹄,越过牧马集,一直追到汤山才停了下来。这一仗,直鲁联军共损失军兵三万有余。冯部缴获各种枪枝三万四千余支。

张宗昌接到败报,好不恼怒,亲自摧动三军寻冯玉祥主力作战。他命褚如璞为前敌总指挥兼中路军总指挥,没陇海路西进;又任命张敬尧、张敬武为左路军总指挥,沿太康一线前进;命潘鸿钧、刘志陆为右路军总指挥,由鲁西南进发。三路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扑西北军驻地。

冯玉祥根据敌情的变化,调整部署组织豫北战役。他命韩复榘、石友三、鹿钟麟迎战直鲁联军。由于西北军作战勇敢,右路军总指挥鹿钟麟亲冒弹矢,率先冲锋,极大地鼓舞了右路军将士的士气,经过激战,直鲁联军损失惨重,大将潘鸿钧战死。鹿钟麟部将吉鸿昌占领泽荷、曹县、进入山东境内。陇海线上,韩复榘、石友三组织联军,打退了褚如璞的多次进攻,将战局稳定下来。现在,褚如璞战不能战,退又不能退,相持十多天以后,见无法取胜,只好强行退出战场。西北军两战两胜,士气大振。

孙传芳自龙谭战役后,收拾残部准备再战,不想何应钦的第一军的八个师为主力的第一路军冲来,孙部刚败,士气低落,不能抵挡。孙只好边战边退,何不舍,紧紧进逼。十一月中旬,第一路军攻克津浦线要地蚌埠。而此时,张宗昌正与冯玉祥部激战。由于是生死大战,双方各将主力推出,连番厮杀,皆不后退,战事呈相持状态。十二月中旬河南战场冯部已取得压倒优势,西北军逼近徐州。何应钦抓住战机,发动反攻,夺取徐州,这是国民军第三次占领徐州。

蒋主席回到南京后,以军委主席兼总司令的名义,对各军下达了北伐命令。为了对前线将士的关心,他决定亲自到前线视察。一来可以了解战况,二来也想看看黄埔将士的指挥才能,以便有机会随时提升。但他这次到前线并不打招呼,想给部下一个突然袭击。使这些黄埔军人既可以睹自己与夫人的风彩,又提高了他这个校长的威严。这日,他与夫人乘专机来到徐州,便乘车来到第一路军指挥部,见无一军官值班,有些疑惑。一打听,才知将军们跟何总指挥打猎去了。蒋主席见总指挥部空荡荡的,一个值班军官也没有。大敌当前,前线总指挥竟如此松懈,如遇战事,兵不见官,官不又能指挥兵,何以了得。蒋主席大怒,立即通知交通部长王伯群、中执委书记李伸公、中执委员何成浚、贺耀祖、陈调元赶往徐州。

当王伯群等心神不宁地来到徐州时,见蒋主席一脸怒容,好不心惊,又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哪里敢问,众皆十分惶恐。蒋主席直截了当地说:“我已决定,撤消何敬之第一路军总指挥职务。理由有三个。第一,他勾结白崇禧逼我下野;第二,别人都通电拥我复职,唯他迟迟不作表态。更为重要的大敌当前,置战事不顾,率部将游山玩水,打猎消遣,岂能堪任主帅,实在可恶。第三,作为军委主席、革命军总司令,我不容忍我的部下任意违反纪律而不予以制裁。外面谣言说,我虽复职,但指挥不了黄埔军人,我倒要看看,我有没有这个能力。但谣言归谣言,军纪归军纪。你们几个回南京后给谭主席讲清楚。”王伯群等见无力挽回,只好附和。在批评何应钦的同时,婉转地提出大敌当前,部队随时都有战事发生,临时换将,与战事不利等话劝解。

诸位,蒋主席迁怒于何应钦,并非真的要撤何的军职,而是借此扬威正纪。原因是中央准备对国民军整编为四个集团军,而何应钦此时的资历,是不能担任集团军总司令的。再加上李济深为北伐军总参谋长,若李不服,蒋主席无法予以解释。于是他来个一石双鸟,既撤了何应钦的职,重树威严,也杜绝了国民军高级军官们的争权夺利,转过来又可以对何的职务进行重新任命。

何应钦字敬之,一八九0年生。祖籍江西,生于贵州兴义。一九0八年到日本留学,一九一四回国,蒋主席在上海任团长时,何任营长。后又任黔军团长、旅长、军参谋长。在黔军任职时,王家烈是他的顶头上司,何倍受排挤。一九二0年辞去军职,后遭暗杀,被救活,伤好后任范石生的参谋长。一九二四年何到广州,任孙总理大元帅府高级参谋。黄埔军校成立,蒋校长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总教官。在蒋主席的不断提拔下,现任国民军第一路军总指挥。也算是蒋总的老部下了。

蒋主席撤了何应钦的职务回到南京,宣布将国民军整编为四个集团军。其主帅如下:

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蒋中正,参谋长何成俊,辖四个军团,全军将士共二十九万人。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参谋长曹浩森,副参谋长秦德纯。辖九个方面军。全集团军共三十一万人。

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参谋长朱绶光,政训处主任赵戴文,,编有六个军团,约十一万人。

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前敌总指挥白崇禧,参谋长张华甫,编有十五个军又六个独立师,约二十万人。

此外,还有两广李济深的第八路军以及陈济棠的第四军,黄绍竑的第十五军以及四川、云南、贵州各部等。

蒋主席将国民军整编后,按照蒋百里的计策,坐镇中原,指挥百万大军向奉张和直鲁联军杀来。为了便于指挥,蒋主席携夫人来到第二集团军总指挥部,冯玉祥已等在那里。二人是盟兄盟弟了,因此,十分热情。寒喧后,蒋主席拉着冯玉祥的手,来到官砥。二人各诉离别之苦,由于二人亲密无间,因而共同处理军国大事。冯见蒋主席如此诚恳,视蒋为知己。而蒋主席对北伐奉张的事却只字不提,一日,蒋主席接到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的电报,说阎部已到娘子关,请求指示。蒋主席大喜,立即回电,命向北京进发,待第二集团军开拔后,两军并肩作战,同取北京。阎得此电文,命徐永昌率部出娘子关作晋军先锋,大军仍屯娘子关,专候开封消息。

蒋百里不是说阎胆小怕事吗,为何又主动出兵讨伐奉张呢?阎在四个集团军中,力量最小,再加上阎用人疑人,遣将疑将,带着怀疑一切的心理,独掌山西。阎非常害怕南京中央政府说他拥兵自重,因而提兵出娘子关做做样子。特别是蒋、冯、李金兰结义,阎更害怕冯报以前偷袭西北军的仇,因此,他决定采取进攻奉张的样式,以表明他与中央保持一致。同时,他主动请樱出战,既可以得到中央信任。又可趁机扩大势力。可惜,十分精明的他,又如何能逃过蒋主席的眼睛。

蒋主席回电阎锡山以后,与夫人宋美龄商量,设酒宴于寓所,请冯玉祥夫妇及女儿吃晚饭。冯到后,蒋夫人约寒喧,便围上腰巾,到厨房掌勺。冯夫妇大惊,连忙阻挡。不料蒋夫人说:“哥嫂到弟弟家中吃饭,理应由弟媳掌勺烧饭。大哥大嫂请坐,稍一会菜就到。”冯夫妇无奈,只好连声称谢。饮宴之间,蒋主席不提战事,冯玉祥又如何好提。冯三杯酒下肚,忍不住,问:“总司令,今日之酒,显见我弟兄之情。革命大业尚处于进退之际,愚兄想在贤弟面前请樱出战,不知贤弟以为如何?”蒋主席笑着说:“不是小弟不允许大哥上阵杀敌立功,好久未与兄长一起诉衷肠。前方见的是刀光剑影,兄长已上了年岁,小弟岂能让兄再受颠簸。”冯玉祥说:“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建功立业,所谓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奉张不除,军阀不灭,我等每日枕戈待旦,何日方能太平。愚兄正值壮年,不及廉颇岁数多了,安敢言老。况愚兄久居无聊,愿上阵杀敌。凯旋之日,再述兄弟情谊也不迟啊。”蒋主席说:“兄长一席话,不得不使小弟请兄出征。既是如此,兄可指挥本集团军出平津,直逼奉军老巢,弟在后方,为兄押送粮草。前方决策,吾兄当之。”

冯玉祥大喜,辞别蒋主席,挥师上战场去了。蒋主席见赴开封的目的已达到,第二天便偕夫人回南京。

你道那蒋主席在开封有半月,却不令冯玉祥讨伐奉张,而使冯几次请樱出战,此为何?这本是蒋主席的策略。他与冯玉祥换贴结拜,举国皆知。不禁阎锡山吃惊,奉系的张作霖、直鲁张宗昌也吃惊不小。国民军的其它将领也惊异地看着蒋冯二人。正因为如此,阎才更加胆怯,主动挥师娘子关。蒋主席知多疑的阎的这一举措,必然会惊动冯玉祥。那功劳当兵的抢,当官的也不例外,故请将不如激将,既然激将当然也少不了一些虚套。冯自己请樱出战,比委派、下命令不知要好多少倍。冯秉性梗直,哪里会想那么多。

以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第二、第三集团军讨伐奉张后,蒋主席发电武汉,命李宗仁率第四集团军立即北伐,完成统一大业。

其时,第四集团军的内部争斗已结束。原来,李宗仁的桂军出师后,程潜也率第四路军沿北江西进。到武汉,程潜收编了唐生智部将李品仙、何键部,进入湖南。程潜资历深,义不容辞地出任湖南省主席职务,但主政不过数月,部下纷争四起。陈嘉佑、鲁涤平、何键等将领暗中与李宗仁联系,大有倒程之势。南京中央政府将两湖地区的部队整编为第四集团军。谁来作集团军总司令呢?程潜比李宗仁资格老,李又比程实力强。在龙潭战役中,李受国人敬仰,两湖地区也不少是八桂子弟。显然,总司令的宝座李比程强。但李、程二人都渴望当选。由此,为争夺总司令宝座,二人各显才能。蒋主席下野复出之初,按蒋百里“抬李压程”的计谋,暗示李宗仁为总司令的不二人选。同时又放出风来,如果李、程二人争执不下,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将亲自担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这一职务。因此,程李二人如同水火,只待爆发。

南京政府第二期北伐开始后,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职务应该有主了。蒋主席当机立断,任命李宗仁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大喜,但又怕程潜捣乱,集团军内部不稳,于是,便与白崇禧商量。那李宗仁毕竟技高一筹,当程潜在白崇禧的陪同下从长沙到达武汉时,刚进城便被逮捕,武汉政治分会公布了程潜“刚愎自用,素行暴戾,好乱成性,东征后更跋扈飞扬”等罪名,投入监狱,并提交南京中央政府,撤消本兼各职。可怜的程潜,如此的封疆大吏,一夜之间便成为阶下囚,而又始终没有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国民军三个集团军在蒋主席的指挥下,集中力量打击安国军。现在,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部下,编有孙传芳、张作相、张学良、吴俊升、张宗昌、褚如璞、杨宇霆七个军团。其中装备精良,五十多万大军又训练有素,是北伐军遇到的最精锐的也是最后的一支劲旅。

张作霖在军队中一直被尊称为大帅。这位大帅绿林出身,现掌雄兵数十万,确非一般绿林好汉可比。张大帅见百万北伐军压过来,也不敢怠慢,亲自到前线部署,要与国民军决一死战。

张大帅出生寒门,父亲靠小买卖的微薄收入度日。十四岁时,父亲被人杀死,寡母带着三个孩子回娘家。十五岁时,外祖父托人将他送到相马处学相马、医马技术。不久,与周围来医马的绿林好汉认识。十九岁时,他到毅军马玉昆手下当一名哨长。由于对军队中欺负弱小看不惯,年青的张作霖离开军队,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兽医以维持生活。结婚不久,又投奔绿林冯麟阁。冯对这位聪明过人,生性豪放的小个子看不上眼,于是派他当一名小看守。张有志不能展,又很快离开冯,回家自拉了一支队伍。张作霖饱经风霜,落难时,先后得到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等人的帮助。光绪末年(即一九0八年),张部得到招安。从此,他大肆扩军。东北地大物博,民众胆大心细,为保平安,纷纷投奔于他。身经百战的张作霖很有心计,手下将士多为其用。辛亥革命时,他手上有七个营的兵力,袁世凯上台,他拥袁有功,升为师长。一九一六年升为盛京将军,督理盛天军务兼巡阅使。寒门出身的他,靠枪杆子和权术终于成为赫赫有名的“东北王”。张大帅数次问鼎中原。一九二二年、二四年,他挥师入关,挑起两次直奉战争。第一次大战,仅激战一周,奉军全线溃退,他率部退到关外。北洋总统徐世昌宣布免去他的本兼各职,但东三省议会却通电拥护他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大帅趁机宣布东北三省独立。两年后,他又发动直奉大战,得到冯玉祥的支持,终于控制了中央政府。张大帅先是扶持段祺瑞执政,再赶走冯玉祥,然后派兵抢占东南富庶之地。北伐军攻下南京、上海,他在张宗昌、孙传芳的拥戴下成立安国军,自任总司令。

还在一九二六年六月,张大帅就成立了安国军政府,自任海陆军大元帅。他成为北洋军阀中一代枭雄,也成为北伐军打击的最后一个目标。张大帅反对先总理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他也反共,他亲自下令用绞刑杀害中共领袖李大钊以及另外二十七名中共党人。张大帅同国军交手几次,在北伐战争中,他深感信心不足。但他抱定打得蠃就打,输了就退回关外,在强敌面前,这位张大帅自有主张。

张大帅见北伐军分兵三路杀来,连忙调兵遣将予以迎击。一九二八年四月,张大帅爱将杨宇霆、儿子张学良各率一个方面军共十个军的兵力,再加上三个骑兵师,长驱直入,兵临漳河以北。他把总部设在滋州,又命张作相守鲁西至大名一线,张宗昌、褚玉璞为津浦线防御总指挥,全面堵截北伐军的四个集团军。两军决战,即刻爆发。不因为这,有分教:齐鲁名城,血染大街小巷;一代大帅,命丧倭贼阴谋。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