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回叶希夷抗战组新军 周恩来仗义斥腐儒
作者:肮脏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093

且说毛泽东送走周恩来,回到桥儿沟会场,继续主持六届六中全会。此时的毛泽东更忙了。中央政治局要研究他的政治报告。同时,战场上的的各种急件也要他及时处理,而夫人贺子珍又不听他的劝阻,强行到苏联治病,好几个月了,到现在也没有回来,毛泽东有时也感到孤独。经康生介绍,毛泽东与江青一起生活。江青是上海来的女青年,文化水平较高,曾作过演员,与毛泽东接触时表现进步。加上她生得端庄美貌,很受毛泽东注意。

转眼间便是十二月二十日,毛泽东要在六中全会作报告了。由于是自己起草,他显得很忙。夫人江青很理解他,有时也帮他抄写一些稿件,减少他一些事务的繁忙。

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报告共分六个部份

(一)五中全会到六中全会。(二)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三)抗日民族战争和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四)全民族当前紧急任务。(五)加强抗战与长期合作。(六)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运动。(七)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八)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毛泽东写文章通俗易懂,稍有文化的人都能读明白。他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方面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更加进步。在抗日战争的新阶段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须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才能应付战争的新局面,而这种新局面,就是统一战线的发展和高度的巩固。毛泽东说:“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力求团结与进步——这就是十五个月抗战的基本教训。也就是今后抗战的总方针。”为了使全党明确要切实担当起历史的责任,毛泽东号召全党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民族的历史和当前运动的趋势。他在报告中还这样说: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予以总结,承担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这一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形势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份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使其在每一个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运用它,成为全党亟待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的论述说得中央委员们心服口服。他们都有切身的体会以及历经失败的教训,因而使与会者感到格外贴切。又听毛泽东这样说: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很多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十七年来,我们党培养了不少领导人才。军事、政治、文化、党务、民运各方面都有我们的骨干。这是党的光荣,也是全民族的光荣。但是,现有的骨干还不足以支撑斗争的大厦,还需广大地培养人才……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组织他们,培养他们,爱护他们,并善于组织他们。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新的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

关于党的纪律,毛泽东在报告中严肃地说:

鉴于张国焘严重破坏纪律的行为,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经验证明,有些破坏纪律的人,是由于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党的纪律,有些明知故犯的人,例如张国焘,则是利用许多党员的无知而兜售其奸。因此,必须对党员进行有关党的纪律的教育,既使一般党员能守纪律,又使一般党员能监督党的领袖人物也一起遵守党的纪律,避免再发生张国焘类似的事件。为使党内的关系走上正轨,除上述纪律以外,还必须制定一种较为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机关的行为。

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说得很完备,而毛泽东与王明的坚锐对立,已在“十二月会议”和“三月会议”经过了面对面的交锋,所以,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一针见血地予以批驳。他说:“为了长期合作,统一战线中的各党派实行互助互让是必需的,但应该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用长期合作支持长期战争,就是说,使阶级斗争服从于今天的民族战争,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中国的情形是国民党剥夺了各党派的平等地位,企图指挥各党派听他一党的命令。我们提出的这样的口号,如果要求国民党一切都要经过我们的同意,是做不到的。那么,他不同意怎么办?国民党的方针是限制我党的发展,我们提这个口号,只是自己把自己的手脚步捆起来,是完全不应该的。”

但王明与张国焘不同,在一个多月的讨论中,他能接受同志间的批评。因而,王明仍在决策圈内。

六中全会后,鉴于东北形势严峻,六中全会致电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杨靖宇,对他在东北对日军以沉重打击表示嘉奖,全会称杨靖宇为:“冰天雪地与敌周旋七年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六中全会还对以前错误处理的干部进行了平反。这次平反的有:肖劲光、瞿秋白、何叔衡、周以粟、余泽鸿、邓小*平、曾山、张鼎丞等。张国焘的错误与四方面军的诸多将领区别开来。

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毛泽东成了中共实际的最高领袖。

中共六中全会结束了,文武大员们有的要奔赴抗日前线。毛泽东分别找他们谈话,听取各种意见。与聂荣臻谈话后,毛泽东再找刘伯承交换意见。这时,传来古城长沙燃起熊熊大火的消息,已知前方战事已紧张到了极点。毛泽东赶紧命刘伯承回华北,留下邓小*平和罗荣桓商量根据地的创建。他准备电召周恩来回延安,处理国共两军磨擦的事。这天上午,生活参谋蒋泽民走了进来,递给毛泽东一封电报,说:“主席,叶军长的电报。”毛泽东接过来一看,不禁猛吃了一惊:“这如何是好?赶快给恩来发报,请他想尽一切办法将叶挺阻住。”秘书走后,毛泽东请来了张闻天、王稼祥等在陕政治局委员们商量办法。在毛泽东的窑洞里,政治局委员们一直讨论了几个昼夜,最后决定还是等周恩来的电报。这天,中央大员们都非常疲倦了,毛泽东刚要招呼人们离开。这时,秘书进来报告:“重庆周副主席来电。”毛泽东连忙接了过来,电文内容是:“叶军长已答应回新四军,现准送归皖。”毛泽东紧张的心情才松了下来。

原来,全面抗战爆发后,周恩来向蒋委员长提出在江南八省还有十四支红军游击队待编,要求中央政府给予编制。委员长开初不同意,但考虑到这些部队无人驾驭恐生事端,同意改编为一个军。这自然而然又涉及到谁来作军长。在谈判中,周恩来提出由陈毅任军长,委员长则要让陈诚任军长,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委员长提出新建的军的军长必须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人,这对周恩来来说不能不是一个难题。这天,周恩来回到八路军办事处,与秦邦宪(即博古)、叶剑英商量,大家也拿不出一个好的办法来。周恩来对二人说:“你们在这里应付一下,我去上海一趟,找潘汉年和刘晓,布置长江局的工作,顺便了解上海的一些情况。”叶剑英说:“淞沪战役吃紧,你到上海,如何能保证安全,不如我去一趟。”周恩来说:“上海的情况我比你们熟,我去处理一下就回来。有龙飞虎陪我去就够了。”

周恩来来到上海,住进繁华的南京路雅兴饭店,因这里是他设立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周恩来与龙飞虎刚进入二楼的一个拐弯处,不注意与一个匆匆下楼的人撞了个满怀。二人都不禁吃了一惊,互相一打量,都十分惊喜,马上紧紧地拥抱起来。

原来,那人竟是北伐名将、南昌起义的前敌总指挥叶挺。自广州起义以后,叶挺受到中共中央错误的处分,一气之下出走香港,与中共组织失去了联系,成了一名无党派人士。全面抗战爆发,叶挺回上海找中共党组织,准备参加抗战,无巧不巧地碰上了周恩来。两位昔日患难与共的老战友,一朝相会,哪有不高兴之理。见了叶挺,周恩来一下子就想起了新组建的军,认为叶挺再适合不过了。他把想法告诉叶挺。叶挺马上表态同意,说:“江南的红军,那里肯定有我认识的。我愿意去江南,将这支部队收拢,协助八路军抗日。北伐时我在四军担任过参谋长,四军被誉为铁军。我看新组建的军就叫做新四军吧。”周恩来很高兴,与叶挺一道回南京。委员长对叶挺很熟,当即就同意了叶挺的要求,便通知周恩来。周恩来还有不同意的?于是,国民政府中央军委任命叶挺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中将军长”。命令下达后,蒋委员长设宴款待叶挺,为表示对叶挺的器重,委员长的宴会特别隆重。

当叶挺穿着中将军服,乘坐张治中的小车来到宴会厅时,委员长已率文武大员候在那时里了。同委员长一起的,还有汪精卫、戴季陶、何应钦、白崇禧、顾祝同、钱大钧等,以及他们的夫人。叶挺见委员长的宴会如此隆重,十分感动,马上一个立正,向委员长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又向众文武行礼。众人见此,也一起还礼。委员长满面笑容地点了点头。他抢前两步拉住叶挺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连声说:“好,好啊!这才是北伐勇将的威武雄壮啊。希夷呀,十年不见了,你仍是那样英俊潇洒。哎,十年了,你看我这个当年的校长多想念你啊!。”众人逐一与叶挺握手。委员长挽着叶挺的手,大声地宣布:“诸位同志,今天,军事委员会举行宴会,热烈地欢迎北伐虎将叶希夷回国参加抗日,也祝贺他荣任新编第四军中将军长。”委员长的话刚落,宴会厅爆发了热烈的掌声。军乐队奏起《国民军军歌》。席间,委员长和夫人频频进酒。整个餐厅充满了热烈的气氛。

临行时,委员长拉住叶挺的手,亲切地说:“希夷,十年前你是军长,凭你的指挥能力和指挥艺术,完全可以当一个集团军总司令长官和战区总司令长官,这次去担任一个军长,实在是委曲你了。共产党方面对这支军队看得也很重,但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日,中想,毛泽东和恩来会承认你的。希夷,你去担任的这个军,还不足万人,但共产党的军官在这支部队中有大量的人,你如有不如意的地方,给我来电报,我再安排你担任集团军总司令长官或是战区总司令长官。”叶挺称谢。

委员长如此看重叶挺,是有道理的。他了解叶挺的为人,不仅军事素养很高,而且十分重义气。广州起义,中共对他无端处分,对于这种刚强性格的人来说,不能说一点怨言也没有。十年脱离中共,说明已无党派之争。而自己对叶挺又有提拔任用之恩,此时再拉他一把,将来必与陈诚等一样,成为党国之栋梁,也成为自己的左臂右膀。

以后,委员长又几次宴请叶挺。要到皖南了,委员长请何应钦、顾祝同等武将作陪,设宴为他送行。席间,委员长问叶挺:“希夷,你本为国民党员,现又是国民革命军的一名中将军长。你看,你的国民党党籍该恢复了吧。”叶挺说:“校长,如果我恢复了国民党党籍,周恩来恐怕又要说多话了。”委员长不敢勉强,说:“也好。就再等一段时间吧。你何时想恢复党籍,打个电报给我就行。让张群和我作为你的见证人吧。”叶挺称谢说:“到时尚请委座提携。”委员长说:“自家同志,不必客气。”

叶挺坐张冲的小车从委员长官砥出来,刚回到寓所,叶剑英已在此等候多时。那叶剑英现为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随周恩来到武汉,与国民党谈判。这位军事家见了叶挺,其实早就是战友了。但他仍字斟句酌地说:“叶将军,延安方面来电,毛泽东先生很想见你,不知将军有到延安去一趟的想法没有。”叶挺不禁笑了,说:“剑英,为何说话吞吞吐吐,这哪象你平日的性格啊,我叶挺并没有变啊。这样吧,等我与恩来见了面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吧。”叶剑英说:“周恩来先生在八路军办事处专等将军,请将军就此一行。”

在到八路军办事处的路上,叶剑英是这样对叶挺解释的:“南方红军游击队在红军长征后,经过了三年的游击战争,才保存了现在这个规模。毛泽东先生对军长人选自然非常慎重。不过将军请放心,既然周恩来先生对将军很了解,我想,毛泽东先生肯定会欢迎将军担任军长的。”

叶挺心里清楚毛泽东请他到延安去的意图。在周恩来的陪同下,他来到了延安。毛泽东与叶挺一交谈,便十分赞赏叶挺的气质。他对叶挺说:“希夷,我党历来就是有错必纠。十年前,你受委曲了。如果你觉得此时恢复党籍的话,我和恩来作你的见证人。你看怎么样?”叶挺回答:“感谢主席对我的关怀。恢复党籍的事,我已与恩来详细地谈了。不过,请主席放心,我会把中共这支部队带好的。”毛泽东信任地点了点头。

尽管延安生活十分艰苦,毛泽东还是让厨房多准备了几个菜,也算是送行宴会吧。席间,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王明等中共领袖向叶挺频频敬酒,叶挺吃得很高兴。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叶挺来到武汉,正式筹建新四军军部。军部及下属支队领导人陈毅、张云逸、粟裕、周子昆、袁国平等都是叶挺的战友和老部下,粟裕在南昌起义时是叶挺的卫队长。十年不见,好多人九死一生才闯到这一天,一朝相会,感喟万千。

一个月后,被任命为副军长的项英到了武汉。叶挺很高兴,因为军部自成以后,总算班子配齐了。第二天,袁国平将原南方八省红军的情况,书面向叶挺作了介绍。并请叶挺改编。叶挺接过来,只见上面写有:

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张鼎丞、副主席邓子恢、谭震林部一千二百人。

湘鄂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傅秋涛部一千一百人。

闽浙特委书记兼军政委员会主席,独立师师长叶飞所部九百二十人。

赣南中央军区兼中华苏维埃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中央局副书记兼政委项英所部三百余人。

红二十军政委高敬亭在鄂西北所部九百余人。

…….

十四支队伍共一万一千八百二十七人。

叶挺看后,对袁国平说:“我们自己筹建军部,不要去请示第三战区的顾祝同。关于军部的筹建,我来时,已有初步的打算。到延安后,毛泽东和我也交换了意见。我看,就按下列名单上报南京中央军事委员会吧。”袁国平接过名单,见上面写有: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部主官名单

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

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

下辖四个支队。

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

参谋长胡发坚政训处主任刘炎

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

参谋长罗忠毅政训处主体王集成

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副司令员谭震林

参谋长凌波政训处主任胡荣

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

参谋长林维仙政训处主任肖望东

全军共有十个团,江渭清、钟期光、张正坤王必成黄火星卢胜叶飞饶守坤杨克志周俊鸣张震吴之圃分任各团团长、游击大队队长(团级)。

袁国平按叶挺拟定好的名单准备上报南京军委会和军政部。这时,项英走了过来,说:“等一等,让我看一看。”袁国平只好递了过去。项英看后,问叶挺:“军长,这是周副主席定的吧。”叶挺说:“恩来和毛泽东,还有我,三人共同定的。毛泽东上面圈定,在第二篇。”项英命袁国平:“上报吧。”

新四军整编后,第一、第二支队集中安徽歙县岩寺,第四支队集中在皖东舒城。此时,南京已沦陷,国民党中央政府已迁到重庆,军委会仍在武汉。按照叶挺的设想,第一、第二支队到苏北,第三支队驻岩寺,第四支队向东开拔。军部随第三支队行动。到了来年四月,叶挺率军部移来岩寺后,见第一、第二支队还屯驻原地,叶挺十分生气,便进行斥责。副军长项英说:“我们新四军才建立不久,士气十分高涨,我已请顾祝同总司令长官来我军校阅后再开拔。”叶挺说:“我们新四军与其它军队不同,有独立行动的权利。当然,可以受第三战区的检阅,但更重要的是受延安的节制。顾总司令长官的指示,我们听其有利的。我来时,毛泽东、周恩来对我专门谈了此事。项副军长,我看第一、第二支队可以开拔了。”项英说:“还是等等吧。”

叶挺现在不是中共党员,张闻天、毛泽东商量,决定项英为东南局书记,东南军委分会主席,陈毅为副书记。项英、陈毅、曾山、方方、涂振龙为委员。当袁国平等执行叶挺部队开拔命令,很自然地征求项英的意见。由此,叶项在军事指挥上发生了分歧。

由于顶英对军事指挥的干扰,粟裕一直到第二年的四月七日才率第二支队三百余人组成先遣队向苏南开拔。而此时,最佳时机已丧失。毛泽东听后十分着急,一连数十封电告,催促叶项率军立即向南出击,在茅山一带建立根据地,发展游击支队,然后再向苏北、吴淞等日寇后方渡江北上,创建江北根据地。

项英接到毛泽东连连发来的电告,仍按兵不动。叶挺很生气。这时,周恩来在武汉接到毛泽东电告新四军的情况后,也电告项英立即执行延安的命令,项英见此,只好派陈毅支队向镇江丹阳、金坛地区开拔。

见陈毅率第一支队出发后,叶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便指挥四个支队寻机歼敌。这天,叶挺吃了晚饭,张云逸走了进来,向他报告:“军长,粟裕率第二支队三百人的先遣队昨在镇江西南的韦岗,伏击日寇的汽车队,击毁敌人的汽车四辆,打死日军二十人,缴获长短枪十五支,其中轻机枪一挺。”叶挺很高兴,说:“打得好!这是我军建立以来在外线的第一仗,立即传令嘉奖,并分别上报南京和延安。”张云逸走后,袁国平走了进来,说:“军长,八路军总部朱彭首长派来的三百名干部已到,请军长指示。”叶挺想了一会说:“你拟定一个方案,各支队要象第一、第二支队那样,组织少而精的先遣队上前线,这些支队需要的干部多,多派给他们一些。以后,这些人就是带兵的长官了。”袁国平走后,叶挺发报各支队,将七月份的作战计划报军部,以便研究。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这天,陈毅来电:“第一支队已进驻茅山,建立了句容、金坛、保水、丹阳四县的政权,收编了管文尉、樊玉林、许维新等部共三千二百余人。现第一支队已有八千人的编制,请求派干部前来参与管理。”叶挺接电后,通报全军,予以嘉奖,并回复干部已于一个多月前由袁国平具体作了安排。

发走了陈毅的电报,叶挺有些惊疑:八路军总部派出的干部已有两批,全部派往各支个支队,而陈毅、粟裕经常前来索要,不知何故。他命人将袁国平找来,问:“袁主任,延安和八路军总部已派两批干部,共四百人,都分到哪些支队去了?”袁国平说:“报告军长,还没有分下去。”叶挺不禁有些惊愕:“这是为什么?”袁国平说:“项副军长指示,现在的部队太少,等以后军容扩大了再放下去也不迟。”叶挺不禁大怒:“毛泽东、周恩来三天一电,两天一催,陈粟前方要干部犹如雪中求炭,几百干部却窝在这里,简直是在糟蹋圣人。你马上去把项副军长请来。”袁国平很委曲地说:“项副军长到延安参加六届六中全会去了。”叶挺说:“你是政训处主任,干部由你管,赶快将干部给陈粟送去。”袁国平说:“项副军长走时专门交代,干部不能发放。要等他回来再说。昨日项副军长来电,说他明日就要动身回皖。”

听袁国平如此说,叶挺心里一股寒意涌了出来:“我在这里成了木偶、摆设。还呆在这里干什么。不如回重庆军委去,另谋一份差事,同样可以打日本人。”想到这里,他拟好电文,叫来秘书:“将此电文分别发往重庆和延安。”

这一电文的发出,国共两党统帅部的最高统帅都大吃一惊。毛泽东接此电文,不禁惊呆了:“这如何是好?”连忙发电给周恩来,要他立即斡旋,想方设法说服叶军长索回辞职电文。重庆的蒋委员长看了叶挺的辞职电,一惊之后,不禁狂喜。立即电告叶挺:“择日来渝,委以重任。”

周恩来接毛泽东电文,好不惊慌,连忙致电叶挺缓来重庆时,叶挺已动身了。无奈,周恩来只好命叶剑英等:“密切注视委员长官砥的叶军长。”

一个星期后的一个下午,委员长侍从室传出消息:“委员长晚五时偕夫人及众文武大员宴请叶军长。”

龙飞虎这几天见周恩来脸色不对,不知发生了何事,又不敢问。这天,他吃了晚饭,仍不见周恩来回来,正准备外出,突见周恩来满身是汗地跑来,叫他:“快备车。”

车出了周公馆曾家岩,直往上清寺驶来。在路上,周恩来告诉他:“叶军长来重庆啦。”

委员长听说叶挺已到了重庆,吩咐何应钦:“下午三点,你代表我去接叶希夷。”何应钦说:“叶挺仅一军长,何必如此。”委员长严肃地说:“北伐战将,天下闻名,象他这样的人,还被共产党排挤,可见毛泽东控制军队到了何种程度。我要利用这个机会,抓住叶挺,至少给他一个集团军总司令当,让他大干一场,历史千秋传名。”何应钦问:“那新四军军长职务由……”委员长说:“让辞修的战区总司令长官与叶挺对换。”何应钦说:“这是彻底的重用了。”委员长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要让国人知道,究竟是谁在不避前嫌,是谁在团结抗日。”

何应钦走后,委员长招来陈诚,将让他去兼任新四军军长的事透露给他,征求他的意见。陈诚一口答应,并说出了受任后的打算。委员长很高兴,说:“辞修啊,就数你能顾全大局,识大体。你与宗南、光亭被誉为黄浦三杰,你尤胜胡杜一筹。你到新四军时,带上你的卫队。另外,你还可以带一批干部去,军队的规模也要扩大,使之成为一个集团军地规模。”陈诚说:“请校长放心,学生一定遵从校长的教导,当好新四军的军长。”

谈完这件事后,他又和陈诚商量了一些军机大事,送他上车。看着陈诚走后,蒋委员长才转过身来,这时的他,又浮现出贺胜桥、丁泗桥的攻坚战斗中的叶挺。心里不禁感喟:“啊,希夷,好一员虎将,你要回到党国的怀抱了。”

叶挺由何应钦领着,来到委员长官砥。委员长已候在门外了。他快步走向前去,抓住叶挺的手,热情洋溢地说:“希夷,你不愧为北伐名将,这次到皖东,振臂一呼,就拉起了六千人的队伍。你率部勇歼敌寇,战功卓著。我了解你。你的才能决不仅陷于一个军的军长职务。你应该去指挥五个军、十个军。你应该去担任集团军总司令,更应该去担任战区总司令长官。你表个态。全国九大战区,四十个集团军,你选中了哪里,就给我这个当校长的说一声。我知道在重庆是闲不住你。去,上前线,与日寇大干事一场。哈哈哈!”委员长发自内心的高兴,对何应钦说:“来,敬之,陪希夷品茶。大家聊聊,隔会好好地喝点酒。好久没有与希夷吃一顿饭了。”

委员长平素要拉两个人进入国民党的高层。一个是周恩来,虽然抗战前曾悬赏过他的人头。一个就是叶挺。叶周二人性格十分倔强,看准了的事,要转变观点很难。何况周恩来是中共的领袖,本想利用张国焘投奔国民党的机会将周恩来争取过来。不想周恩来不为所动,反而发表声明,予以澄清事实真相。对于叶挺,那就不同了,因他正受中共排斥,又不是共产党人。因此,委员长争取叶挺的把握较大。闲聊时,委员长对叶挺在新四军受排挤之事感到愤愤不平。他对叶挺说:“希夷,你是什么人,北伐之名将。南昌暴动、广州暴动,你都是最主要的军事领导人。那是什么时候啊,他们容不下你,还有一定的说法。可现在,毛泽东还容不下你,这就奇怪了。党国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想一下,是到三战区还是到九战区,其中随便挑一个单位。中央政府下委任状。敬之,希夷当着我这个昔日的校长的面,不好齿口。宴会后,你多陪他聊聊。在重庆多玩两天再到前线。”

叶挺这次到重庆来,是经过多次深思熟虑的。彻底离开新四军,并非他与项英合不来,而是他确实在新四军成了多余的人。到了军委会,也是想另外谋一份差事。但当委员长要他指挥五个军,甚至十个军时,他却犹豫了。不知怎的,周恩来那慈祥的面容一直在脑海回旋,他下不了这个决心。当委员长问得急时,只好吞吞吐吐地说:“让我再考虑一下。”委员长不敢强他,因他要用软绳套猛虎,急躁了是干不了好事的。

叶挺对何应钦说要单独走走,何不敢强他,只好告辞。刚出军委会不远,一辆吉普车在他身边嘎然停住。只见周恩来急匆匆地从车上下来,握住他的手,诚恳地说:“希夷,委曲你了。我代表毛泽东向你道歉,这都是项英的错,请你上车啊。我们到曾家岩详细的谈谈。”

在曾家岩周公馆里,叶挺和周恩来品着茶,交谈着。望着叶挺那哀怨的神色,周恩来也很难过。他想起前段时间,中央对他无端猜疑,也有些忧伤。但周恩来毕竟成熟老练,会谈中,他推心置腹地对叶挺说:“希夷,我陪你去皖南,彻底解决新四军的问题。我和毛泽东向你保证,你回皖南后成为有权的军长。”叶挺说:“恩来,我倒不在乎那个军长的实权。我在新四军无所事事,成了吃白饭的人。我也知道这一负气离开新四军,恰好中了蒋介石的圈套。但我要抗日,我要工作啊!”周恩来说:“希夷,我代表整个中共中央,代表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再一次地向你道歉。我向你保证,此类事件不会重演。”望着周恩来诚挚的感情,叶挺决定撤回辞职申请书。

叶挺回皖南去了,是周恩来陪着去的。委员长心里明白,他周恩来又抢前了一步。因而,十分懊恼:“早知如此,见了面就审批,就不会出面这种局面了。”

周恩来电告毛泽东,亲自送叶挺回皖南军部,毛泽东接电后,十分高兴,来电抚慰。

周恩来和叶挺来到新四军军部附近,周恩来若有所思地对叶挺说:“希夷,你饱读兵书,怎么选了这么个地方驻扎军部?你看那前面有日军封锁,日军只要一渡江,你们便面临危险。而你们的后面,又是第三战区,万一第三战区对你们下毒手,那些高山大河将是你们前进的障碍。到那时,你们怎么办?”叶挺回答:“我只是一个空头的军长,指挥不了一兵一卒。依我的意思,早就到江北去了。”

项英见叶挺不期而别,方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电告,早已率新四军的军部主官及各支队首长前来迎接。这些人中,除项英既高兴又不安外,其余的人都猜测周陪叶到来,必有大的安排,因而都翘首以待。

同项英、陈毅等高级将领见面后,周恩来顾不上休息,在叶项的培同下,视察了军部。周恩来发现从延安和八路军总部送来的几百干部全部编在教导大队,正上操,不禁惊愕,问:“项英同志,这么多的干部派到你们这里来,是要你立即下放到部队带兵,你却把他们编在教导大队,这是为何?”项英说:“恩来,现在我军还不足三万人,如何下放?”周恩来大怒,斥责说:“陈毅、粟裕两个支队已发展到上万人,他们急需干部,也曾多次电告我。你却把这么多的干部窝在这里,反而说下放不了。你知道吗?这些干部在延安是我党最优秀的带兵军官,又到抗大去进修了一段时间,才放到这里来。你倒好,竟把他们放到这里上操下操,你不觉得在毁灭人才吗?为此事,主席在延安曾三令五申,我也在重庆数十次的电告你,你为何如此?你今天放下去,明天他们就有可能成为连长、营长,甚至团长。陈毅。”陈毅看见周恩来当着这么多的人批评项英,哪里敢吭声,也根本没有考虑到周恩来会叫他,连忙答:“到。”周恩来问:“你的苏北两个支队要多少干部?”陈毅看了粟裕一眼,说:“就给五百吧。只是……”周恩来笑着说:“只是你陈仲弘的野心太大。但你为何说话吞吞吐吐?”陈毅说:“部队发展很快,干部全要了,其它两个支队有意见。”周恩来说:“叶军长,你打算给陈毅多少干部?”叶挺说:“我看给第一、第二支队三百干部就够了。其余的一百干部给第三、第四支队吧。恩来,各游击队也急需干部,你电告延安,多送一点来。”周恩来对陈毅说:“下午,你与粟裕就去把这三百干部领走。袁国平,剩下的干部全部充实到第三、第四支队。叶军长提出各游击大队要干部的事。我回延安后,亲自组织一批给你们送来。”又问项英:“六中全会的精神传达了吗?”项英说:“还没有来得及。”周恩来好不恼怒:“两个多月了,中央的精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传达。我的项英同志啊,你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啊,党的高级干部不去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你一天到晚究竟做的是什么。”项英语塞,红了脸。

吃午饭时,周恩来见军部主官除叶挺以外其余的都在,便问:“希夷怎么没来?”项英回答:“叶军长官拜中将,一直享受小灶待遇,平素一个人在屋里吃。”周恩来说:“你虽然没有中将军衔,但也享受特灶待遇,为什么不和叶军长一起吃?”项英自负地说:“恩来,咱可不能与群众划一条鸿沟啊。”周恩来一针见血地说:“可你在与党划一条鸿沟啊。”吃完饭后,周恩来严肃地对项英说:“项英同志,叶挺身为这个军长,虽然没有恢复党籍,但这是党中央有意把他留在党外,你怎么能如此对待他呢?就拿今天这顿饭来说,你这样做,岂不是在孤立叶挺,有意识地影响部队干部与叶军长疏远吗?以后,你二人吃饭必须在一起,他吃什么,你吃什么,这是命令,必须坚决执行。另外,你主管部队的全面工作和党的东南局工作,新四军的军事指挥由叶挺全权负责,这是党中央的命令。以后如再发生不团结的现象,我唯你试问。项英同志,我必须严正地告诉你,新四军只要有叶挺在,蒋介石就不能轻意地向新四军下手。我再一次地重申,军事指挥由叶挺全权负责,这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你知道这话的份量吗?现在,叶军长和军部主官以及各支队首长都在这里,陈毅、粟裕已把大部份干部要去了,袁国平把剩下的干部也分下去了。以后,中央派干部来,要一个不留地放下去。关于战略问题,根据中央部署和叶军长的设想。原则上是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发展,哪里有危险,部队就往哪里活动。说具体点就是向东作战,向南巩固。这是中央的战略方针。毛主席曾三令五申,请你立即执行。”

几天后,周恩来要回重庆去了。叶挺、项英、陈毅、饶漱石等都来送行。周恩来对将军们说:“我曾反复强调,中央的部署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大家要认真领会中央的意图。还有,这里作军部的所在地是十分危险的。叶挺同志,你们要抓紧时间转移。第三战区离这里太近了,日军就在对面,好危险的境地啊,赶快搬家吧。”这时,叶挺的秘书送来延安毛泽东电告叶项的电文,请周恩来立即返回延安。不因为这,有分教:乱世小丑,梁上梁下鹊雀跳跃;一代巨奸,丧尽天良欺师灭祖。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