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回蒋中正力敌三方将 中央军勇挫四路王
作者:肮脏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873

且说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指挥中央军挺进两湖,何键等地方武装极力响应中央,促使李宗仁的桂军一败再败,最后,桂系三将宣布下野。于是,蒋主席将两湖官吏进行调整。他命何键任湖南省主席兼第一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武汉卫戍司令,刘文岛任武汉市长,何成浚为湖北省主席,俞柏平任广西省主席,杨明辉、李明瑞为广西编遣正副特使。

蒋主席这次平叛,虽大获全胜,但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此为何?因他的目标只实现了铲除桂军,而要抓的人一个也没抓到。不仅李、白施计逃走,李、白的三员大将也只好同意他们下野。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处于落后状态,再加上社会不稳定,盗匪横行,各山各寨占山为王者比比皆是。对于国民军中的地方实力派,不怕没有军队,就怕没有地盘。只要地盘存在,兵源就有了保证。蒋主席担心李白二人潜回广西,凭此二人的才干,就有可能东山再起。何况还有黄绍竑的第十五军在广西已经营了三年。如果再加上李白二人,乘机发展军事势力,将又是中央的一大隐患。因此,他决定用和平和武力的手段相结合,解决广西问题。于是,他致电给黄绍竑,只要李白二人同意出国考察,往事便不再追究。

在中国十九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军人有个惯例,军队将领下野就出国,表示不再过问军事。而李白二人偏不遵守这一惯例,呆在广西一动不动。蒋主席率大军征讨,必大动干戈,且骚扰一方百姓,何况这种战争打之无益,弃之有害。蒋主席见李白二人置之不理,便想请李济深写信劝说。但考虑到李济深与蒋主席此时的关系,蒋主席无从出口,政府文官长古应芬自高奋勇出面找李济深谈。蒋主席很高兴,连忙安排。

古应芬找到李济深,说明了来意。出乎意料,李竟一口答应写信给李宗仁和白崇禧。李济深说:“为了消除内乱,我个人的得失和荣辱、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完全可以写一封信给德邻和健生,劝他们二人顾全大局,服从中央的决定。”于是提笔,向广西的李白二人写了一封言辞诚恳的信,信中劝他们二人识大体,顾大局,听命于中央。李济深的信由陈济棠派人送到广西。

李白得信后,便转给黄绍竑。黄知李白二人的用意。那黄绍竑的确非庸才,又非常重义气,对李白二人也厚道。阅信后,对陈济棠派来的高级使者香翰屏转达了他的四点要求,并请香原原本本地反映到中央。那四条要求是:第一,恢复李济深自由。第二,撤消李济深、李宗仁的查办案。第三,以正当的名义安排李白二人出国考察,并支付全部考察费用。第四,广西的编遣工作由黄绍竑一人负责。黄绍竑提出条件后,从容地回到桂林,向李白二人作了汇报。李宗仁一听,便叫黄绍竑赶紧备战或者立即表态听命于中央。不然连第十五军军长的职务也保不住。黄绍竑大义凛然地说:“我们三人合称为李白黄,不可分开,即使要我的脑袋,我也不出卖朋友,中央军来,我与健生前往迎敌。不管输赢,我都要打上一仗。你二位看如何?”李白二人很受感动,不是推让的时候,三人决定仍由李宗仁负责全面,白黄二人上前线对敌。

却说香翰屏带着黄绍竑的四点要求来到南京,当晚便受到蒋主席的接见。香向蒋主席合盘托出其经过。蒋主席哑然失笑:“黄绍竑小儿,狂妄如此。堂堂中央政府,岂能受他一地方小吏挟持。”香翰屏退下后,蒋主席命令侍从室:“立即电令黄绍竑,火速送李宗仁、白崇禧到南京受审。”与此同时,他电令三路大军讨伐广西。你道那哪三路?第一路由何键率第四路军,务必在五月二十日以前占领桂林;第二路,陈济棠的第八路军集结肇庆,于五月二十日以前攻下梧州;第三路,云南龙云指挥第十路军,由独山方向前进,五月二十五日以前攻下柳州。面对这三路大军,李白黄三人毫不动摇,传下军令四处设防,并打出”护党救国军“的旗帜,李宗仁任总司令。就此集结军队后。后,李宗仁去了香港,军队由白黄二人带领,以此作出出国考察之诚意。白黄待李宗仁“出国后”,各率一支队伍,径取广州。粤桂战争正式爆发。

这天是五月二十日,粤桂军在距广州一百华里的黄泥展开决战。桂军虽英勇,但数量明显少于粤军,战到最关键时,前敌总指挥兼第三师师长黄旭初受伤,部队失去了统一指挥。而这时,补给线中断。无奈,黄绍竑只好率部退回南宁。北面,何键部攻击甚急,白虽有高超的指挥才能,但湘军人多势重,白的桂军又无迂回的大空间,只好率部退出战场。这时,桂军叛将李明瑞、杨明辉、俞作平各率一个师,经海运到黄埔港,然后沿西江而上。六月份占领梧州,桂军韦云松旅挡不住大军压境,只好一退再退。

白崇禧,黄绍竑见桂系三叛将杀回广西,知大势已去,只好将残部交给部将吕焕炎、梁东玑等人带领,,并嘱咐吕梁二人注意保存实力,千万不要与李、杨、梁三叛将对抗,以待东山再起。然后,两人经水路到香港隐居去了。

傅作平、李明瑞、杨明辉回桂就职,第一次粤桂战争结束。

蒋主席在南京,见李桂军刚举起反旗就遭失败,中央军进入前线如秋风扫落叶之势,心里也非常高兴,早将蒋百里的有些语言置于脑后。在他看来,李桂军是他平素所遇最强大的地方实力派,不想竟如此不堪一击,哪里还把其它地方实力派放在心上。但李桂军的造反,也使蒋主席看到地方实力派的桀骜不驯,特别是在裁军编遣中,他们借此为名,千千方百计地收括当地的财源,如不及时铲除,李桂军类似的闹剧就有可能重演。为了使中央政府的言出法随,必须对所有地方实力派所掌握的军队实行削减,使军队完全控制在中央政府之下。想到这里,他立即通知在京的中执委、中监委到中央党部开会研究。同时他又电令顾祝同、刘峙等高级将领火速赶到南京,商量对策。

正当蒋主席在思索对地方实力派的控制时,突然传来:“广西省主席俞柏平勾结张发奎、汪精卫以‘护党救党’为号召,起兵造反,此时正与广州的曹万顺部发生激烈的战斗,李明瑞也投到汪氏一边去了。请蒋主席采取措施。否则,广东危,广西必然不保。”蒋主席大怒:“张发奎不思悔改,李明瑞反复无常,可耻。命何敬之率兵平叛。”

张发奎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曾任先总理大元帅府营长,后任粤军团长、旅长。国民军第十二师师长。李济深任军长时,张发奎任副军长。北伐时,任第四军代理军长。在北伐中,第四军参加两湖地区的许多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曾被誉为“铁军”。后,第四军的第十一师、第十二师扩编为军。张仍任第四军军长。二届四中全会,张任军委委员兼第十一军军长。一九二七年四月出任第三方面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军。同年七月,汪精卫分共,张迟迟不表态。差一点被张国焘看着是亲共者。周恩来举行南昌起义,张发奎率军追剿义军于广州。十一月,在汪精卫的唆使下,张发奎发动广州兵变,骗走了李济深,赶跑了黄绍竑。后,李、黄指挥部队反扑,两军正激战时,张太雷、叶挺发动广州起义。张发奎收缩兵力将义军镇压下去,而他的第四军也被桂军打得大败。张下野到日本考察。中央政府裁军编遣时,李桂举反旗,张被召回国任第四师(军级)师长兼第一路军总指挥,率部驻宜昌、沙市,以对付桂军。这时,与“改组派”频繁往来的桂系三将胡宗铎、夏威、陶钧不战而下野,张趁机扩展势力,部队扩展到两万多人。为筹军费,张在驱逐黄绍竑时极力收括当地的钱财,被南京政府发觉,正准备调张戍守苏州时,被张窥知其中央的意图,当即着手采取对抗政策。这时,汪记“改组派”的重要骨干陈公博到广州,传达了汪精卫旨意。张陈二人一拍即合。这时,在广西的李明瑞、俞作柏积极响应汪的号召,随陈公博打出“护党救国”旗号,正要兴兵两湖时,被何应钦先发制人,派广东陈济棠将三将打得大败。李明瑞原在李白二人手下为将,见事情危急,只好求救于李白黄三人。时三人皆在香港,见广西混乱,立即回桂收拾广西局面。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张发奎、李明瑞被中央军一路追杀,退到梧州,见到李宗仁等,张发奎将败残人马交给李宗仁指挥。李大喜,立即通电全国,自任“护党救国军”总司令,白崇禧任前敌总指挥,黄绍竑任广西省政府主席。而这时,张发奎还有六个旅的兵力。张发奎、黄绍竑分任第三路军、第八路军总指挥,二将各自向广州进发。二十五日,何应钦指挥钱大钧、朱绍良部与桂军作战。桂军损失惨重,危急时,桂军部将吕焕炎叛变投靠中央。李宗仁急电黄绍竑予以镇压,吕不敌,逃到香港。第二天,李宗仁亲自指挥部队与粤军作战,仍不胜,只好后撤。

蒋主席在南京,见中央军一路获胜,心情仍很沉重,你道为何?原来那中原大地,又冒浓浓硝焰。冯玉祥在中原,数十万带甲之士随时都有逼宫之势;唐生智身居高位,手握重兵,无奈脑后有反骨,且此人往往恩将仇报;变节英雄石友三,眨眼间炮轰南京城,其势之猛,威不可挡。刚扑灭汪、张、李、白战火,又出现冯唐反叛。神州大地,战火越烧越旺,而使他最担心的,还有东北军,张学良带甲数十万,兵精粮足,军种齐全,且装备十分精良。如果张也入关作战,来一个中原逐鹿,那他蒋中正就有张良之谋,诸葛亮之智,也难逃覆灭之命运。还有滑头阎锡山,陈兵娘子关,名为拥护中央,实则在坐山观虎斗,然后浑水摸鱼。而他看来,偌大的中华大地又面临混乱局面。如何才能使这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烟消云散,换来一个大一统的中华祖国呢?这是蒋主席近段时间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

原来,冯玉祥不满中央政府的裁军政策,更不满中央军费的厚此薄彼,也起兵鼓噪。蒋主席派唐生智率军对敌,大败西北军,唐狂妄之余,调转枪口,对准中央政府。中原大地,又一场大战将要来临。

说到唐生智,世人早已熟悉,在平津唐地区将白崇禧逼走后,仍请求中央政府同意他回两湖。蒋主席问计于张群。张群告:“世间实力派人物中,有两人不能重用,一为阎百川,此人心比天高,但胆小如鼠;一为唐生智,此人心大胆也大。二人一旦时机成熟,便会‘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今唐生智要求回湘鄂,千万不要答应。否则,后患无穷。”蒋主席也知唐非仁人志士,拒绝了唐的要求。为使唐不起异心,蒋主席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委任他为中央军事参议院院长。唐不仅不感恩,反而大怒不就任。时刻想取蒋而代之,故对中央命令漠然视之。一九二九年十月,冯玉祥率部造反,唐见时机成熟,通电拥护中央反对分裂。冯准备不足,怆促应战,败。蒋主席又知韩复榘乃奸奸诈小人,投靠中央又反对中央,因而命唐生智予以秘密逮捕。唐见冯部新败,但韩复榘、石友三则重兵在握,便想将韩、石二人收归己用,因而将中央的绝密文件予以泄露,并联合韩、石二部,响应汪的“护党救国”,举兵造反,。

那石友三是西北军的高级将领,行伍出身,因作战勇敢被冯玉祥从贴身士兵不断提升为将军。北京政变时,石任旅长,南口大战失败,他和韩复榘投靠阎锡山。五原誓师,深明大义的冯玉祥招集旧部,韩、石加上陈希圣率部回归西北军。不久,石被破格提拔为援陕第五路军总指挥,冯部改编为国民军第二集团军后,冯任命石为第一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二期北伐时,石部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冯玉祥奖赏军费三十万元银元。李桂军起兵造反,冯见武汉空虚,命石出兵武汉。蒋主席电告石停止进兵武汉,并送军费三十万,石开始背叛冯。一九二九年五月,西北军起兵反中央,石友三发表通电拥蒋反冯,差一点把冯玉祥气死。不仅如此,石投靠中央后继续做西北军的分化工作。蒋主席答应石担任安徽省主席,后又命石讨伐桂张,成功后封石为广西省主席。石认为蒋主席出尔反尔,因而联合韩复榘起兵反中央。由于石友三经常易主,世人称他为“反戈将军”。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汪记“改组派”任命唐生智为“护党救国军”第四路军总指挥,石友三为第五路军总指挥。二将通电反对南京中央政府。石友三还扣押了中央代表卢佐。不久,便下令数十门大炮齐轰南京。同时,唐生智也联合冯玉祥,集结军队准备进攻武汉。

蒋主席没料道冯与韩、石这么快就组成联盟造反,深夜听见江对面密集的炮声,好不吃惊。但他毕竟是一代伟大的军事家,顷刻之间便平静下来。他连夜召见吴铁城,授以密计。又招来内政部长赵戴文,命回晋做好阎锡山的工作。仅几天的功夫,张学良、阎锡山分别通电全国,拥护中央,反对冯、唐、石的分裂行为。蒋主席大喜。任命阎锡山为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全权指挥讨伐唐生智部。阎奉命立即赶往郑州,指挥刘峙、杨虎城,以南北夹击之势向唐生智部进攻,在阎刘杨的三路大军夹击下,唐生智的十五个团被消灭。唐残部退到湖南时,已完全丧失了进攻能力。“反戈将军”石友三败得更快,炮击南京中央政府后,被一阵杀退,石败退后到豫北依附韩复榘。

再说冯玉祥被中央政府任命为行政院副院长兼中央军政部长后,冯在任上工作一个月,便举荐爱将鹿钟麟代己,自己回老家河南省辉县石村。不久,冯招回鹿钟麟,正式通电辞职。

冯很不满意中央裁军编遣决议。以蒋主席为首的中央军委决定全国留军队八十万后,要冯部只留二十万,编制为十二个师。冯认为第一集团军名为十三个师,实则保留了大量的军队,而且给养较丰,装备精良。冯还认为自己名为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实则无权调动军队。而自己的部队装备落后,军费奇缺,即使中央拔一点军费,也是杯水车薪,难以维持,还有可能被收编。冯再三思量自己的军队,将有灭顶之灾,已无路可走,决定与中央政府对抗。

冯刚回到部队,便发生了湘案。蒋桂战争爆发,冯十分关注战事的发展。这天,冯招集高级军事会议,研究蒋桂大战。鹿钟麟建议:“现蒋介石专心对付桂军,无法分兵于我,不如乘武汉空虚,迅速出兵占领两湖,作为战略甬道,然后再图其它。钟麟不才,愿率本部前往。”冯玉祥说:“我也有此意。但你在我身边,有事经常商量。进军武汉的事就由石友三完成吧。”鹿钟麟默然。其它将军见冯玉祥派石友三前往,皆哂笑。其时,孙良诚谒见冯,建议趁李宗仁派人游说之机,联合第二集团军,成南北夹击之势,蒋必败。冯斥责,说:“那东北军、晋军会倒向我们一边吗?不要自作聪明了。何况蒋桂战争都是军阀之间的战争,根本无是非之分,怎能帮一方打一方呢?”第二天,鹿钟麟向冯报告:“韩复榘已率部到达信阳,请总司令吩咐。”冯玉祥说:“立即电告韩复榘,部队暂住信阳。”鹿钟麟说:“此时驻信阳,恐失战机。”冯玉祥说:“我决定电告中央政府,赴京复职。同时,也准备出兵讨伐桂军。并请示中央委任孙良诚为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为第十二路军总指挥。如果这两路军此时进驻武汉,恐失信于蒋。”鹿钟麟奋然:“跟蒋介石讲什么信用?如果此时他有信用,为何答应每月拔军费二百五十万至今未实现诺言;我军一路冲杀,打到了北京,蒋却把平津地区的防务交给阎锡山?蒋介石的嫡系肥得流油,我军穷得一日三餐尚且无法保证。如果他讲信用,在济南事变前许诺任命孙良诚为山东省主席,现在还没委任呢?总司令,我跟随你多年了,深知你忠勇仗义,但也不能一味地听从别人的表面语言啊!他蒋介石对咱西北军从来没有安过好心。”冯玉祥说:“现在我军保持中立,两边都不得罪,好吗?”鹿钟麟说:“总司令,清恕我直言。我们已经两边都得罪了。前不久,我军与唐生智通电反对李宗仁,已得罪了李。后,又派石友三进驻武汉,蒋介石能不知情吗?也得罪了蒋。现在谈保持中立,谈何容易!”冯玉祥说:“晋军的态度怎么样?”鹿钟麟说:“阎老西是一个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小人,他的态度又有几层可信?晋军非我军同盟。”冯玉祥说:“我已经决定了,静观其变吧。”鹿钟麟说:“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蒋介石打败了李桂军,转过枪口便向我军开枪。”冯玉祥说:“我军数十万,岂能被他气势汹汹所吓倒。钟麟,依你刚才所说,我军虽不能坐大,但也不能杞人忧天。你去准备一下,在河南多做一些防御工作,免得临时慌乱。”鹿钟麟无言而退。一个月后,冯见桂军已败,暗自庆幸没有参加倒蒋行列。否则,西北军又要面临战事。而此时,鹿钟鹿从河南回来,告诉他:“总司令,蒋介石要对我西北军下手了。”冯玉祥惊问:“为什么没得到前线的报告。”鹿钟麟将手里的报纸递给他,说:“南京《时势新报》发表消息说,苏联东方政治分会于二月间发出训令,准备派鲍罗廷来西北军,担任你的总顾问,支持你向中央进攻,然后将中国的西北划到苏联的版图上。”冯玉祥大怒:“卑鄙!”鹿钟麟说:“这就是蒋介石发出准备向我军进攻的信号。现在说什么也晚了。总司令,还是赶快备战吧。”冯玉祥说:“只有这样了。”

五天后,秘书来报:“南京中央政府来电:请总司令速回中央任职。”冯玉祥口述电文:“中央及蒋主席鉴:编遣至今,西北军倍受冷遇,军费一扣再扣,并且久未领到。目前中央情况特别,焕章暂不赴宁任职。”秘书走后,冯玉祥站在地图前,审视着军队的驻防,准备重新部署防御。这时,甘肃省主席刘郁芬走了进来,冯将南京中央的电文及报纸刊登的内容给他看。刘郁芬建议说:“桂军李张举兵,唐生智又紧跟其后,我西北军与他们比,只强不弱。不如我以甘肃省政府的名义,通电历数蒋介石的罪行,提出:‘救党护国’的主张,逼蒋介石作出反应。总司令看如何?”冯玉祥笑着说:“你不要把蒋介石看低了。只要你一发表讲话,就会捅马蜂窝。不过也可以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你回兰州后,再准备吧。注意,语言尽量不涉及他人。我已命鹿钟麟回南京就任军政部长职务。鹿钟麟认为战争已不可避免,你在甘肃要爱护士兵,部队随时听从调遣。”

一九二九年五月十六日,甘肃省主席刘郁芬发表通电,反对蒋中正的中央政府的独裁和排除异己的行为。第二天,冯玉祥命令河南省主席韩复榘、二十四师师长石友三以及孙元良部分别从信阳、襄樊、山东撤退。三将在撤退的途中,一路破坏交通设施,又炸毁武胜关口,以达到阻止中央军的追击。

冯玉祥在陕西省华阴县举行高级军事会议。在会上,石友三建议:“现战事即将爆发,我军虽勇,但装备不足,供给也跟不上。不如派人到阎锡山处,两军联合,成立‘救党护国军’,这样,胜利的把握要大得多。”吉鸿昌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阎锡山,反复无常的小人,嘴里一套,心里又是一套。与我军‘道不同,不足为谋’,何况我军吃他的亏还少了吗?总司令不要与这种人联合。”秦德纯说:“阎老西小人,世人皆知,但事特殊,结之,目前益大于害,只要他保持中立,我军也少了一个劲敌,又有何不可呢?”宋哲元说:“我军虽有数十万,但战线过长,兵力受到分散,不如放弃河南只守西北,这样,才立于不败之地。”韩复榘认为不可,他说:“河南地处中原,徐蚌地区又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此为战略要地,如何轻言放弃。再说河南一省的粮食,足以抵西北数省,此为我军重要的屯粮之所。如果放弃河南,我军的供给何以保证。我军反蒋,联合晋军,也必须守住河南,使晋绥连成一片。这样既能有效地牵制晋军,又利于我军在潼关之西作战略回旋。再次,我军在河南已经营多年,河南的防务已不需要花大的投入,守住河南就守住了我军的南大门。也就是说,只要我军在河南保持强大的兵力,河南是不会丢失的。”听了韩复榘的话,冯玉祥不禁勃然大怒:“你只考虑了怕丢失河南省主席这个职务。河南地处中原不错,但无险可守,仅几个城市能抵挡蒋军的强大攻势吗?再说潼关易守难攻,进退的主动权在我。胜,收复河南不难;败,潼关屏障可抵挡敌军的进攻。再言守河南者,军法从事。”众将见主帅发怒,谁敢再言。

会议决定公开反蒋,成立了“护党救国军”西北军总司令部,冯玉祥任总司令。

蒋主席在南京,多次电召冯玉祥到南京就职,见冯不就任,知西北军已反,便密切注视西北军的动向。冯公开举起反旗后,蒋主席感到震惊,也十分痛苦:曾与冯有八拜之交,称兄道弟世人皆知。在南京中央任职也是军政首脑,本希望与他共同携手建国,成为历史佳话,哪知事情发展到刀兵相向。这是多么痛心啊。现国家动乱,战争此起彼伏,人民又要处于水深炎热之中,谁之过啊?如何才能拖延或制止战争的爆发呢?因而蒋主席对冯极力拉拢。无奈冯已声称自己成为“诚不甚诛”的罪人,对自己的憎恨已到了这种程度了,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他决定在战场上以武力相向。但对于动武,必须具备充分的理由。于是,他建议召开中常会,统一思想。

中常会上,胡汉明对冯玉祥进行了严厉的谴责。中常会一致通过了革除冯玉祥的本兼各职,开除冯的党籍,捉拿归案的决定。国民政府作出了撤消他政府委员职务的决定。

正当中央政府准备对西北军动武时,冯的两名爱将宣布拥护以蒋主席为首的中央政府,并明确表态听从中央指挥。这两位将军,一个就是韩复榘,另一个就是石友三。可怜冯将军为这两位战将的成长呕心沥血,悉心培养,逐步提拔教育,成长后又委以重任,到关键时候竟吃里爬外,卖主求荣,将刀枪剌向自己的老师、恩人。其它将领如刘镇华、杨虎城、马鸿逵等如法炮制,宣布拥护中央政府后,被蒋主席分别封为讨贼军总指挥。立场坚定的鹿钟麟见此,连夜逃出南京,到上海租界躲避。

满认为可以与中央抗衡,执掌数十万大军统帅的冯玉祥,见各路战将纷纷倒戈,气冲牛斗。当听到自己一手拉扯大的石友三和韩复榘叛变的消息时,他一阵急怒攻心,当即大叫一声,口吐鲜血,翻身倒地,昏了过去。医务人员赶快抢救,苏醒后,一阵长叹,他对身边的刘郁芬说:“以前我认为自己训练出来的军队都是好的,别人的军队都是差的。跟随我时间越长越可靠。可在危急时,他们倒戈相向对着我心口开枪的竟是我的心腹大将。清你转告在南京的钟麟,叫他不要到陕西来,大事去了,你也逃命去吧!”刘郁芬含泪苦劝。

当天晚上,冯玉祥怀着十分痛苦的心理,吩咐秘书发表通电,愿意响应阎锡山提出同时下野的呼吁,并接受阎的邀请,前往山西隐居,作一名悠闲的散人。临行时,宋哲元等苦劝,冯长叹数声,正要作别,忽报南京中央政府下令逮捕冯玉祥、鹿钟麟的通缉令已到陕西。宋哲元大怒,起本部大军。宣布讨伐以蒋中正为首的中央政府。冯玉祥连忙劝阻,并说出一番话来,不因为这,有分教:本欲安帮除国贼,苍天专负苦行人。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