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回蛮日寇南京大屠杀智八路敌后摆战场
作者:肮脏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551

且说太原失守,华北大部陷入敌占区。委员长在中央政府内受到一片斥责,他十分恼怒,准备严惩不战而逃的战将。这天,侍从室主任林尉将刚获得的日密电告诉他:“校长,据我情报局所截获的电文看,日军马上就要向南京进攻了,是否通知政府机关转移?”委员长说:“政府机关必须在一个月内全部搬迁到重庆。但重要的是南撤的工厂,大型企业,要尽一切力量搬迁,不然,就会丢给日本人的。你告诉秘书处,将淞沪、华北各大战役的总结发到各战区、各集团军总司令、军长、师长以上的军官手中,要他们认真学习,作下一战役的借鉴。”林尉听后,正要转身走,委员长叫住他,说:“从北平故宫博物院转移的国宝现在何处?”林尉说:“已到了江西南昌,预计年内可到达重庆。”委员长说:“这个速度太慢了。这些国宝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千万不要搞丢了。告诉顾祝同,再增加一个加强团负责护送。只要是封存好的,任何人不得启动,违者就地枪决。”林尉走后,委员长看着总参谋部绘制的最新敌我态势分布图,十分惊愕:“日军继淞沪战役后,一直咬住我军不放。如此,南京不保,各项工作必须加紧进行。”

面对日军的猖狂进攻,委员长倾注了全力。现在最关键的是守不守南京。如果守,又能守多长时间;如果不守,那又意味着什么。一连几天,委员长都在思索着这个问题,他很难下这个决心。眼看日军已向南京步步紧逼,前线国军虽拼死抵抗,但又能挡多少时间?无奈之下,委员长只好召集高级军事会议,征求党内、政府内、军队内一些高级人士的意见。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五院院长以及各部主要官员。军政部长兼参谋总长何应钦、副总长白崇禧、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徐永昌,大本营作战部长刘斐,训练总监唐生智、宪兵总司令谷正纲、军训次长王俊等也参加了会议。在放弃和坚决守住南京的问题上,各方反映不一。委员长一一听取。只听刘斐说:“从日军进攻的速度看,南京已处于日军的立体包围之中。地形对我军亦不利,驻守南京的军队大多是从淞沪战役退下来的,有的部队还处于十分疲劳之中,无法再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不过,南京是首都,先总理的灵柩也在这里,不能不守。但从淞沪战役和沂口战役的情况看,我军又无法守下去。本人认为又不能一枪不放地撤出南京。我建议组织两个以上的整编师在这里,出其不意地狠狠教训日军一顿。然后迅速撤离战场。”委员长问白崇禧:“健生,你的意见呢?”白崇禧说:“我基本同意刘斐的看法,象征性地打一仗,但撤出时要有计划,这样才不至于临时慌乱。所不同的,出其不意地打击日寇,两个整编师还不及日军一个师团的兵力,达不到狠狠地教训日寇的目的。我认为至少要有十个师的兵力,编成二到三个纵队,既能随时予敌重创,又能掩护首都机关及居民的撤退。”徐永昌、何应钦赞成白崇禧的观点。

第二天上午,委员长与汪精卫、林森等就撤退事宜进行商量,都觉得主动撤离较妥当。正议之间,训练总监唐生智跑了进来,对委员长说:“委座,我对刘斐等提出的主动撤离首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能说出我的主张吗?”委员长笑着说:“你也是军队中的高级首长,但说不妨。”唐生智说:“现日寇已逼近首都,国父寝陵又在这里。值此大敌当前,如在首都不牺牲一两员大将,我们不仅对不起国父在天之灵,也对不住三军将士。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死拼到底。”唐生智的话,使委员长不好表态,便拿眼看林森。林森见此,便把眼光撇开。委员长只好说:“唐总监的话也不无道理。这样吧,晚上开会再研究。兆铭、林主席和孔代院长也参加,并在会上发表高见。”

晚上,唐生智在会上振振有词,情绪十分激昂,要求坚决死守南京。白崇禧心里明白,他唐生智是在以政治压军事。虽然唐讲的不一定正确,但要提出反对的意见也不能够。可惜不具备实施的条件,面对强敌,死守孤城,无疑是灯蛾扑火。要说能将唐生智的话一一驳倒,非委员长不可。但委员长被逼下野都与政治有关,因而也不好过份驳斥,再加上谁又愿意承担放弃首都的责任。唐生智讲完后,会场上一片寂静。委员长见此,只好问在座诸将:“谁愿意在这里指挥部队保卫首都?”到了这个时候,谁又愿意守这守不住的孤城呢?要说留在南京守城,白崇禧最合适,但白心里亮得很:“就是诸葛亮再生,也难守住这孤立无援的南京城。”唐生智见无人答应,便“啪”地一个立正,信誓旦旦地说:“委座,我愿勉为其难,与南京共存亡。”

这是一项错误的决策,使数万国军在南京城成为日军的刀下鬼。而残暴的日军进入南京城中,又疯狂滥杀,我中华儿女遭受了史无前例的荼毒,而那枉死城中,数十万的冤魂,日夜哀叫不止。六朝古都南京,遭受了有史以来最残酷的浩劫。

唐生智主动请樱坚守南京,第二天就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南京卫戍总司令长官,他率七个军,约十一万人驻守城郊。为防日军的突袭,唐在龙潭、牛首山、汤永镇一带设了第一道防线;在下关、紫金山、光华门设立了第二道防线。委员长放心不下,到前线视察。他发现唐生智所摆的阵势不得要领,立即提出改进方案。唐当面答应,但没有执行。委员长大惊,连忙召开师级以上的军官会议,除了作战略指导外,另予以鼓励将士们英勇杀敌,报效祖国。他还表示政治中心迁到重庆后,他将在武汉设立军事指挥中心,并在云南调三个师前来增援。

第二天,也就是一九三七的年十二月五日,蒋委员长乘飞机离开南京。望着逐渐消失的南京城,他的心情异常沉痛:大好河山沦为敌手,十年的政治中心指日不保,而这些,也有自己不愿看到的,而又无可奈何的结果,也有自己应该承担的一部份责任。现在,日寇将在故都建立傀儡政府了,要收回这偌大而又繁荣的首都,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呢?国家积贫积弱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再说南京守卫的部队只有十一万,又如何抵挡得了日军整整六个师团呢?可怜啊,我乃党国之最高领袖,也成了逃难之人。那南京城内的百万居民又如何生存呢?日军残暴与野兽无异,又凶残如此。如不驱逐倭寇,我中华民族将成为亡国之奴。然而,驱逐这武装到牙齿的豺狼又只能是长期的、艰苦的事,急不得。想到这里,一向刚强的他,心理一阵难过,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苦痛,眼泪扑漱漱地流了下来。夫人见此,知他难舍故都之情,便开导他说:“达令,国家处于危难之时,君要振作,救民于水火,赖达令也。大丈夫艰苦创业,岂能为小日本的残暴流泪。”委员长称谢。

且说日酋华中方面军总司令松井石根大将在淞沪会战中,以强大的武力占领上海,便组建攻占中国首都南京的方面军,称为华中方面军。松井命第十军和华中方面军拟定作战计划,由他亲自向大本营作书面报告。

不久,大本营批准了华中方面军的《第二期作战大纲》。于是,松井石根兵分两路向南京进攻。淞沪战役刚结束不久,松井利用中国军队撤退后的间隙,迅速在沪宁线进行部署,向南京发动进攻。为早日到达南京,松井对沿途逃走的中国军民和溃退的散兵视而不顾,特别是对伤残军人视而不见,只管催军疾行。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日军先后占领了无锡、常州。前锋抵达江阴时,被国民军守住江阴不退。松井石根得到前线报告,立即命令空军对江阴要塞进行大面积的轰炸,中国军队则利用各种掩体作掩护,并用高炮进行坚决的反击。一时间,两军对峙。松井大怒,命令日军兵分三路,将要塞包围。中国守军见日军势不可挡,留下一个团作掩护,主力利用夜色的掩护撤出。可怜,这个团仅一千二百余人,在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强敌面前虽英勇作战,终因寡不众,全团上至团长,下到伙夫,战至最后,全部殉国。

江阴要塞被日军占领,南京便暴露在日军的炮火之下。

日军第十军从杭州湾沿太湖西进,先后占领湖口、宜兴、广德等地。到十一月底,与北路军的六个师团会合,共逼南京。十二月一日,日军大本营下达了中国大陆第八号军令。松井石根大将按这个命令指挥十七万大军进攻南京。

攻打南京的战役是松井石根亲自指挥。这个战争狂命日军第一军一部、第六军大部、第九军一部和华中方面军的两个师团又两个旅团共十七万人组成的攻击集团,另命两个师团占领浦口,一个师团占领芜湖,以截断国军的退路。

这天,也就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七日,松井石根命令四个师团又两个旅团分五路向南京城扫荡性地前进。前锋来到紫金山,遭到国民军的顽强阻击。松井石根一次性地动用五十多架飞机对紫金山进行轮番的轰炸,然后指挥坦克群、装甲车群在前开路,大批日军向紫金山杀来。可怜的紫金山的中国守军,很多将士还没有看到日军的影子便死于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有那幸存者又哪里挡得住潮水般的日军的到来。稍许抵抗后,全部壮烈牺牲。日军攻下紫金山,直扑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这天,五路大军汇集到首都城下,将都城团团包围起来。松井命第九师团攻光华门,国民军死守不退,两军相争,奋不顾身,失守两次的光华门被国军拼死夺回。第二天,两军各自将最精锐之师放在城门下决战,国军损失十分惨重,但仍拒敌于城门外。松井见光华门难攻,转攻雨花台。他指挥两个师团联合作战。在比自己强几倍的敌人面前,国军第八十四师进行了殊死的抵抗,由于敌我力量太悬殊,八十四师全部殉于国难。雨花台失守。日军第十六师团也加入战斗。中国守军退入城内进行巷战。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巷战,表现了中国军人誓死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慨。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见日军已有两个师团入城,连忙命三十六师师长宋希廉掩护总部撤退。他自己也向蒋委员长报告城陷巷战的情况。委员长在武汉,命唐相机撤离。下午,唐生智下达了全军向芜湖、广德撤退的命令。这一天,正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民国政府首都南京陷落。

唐生智只顾下达命令,而与日军激战的国军想撤又谈何容易。首先,日军已入城,中国军队正与日军进行殊死的巷战,命令无法传到。其次,即使命令能够传达到,两军在生死相搏,又如何撤得下来。随着日军的进城,城内已是一片混乱,古都南京又有宁日?日军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城内的枪炮声仍响彻一片。城外,日军的飞机在低空飞行,对逃难的人群进行狂炸,又用机关炮进行猛烈地射击。来不及撤退的国军被困在城内,虽仍在拼死抵抗,但子弹已不多了,他们面临着极其危险的境地。由于城墙的原因,无数逃难的居民、来不及撤退的军队,都聚集在下关。各种车辆混杂在一起,又成了日军轰炸的目标。在挹江门,被拥挤不堪的人踩死的,被物体压死的,不下于十人。你看那人头攒动,人山人海,又哪曾想到脚步底下有有十多具血糊糊的尸体被踩得稀烂。而拥挤出门的人群又毫无顾忌,其实又怎能顾忌,也是毫不自觉地踩了上去。然而,那惨剧竟发生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的中国,实在是难以意料。这就是豺狼进城出现的一幕大惨剧。有那青壮年冲出城外的,回头望那拥挤的人群,是那样怵目惊心。城外部队得到城门口极度混乱的报告,也是无可奈何。残暴的日军赶来,渡江也不可能,求生的人们啊,只能向宣城一带撤退,而等着他们的又是什么呢?

第二天,日军占领整个南京城,都城被占,国人受耻,然而,更大的耻辱竟向善良的人们压来。

日军分五路突入城中,你看那些魔鬼,以胜利者的狂妄发泄出其惨无人道的兽行。内中一人,腰挂战刀,肩上镶嵌的是少将军衔。他就是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他的侧边站着的那人,官阶看起来没有他高,却大有来头。他叫朝香宫,是日本天皇裕仁的叔父。二人看着日军鱼贯入城,正指手画脚步地谈论着他们的大日本皇军的神勇。只听谷寿夫说:“朝香宫君,感谢你对本师团的指导。大日本皇军对天皇忠心不二,在支那战争中,东亚中国军人不堪一击。这不,都城被占,中国灭亡了。”朝香宫笑嘻嘻地说:“谷寿夫君,我大和民族是高贵的民族,华夷是低贱之民族。今年一过,我大日本帝国的永不落日国旗将在中国每一个城市上空飘扬。中国的青天白日旗不存在了。哈哈哈。”谷寿夫说:“朝香君说得是,我们在英明的天皇陛下的领导下,皇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朝香宫朝城里望了一望,对谷寿夫说:“谷寿君,你看那中国俘虏,如何对待?”谷寿夫说:“谨听朝香君吩咐。”朝香宫说:“谷寿夫君,胜利者终归是胜利者。大日本皇军进入中国首都,该享受享受了。就让你的师团与其它三个师团将士一道,享受那胜利者的滋味吧。哈哈。”那谷寿夫听了朝香宫的语言,心神领会地对本师团的四个旅团长说:“皇军疲劳了。让他们在中国首都自由一点吧。”这一怂恿性的语言,犹如群兽下山,城内近十万日军的兽行开始了。杀、烧、掠、淫成了日军取乐的途径。

唐生智下命令国军撤出城时,一些国军正在与日寇激战,无法撤出,他们因弹尽粮绝,无法突出城去。被日军缴械,为对付这些手无寸铁的中国军人,日寇将他们分别集中在几十个地方,或用机枪横扫,或集体活埋,或梆在树杆上,供日本军人练话靶,或训练新兵,供刺刀沾血行刺。这些中国军人失去武器就是平民,面对野兽,他们含怒而亡,当然是在最后拼搏而死去的。这天是十二月十四日,日军进城的第二天,全城被杀害的中国战俘就有一万多人。还有那数千国军伤员,他们有的已无法动弹,已丧失了反抗能力,野蛮的日寇竟放纵狼狗,任其撕咬,其状惨不堪一睹。战俘杀完了,接下来的就是青壮年。这些野蛮的强盗抓了不少青壮年,集中到各个点,强迫他们挖一个大坑,然后将乱棒打入坑中,将其活埋。可怜那些青壮年,被紧紧地捆梆着,想反对也不能够,无端地受尽折磨,惨死在土坑之中。还有很多的人没有被杀死,日军就抓一些人来,作活靶练习,有的日军比赛,看谁杀的人多。这些毒蛇猛兽,其乐趣就是残暴,那集体性的大屠杀竟长达四十天之久,数十万南京居民惨死在日军的残暴这下。

这是一群由人沦为野兽的话物。这群野兽一面对城内居民进行残酷的大屠杀,一边又干着人类文明社会不该干的勾当。你看,几个日寇在一条大街上追一少女。一日军跑在前面,抓住其衣领。几个日军对其进行了**,少女在惨呼中死去。路人莫敢上前,犹恐避之不及,又无不伤心落泪。城内的又一条大街上,有两个日本兵提一瓶烧酒,见一孕妇在不远处行走,二人争论腹中是男是女不休,最后一日军提议剖开孕妇腹中取出胎儿验证,赢者狂笑。城郊几个日本兵手提步枪,将几个平民抓来,强行地剥去上衣,看谁能打中心窝,然后点上火,让其自燃。死者惨然,活者揪心。另外几个日本兵,将过路的几个中国居民捉住,泼上汽油,点上火,让其燃烧,见居民在地上惨呼打滚,这几个日本兵狂笑不止。

在紫金山的一所女子学校里,成了野兽们发泄兽行的场所。可怜那数百初中以上的女生,无一不被强*奸,不少女生被强*奸而死。兽行发完了,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架起机枪,一顿横扫,少女们在耻辱中中弹死亡。在雨花台,在市区,在道路上,女人成了日本军人发泄兽行的场所。男人每天都在死亡,女人每天都有被**,包括少女和年老者。南京城成了人间的地狱、野兽的天堂。天在哭,地在泣,难怪芦沟桥头石狮子流泪几天不止。

日本投降后,国际远东法庭在判决书上提到南京大屠杀时,就有这样的文字:“在日军占领的最初的六个星期内,南京及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在二十万以上,这种上述估计并不夸张。这由掩埋队及其它团体所掩埋的尸体达十五万五千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个数字还没有将日军烧毁了的尸体,以及投到长江或其它方法处理的人们在内……”“许多妇女在强*奸后被杀,还将她们的尸体加以折断……”“在占领南京的第一个月中,在南京就发生了两万多起强*奸事件……全城内,无沦幼女、少女或老年妇女,多数被奸污了。”当时德国驻南京使馆在给德国外交部的密电中指出:“犯罪的不是这个日本人,或者那几个日本人,而是整个的日本皇军……它是一副正在开动的野兽机器。”

南京大屠杀,已快满七十年了,中华民族的每个人都将这一奇耻大辱一代代地传下去。它告诉人们:国弱要被外国人欺侮,千万不能当亡国奴。

且说在延安的中共中央,正注视着战事的发展。南京大屠杀的消息传到延安,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一连几天都睡不好觉。这天,他对张闻天和王稼祥说:“日军在我国残暴如此,我国军队只有奋起反抗,才能将敌人赶出中国去。但如果都象国军那样与日军对面干,八路军那点人还不够日军一顿报销。我军唯一的办法是深入敌后,发动民众进行全面的抗战。建立起坚固的根据地,专打敌人的屁股。其好处有三:第一,可以独立自主机动地打击敌人,灵活地与敌人周旋,在运动中不断地壮大自己。当队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再寻敌人决战。第二,兵源得到了保证。在敌占区,有正义感的仍占大多数,他们不愿当亡国奴,只要抗日的队伍一到,他们必然踊跃参军。第三,创建出自己的根据地,让八路军每一支队伍都有依托。指战员们每一次打完仗都能有回到家的感觉。而这个家,又给八路军以衣食住行的温暖。怎样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呢?那就是八路军的每一个师都要抽出一些部队,深入农村、山区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具体的办法是……”张闻天听了毛泽东的话,一连声地叫好,说:“老毛,辛苦你了。就把你的意见写在文件里,再发到八路军团长一级的干部手中,以便照此施行。”毛泽东说:“如此甚好。”

毛泽东创建根据地的指示,迅速发到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在一连串的报告中也领悟到创建根据地的重要性,便召集副总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等商量,把毛泽东的电文整理成册,发给各师。这时,一一五师副师长聂荣臻来电,报告了他与陈光分兵后,已在晋察冀三省建立了边区政府,请求南京中央政府予以认可。朱德大喜,立即把这一消息报告给毛泽东。不久,毛泽东发电祝贺,并来电指示贺龙、刘伯承加速建立根据地。

原来,聂荣臻与陈光、罗荣桓分兵后,自己所率部队仅杨成武的独立团,再加一个特务营和两个建制完整的连。总兵力约三千人。聂荣臻率部向太行山北部进军。当时,偌大的太行山区,除五台山以外,几乎没有国民政府的政权存在。县级地方政府的官员都跑光了,处于完全的无政府状态。由于沂口战役失败,国民军士气低落,严重地影响到社会民众之中。日寇嚣张、疯狂,滥杀滥捕滥抢滥奸,虽人人痛恨,却没有多少人起来组织反抗。几个日本士兵武装走出兵营,挥舞着太阳旗,就能占一座县城。聂荣臻进入五台山区后,派出大批干部分赴各地,组成小分队,唤醒民众,扩建部队,组建政权,严惩恶霸。打仗时,他又将部队组织起来。聂手下战将主要是杨成武等少数几人。那杨成武时年仅二十四岁。从红军到现在,当团长已是第六的个年头了。杨成武率独立团首战腰站,再战沫源,三战马家沟,战战皆胜。于是,他又克广灵、灵丘、蔚县、阳原、浑源、昌县等名城,挺进平西、平绥和平汉路,在晋察冀三省的北部地区打开了局面。独立团也扩编为独立师,下辖三个建制完全的团级单位。

不久,赵尔陆奉朱德之命,率领一批干部,在五台山以西发动群众,组织了政权,扩充部队,经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组建了三个团,晋察冀西部的局面被打开。

接着,王平奉毛泽东之命令,率工作团和骑兵营,积极开展以阜平为中心的根据地创建工作,成立了战地委员会,组建了三个团的部队,打开了晋察冀腹心地区的局面。与此同时,刘道生和周建屏受毛泽东委派,率一部份干部和一个团的兵力活跃在正太路以北的山区,在平山成立了平山团。在获鹿、正定、平定、阳泉、寿阳等地组织了两个团的兵力,打开了晋察冀南部的局面。

聂荣臻连电在延安的毛泽东,请求建立省级边区政府。

毛泽东接到聂荣臻的电报,知成立边区政府的时机已成熟,完全予以赞同。但成立边区政府,必须经过第三战区总司令长官阎锡山的同意,聂荣臻找来五台县县长宋邵文,让他去做阎的工作。宋与阎是儿时的好朋友,宋邵文到阎锡山处游说,并说成立后的政府归阎领导。阎好不高兴,立即电告行政院。这样,毛泽东、张闻天领导者的另一个边区政府成立了。

边区政府成立后,毛泽东任命聂荣臻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唐延杰为参谋长,舒同为政治部主任,查国桢为供给部长,叶青为卫生部长。下辖四个军分区。杨成武、邓华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赵尔陆为第二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陈漫元、王平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周建屏、刘道生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至此,晋察冀根据地建成。

毛泽东创建根据地的电文发到一二九师,刘伯承、张浩认真研究后,便率部来到晋东南。刚住下,张浩便找倪志亮等商量发动群众的事,他刚跨出门口,突然感到一阵昏眩,警卫员见此,连忙扶住。刘伯承发现张浩异常,便问:“政委,怎么了?”张浩头上直冒冷汗,看上去十分痛苦,徐向前连忙叫来医生进行诊治。经服药打针后,稍有好转。刘伯承与徐向前商量,决定派人送政委到延安治疗。

送走张浩后,下一步如何行动,这是刘伯承最为敏感的问题,徐向前说:“山西阎锡山人称阎老西,我与他曾有一段交往。我师进入晋东南后,要建立根据地,最好利用阎老西既怕日本又怕中央军进入山西的弱点,让我们在山西立下脚,就地发动群众,扩大队伍,不知师长以为如何?”刘伯承说:“徐副师长愿去见阎老西,这是再好不过的了。但自张政委走后,师部的政治思想工作由张继春代理,现感到缺少人手,不知政委的病何时才有好转,又不知中央对此事如何看待。向前,你快去快回。”徐向前说:“明日动身,七日内准回,师长看如何?”刘伯承说:“那倒不这么急。你去见阎后,和薄一波同志的牺盟会联系,去看看他们内部的管理,使一波同志的牺盟会尽快地成为共产党的队伍。”徐向前说:“我也有此意。一波同志与晋军相处得好,听说牺盟会会员已增至五万,我了解情况后,回来再作决定。”

徐向前辞别刘伯承后,来到牺盟会驻地,薄一波接着。他对徐向前说:“牺盟会全名叫‘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当初,我受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同志的委派,参加牺盟会工作。目前,我们仍选阎锡山为会长。由我在这里做具体工作。牺盟会会员已增加到六万人。其中,骨干有一万多人。现牺盟会里的共产党人并不多。要把这支队伍改变成忠于共产党的部队,还需时日。副师长回到师部后,能否派一些干部来充实这里的领导?”徐向前说:“那没问题。有少奇同志在这里,是再好不过的了。不过,师部张政委病了,已于十多天以前回延安了。这次我来找阎老西这个地地道道的老乡,是想就两军互相支持一事同他一谈。同时,也是对这个战区总司令作礼节性的拜访。明天,我们就去见他。刘师长和我知你很会说话,因而,想请你一同前往。”薄一波说:“我非常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我和阎老西谈过几次,我们还说得过去。明天我和你去拜访他,应该有好的结果。”

第二天,在薄一波的陪同下,徐向前来到第二战区总司令官砥。总司令长官阎锡山也听说徐向前来太原,很高兴地接待了他。这位战区总司令在沂口战役,指挥本战区将士与日军殊死作战,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扬。此役后,他对八路军也更加友好。徐向前这次来,除了联系晋军共同打击日寇外,还就一二九师在晋东南一带活动进行磋商。阎和徐也曾见过面,这次又见到这位小老乡,他十分高兴。徐向前向他转告了朱德总司令的问候和刘伯承师长的致意,并希望他对一二九师今后的工作多看照一些。阎见徐如是说,很高兴地对徐向前说:“贵党的一一五师聂荣臻部,已成立了晋察冀边区政府,是我亲自到武汉,面呈委员长,说明经过后才成立的。现已是合法的省级政府了。”薄一波趁机说:“本党感谢大帅在抗日这面大旗下,为国共合作作出的重大贡献。现我一二九师在晋东南不断地打击日寇。前不久,陈赓部一夜之间摧毁阳明堡日机二十四架,歼敌二百多人,赢得了我部抗战以来的一次辉煌的胜利。大帅还给予了嘉奖。这说明我们已经完全站到一块了。为有效地打击敌人,敝师打算在晋冀鲁豫一带成立边区政府,由大帅你直接领导,不知大帅能否作些指导?”阎锡山一听,心里笑开了:“要是那样,我晋绥的大门完全有人守了。日后如有事变,也是一大法码。”你看他马上堆下笑脸,说:“我与你们的朱老总是老朋友了,你们提出的问题,我马上电告行政院。只是你们那么点点人,能建立一个省级的边区政府吗?”薄一波说:“这就要大帅的鼎力相助了。”阎锡山说:“没问题,没问题,只要能打日本人,我阎百川决不含糊。”阎知徐向前是一二九师的副师长,十分夸奖他很有前途。他对徐薄二人说:“你们年青人,很有作为。看你二位,年纪轻轻的,就当上大官了。啊,小徐,你才三十多点点的人啊,竟是共产党的一员猛将了,太棒了。”徐向前称谢。三人又谈了一些事情,徐薄二人起身告辞,阎哪里肯放,说:“老乡相见,哪有几句话说了就要走的。既然来了,逛几天走又有何妨。我已吩咐了一桌酒菜,咱们三人小酌,也好和二位述一述衷肠。”

午饭后,三人又谈了一个多小时,方散。

转眼之间,便到了来年的三月,突然传来消息,张浩在陕北逝世。这位中央政治局委员牺牲后,毛泽东、朱德、刘伯承等十分悲痛。中共中央开会隆重追悼。不久,中央派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到一二九师作政委。刘徐二人很高兴,因以前也常见面。因此,都渴望邓政委早日到来。这天,师部参谋处长周希汉被刘伯承叫到师部,对他说:“你马上骑马到祈连寨去,请徐副师长回师部。中央派的邓政委到了。”

邓小*平是四川雅安人,来到一二九师师部,刘徐二人接着。在刘伯承的眼中的这位邓政委,年仅三十四岁,个子不高,剃着光头,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说得既清楚又响亮。穿一件棉衣,约显得宽大。与刘伯承握手时,他笑着说:“接到毛主席的通知,我背起背包就跑来了。”刘伯承打了一个哈哈,说:“我说啷个呢,原来是吃海椒的人。”徐向前大笑:“还是来一碗‘醪糟开水荷包蛋’。”三人一阵欢笑。邓小*平说:“二位老总,我想到各旅去走一走。”刘伯承对张际春说:“你在师部守着,我和徐副师长陪政委到各旅去看一看。”

来到陈赓的旅部,正碰上周希汉,连忙告诉了陈赓。时,陈赓正在劈柴,见三位首长到来,丢下斧头便跑来迎接。邓小*平见陈赓跑起路来一跛一拐的,连忙喊住他:“陈赓,不要跑,看跌倒了。”陈赓说:“见到三位师首长,心里高兴哩,马上就要打仗了,先锻炼一下。”刘伯承问:“什么时候打仗?”陈赓说:“三位师首长同时到敝旅,肯定有战斗任务。”邓小*平拿眼看刘伯承,说:“看来,师长领我到这里,是有目的的。”刘伯承笑着说:“那得看陈赓表现如何。”陈赓马上一个立正,说:“报告师首长,鄙旅表现突出。特别喜欢打日寇,请师长、政委下命令吧。”邓小*平笑着说:“请刘师长、徐副师长下命令吧。”刘伯承说:“我看,还是由徐副师长具体部署吧。”来到旅部办公室,徐向前指着墙上的大地图说:“最近一段时间来,从邯郸到长治的公路上,敌人的车队来往十分频繁。而此时,敌人的兵站黎城防守也很薄弱,不到三百人,但黎城以东的涉县和西南的路城有重兵把守。这里的日寇十分猖獗。刘师长决定在邯长公路上狠狠地教训一下日本人。所以,特地和邓政委赶来找你。你们旅自沂口战役后,部队士气很高,决定由你们旅去完成这一任务,你看有把握吗?”陈赓说:“我们旅保证完成任务。”刘伯承走到地图前,说:“你们看,这是黎城,这是涉县,潞城在这儿。孙子兵法云: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黎城是敌交通运输的一个枢纽,地处邯长公路中段,又是兵站,守备薄弱,为敌必救者。涉县只有四百人,不会出多少兵力。而路城有两千多人,又都是精锐部队,我攻黎城,敌人一定会出动大兵增援。那么,我们就可以在邯长公路上设下伏兵,打击敌人。”听了刘伯承的分析,邓小*平不禁暗暗佩服:“难怪毛主席说他是高超的军事家,今观此,果名不虚传。”便凑了过来,说:“一一五师打平型关,一二零师打雁门关,我师奇袭阳明堡。这次举行邯长战役,一定要将敌人打痛。”刘伯承说:“政委说的很对,这次战役是‘围点打援’。陈赓,你看怎样?”陈赓说:“伏击日寇,关键是伏击点。选好伏击点后,就可以制敌人于死地。”徐向前说:“又要打援,又要围点,三点连用,陈赓的三八六旅恐不够使派啊。”刘伯承说:“向前同志说得很对。现立即命令陈锡联的新三八五旅派一个团,赶到襄垣、黎城一带,并接受陈赓的指挥。陈赓,现在你手中有五个团的兵力,够了。”

陈赓将部队设在神头岭,部将大惊。陈赓说:“神头岭是旧战场,有旧战壕设置。一般说来,不可用。但这次不同,邯长公路敌经常出没,对这里的地里熟悉。因此,他们根本不会想到我军在此设伏。只要我部不改变那里的一草一木,并且一颗旧土也不改变,敌人就不会发现。注意,一个营只留下一个战士监视敌人,其余不准走动,以确保战役的完全成功。本次战役由叶成焕全权指挥,我和副旅长许世友同志把握全局。你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还没有预料到的,提出来大家研究。”陈赓这一论,众将豁然开朗,利用黄昏,前往埋伏。

那许世友是河南新乡人,一九0 五年生。一九二六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连长,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红军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红四方面军团长、师长,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红四方面军到达陕甘宁后,中共中央对张国焘的错误进行批判,许世友不服。在抗大学习期间,邀约六个军级军官和二十多个师、团级军官集体携械到四川打游击,被王建安告密。许后被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法庭叛处一年半的徒刑。在服刑期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多次作他的工作,并鼓励他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许也认识到自己的鲁莽行为,真心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出狱后,在陈赓的三八六旅任副旅长。

神头岭战斗首先由王近山团打响,潞城守军果然出动大部队增援。沂口战役后,国民军主力已全部撤走。潞城日守军认为是一股小部队骚乱,哪里放在心上。但为防万一,日酋仍倾巢出动,又顺便带上一个辎重队,既解黎城之危又护送了车队。

日寇进入伏击圈,前敌总指挥叶成焕发起总攻的命令。顿时,半坡上、路旁的草从里,飞出了上千颗手榴弹在日群里爆炸。神头岭霎时变成一座愤怒的山火,直向日寇倾泻而去。随着吹号冲锋,数千八路健儿跃出战壕,杀向敌群。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傻了眼,哪里在短时间里组成抵抗。八路健儿则不同,他们冲入敌群,一阵猛烈的拼杀,日军不支,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经过四个小时的激战,日军被全歼。只听叶成焕向陈赓报告:“旅长,我军共击毙日军一千五百名,俘虏二十三名。缴获各种长短枪一千三百七十三支,轻重机枪二十三挺,迫击炮四门,骡马六百余匹,其它军用物资较多。现正在打扫战场,请指示。”陈赓立即下达部队转移的命令。

陈赓率部离开战场,来到涉县之间的鸡鸣铺处。这时,接到刘伯承的电令:“就地休整,待机消灭敌人。”第二天,政委邓小*平将武汉中央军事委员会枪决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的文件转给他,要求全部传达。陈赓看后,笑着对副旅长许世友说:“国民党的军官那么多人在战场上不战而逃跑,仅杀区区十来个人。看来,蒋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了。”陈赓这一笑,竟笑出个晋冀鲁豫军区出来,而他自己也成为一员统兵大将。不因为这,有分教:鲜血河中,伫几多抗倭英雄;群丑队里,凸现了一代巨奸。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