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北京的井
作者:鄂是大忽悠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18

五年前,家住山东掖县刘家村的刘三,十五岁了,长成了一条小汉子,虽然身条还细嫩些,但饭量却早已经超过他爹了。

过十五岁生日那天,他娘给他煮了四个鸡蛋,他爹就说话了:“儿呀,爹娘无能,只能给你条命,和一把子力气,别的什么也给不了你。小子十五就成丁了,今后的饭碗子,你自己找去吧。”

对爹的话,刘三并不感到意外。他们村地少人多,家只是个生养站、歇脚点。儿女长大了,都要自己出去奔吃喝的。

村子里有个二大爷在北京包了几个井窝子,村里的年青小伙子,差不多都在他那挑水。

挑水挣钱娶媳妇,老了回村等死。然后儿子再去挑水挣钱娶媳妇,生了儿子再挑水。

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过的,刘三也没什么想头。便收拾行李,进京投奔了二大爷,住进井窝子。

比较南方而言,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虽有些河流、河漕,但远远解决不了饮用水的问题。于是城里城外的饮用水,多是依靠井水。有些街巷道都是以水井命名。例如:

沙井胡同、离井胡同、陶家井、大甜水井、王府井、三眼井、四眼井、柳树井等等。

北京的水井,象饭庄、饭馆子一样,是山东人的天下,大多被他们包了。挑水拉水车送水的人,自然也都是山东人。

山东有个好汉武二郎,天下皆知。而他的哥哥武大郎,却是个闻名天下的王八头。

所以,山东人不让人叫他大哥,一叫大哥就跟戴顶绿帽子似的。

叫二哥自然美气,可挑水出苦力的又担不起。

于是,会说话的北京人,叫他们挑水的老三哥。

因此,来北京挑水的刘三,不管他原来叫什么,在胡同人的嘴里就是刘三哥了。

刘三哥从十五六岁开始给对脸胡同送水,现在已经干了五六个年头了,胡同里的住户们,对他熟悉的像自家的门墩子。

为啥说刘三哥像门墩子呢?因为每次到月结水帐的时侯,刘三哥绝对不提钱。礼仪之邦的人,提钱就外道了。刘三哥挑完水,朝用户的大门旁一蹲,低头抽烟。用户便明白了,这是该结这个月的水帐了。便不用说,赶紧结帐。

井窝子,又名水屋子。早年间,北京各胡同有不少官井,各家各户自用自汲,彼此无争。和乡间大略相同。后来有钱有势的人家,雇人给他们挑水。## shouda8.com.。首发##

久而久之,挑水的人就包揽了一条胡同乃至这一方胡同的人家的用水,受有钱势人家的支持,这口官井也就被他们把持。

官井有了固定井主,往往在附近空地上装盖两间矮屋,作为挑水的住处,俗称为“井窝子”。

还有一些私井,是一些官吏、贵族和富商在自家门口或院子里打井。他们找人给他们挑水,同时也给别人送水,收取“井租”,也允许邻居汲用。

时间一长,挑水的依仗井主的钱势,另外招一伙人给这一方的人家送水,他便成了井窝子掌柜的,进而变成这一方的水霸。水霸们有时为争水道,彼此殴斗,甚至于“以刀守水道”。

刘三进京的第二天,二大爷便让他帮着拉水车,跟着同村的哥哥叔伯们熟悉道路和规矩。

水井上汲水,有辘轳、滑车和人力三种。辘轳和乡间灌园所用的相同。井上支一个三角架子,上面有横木,一端安装大木头轴,插辘轳把,以大绳拴柳罐,放下取水,然后一圈圈地摇上来。滑车即滑轮。在井上支高架子,中悬一滑车,以大绳绕滑车,两端各系一个柳罐,一上一下取水。人力。就是用绳拴柳罐或木桶,放下了取水,一把一把地向上提。

这三种汲水的井窝子,二大爷都有,但看在姓着一个刘的份上,二大爷把刘三派到一个用滑轮汲水,能少出一点力的井窝子。跟他的叔伯哥哥,给对脸胡同送水。

送水路近的地方,用水筲挑,远了就用水车子。水车是二把手单轮小车,两边各安一个大水柜。水柜上盖一端有较大的方孔,另一端有较小圆孔,汲水倒入大孔,小孔排出空气。水柜下方有圆孔,塞以木塞,为放水用。每车装满两柜水,足有五百斤上下。

送水的推着车子,到各家的大门外,用嵌有铁钩子的短扁担,将放满水的两只大水筲,挑入用户的厨房,倒在水缸里。用水户每担水不过花一文或半文钱,包月更少些,每担水不过一个制钱。包月的到月头给钱,零挑的有的当时付,有的记帐。

记帐法,是挑水的三哥在住户大门旁砖垛子上,画鸡爪子形的记号,五个一组,到时照记号算钱。

这里要学的规矩是,挑水进门后,得目不斜视,更忌讳和人家女人闲谈,不拘多么热的天,不许打赤膊。冬天青袄青裤,镶皮草窝。夏天白布褂、青布裤、踢死牛的青布鞋,春秋夹袄夹褂,永远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好感觉。

挑水的人,诨名称为“串百家门的”。当然,这是背后的称呼,当面一般都叫某三哥。

“挑水的老三哥”人最豪爽、坦率,和人说话,直来直去,都极简短。不知道的,就说他们说话又倔又伧(口语,音葬,愣和粗的意思)。

挑水的老三哥都身强力壮,很能吃苦。北京冬天,滴水成冰,满水车都是冰凌子,他们推着水车,吱吱扭扭地走着,却是满头大汗,头顶开锅的笼屉样,冒着热气。

刘三跟着本村的那些“老三哥”转悠了个把月,等他把道路和规矩都熟悉了后,住户也就都熟悉了,他也成了“老三哥”了。对脸胡同一带的饮用水,就归他负责了。

北京给刘三的第一印象,就是缺少甜水。人活的挺可怜的,喝个水都得算计算计。

家里大多有两三种盛水的家什,甜水泡茶,咸水做饭,苦咸水洗菜、洗衣服。

一般人住的院子或附近,都有一个苦水井,能用不能吃。吃水,就得靠买。也有买不起的,就吃喝苦咸水。也有距离水井远的,吃苦咸水都得买。不过,苦咸水比甜水要便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