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再论伐董
作者:无牙老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58

随着夏天的渐渐来临,黄兴暗自考虑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继续讨伐董卓呢?还是先对付其他比较有威胁的诸侯?

黄兴在心中反复掂量:“讨伐董卓,名正言顺,既利于扬名,又可以扩张势力。只是成功以后,就必须面对一个小皇帝,一旦处理不好,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不过,象《三国演义》里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倒是也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并非绝对就有利,除非是真的想中兴汉室,否则在天下人眼里依然还是个奸臣。可就算是真心想效忠朝廷,在这个非常时期,就必须要有非常的手段,皇帝和朝中大臣们能够信服吗?恐怕最后必然还会再生祸乱。”

而对付其他诸侯,目前又没有恰当的理由。黄兴每次想到曹操,就恨不得立即想办法干掉他,因为《三国演义》对他的影响实在太大。在黄兴的心中,只有曹操才是他的心腹大患,其余诸侯都不足为虑。

“若要除掉曹操,就必须有个万全之策,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呢?”黄兴暗自琢磨。

不过,好在黄兴对这段历史还比较熟悉,他可以将《三国演义》里所说的曹操手下的一些名将谋士提前招揽过来,这样的话,对黄兴的威胁应该要小了许多。于是他仔细地回忆着这段历史,生怕有所遗漏。

对于曹操,他一生的转折点,就在和袁绍的官渡之战。这一战,奠定了曹操日后强大的基础。想到这里,黄兴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赶在曹操之前消灭袁绍,夺得北方的半壁江山,最起码也要阻止曹操消灭袁绍。

经过黄兴的反复思考,最终还是觉得先继续伐董才最为有利,因为这样才能够师出有名。但又不消灭他,只是赶着他四处奔逃。如此,既可以趁机尾随其后扩展势力,又能够使天下人的注意力依然放在董卓身上。

“如果董卓在逃跑的途中被其他诸侯消灭,而皇帝又落入他的手里,那也无所谓。因为不管是谁,得到了皇帝都不会轻易放弃,都想控制在自己的手里。”黄兴想道:“那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迎接皇帝回驾洛阳,而控制着皇帝的人必不心甘,我不就又有机会继续赶着他四处乱跑了吗?嘿嘿!哈哈!这个注意不错!就这样定了!”

于是黄兴聚众商议:“如今,我军已经巩固了洛阳周围的六郡之地,各地的城防、关隘、要塞等也都修建好了,各种事务都开始步入正规运行。这半年招募和投奔来的壮士,加上那些俘虏中精选出来的精壮达到了十五万,现正在集训。大家想想,我军下一步该怎么办?”

荀彧起身说道:“将军!讨伐董卓还未完成,我军当然是继续挥军西征。”

典韦见荀彧就反感,听他又出来说话,大眼一瞪:“为什么当然向西,我看应该向东、向南、向北,讨伐那些背信弃义的诸侯。”

荀彧顿时住口不言,尴尬地咳嗽了两声,黄兴见气氛比较僵,眉头一皱道:“典韦!以后不许再这样,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讨论问题就是要各抒己见。你反对别人的意见,那你说说你的看法。”

典韦哪有什么想法,只是和荀彧唱反调而已,见黄兴突然问他,一下子支支吾吾不知说什么好,吭哧半天,突然灵光一闪:“主公!我觉得应该先打各地诸侯,省得我们讨伐董卓时,他们又在背后捣鬼,让我们腹背受敌。”

黄兴听了,点头道:“确实要考虑这种情况的发生。”

郭睿思索片刻,提出自己的想法:“征战四方,平定天下,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我们要考虑如何做才能对我们最有利。董卓偏安一隅,已不成气候,而且朝中大臣也心怀不满,日久必然生乱。那时我军再趁虚而入,就会事半功倍。我看还是先平定四方诸侯为上!”

“不可!”郭嘉立即起身反对道:“主公!攻打诸侯,会让我们陷入中原混战。而讨伐董卓却可以使我们获得天下人的支持,壮大我们的声势。伐董之后,再回过头来讨伐各地诸侯,才会事半功倍。”

陈宫道:“不错!主公!如此一来,我军既可避开诸侯之间的混战,又能借伐董之机发展壮大。以后背靠三秦大地,讨伐诸侯,也有了稳定的后方。否则,洛阳乃四战之地,会使我军疲于奔命。”

众人有的点头赞同,有的低头沉思。李成思索片刻后,说道:“继续伐董确实要比较有利一些。但是,如果我军在伐董之时,诸侯却从背后袭来,这将如何是好?”

郭嘉笑道:“在我军伐董之时,其他诸侯谅也不敢进攻我军。除非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况且讨伐董卓,我军并不需要倾巢出动,有十万大军足矣!”

黄兴点头道:“不错!为了防备其他诸侯趁我军西征之际进攻洛阳,我决定将作战部队编为两个军,野战军随我出征,中央军作为机动部队,留守洛阳,配合守备军防守,必要时作为后援支持野战军作战。既然如此,我们就准备继续讨伐董卓。”

在众人都没有其他意见后,黄兴开始扩充军队,将新兵与原来的四个师混合重新整编,同时将近卫师扩编为近卫军。

近卫军辖三个师,每师三个旅一万人,全军三万余人。领军张顺,护军典韦,监军许褚,一师统领高达,二师统领胡彪,三师统领冯翎 。

其他部队,由于战马不足,黄兴遂重新编制,将原来每个师的野战旅全部改为纯步兵旅。只是在军一级的编制上,直辖了一个野战旅和辎重旅。

中央军:领军李成,护军高顺,监军孙忠。

一师统领曹瑞,二师统领段铭 ,三师统领姜浩,直属野战旅校尉赵云。

野战军:领军郭信,护军张辽,监军程弘。

一师统领崔瑾,二师统领邓豫,三师统领赵飞,直属野战旅校尉太史慈。

护军、监军为领军的副职。

整编完毕后,黄兴命令各师抓紧时间训练,同时命令各军工场制作攻城器械,准备誓师西征。

何琳和唐岚得知黄兴就要西征,坚决要求随军出征,要亲眼看到董卓灭亡。何琳款款跪在黄兴身前,仰头望着他,凤目之中流露出无尽的恨意,银牙紧咬,面容坚定地说道:“将军!妾身此次定要随军出征,看着董贼灭亡,以泄心头之愤!”

唐岚也跟着跪在一旁,娇声求道:“将军!就让岚儿和夫人随将军去吧!岚儿与夫人为了这一天,不知等得多辛苦。尤其是夫人,为了能够随军,这一年来,天天向胡莲和陈梅学习骑马射箭。岚儿和夫人好不容易学会了,将军怎可让我们失望呢?”

黄兴望着二人,笑道:“不会吧!你们真的学会了?那可是件非常苦的事情。”

唐岚急忙说道:“将军!真的!不信,将军问一问胡莲和陈梅,她们可以为我们作证。”

黄兴“哦?”了一声,转头向站在旁边的胡莲和陈梅问道:“她们真的学了骑射?”

胡莲和陈梅忙跪下答道:“将军!夫人们确实学了!自从将军说夫人们只要学会了骑射,就可以跟随将军出征,夫人们便开始向我二人学习骑射。现在琳夫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骑射的技巧,岚夫人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格斗术。”

黄兴大感兴趣,说道:“夫人!岚儿!那你们让我看看,是不是可以随我出征?”

何琳与唐岚于是进屋换上战甲出来,黄兴顿时眼前一亮,目定口呆地看着她二人。只见何琳与唐岚身着紧身战甲,将二人美好的身材体现的一览无遗,左手按着悬挂在腰边的宝刀,倒也威风凛凛,似模似样。

胡莲和陈梅也将她二人的战马牵来,黄兴领着众人来到侯府后院的演武场。这个演武场是黄兴搬进来之后,为了练武而开辟出来的,长有百步,宽有五十步。

何琳让胡莲和陈梅在演武场的正面和两侧都立好箭靶,然后翻身上马,取下挂在马后的手弩,立于演武场的一侧,举起手弩瞄准相距百步之遥的箭靶连珠射出三箭,然后策马向另一侧驰去。

待奔至场中,距离两端均五十步远时,何琳倏地扭转过娇躯,以犀牛望月之式,对着身后的箭靶如流星般射出三箭。回身向前奔出一段距离后,何琳拨转马头,顺着演武场边缘,奔驰到侧身对着正面的那个箭靶时,何琳突然伏身于战马的一侧,以马鞍为依托,向着正面的箭靶又疾射出三枝劲箭。

黄兴正在惊叹何琳的身手,看样子她为了能够随军出征,应该是吃了不少苦,下了极大的工夫。这时唐岚飞马而出,挥舞着战刀,表演起了马术和刀术。

等二人来到黄兴身边,他不由得心中怜意大增,一声长叹,怜惜地拥着何琳与唐岚说道:“夫人!岚儿!真难为你们了!都怪我当初不该出这个馊主意。”

胡莲和陈梅在一旁说道:“就是!将军!夫人们可是吃了很大的苦头,那半年几乎天天都受伤,夫人们硬是坚持了下来。”

楚婵白了黄兴一眼道:“看!都是你的主意!让琳姐和岚妹妹受这么多苦。”

楚娟急忙拉着她俩的手问道:“琳姐!岚妹!你们都伤到那里了?现在还有没有事?”

何琳与唐岚忙笑道:“没事!都是些小伤,现在早已经好了。就是刚开始练习骑马时,摔了几次,差点没有坚持下去。现在好了,身体比以前结实多了。”

楚婵担心地对何琳说道:“琳姐!我看你们还是不要跟夫君去了,到时候让夫君把董卓活捉来,任凭琳姐发落,不就行了?”

何琳摇摇头,眼中射出怨恨的目光,面容坚定地说道:“不!我一定要亲眼看到董卓是如何灭亡的!”

黄兴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去吧。在我身边不会有什么危险,我会让虎卫营专门负责护卫夫人和岚儿。”

楚氏姐妹还是不放心,楚婵对何琳说道:“琳姐!还是让鸾卫营随身保护你们吧,这样也方便一些。”

楚娟也说道:“琳姐!那你们骑我们的战马吧,我们再让人专门为你们制作了一套更好的盔甲。好不好?”

何琳谢道:“谢谢夫人!战马我们已经有了,是胡莲和陈梅帮我们挑选的,而且也骑习惯了。我这匹青色的战马,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青烟’,岚儿的红马叫‘火焰’。你们觉得怎么样?”

黄兴赞道:“不错!名字起得不错!婵儿!娟儿!我看再给夫人和岚儿配上相应的战甲,那么骑在马上,一定更加耀眼!”

楚氏姐妹顿时也被黄兴的建议打动,于是安排人连夜为何琳和唐岚赶制衣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