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 忆也惜兮
作者:庄自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698

戚长生一路跑进戏班子才缓下脚步,刚才胸口里那种被人忽视的郁郁方淡了些。人心最是娇贵,倘若无有好感的人围着痴缠,定觉厌烦;倘若顺眼的人不肯待见,却意难平。长生也不知今日自己怎底,无精打采往房里走,却被秦三郎喊住他:“长生,过来吃饭。”

戚长生连忙应声走过去,“师傅,我不饿。今儿开戏前在王府里吃过点心了。”

秦三郎望着长生沉声问道:“你可把为师的意思,答复显亲王了吗?”

戚长生点了点头:“师傅放心,已经说过了。”

秦三郎知道长生不会哄骗自己,这才说一句:“嗯,如此便好。”

秦三郎又交待长生:“你还是吃点饭罢,半夜别饿醒了,明儿还要早起。”

秦三郎叮嘱完,右手才拄着木头拐杖,一跷一跷回屋去了。戚长生怔怔望着秦三郎的背影出神,也不知为何,他觉得师傅今日瘸得尤其厉害。

戚长生举着筷子慢慢拨拉着碗里稀饭,暗暗想着心事。前年,还是为显亲王府老福晋做生日时,长生随戏班子去显亲王府里唱堂会,方才头一次认识了丹臻。

初初见时,戚长生坐在耳房里化妆,当时他正对着铜镜描画长眉,却有一个尖细刺耳的声音,忽然问道:“我帮你画眉,好不?”

戚长生吓了一跳,转头望着窗外,那里站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内里一件湘妃色百蝶穿花暗纹对襟,外罩一件石榴红八团南缎紧身。颈项缠枝金丝璎珞,又有一个缅玉多宝项圈。这样富贵繁华绮丽中,那眉如远山般隐约,眼若点漆般清亮,生生衬托出雍容里一股悠然恬淡。

戚长生以为他是亲王府里的小王孙,也不过是少年心性。何况刚才听他那怪异声调,分明还在变声期,令长生顿有亲切感。长生想起前两年自己变声时,却如临大敌一般,生恐弄坏了嗓子再也不能唱戏,时时忌口,不敢放声多话。

戚长生便招手让那少年进来,把眉笔递给了他。少年笑着帮长生画好双眉,又认真端详长生手法娴熟地上粉、抿朱砂,直到有小侍过来寻他,少年方才匆匆离开。

二人再见之时,已相隔好大一张戏台。长生站在戏台中舞袖吟唱,而那少年却如众星捧月一般,气度端稳坐在老福晋身旁,从容听着戏文、喝着香茶、品着细点。

戏罢谢赏的时候,戚长生被王府总管领到老福晋跟前。长生规规矩矩跪下叩头,并依着惯例说了些恭祝福晋寿禄安康的吉祥话。老福晋人很和善,命人赏下好几个红封银。

长生临退下时,大着胆子悄悄抬头觑了一眼,却险些惊到。大家一直都说是来为显亲王府老福晋做生日,长生以为这老福晋年岁定然不小。刚才站在戏台上远远瞥了几眼,未曾发觉异样,此时近处一看,这位“老”福晋寿龄似乎三十岁也不到。

戚长生眼光扫过那锦绣光环中玲珑剔透的精致少年,见他似乎冲着自己眨了眨眼。长生不敢再看,低着头默默退下了。

自那以后但逢年节喜事,【三也班】接连又被显亲王府召过好几次,赶赴堂会。一来二去,长生便与那少年私底下熟识,知道了他的名字叫做丹臻,满洲正蓝旗人。

丹臻可怜兮兮地说,在他很小的时候亲生阿玛就薨了,他都不大能记起阿玛当年的模样。丹臻还不满五岁时,头上就袭了一个封号,大清显亲王。

然后丹臻一本正经地告诉长生,当亲王也很无趣。见皇帝和那些叔伯们时要行礼下跪,然后回到王府来其他人总是要给他下跪请安,王爷长、王爷短,日日须得装老成持重的气派,一点都不自在。平日里额娘拘得紧,也没人敢陪他玩……。

丹臻问长生:“你们在戏班子里都玩甚么?”

长生老实回答:“我其实也不大能玩,早上要起来练功,要吊嗓儿、压腿、走台步……,然后要跟着师傅学戏文、背唱词、排演……,下午或者晚上要登台,时常还出来跑堂会,总之也是很忙很忙。”

丹臻满脸羡慕地说:“可是我觉着,你和你的那些师兄弟们在一起,可以去各个不同的府里玩,还能在戏园子里,又有那么多人去听你唱戏,也很有意思呢。”

长生忍不住白了丹臻一眼:“你呀,真是富贵人不知穷人的苦。我恨不能和你换换,让我每日里锦衣玉食,也有许多仆人伺候着。”

丹臻好脾气地笑着接口:“这好办哪,长生你就住到我的王府里来,我让他们伺候你啊。”

戚长生像看怪物一般,望着语出惊人的丹臻。那个时候丹臻很单纯,而且他是真心。

后来,丹臻仍是真心诚意,他想要帮助戚长生实现所谓锦衣玉食、仆从环绕的梦想。丹臻听说了一个办法,只要府上出钱其实可以蓄养家班。不过丹臻还未掌权理事,王府里一应大事小情,都必须经得老福晋点头同意才行。而且关于蓄养一个戏班子的事情,老福晋已委婉地说辞、明确地意思表示,她绝不同意此事。

此事耗了大半年。终有一日,显亲王丹臻很有成就感地向好朋友戚长生宣布,他已经说服了额娘,老福晋同意丹臻在王府里组一个不超过十人的小戏班。其实丹臻并未全说实话,他额娘限定了戏班名额,委婉称人数五六人即可。丹臻为了给好朋友组成一个更豪迈地戏班阵容,已经暗中打算即便多出来几人应该也没有问题,大不了都记在自己院里小厮和侍卫的缺额上。

戚长生闻言大为吃惊,他从未曾料想,原来丹臻竟然把此事当了真。然而,长生当时真有那么一丁点心动,能够进显亲王府里的家班,听上去声名光鲜感与职业稳定性十足。不过此事非同小可,关系到戏班将来命运,长生绝不会擅自拿主意,他心底里隐隐觉得事不可为。

戚长生回去后便把显亲王府家班之事告诉了师傅,秦三郎立刻坚决反对,要长生回绝王府的提议,以后都不准再谈及此事。当时秦三郎言辞说得又独断、又严厉,不留一丝一毫商量余地。师傅这种专断独纲的态度,难免激起长生心里的抵触情绪,别扭了好几天。

后来长生心里也曾闪现过一个念头,还不如不和师傅商量,直接去显亲王府家班得了。然而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即过,长生知道师傅从小把他从乡下领出来,精心栽培他,一字一句教导他,现在他是戏班里挑大梁的当家正旦,倘若自己离开【三也班】去了显亲王府家班,离开师傅和那么多师兄弟,无论是良心还是道义上都说过不去,何况十年养育之恩绝非朝夕。

长生也能明白秦三郎的担心,显亲王府家班里仅仅只有十个名额,可是【三也班】上从正角下到打杂、老老少少二三十口人,可怎生安置?如何能够弃他们大家于不顾?

秦三郎郁郁沉闷了几日,终于寻到一个时机,同爱徒戚长生私下里长谈一番。长生听完师傅说话,便彻底断了去显亲王府家班、甚至是任何一个私人家班的念头。

秦三郎给戚长生讲了一个故事:

“长生,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这个戏班子取名为【三也班】吗?因为我叫秦三郎,而我曾经还有过一个师弟,他最擅长扮演正旦和小旦,他的艺名和他的声音一样好听,叫做花也惜。秦三郎和花也惜都是被师傅收留的孤儿,他们俩曾是一对最要好师兄弟。”

“那时候,也惜厌倦了日日跑街搭台,东奔西走、去各家各府轮番唱堂会的日子,所以他最终选择加入了一个长洲很有名的士大夫家班,我也随着他一起去了。可是最终,也惜死在长洲那里,而我的腿被打残废,永远不能再登台唱戏了。”

“那些所谓名门望族里,见不得人的勾当其实甚多,绝对不止唱戏吟词、弹琴听曲这般简单。平日得闲时我曾喜欢过一个小丫鬟,因为关心旁的事情,便没有留意到也惜有何异样。等我无意间发现也惜有段时间非常开心,便问他怎么了,也惜同我说他有了心上人。”

“后来等我得知,同也惜相好的那个人,竟然是那家大少爷时,却是也惜被那家大少奶奶带领着一群凶悍的仆妇和小厮,把也惜从一名被强暴的婢女房里给绑了出来。然后不容也惜分辨,就是一顿狠厉毒打。那家大少爷至始至终都没有站出来说过一句话。”

“我并不知道这事故的其中情由,只能默默地照顾也惜,他几乎两个多月都下不得床。等也惜伤势才略微养好一些,主家便吩咐我们精心准备给请来的贵宾演出。”

“那一日,上门贵宾正是士大夫的顶头上司,那人偏偏嗜好南风,直接看上了也惜。结果,也惜被主家当作礼物,直接送给了那宾客。我气愤不过想要追上去阻拦,却被主家的家丁们抓住。我和也惜、我们虽然是家班里的伶人,其实也只是在官府登记入册的奴婢身份,只要主家愿意,想打想杀、想卖想送……,还不是一念之间?生死皆不由己。”

“也惜因见那位往日曾经与他海誓山盟、甜言蜜语的大少爷,也是一脸毫不在意的表情,终于心灰意冷也不挣扎,便被那个上司带走了。我趁夜里无人看守时逃离主家,想要去救回也惜,却一直没有寻到合适的机会。终于有一回,我翻墙跳到那上司府邸里,找到也惜时,他正被那人糟蹋。我气愤不过,冲上去想待救下也惜,却被那家下人直接抓住,当作小偷打断了腿丢到了大街之上。”

“再后来,我腿伤痊愈后便成了如今这副残废样子。我又去打听也惜的下落,却得知他早就没了。那家的男女老少都是极厉害的,不声不响便发作了他,最后连尸身也不晓得落在何处。”

“长生,你见我年年清明都烧纸吧?就是给也惜的。我不晓得也惜死于何时,魂归何处。我只能在清明时节略微祭奠他,愿他来世莫要痴傻罢了。”

“我等此生是男伶,便脱不开这身贱籍。挂在这【三也班】虽不称意,然而毕竟是自己戏班,无论好也罢、苦也罢,好歹名份上稍微自由些。倘若去了那些家班,如同卖身与之,若是琴瑟和谐时还能过得称心;若是主家心气不顺,你便身不由己、苦捱度日。哪怕就是主家下等的丫鬟奴仆,也能看你不起。”

长生静静地听了,忽然问一句:“师傅,你曾经喜欢过的那个小丫鬟,后来怎样了?”

秦三郎答:“不知道……。”

秦三郎心酸地说:“我的师傅曾经告诉我,戏比天大。离开一个女人,我可以活;可离了戏,我活不了。所以女人,随她去了;但是唱戏,便是一辈子了。”

自古良贱不可为婚,“乐人只教嫁乐人”。秦三郎悲悯地望着恰年轻风华的长生,心中凄凉。妓女一旦从良为妾,或许妻凭夫贵前途还有一丁点受诰封的希望,或许身世清白的子女还能参加科举应试。然而男伶连这一点机会都没有,也就永远没有翻身的日子。

无论唐宋元明、或是如今,律法皆是“原系娼优隶卒之家,……,变易姓名,侥幸出身,访出严行究问黜革。”良贱不婚,男伶又不能科举,旦入伶行,一天不停止唱戏,一天不教子弟改行,一个伶人乃至家族便永生永世为伶。人生总要面对那许多选择,一步错,错终生,只有小心翼翼,却容不下患得患失。

花雅之争伊始~昆曲起兴~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