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他真有那未卜先知之能?
作者:王志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3722

四人来到半山亭,只见群山环抱,气势巍峨。山腰有一亭,可供人休息。亭上有副对联,上联是“尊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下联是“会心不远,要登极顶莫辞劳”。江玉看罢,嗤之以鼻道:“哼!黄口小儿都知的道理,竟堂而皇之挂在这里!”再看对面一座山峰,宛如一根擎天石柱,直上直下,直插云霄,这便是南天一柱的“天柱峰”。再望高处,更高处才是主峰祝融峰。只见白云漫漫,祝融峰隐没在蓝天白云之间。望着这山势,四人均惊讶不已。忽然江玉叫道:“呀!好俊的轻功!”

毕言不知他为何发出赞叹,问道:“你在赞谁?”

江玉用手朝对面山峰一指,道:“你看那人!”

毕言、郭向天、茹航三人依言往对面山峰望去,果见对面宛如石柱的山峰上有一人游壁而上,虽只见一黑点,但速度惊人。

毕言道:“此人不但轻功了得,内力也十分惊人。”

茹航问道:“何以见得?”

毕言道:“游壁而上不难,但要有此速度,非要有深厚内力不可。看来此人不是一流高手,也是一顶一的好手,只可惜无缘相见。若能相见,定当与他切磋一番,定能受益匪浅。”

茹航道:“这有何难?凭兄长的轻功,难道追他不上?”

毕言道:“谈何容易!”

江玉对郭向天道:“大哥,此处有一道观,名曰‘三清殿’,里面有一位道长,叫清云道长,极是好客,喜结天下英雄好汉,我等何不拜会拜会?”

郭向天道:“如此甚好,我正想找人打听一下祝融峰上英雄大会情况。”

于是四人提步朝三清殿走去。那三清殿就在路边,很快便走到了。四人进得殿来,早有两个道童在门口迎接,口称:“我家师父正在闭关练功,不能亲自迎接,叫徒儿们在此恭候。各位请进!”

郭向天心内暗忖:我等刚到,他似乎早已知晓,难道他真有未卜先知之能?看来这道长确有几分神通,倒是不可不见。于是领着三个兄弟举步进观,来到三元堂内。

这四人在堂内坐定,童子献茶毕。茹航不满道:“江兄,你说那清云道长十分好客,其实好没道理!他将我们关在外面吃闭门羹,鬼知道他什么时候出关?我们不如直接上山,懒得坐在这里等他。”

其中一童子道:“大侠不必着急,我师父已闭关七日,今日就可出关。师父闭关之时曾经吩咐,叫徒儿一定留住大侠。大侠若是走了,岂不叫我等有违师命。”

适才郭向天听茹航一说,觉得也有些道理:你这样闭关练功几时方了,你一日不出,难道叫我等你一日。你两日不出,难道叫我等你两日不成?!本想依言上山,但听道童一说,又有些不忍。既然清云道长早有安排,是否有要事相商?而且他在七日前就已知道自己将来此地,可见他真有未卜先知之能。这使郭向天更生一种要会他一会的欲望。于是郭向天叫三位兄弟坐下,静心等待。江玉哪有耐心静坐,便在堂内走动,四处观望。

这三元堂布置清雅,四壁挂着一些字画,其中一幅对联特别醒目,引起江玉兴趣。这对联的上联是“水落石出”,下联是“笑口常开”。江玉想,这对联对得并不工整,但寓意深刻,对此联之人,定是看破红尘、胸怀豁达之人。他想世事何尝不是如此,什么事情最终总会有个水落石出。所以做人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他正注视着那幅对联,忽觉那笑口常开的“开”字有些异样。繁体字的开是‘門’字内一个开字,他看到‘門’字上头似乎隐藏着一双眼睛在向外窥视。这一发现,使他暗吃一惊,他预感到这清云道长留客是假,藏奸是真。他忙喊道:“大哥注意!此处有机关,不可……”

本来他想说不可久留,后面的话未说完,只听“咣铛”一声,地板突然裂开,四人一齐跌入地洞之中。

事起突然,他们谁也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结果。郭向天想:我与这清云道长昔日无怨近日无仇,甚至还未谋面,我好心慕名前来拜访,他为何平白无故害我?于是他大声喊道:“清云道长,我与你无怨无仇,为何使这种下三滥手段擒我?是好汉你就出来说个清楚,不要躲在黑暗中使阴谋诡计!”如此喊了两遍,却是毫无动静。

过了一会,四人的眼睛渐渐适应黑暗,模模糊糊看到这里是个地洞。四人顺着洞壁摸去,突然毕言叫道:“大哥!这里有出口!”

毕言顺着洞壁摸着往前走,走进一条隧道,其余三人紧跟其后。

走了一段,洞壁向外扩张,原来又是个地洞。此时隐隐听到有人呻吟,原来洞中还另有人在。四人都好生奇怪,继续往前摸进,后来竟摸到一排排木栏,那呻吟声竟是从木栏内传出。大家这才明白,原来这是一座暗不见天日的地牢!毕言想看看地牢内究竟关了些什么人。他四处一摸,未曾摸到点火之物,只得脱下一件衣服,撕成碎条,搓成一条火绳。然后运气用功,两手握绳搓擦。不一会,火绳冒烟,接着冒出火星,闪出红光。毕言再运气一吹,那火绳腾地便窜出火花。这是毕言下山来第一次施展神功,郭向天三人见状,尽皆惊讶不已。此时火苗窜起,地牢内立即出现光亮,触目之处一片惨象。只见地牢内刑具林立,血迹斑斑,牢房内关着十多个人,一见火光,立即赴向木栏。只见一个个头发蓬松散乱,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形同鬼魅。这些人见有人来,伸出手哇哇乱叫,令人毛骨悚然。

郭向天不知这是些什么人,心想他们可能也是遭受暗算被关进地牢的江湖好汉。他想这清云道长忒也歹毒,江湖上传言他喜结天下英雄好汉,原来他竟是如此结法,看来果然是江湖凶险,什么传言都不可深信。想到此,他突然感到眼前身处险境,这些人的处境恐怕就是他们的榜样。但他转念一想,这兄弟三个都身怀绝技,尤其是毕言,其武功惊世骇俗,四人联起手来,不怕他清云道人如何凶恶,恐怕也不是对手。他转眼朝近旁一间牢房望去,见这地牢内躺着一人,不知是昏迷了,还是身受重伤动弹不得。他试着叫道:“阁下是谁,为何被关在此?”

那人见问,身子动了一下,吃力地抬起头来。郭向天发现,原来是一位道长。这位道长费力说道:“我是清云,你们是谁?为何来到这里?”

郭向天不由一惊,怎么他是清云道长?!连忙回道:“我是郭向天,特来殿内拜望道长,不料遭奸人暗算。”

清云道:“你可是江湖上人称‘小宋江’的么?你是条好汉,你等快走,此处凶险万分!”清云道长一句话未曾说完,只听得咣铛一声,一只巨大的铁笼落将下来,正好将四人罩在笼内。

又是事出突然,四人未曾恍过神来,便已成笼中之物。茹航心中怒火腾升,握住那铁栏杆使劲摇晃,那铁笼却坚如盘石,纹丝不动。

郭向天道:“三弟不必焦燥,既入险地,不如冷静思考良策。那清云道长既是这里主人,定然知道此处秘密。”于是转向清云道人:“道长,此地牢在你殿内,想你定然知道其中秘密,望你大发善心,指点迷津,救我等则个。”

清云道人道:“唉!我哪知道什么秘密,地牢并非我开。”

郭向天又问道:“那是何人所开?你为何落得如此地步?”

“唉!此事说来话长。”清云道长一声长叹,有气无力说道。

原来这清云道长正如江湖所传,是一位德高望重,专好结交江湖侠士,行侠仗义之人。受他接济扶持的江湖人士不下百人。

南岳同是佛道两家圣地,自古以来,佛道两家为争夺地盘在此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斗。不少佛家弟子和道教弟子便成了这场争斗的牺牲品。

清云道长在这三清殿结交江湖好汉,自然增强了道教势力,构成对佛教的莫大威胁,困此佛教对他恨之入骨。一年前,他们勾结官府,诬陷清云结交天下英雄好汉图谋不轨。官府派兵占据“三清殿”,挖下这地牢,设下机关,专门陷害江湖义士和英雄好汉。那两个道童原是假的,是他们设下的引线。他们把清云道长打入地牢,求死不成,求生不得。一年多来,不知谋害了多少英雄好汉!牢中苟延残喘之人,正是慕名前来拜访而遭暗算的江湖人士。

郭向天四人听到这里,不由一个个气得钢牙咬碎,怒火填膺。茹航骂道:“直娘贼,老子若得出去,定叫你粉身碎骨!”

郭向天听后,心内却在寻思,如此说来,这祝融峰上的英雄大会定然凶多吉少,江湖上的英雄好汉要遭劫难。于是他对三位兄弟说道:“我们一定要设法出去,为江湖除害!你们可有什么办法?”

毕言道:“要出这铁笼倒也不难,但不知这地牢出口在哪里?”

茹航道:“你管他哩,先出了这鸟笼子再说。”

说话间,毕言叫其他几位站开,免受他内力所伤。只见他双腿马步,静默一会,然后气灌双臂,两手各握一根铁杆,骤然之间运气发功,“嘣”地一声,竟生生将两根铁杆拉断,铁笼出现一个容人出入的缺口。

茹航见状,直咂嘴巴:“啧啧!真神人矣!”

江玉赞道:“二哥真神力矣!待小弟也出点力气!”于是他运气于掌,双掌推出,“嘭”地一声将一扇牢门震开。郭向天进去将清云道长背出牢房。其余囚犯哇哇大叫,纷纷求救。毕言、江玉轮番挥掌,将一个个牢门震开,囚犯们跄踉而出,一时间集合了十多个人的队伍。

到底出口在哪儿?囚犯们说,这地牢没有出口,每日里他们都看见有人从遂道口出来。毕言道:“大哥,既然如此,我们只有原路返回。”

郭向天点头称是,于是一行人通过隧道又来到掉进时的那个地洞,可是洞壁垂直光滑,没有任何地方可上。

毕言施展游壁功沿壁而上,上到洞顶,洞顶被盖得无丝无缝。人在壁上,无坚实地方凭借,无法施展掌力。毕言只得重新跳了下来,一时间竟无计可施。

茹航气愤之中突然骂道:“直娘贼,放火烧它!”

江玉道:“离地这么高,哪能烧得着?”

一语惊醒梦中人,毕言高兴道:“有了!你们都将衣服脱给我。”

众人不知他要衣作什么,但想他既然要,定是有了办法。于是纷纷将破衣烂衫脱了下来。

原来毕言上到洞顶之时,看到洞顶虽被盖得十分严密,但那盖与洞壁之间有一两指宽的缝隙。毕言重又上到洞顶,将那些破衣烂衫一头塞入缝隙之中,一头露在外面,这样便象在四周挂上一面面旗子。他用火将“旗子”点燃,霎时间洞顶燃起熊熊烈火。

那洞顶本为木头建造,如此一来,大火很快烧上洞顶。火越烧越大,越烧越旺,火焰火屑纷纷剥落,众人快紧退入隧道之中。只听一阵噼哩叭啦之声,火焰窜上了三元堂屋顶,整个三清殿都着火了。地面上一片慌乱,惶恐的喧嚣声伴随着哗哗的泼水声和丝丝的灭火声。可是这三清殿年代久远,里面的木头什物一点即燃,加之山上水源不足,这火哪里能灭。众人眼看这场大火烧得好,无不拍手称快。只有清云道长顿足大哭:“我的三清殿,我的三清殿啊!”

大火噼噼叭叭烧了一天一夜,洞口时时有燃烧的木棒掉进洞内,使众人不敢出洞,只得退回地牢。好在地牢没有出口,空气不能对流,否则烟火灌入地牢,那众人便只有呛死。毕言担心落下的木头砖瓦堵塞隧道口,他持一根木棒守在道口将落下的残物挑开。大火烧了一天一夜,翌日凌晨,火势慢慢熄灭。毕言用游壁功沿壁而上,跃上地面。只见地面上已是废墟一片,到处是断壁残垣,堆堆灰烬,余烟缭绕。毕言四处寻那两个道童,却哪寻得着。寻那官兵,却也不见踪影。大概那些官兵衙役以为他们烧死洞内,故都已散去。三清殿一片荒凉与空寂。毕言想找一根绳索将众人缒吊上来。四处寻觅,却哪里寻找得到。好在他是山里生长,熟悉山里情况。于是进到附近山上,扯了一根青藤,来到洞口,将青藤缒下,这才把众人一个个拉了上来。除郭向天四人外,余者都是孱弱不堪。郭向天只得将他们暂时安排在半山亭内歇息。他们四人到废墟中寻找食物,可喜伙房里尚有一缸米未曾烧掉,于是寻到锅灶,做了一大锅米饭,又在灰烬中翻出一些菜肴。尽管味道苦涩,但众人吃起来赛过佳肴。吃过饭后,众人有了一些精神,郭向天询问众人情况,尽都是江湖上一些成名人物,象“大刀”张三,“草上飞”苗健,“双枪”宇文豹等。众人拜谢郭向天、毕言救命之恩。

郭向天推让不受,对众人道:“江湖人士谁没个逢凶遇难之时,偶然相助,何足挂齿!”他本想邀大家一块上祝融峰找那普法大师算账,但众人功力大失,急需调养,只得暂时作别,后会有期。

郭向天一番话说得言辞恳切,感人肺腑。众人深感他虚怀若谷,实是当今难得真君子、大英雄。众人钦佩不已,当下表示日后若有事召唤,定当逐马随镫,愿效犬马之劳。众人越谈越相投,最后依依不舍,只得挥泪而别。只有那清云道人不忍离去,他在三清殿废墟之中选了一块地方,清扫干净,盘腿而坐。他说要在此长坐求施,重建三清殿。后来果真苍天不负,清云道人重建了三清殿。此是后话,在此不述。

且说郭向天一行四人继续往祝融峰进发。不久四人来到南天门外,只见祥云霭霭,紫气氲氤,一座门楼矗立半山腰中。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汉白玉雕成。江玉极喜诗词楹联,走近一看,一幅对联赫然入目,上联是“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下联是“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江玉看罢,连连点头,赞道:“好一个峦屿低!”他放眼眺望,远近群山,尽在脚下,象波涛起伏的海洋,又象海洋中的群屿,的确有峦屿低的感觉,就连江玉这位“书圣”也不得不赞赏比拟形容得恰到好处。江玉正在评赏楹联,其他几位却在四处观望,欣赏景色。

忽然茹航骂道:“你这直娘贼原来在这里,还我钱来!”众人一看,只见一小孩飞跑上山。茹航拔腿就追,看来那小孩轻功不弱,一会儿便跑得不见人影。

茹航轻功差劲,没有追上,只得抱怨毕言道:“二哥,你轻功好,怎不帮忙追?”

毕言道:“你追谁呀?”

“追……追那小和尚呀!就是……就是那偷钱的小和尚!”

毕言问:“我适才所见乃是一小孩,哪是什么小和尚。你没看花眼么?”

茹航急道:“哎!小和尚不会变么?你……”

“小和尚还俗了,哈哈哈……”江玉逗趣道。

郭向天:“我早说过那不是小和尚,是个小偷。算啦,这也是人家的衣食茶饭。”

江玉问道:“大哥,七十二行,难道也有小偷这一行么?”

郭向天语塞:“这……就你个书呆子喜欢刨根究底。属不属七十二行,反正人家也要吃饭。若有其他生路,他岂愿为贼。”

江玉听郭向天如此一说,只好吞声。

这时茹航突然发现,他身上不知什么时候被人贴了一张纸条,扯下来一看,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前面危险!”

茹航忙将纸条交给郭向天。郭向天看后一惊,问道:“这是从何而来?”

茹航道:“适才好象……好象是那小孩在我身上……我只顾追他,没想他又在我身上作了手脚。”众人一听,不禁又哈哈大笑起来。

郭向天道:“看来他还是个不寻常的小偷,他好心向我们示警,说不定也是个江湖人物。这普法大师为我设下陷阱,大伙说我们是去还是不去?”

茹航道:“去!他狗日的为害江湖,我们岂能饶他!我等去端他的老窝,他奶奶个直娘贼!”

毕言道:“愿随大哥赴汤蹈火,为江湖除害。”

江玉道:“不可不可,古人云‘明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如今明知山有虎,为何偏向虎山行?”

茹航道:“怎么?老子就喜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你若怕死,便不要去。”

郭向天想,从这些时日相处来看,江玉并非贪生怕死之徒,他说这话定是有他道理,便问道:“你有何高见?”

江玉道:“我并非贪生怕死,也并不是不赞成去。我是说,明知前面有陷阱,却偏往陷阱里跳,这岂不是傻瓜一个?我意是先探明虚实,正如兵法所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待我们探明情况,商量个对策,岂不是一举获胜。若莽撞行事,半山亭便是个教训。”

郭向天又问道:“依你之见,该怎么办?”

江玉:“以退为进。”

茹航:“你想当缩头乌龟?”

江玉:“缩头乃为出头!”

茹航:“唉!算啦算啦!其实进也好,退也罢,我随便得很。我本不想争论,这嘴巴生得坏,喜欢讲几句罢了。”

郭向天道:“只怕祝融峰上早有准备,此时欲退不能。”

众人闻言,不禁往来路望去,果见来路上隐有刀光剑影。

郭向天道:“我看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们从这儿逃吧。”他指着右边的悬崖说。

众人朝右边望去,万丈深渊,虽无伏兵,下去却是死路一条。

郭向天:“别看这是万丈深渊,但有山石树木可以攀援,若是我能下去,你们几位便不在话下。”

毕言、江玉点头称是。只有茹航面有畏色。别看他说话气壮如牛,到了动真格时,却有些胆怯了。

郭向天首先纵身跳将下去,落在一棵松树上,然后下得树来,踩上一块突出山石,再纵身跃向另一松树。如此几下,便没了身影。茹航见大哥没事,胆子也壮了,依样下去,竟然安然无恙。不一会,四人便聚在谷底。

郭向天道:“如今谁也不会料到我们藏在这里。待天黑以后,毕言上去探明虚实,再作道理。”三人这才明白大哥心意,逃是假,躲竟是真。

过了一会,隐约听到南天门外人声喧嚷,显然是敌方失去目标,正在四处找寻。不一会,山下也传来喧嚷之声,并且隐约可见官兵的旗幡。众人不觉大惊!原来官兵已将南岳团团围困。郭向天想,看来还不是普法大师设计相害,而是官府出面围捕。我与官兵素无瓜葛,为何抓我?郭向天还不知他的传奇身世已将朝廷震动,其余的人更不知就理,一个个面面相觑,作声不得。

又过一会,夜幕笼罩下来,山谷里比山上黑得更快,须臾伸手不见五指。

郭向天道:“管他娘,还是先探明虚实再说。请二弟辛苦一趟。”

毕言闻言:“大哥放心!小弟决无二心,不一会就回。”说完,换上夜行服,很快上到南天门处。接着一阵急行,来到祝融峰上。祝融峰乃是一座奇峰,峰高千丈,直插云端,三面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小路可上。如一人守住小路,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祝融峰顶峰上,座落一庙,名曰“祝融殿”,供奉着祝融火神。毕言几个起伏,很快到了殿外。他走近祝融殿,听见殿内哄哄嚷嚷,住了不少官兵。毕言心想,官府如此兴师动众,定然请了不少高手,此时不便行动,待我见机行事。于是他找了一块巨石作掩护,藏身巨石之后。不一会,听得庙门“吱呀”一声打开,庙内走出两个士兵,一路打着饱嗝,手提裤子来到巨石跟前,对着巨石畅快撒尿。那腥臭的尿水几乎溅到毕言身上。毕言一怒,挥手一掌,当即一名士兵被震飞出去。那巨石离悬崖不过五尺,眼看着那士兵将摔下悬崖,落个粉身碎骨。毕言自下山来,从未出手杀人,此时不忍眼看那士兵殒命,连忙跃起,纵身抓住即将掉下悬崖的士兵,随手向另外一名士兵掷去。两个士兵一时吓呆了,竟连喊都喊不出来。此时两人撞在一堆,一个被撞得半死,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另一个吓得拔腿欲逃。

毕言纵身过去一把抓住,闷着声音厉声喝斥:“要跑他就是你的榜样!”

那士兵望了一眼倒地的士兵,不知是死是活?直吓得跪地磕头如捣蒜,嘴巴咿咿呀呀竟说不出话来。

毕言喝道:“不许叫!我问你话,你要老实回答。若有半句虚言,小心你的脑袋!”说着,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稍一用劲,石头竟成粉末。

那士兵吓得浑身筛糠,结结巴巴道:“我……我说……我说……”

“那庙里是些什么人?”

“是乔太尉和总兵老爷。”

“还有些什么人!”

“还有太慰老爷带来的一些豪杰和小的一些兄弟。”

“那普法老和尚哪里去了?”

“被关在厢房里。”

毕言闻言一惊,方知设此陷阱确非普法所为。接着问道:“你们来此作甚?!”

士兵道:“只说是来捉强盗,可强盗没捉到,反捉了一些和尚。”

“你撒谎!”

“小的不敢!小的句句是实,若有谎话,任凭大侠处置!”

毕言心知这士兵所知有限,多问无益,总得亲自再去探一探。于是便对士兵道:“我不杀你,也不能放你。你在这里呆上十二个时辰吧!”于是在那士兵身上点了好几处穴道,叫他动弹不得。接着又点了那昏死士兵穴道,将两人藏在一堆矮竹丛中,自己这才飞身上了祝融殿。翻身来个“倒挂金钩”,张眼朝殿内望去,只见庙堂内满地狼藉,席地坐着数十个士兵。他们有的饮酒,有的猜拳,有的打盹。庙堂中央,摆了一张八仙桌,围坐着好些将官,还有几位江湖人士,正相互把酒。看来已经吃喝了好些时候,各人都带有几分醉意。整个庙堂内杯盏狼藉,觥筹交错,把个庄严肃穆的佛堂圣地弄得乌烟瘴气。

过一会,便见一位将官端酒站立道:“太尉老爷,今日带领大伙儿巡山,实是辛苦,我代表各位敬太尉老爷一杯。”

那被称为太尉老爷的端酒站了起来,只见他头戴乌纱帽,身穿黑锦袍,腰间玉带闪光,胸前髯须飘飘,肩阔腰圆,器宇昂扬。看身架便知其武功不弱,只可惜沦为朝廷鹰犬。毕言并不认识此人,只闻听朝中有位乔太尉,武功极高,专与武林为敌,看来便是此人了。

他正在观看,那乔太尉说道:“唉!说来惭愧,今日折腾一天,竟是一无所获。原想在三清殿设下机关,已是万无一失,谁知那郭贼一伙竟逃了出来,到如今竟踪影全无。这杯酒算是我敬大家,诸位务须努力,早日将其捉拿归案,否则皇上面前都难担戴。”

毕言闻言,心中十分纳闷。他不知朝廷如此处心积虑要抓大哥,却是为何?难道大哥真是江洋大盗?可是和他相处这些时日,并不见他有甚劣迹,相反他倒是一位宅心仁善、胸怀大志,颇有济世心肠的英雄豪杰。可能正因如此,他才遭朝廷忌恨,非要除之而后快。毕言这么反过来一想,倒觉十分有理。

毕言所想不差,这殿中的乔太尉正是前面所述隐仙山庄的庄主闲云鹤。此人本是江湖出身,只因他常和官府勾结,专与武林为敌,为江湖所不齿。只因他武功高深莫测,下面又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个个武功了得,家里还养了一批武夫勇士,都很有修为,再有朝廷为他撑腰,恰似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故武林中人个个对他恨之入骨,却也奈何不得。更有那趋炎附势之徒追随其后,促使他成为武林一霸。后来他索性跻身官场,官至殿前太尉。

有关郭向天身世的传奇,当时在江湖上广为流传。后来在汉阳发生一事,更当奇闻传进朝廷,使当今皇上甚为震惊。

那是前年夏天,郭向天那一日流浪到汉阳地界。来到汉水河畔的龙王庙,当日郭向天腹中饥饿难忍,不巧又身无分文,他便到那龙王庙求施。谁知那庙中和尚十分凶狠,不但不给饭吃,反而骂他如此一条大汉,竟沦为乞丐,好不要脸!

郭向天一气之下,反唇骂道:“你个龙王庙有什么了不得的,我看大水定要冲了你这龙王庙!”

和尚笑骂道:“你这好没见识的东西,没听俗话说‘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得自家人’,那龙王爷岂能毁他自己的庙宇金身?给我滚!”

郭向天好不气愤,一边退出一边说道:“我跟龙王爷是亲戚,我就叫龙王发水冲了你这个臭庙!”

不知是偶然的巧合,还是真有灵验,当晚汉江发水,果然把那龙王庙冲了。此事传入江湖,成为奇谈,传闻郭向天是真命天子下凡,怀有济世之才,是穷苦百姓救星。一传十,十传百,人尽皆知。好事之徒将此事报告朝廷,皇帝龙颜大怒,下令一定要将他捉拿归案,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朝廷特派乔太尉领兵一万驻守南岳,设计将郭向天引上山来,准备一举歼灭。个中情由,郭向天和他的弟兄们哪里得知!

毕言倒挂屋檐,暗自寻思:适才那士兵言道普法大师被擒,但不知囚于何处。若能找到大师,定能探知端倪。于是翻身上屋,刚刚站稳,忽见前面一道黑影稍纵即逝。毕言暗自惊呼:“好俊的身手!”朝那黑影消失方向追去。

刚追了几步,便听一阵打斗之声从祝融殿内传出。毕言走到檐口一望,只见天井中有三个黑影正在打斗,其势是二对一。看来那孤身作战之人便是刚刚闪过去的黑影。只见他身手不凡,对付那二人毫无惧色。他功势凌厉,竟使对手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过一会,庙堂内的人一涌而出,将他团团围住。眼看他寡不敌众,渐渐处于劣势。毕言心想,若此时不救,枉送一条好汉性命。不容思疑,纵身跳下屋去,大喝一声,犹如天神从天而降,唬得那班人不知所措。只见他宝剑翻飞,在天井内舞成一团银光,所向披靡,吓得那些人纷纷退避。

毕言对那黑影喝道:“此时不走,更待何时!”身随声动,两人双双飞身上屋。沿屋脊跑了一阵,然后飞身跳下。

此时地面上已围了不少官兵,纷纷喊叫:“不要放跑了强贼!”

两人只能拚力厮杀,不一会便把那些官兵抛远。两人来到南天门外,那人对毕言纳头便拜,一边说道:“好汉救……救命之恩,在下……没齿难忘,请受……受在下一拜!”那人心情激动,以致轻微口吃。

毕言连忙伸手扶起,道:“救命之恩,在下不敢承担。凭兄台武功,脱身并非难事,实不敢言谢。不过在下倒想问兄台姓甚名谁,为何夜闯祝融殿?”

那人道:“在下姓游名龙,乃山东济南府人士,从小拜在祝融殿普法大师门下学艺,是普法大师的一名俗家弟子。”游龙此时心情逐渐平静,说话也就流畅多了。他继续说道:“南岳山上佛道两家相争历来已久,谁知这一争端被官府所用。那一日,衡州府知府前来拜山,许诺我师,只要与他合作,便可将道教势力全部驱出南岳。也是我师鬼迷心窍,一时听信鬼话,由我寺出头,官兵押阵,将所有道众尽数赶下山去,在三清殿设下陷阱,陷害上山来的各路英雄。近日,他又叫我师发出英雄帖,邀请郭向天上山,竟欲将他捉拿解送朝廷。开始我师并不知其中奸谋,知晓后,坚决不从,便被他们捉拿关在殿中西厢房内。当日我正在天柱峰练功,当我知晓赶来时,祝融殿已被官兵占领。明知寡不敌众,白天不敢硬闯,只得晚上前来救人,不想还是陷入重围。若非大侠相救,在下几乎丧命。但不知恩公姓甚名谁,请告在下,日后以图相报。”

毕言道:“在下姓毕名言,将姓名告之兄台,决非图报,只是想交个朋友。日前我见兄台在天柱峰练功,轻功可算登峰造极。本人仰慕不已,正想找兄台磋商武艺,不意今晚相遇,真是天赐良机。我还有几位朋友暂避山下,可愿随我相见?”

游龙听说自然高兴,于是一同下到南天门外谷底。两人均轻功卓绝,下山自然不在话下,简直就象从天而降,直落谷底。在毕言引见下,游龙与众人一一相见,各人自是高兴不已。待到毕言和游龙将情况介绍之后,众人感到事态严重,想要下山恐非易事。然此时若不下山,待到天亮之后,一干人要想不被发现恐也不易。

郭向天气得咬牙切齿,愤愤骂道:“这个狗皇帝,我不与他作对,他倒与我作起对来。看来他们只是针对我一人,与各位无关,我自去找他们评理便是!”

毕言道:“大哥万万不可!我等既然义结金兰,自然有福同享、有难共担、同生共死。你的身世不凡,又好结交天下英雄,自然遭朝廷所忌。你这一去有理难辩,难以生还。我们岂能让你独自赴难而我等袖手旁观,苟活于世!”兄弟情谊,溢于言表。继而转向游龙:“请问游兄,你在山中练功,可知另有偏僻小径下山?”

游龙:“路倒有一条,只是在下还要搭救师父,不能领大家前去……”

郭向天道:“如此,不如先救普法大师,再寻路下山,这样于情于理才说得过去。”

江玉道:“其实欲救普法大师也不难,待到夜深人静之时,我们五人悄悄上山,来个声东击西,混乱之中救出普法大师便是。”

毕言道:“那样少不了又要杀戮许多无辜。”

江玉道:“两军之战,你死我活,哪顾得了那些!”

众人都觉江玉主意不错。于是重整装束,悄悄上山。大概是适才毕言、游龙一阵闹腾,把这些官兵弄疲了,一路并无障碍,顺利来到祝融殿下。

毕言、游龙轻功极好,纵身上房去营救普法大师。余人来到庙门外叩门,郭向天高声叫道:“众狗官听着,你们不要滥杀无辜。我郭向天行得正、坐得端,自己找上门来了!想抓我,开门来抓便是!”

里面的人一听,吃了一惊,庙门“呀”地一声打开,乔太尉在一班人护拥之下走出门来。他见门外威风凛凛站着三人,当中一人身材高大,器宇昂扬,估量便是传闻中的神人。他将信将疑,厉声喝道:“何方狂徒,竟敢冒郭向天前来送死!”

郭向天朗声喝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便是郭向天!何须冒名,睁开狗眼看清楚!”

乔太尉道:“你自称郭向天,既前来自首,快放下武器,束手就擒,还逞什么威风?!”

郭向天道:“你要拿我,先问问我兄弟和我手中这口宝剑答不答应!”

乔太尉恨道:“好呀!原来你这钦犯是来挑战。此处埋伏千军万马,谅你插翅难逃。给我上!”

乔太尉二儿子乔祝虎首先上场,喝道:“出刀吧!让我领教领教江湖英雄的身手!”

郭向天欲抽刀迎战,江玉拦住道:“杀鸡焉用牛刀,如此小儿,何需兄台出手!”只见江玉手拿书卷,挡在郭向天面前,其架式根本不象临战打架,倒象在吟诗作对一般。

那乔祝虎以为是轻谩于他,不由怒从心底起,大喝一声:“看刀!”挥刀吹下。这一刀他用尽全身力气,直如泰山压顶劈下。莫说血肉之躯,纵然钢筋铁骨,也要砍个脑袋开花。

江玉见他来势厉害,身影一晃,避过这一刀,接着身子平地纵起丈余。乔祝虎一刀不正,身子已向前倾,那江玉身在空中翻了一个跟斗,头下脚上,就在乔祝虎回身之际,一本书朝乔祝虎打去。幸好乔祝虎听到风声,忙将头一歪,那书没打在头上,却打在他肩头,这一下直痛得他呲牙裂嘴,哇哇怪叫,肩头顿时鲜血迸流。他不知江玉这本书乃是钢铁打造,每一个字的笔划都是一根钢刺。这一打下去,直似一根狼牙棒,所以乔祝虎肩上顿时鲜血直流。乔祝虎也非同小可,受伤之后,气力未减,忍着巨痛与江玉拼斗。

一旁观望的乔太尉见儿子受伤,自是心痛不已。他见江玉武功怪异,变化精微,儿子占不了便宜,与其久斗没有好处。关键是要速战速决,讲不了什么江湖规矩。于是喝道:“与朝廷钦犯讲什么江湖规矩,大伙与我一齐上,抓住郭向天重重有赏!”

众官兵闻言,发一声喊,一齐围了上来。

郭向天三人见官兵来势汹涌,按照事先相约,且战且走,向南天门方向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