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元宵灯会(冲榜中,请支持!)
作者:分章不均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12

“呵呵!曾公子,您是想要那面大镜子啊?那也不是多难的事儿,不过您可得要等一段时间了,做那个可麻烦了”,李钰苦笑着道,做那面镜子他可真是费老了劲了,失败了多少次他都不记得了,好在吴全已经将每一道工序、材料的配比及制作过程包括失败的原因全都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再做一面虽然费些功夫却也不是原先那样闭着眼睛撞大运般地艰难了。

“我要那个干吗?呵呵,我又不象娘那样会臭显摆。我是想要一套和爹一样的宋装,今天就想要,……我知道这有些让你为难,不过……”,赵桢有点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李钰。

“嗨!我当是什么事儿呢,吓我一跳,您的那套我们已经做好了几天了,因为这段时间太忙才没有给您送去,您来了正好省得我们再送了,您可不知道,上次回来,我爹娘象大病了一场似的,紧张了好几天呢”,李钰松了口气。

“呵呵,我就说嘛,我兄弟肯定够朋友嘛。伯父伯母他们没事儿了吧?唉!以后走动多了也就习惯了。秦小姐刚才说你在讲故事,能让我也听听么?”。

“这,这,那些都是我瞎编的,上不得台面,没的扰了您的耳朵”,吴承恩老爷子若是听到了不跳着脚儿骂他才怪,可他老人家不是还没出生了么,想骂也得再过几百年啊。

太子要听,李钰只得从头开始再说一遍,不过李家的人倒没觉得烦,连秦锦都听得津津有味的没一点意见,李钰这口才和记性可真不是盖的。“……且说这孙猴儿闻言哪里肯信,‘哪有这般厉害,我倒偏是不信’,说完一个筋斗轻飘飘地落在了地上……”,说到里,李钰却停了下来,拿眼看着门外,李家的人也和他一样都瞅着门外,可这次什么也没有落下来,连片树叶子也没有。赵桢正听得眉飞色舞得一身劲儿,见大家都是这个表情有些不明就里,边上的孙鹏却是明白了,便小声地将刚才的事给他说了,赵桢听了忍不住抚额苦笑,孙鹏这‘孙猴子’的大名从此便在大内叫响了。

说到《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孙悟空大闹天宫这段,李钰连说带比划,当真说得地声情并茂,活灵活现,边上众人忍不住叫出好来。待说到《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猪八戒背媳妇这段时,李钰情不自禁地把那段谢娜的专用背景音乐给哼了出来,“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众人听得都忍不住大笑起来,李夫人笑着抹着眼泪道,“钰儿啊,你什么时候也把媳妇给娘背回来啊?”,众人听了更是笑作一团。赵桢也是笑得前仰后合,想要开口说些什么,想了想又摇摇头还是忍住没说出来。

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午餐时间,赵桢还要回宫办事饭也没留下来吃便恋恋不舍地起身告辞,可这故事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他真是怕漏听了哪一段,想了想不禁心里一动,“李钰,你不能把这故事写出来么?那样大家可不是都能看到了么?”。李钰听了想了一下,点点头,唉!没办法啊,谁叫咱太有才了啊!现在想不成文学家都难啊!

李钰说了半天书也是累了,众人虽是意犹未尽,却也知道他这些日子劳累得紧,难得回来休息一天,也都是知趣地散了让他好好休息,就是锦儿也懂事地不再央他再说,端茶倒水地为他忙个不停。心想,反正表哥要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晚几天看也不是等不得的。

一下午李钰便是陪着父母和家人说些话儿,他翻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玻璃制作的小猪儿分送给了翠儿和锦儿,今年是猪年,他是特意要工匠们做了这小猪形状的模子,想必一定好卖得紧。翠儿和锦儿见了这水晶一般可爱的憨太可掬的小猪儿都惊讶地捂着嘴巴傻傻地看着李钰,李老爷和李夫人看了也是爱不释手,当听得李钰说,这就是李钰这些日子琢磨出来的东西,就是他们以后要做的生意时,这老夫妻俩互相看了一眼:看来这宝贝儿子以后一天赚的钱恐怕就是他们一辈子也赚不来的了。

不知不觉间天色便暗了下来,一家人吃罢晚饭,李钰和秦家众兄弟便带着翠儿、锦儿还有云儿、玲儿两个小丫环上街观灯来了。

这元宵节在宋朝可是极受重视的一个节日,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前后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很丰富,各种飞禽走兽、神仙美女,不一而足。不仅普通百姓提着各式的灯笼举家上街观灯,就是文武百官也要放灯观灯与民同乐,皇家更是不能例外,往往引领了整个花灯的潮流。不过今年皇家展出的花灯却与往年有些不同,宣德楼上展出的不是扎成各色花鸟虫鱼,绘着四季风景的纸灯笼,当四个样式虽然不比以往花哨但却绝对吸引人眼球的玻璃灯笼挂出来时,引得御街两边一片惊呼,连李钰看了也忍不住要佩服制作这玻璃灯笼的人的奇思妙想和心灵手巧了,他们是用李钰送的几十只玻璃杯精心叠放编扎而成,形状颇似后世的那种豪华吊灯,也不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整个灯笼显得五彩斑斓,晶莹剔透,流光溢彩,新奇眩目,引得众人驻足围观叫好。而当皇上、皇后和太子身着一身新颖别致,美轮美奂的新式服装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不仅引来排山倒海般地欢呼,更引来一阵阵啧啧赞叹。

这元宵节不仅是万民同乐的良宵佳节,也是文人骚客舞文弄墨一展才艺的大舞台,更是那些少年男女谈情说爱寻偶选婿的理想场所。远远的,李钰就见城楼上放下一串条幅,原来是一个上联:“初一元旦,十五元宵,半月两元分昼夜”。众人忍不住叫起好来,那些文人骚客更是耐不住心痒难搔,蠢蠢欲动,都想在天子面前一展手段,对得好了说不定便能籍此被皇上看中从而踏上仕途呢。可这上联中元旦,元宵的旦宵暗喻后面的昼夜,实是难以应对,众人虽是有心扬名,怎奈胸中无沟壑也是一筹莫展。

李钰见了,一时技痒,忍不住挤上前去提笔对上一联,也没署名便放入边上的吊篮里,不一会儿,一串条幅便挂了出来,李钰一见便知是太子赵桢的笔迹,“皇上龙装,娘娘凤袍,大宋龙凤皆领袖”,对的虽是不甚工整可贵在狠拍了皇上娘娘一个马屁,众人见了轰天价地叫出好来,自然有人高声询问对上这上联的是谁人,不一会儿,城楼的边角上便挂出一串条幅,字迹娟秀,却是一条灯谜,“身负十八子,怀有金镶玉”。

李钰见了不禁一愣,没想到自己的名字居然还被人编成灯谜了,待要看看是谁人写的,却朦朦胧胧地如何也看不清楚。这时早有人猜出谜底,“原来是‘天下第一’的李钰李公子啊”。虽然众人都在找这李钰李公子,可墙边对对联的人太多,究竟是谁可也没人能认得出来。

这时那边城角又放下一串条幅:“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李钰一见可乐了,他想起黄蓉来了,想也没想,提笔便对上了。当“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的条幅和斗大的“李钰”两个字一起放下来时,那些文人骚客都傻眼了,这对子对得工整得没得说了,也快得离谱,他们再也没什么话说了。

这时,一位老先生上前唤了一声,一只吊篮吊了上去,不一会儿放下一串条幅来,“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原来是来求联来了,边上还有一串字,“李公子,请!”。(注:现在粉笔已经被京城的先生们广泛使用了)

哈哈哈!台下的观众可乐了,人家这是来点将了啊!看看这号称“天下第一”的李钰李公子如何对得出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十来。

李钰也不含糊,不一会儿,一串条幅便挂了下来,“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二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边上也有一串字,“李钰拜谢天下先生”。

这下台下可炸了锅了,这李钰也太恐怖了吧?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人家也就用了这数这十个字的功夫了吧?众人都朝城墙边的诸人指指点点,可这些人也都是左看右看谁也没认出谁来。

不一会儿,城楼上又放下几串条幅,原是也是一付对联:

上联:“一身战袍,两只铁鞋,三星作伴,四海为家,五方同处,六月春来,七月匆匆而过,八月秋又至,九月飞雪,十足恶天,百里边疆,千里河山,披星戴月。纵然百般吃苦几人懂?百万军人守边疆,十分辛苦也心甘,九载离乡八难全,七情六欲尽压抑,五湖四海来奉献,三军将士都如君,两只铁肩担重担,一颗忠心保国全”

下联:“一日成亲,两地分居,三月未见,四时挂念,五心不宁,六神不安,说好七月为期,却八月未见,九九重阳,十里相送,百感交集,千言万语,衷肠难诉。而今万语千言向谁谈?百无聊赖扶琴弦,十夜九梦盼君还,八月中秋团圆日,七星北斗盼团圆,六夏五冬应无恙,四季变换要加减,三月初春暖亦寒,两地书一生誓言。”

横批:“李钰给天下将士、军嫂拜年”。

这一付长联看得众人如痴如醉,有人热泪盈眶,有人心酸难抑,有人热血澎湃,有人一声叹息。

忽然,城楼上又缓缓展开一卷条幅,“朕与皇后、太子给天下将士、军嫂拜年”。

“给天下将士、军嫂拜年!”,观灯的百姓全都跪倒在地,“给天下将士、军嫂拜年!”。那些将士和军属们更是感动的痛哭流涕,这是皇上一家在给他们拜年啊!有了这些,他们就是疆场百战死,为家操碎心也是知足了。

……

又过了一会儿,人们正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李钰的才华,纷纷四下搜寻着谁是李钰时,城楼下又放下一串条幅,画了一个大大箭头:

“他在这里!”。

――――第三章到,请看下一章《拓跋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