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小胜即喜大兴土木 …
作者:秦淮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245

上回说到耶律德光不甘心定州之败,重整人马,再袭定州。这定州如今已状况大变,人心动荡了。此前汴京封赏之时,高行周在金殿上闹了一场,石重贵无法调解,只得息事宁人,把他转调济州了事。又下旨封皇甫遇为定州节度使,北路马步军大元帅。石公霸为河间节度使,北路马步军副元帅,协同皇甫遇共镇定州。王清为泰州节度使,守泰州。王周为雄州节度使,守雄州。潘环为满城节度使,守满城。

高行周憋着一肚子闷气,金殿上受了封赏,回到定州,即便点起本部兵将南下济州,并与同僚诸位将领道别。因想到内部朝政不安,外边又是干戈撩乱,因此,原来一直安置在晋阳的家小,也暂且让他们仍居晋阳,不带往济州。

却说定州诸位将领听高行周说到皇上听信杜威的谎言,不但不惩治他的投敌叛国之罪,反而还给他加官晋爵,还要把他引入朝廷辅政,登时就气炸了。

王清怒道:“皇上怎地如此糊涂?天下人皆知杜威乃奸佞小人,他反倒要加以重用?高大人,你临行之时,不是带了咱们的奏章上报朝廷的吗?究竟你跟皇上说了没有?”

高行周听了,只是摇叹息,便细细的把在朝廷之上自己跟皇上怎么说的,皇上又怎么跟自己说的,一一二二的说了个清楚。众人听罢有的捶胸顿足,有的仰天长叹。

石公霸叹道:“完了!完了!先帝费尽心机创下咱石家的晋室江山,看来就败在这孺子手中了。”

潘环道:“高大人,你既然在朝廷上说:‘你耻与杜威同列为伍,宁可解甲归田,躬耕终老。’如今倒好,你这么一说,可就荣升济州,不与那奸贼为伍了。可怎么就不为我们也说上两句?要么咱们跟大人到济州,小将愿替您牵马随镫,要么咱们也解甲归田。”

高行周摇头苦笑道:“潘大人取笑了,老夫调驻济州,也是不得已而矣……诸位留驻定州,万望与皇甫太辅同心协力,共镇北陲。”

皇甫遇太息道:“外临强敌,内隐权奸,大厦将倾,朽木焉能支撑?老夫也只能谨遵忠义之道,明知不可为而勉力为之而已。”

次日,高行周点起本部人马,就令杜知敏率领前部先行,向济州而去。留驻定州诸将,却是满怀义愤,惶惑不安。

可是,此次辽国入寇,晋国三线全捷,以大胜告终。石重贵是满心欢喜,得意洋洋,自以为自已立了不世之功。朝会之时,对百官说:“先帝在日,畏辽人如虎。朕曾向先帝曰:‘请予我三万铁骑,我当逐辽人于漠北。’当时先帝不从耳。若当时依朕之言,又何须年年进贡,弄到国乏民穷。更无须日前之一番苦战也。”

冯玉忙接话说:“陛下说的极是。先帝多年向辽人称臣纳贡,不但弄得百姓穷困,就连汴京的前宫后苑也都残破不堪,有失国体。此次陛下御驾亲征,胡虏远遁,四海升平,亟应兴建龙庭,修葺宫苑,向四夷以示国威。”

齐王听了,正合心意。说道:“国舅此言正合朕意。我大晋立国以来,一直受制于胡夷。如今一战立威,驱强虏于境外,正宜宣示于天下。”随即下旨:令冯玉为宫廷修葺大总管。征调一万汴梁丁壮,国库拨银五万?,克日开工。

桑维翰忙出班奏道:“辽兵虽退,但辽人亡我之心不死。如今尚未可说四海升平。陛下所言修葺宫苑,倒不如修筑开封城墙。近年战乱频仍,开封城墙多有残破,未暇修复。修葺宫庭虽可以宣示国威,而不如修筑城墙可御外寇也。”

当下谏议大夫,监察御使等官员亦出班力谏。都是附和桑维翰之说:认为应先修开封城墙,缓修宫苑。

那石重贵正在兴头之上,正要赶快修葺后宫,以便享乐。不料刚提出来便受到一批老臣的反对,心下好不高兴。无奈自己登基不久,羽翼未丰,不好与他们作对。便换个口气说:“桑相与诸位卿家所奏亦深为有理,朕就依桑相所请,仍委桑相兼任开封府尹,暂离枢密院,专职署理开封城墙修葺事务。冯玉则仍兼署宫廷修葺大总管。内外工程同时并举,不得有误。”

朝中臣工听了,既然王上答应修城,也不好说什么了。那桑维翰听得把自己派调开封府尹并署理修葺城墙,这明摆着是被排斥出中书省,不让参与朝政之意。反正也由于自己不能迎合圣意,因此,也就老老实实地到开封府去了。

朝里撵去了桑维翰,没有谁敢提出不同意见了。皇帝的耳根清静了。要办什么事都方便了。冯玉一面放手征调民?,大兴土木,兴建后宫。一面又广选民间美女,充实后宫,还把开封城内章台坊,金陵坊的歌妓妖姬,官贵人家的骏马名犬,悉数搜罗,除了自己选留部份之外,尽都送到后宫。此时的石重贵终日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做着那太平天子美梦。

此时,幽州那边,耶律德光经已集结兵马,准备入寇。晋国探子得知,不敢怠慢,随即报到恒州,定州,满城,泰州,雄州等处。各州守将不敢怠慢,立即报禀朝廷。

朝廷得报,辽兵又将犯境。石重贵阅报哈哈大笑道:“这杀不怕的辽狗,前次杀得他丢盔弃甲,丢下几千匹马,大败而逃,如今莫不是又送马来的么?”

那桑维翰本来是不参朝政了的,此时得知边报紧急,这日也来赶赴早朝。见皇上这般的轻敌,按捺不住,便出班奏道:“启禀主上:这番辽国又来犯境,切莫小视。日前那耶律德光虽然败了一阵,但他大漠之外尚有三十六部落,要重整人马并非难事。此次再犯中原必是有备而来。陛下切莫轻敌。”

齐王不悦道:“桑老卿家已经领了修葺开封城防之责,怎么又跑到这儿来了?你说这话就叫做:长人家志气,灭自己威风。辽兵前者大败于杜帅手下,已闻风胆丧。今有杜威镇守北陲,我大晋江山稳如磐石,何忧之有?”

说罢,随即降旨:加封杜威北路军事都指挥使,天下兵马大元帅。以冯玉为枢密使,侍中。着令杜威以本部三万兵守恒州,潘环以一万兵守满城,皇甫遇以一万兵守泰州,石公霸以一万兵守雄州。王清,王周,二将共率二万兵镇定州。五将俱归杜威指挥,共抗辽兵。

朝中诸位大臣见皇上一意孤行,也不敢说什么,只好按例山呼退朝。惟有那桑维翰憋着一肚子闷气,不断的摇头叹息:“主上委国家重任于奸佞,晋室危矣!晋室危矣!”

暂且不说晋国这边,且说那耶律德光兵之始,先与左贤王萧翰计议。萧翰道;“据细作回来告知:那个石重贵听信杜威的话,以为是杜威在定州一役打败赵延寿。就加了他的官,委他总管北路军事。高行州说杜威与我大辽私通,不愿受他的管辖,石重贵无法,只好把他转调济州去,如今高行周已不在定州……”

耶律德光大喜道:“高行州乃一员虎将。前次燕王屡攻不下,最后还损兵折将,败在他的手下。如今他既不在定州,贤王何不先取定州,再扫平泰,雄。直下汴梁?”

萧翰道:“汉人的兵书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大王别忘了杜威是个贪生怕死的?伙,又是个想投靠我大辽当皇帝的另一个赵延寿。前次向他招降他已答应,事情就坏在赵延之反降了给他,赵延寿又让高行周打败了,这杜威见风向不顺,就转舵了,把赵延之给杀了,归降咱大辽的事也就吹了……”

耶律德光说:“照贤王的意思,是先打杜威?”

萧翰笑道:“不……石敬瑭安安稳稳的当了几年的儿皇帝,如今让石重贵搅乱了套。赵延寿父子投靠大王,无非是想取代石敬瑭。这杜威如今手下有兵有将,又趁赵延寿打了败仗,他想的是取代赵延寿,希望也像石敬瑭般的,也来做大王的儿皇帝……”

耶律德光道:“依你之见,此次出兵,应先是再去招降杜威了?”

萧翰答道:“正是。我辽国兵员不多,应避免伤亡,不宜硬战,招降是为上策。”

耶律德光道:“汉人降我,没一个是靠得住的。无非是想借我之兵力扶他当皇帝罢了。当上皇帝之后,也就靠不住了。就这个杜威来说,原来答应降我大辽,一见赵延寿败了,他也跟着打我满城。连没当皇帝还靠不住,让他当上了还不知乍个样呢。你还以为他是真心降我吗?”

萧翰笑道:“正如大王所说:他们投降大王,是想大王扶他当儿皇帝。既然大王也看透了他们都靠不住,待咱们拿下了汴京,这中国的皇帝给谁当?给不给他们当?这还不是凭大王的一句话吗,现在才不用操那份心呢。”

耶律德光会意,含笑点头。于是,两人计议一番,定出如下战略:满城形势孤立,城墙残敝,先以重兵攻下满城。一面招降杜威。避免与皇甫遇,石公霸等勇将接触。暂且弃定州于不顾。以免分散兵力。

于是,先派宝力格,那日图,吉兰泰,巴彦哈卡四个部落王爷,各领本部属下合共四万人马攻满城。再由左贤王萧翰亲率三万人马围恒州。

满城守将潘环见辽兵来势汹汹,团团的包围着四门。便一面指挥将士在四门布防固守,一面派快马前往恒州杜威告急求援。又派人前往定州报信。

那萧翰来至恒州城外三里扎下营盘,佯作包围之势而不攻城,仍又派赫哲乔妆混入恒州,联络傅柱儿,劝降杜威。

那杜威本是凭着皇亲国戚关系而受封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是个未经过大阵仗的人,这里看到满城来信告急求援,又看见恒州城外辽兵连绵营帐,灯火烛天,早已吓得大惊失色,不知所措。命人传令定州,泰州,雄州三处守将,各留一千步兵守城,率其余马步兵悉数来援恒州。又连夜请监军张彦泽前来商议对策。

张彦泽道:“大帅身为三军司命,何必惶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耳。今看城外辽兵人数,大约与我相当,敌攻我守,还是**胜算,不必畏惧。可虑者倒是辽人以四万兵马攻我满城。敌众我寡,且满城城墙破败,难以固守。万一满城有失则我恒州势孤。依某之见,应令轻骑突围传令定州王清,王周二将尽率定州兵马,奔袭满城之敌。大帅领一万步兵固守恒州。张某愿领二万步骑突围,前往配合定州之兵,夹击来犯满城之敌。如此则满城之危可解,恒州安若泰山矣。”

杜威本是个贪生怕死,胆小如鼠的人。听张彦泽说要带二万步骑去解满城之围,留下一万步兵自己守恒州,不禁心里毛。心想:这三万人马是我的老本。保住恒州就是保住了我的身家,性命,财产。前儿辽人说了扶我当皇帝,也因为我手里有三万兵马。如今你姓张的拉走我二万步骑,一但你打了胜仗,功劳是你的,你不把这二万人还给我,我向谁要去?一但你打了败仗,片甲不留,我岂不是成了个空头司令,辽人还会扶我当皇帝么?

……想来想去,这都不是个路儿。这小子明摆着就是想蒙我的兵马,若按他的主意去干,自己肯定上当。犹疑了好一会,说:“你这办法也不好,如今满城,恒州都是兵临城下,你若带走城外两万步骑,恒州外防空虚,如何守得住?一但两处皆失,那便如何是好……”

张彦泽道:“大帅统管天下兵马,职任北路军事都指挥。北路诸州,联成汴京屏障,目下满城兵少城危,如不派兵救援,一但满城失陷,同是危及恒州……”

杜威主意已定,不愿分兵,因而不耐烦和他再说下去了。只说:“监军暂且退下,此事待本官细细参详,再作决策好了。”

说罢,便命人把张彦泽送了出去。这张彦泽窝着一肚子的火,心想:“是你请我来商议对策的,我给你出了主意你不听也倒罢了,还把我撵了出来。自己既无主张,又不听别人的。皇上怎地这样糊涂,派一个这样的货色来独当一面。”再转念一想:“是了,怪不得朝野纷纷传言,说他私下勾通辽邦。高行周也正为这件事在朝廷吵闹了一番,不愿留在定州……看来,这事并非空**来风,如果真是这样,这大晋也就非亡不可了。”

不说这张彦泽自己思忖,猜度那杜威通辽卖国之事。却说那恒州晋营的中军帐里,杜威刚把张彦泽“送”了出去,那傅柱儿立便闪了进来,低声对杜威道:“启禀大帅,那辽邦特使赫哲又来了,要见大帅。”

杜威听了,吃了一惊,忙问:“他的兵都到了我城下,他要见我?他说了是什么事吗?”

傅柱儿说:“还是和上次一样,要大帅归顺大辽。”

杜威又问:“上次杀了他的赵延之,他难道不记恨?这次提了这件事了吗?”

“说了。”傅柱儿说:“赫哲说:左贤王说了,杀得好。这个赵延之是个反复小人,大帅杀他杀得好。替大辽除了一害。”

杜威听了,放下了心来,忙说:“有请,有请。快请他进来商议商议。”

傅柱儿得令,忙回到自己帐中,把赫哲领了过来。相见后,赫哲递过萧翰的文书,文中说的大概是:上次赵延之叛辽投晋,杜威杀他杀得好。那赵延寿在定州败于高行周,与杜威无关。此次辽王再次兴兵南下,誓灭石晋,更换皇帝,望杜帅知机归降,取代石重贵云云。

杜威看后,满心欢喜,便与赫哲商议一番,决定丢下满城不管,只等定州,泰州,雄州人马到来时,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挟持三州的将领一并降辽。

要说这杜威勾通辽人,满朝上下早已说得沸沸腾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只一个石重贵不信罢了。其实,早年石敬瑭投靠辽人当儿皇帝,全国上下大多数人都不甘愿的。所以,石重贵登位后,与辽国交兵,尽管指挥不当,但还是打了胜仗。那就是人心所向,同仇敌忾之故。可如今石重贵糊里糊涂,坚信不疑地把这个抗辽的军权交给了通辽卖国的杜威手中,就失去人心了。不要说在外的兵将人心背向,就是杜威身边的兵将也大多是人心背向。因此,附近各州守将都派有人在恒州打听消息,杜威手下那些爱国兵将也主动向他们提供消息。再加上萧翰为了策反杜威,故意不断把杜威降辽的信息散播出去。因此:赫哲招降啦……杜威不援满城啦……等等消息,很迅地由一些“爱国者”们传递到各州去。

先说这张彦泽,刚才在中军帐与杜威议事出来,满腹疑云,越想越不对路。回头吩咐手下亲信士兵,到杜威军中打探。那杜威军中也不乏“爱国者”,这边杜威和赫哲商量着怎么怎么办,那边也就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的传到张彦泽那儿去了。张彦泽一听,义愤填膺。当着我这个监军在此,竟敢公然与辽使勾结,这还了得!于是,领着十来个亲兵,直奔杜威帐里。只见杜威果然与赫哲高坐帐中,正在饮酒密议,不禁大怒道:“好个杜大人!满朝上下,皆奏报你通辽卖国,惟独皇上不信,故遣本官前来监军,为的是平息朝野对你的猜疑,谁料你果真如此。今为本官亲眼所见,你尚有何话说?”

杜威笑道:“好一位监军大人,俗话说得好:‘山高王帝远。’难道你不知到此处是我的中军帐?别说是你张大人,就是那石重贵来了,也只有我说话的分儿,能容得你说话吗?”

张彦泽本是一介武夫,听他这一说,不禁怒从心上起,拔出腰间宝剑,喝令亲兵:“快与我把这反贼拿下!”

不料那帐后原来就埋伏有一百名杜威的心腹刀斧手,杜威一声号令,立便蜂涌而出,把张彦泽等人团团围住。一时之间,全部缴械。

杜威冷笑道:“张大人!你没见我是怎么杀赵延之的吗?今天我杀了你,明天把你的头颅送到石重贵那儿去,说你叛国投敌,你说石重贵听你的还是听我的?”说罢,喝令刀斧手:“统统的给我押出帐外砍了!”

那赫哲见了,忙说:“且慢!”回头对杜威说:“大帅且请息怒。俺家大王说过:石晋朝中不少栋?之材,若能为我大辽效力,则汴梁指日可平。刚才张大人此举,不过是彼此不曾沟通,一时误会而已。”说罢,转身又向张彦泽说:“张将军难道不知?这石晋王朝本来就是我大辽所立?如今我家大王兴兵###,只因石重贵叛逆背盟,导致两家不和,替你们换一个皇帝罢了。因此,我来请杜大人助我大辽伐晋,都是为你们平息内患,根本说不上是什么‘通辽卖国。’俺家大王早与杜大人有约,平定汴梁,废了石重贵,就让杜大人作中国之主。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张大人若能翻然彻悟,改辕易辙,协同杜大人共助大辽,他日杜大人荣登大位,张大人亦得同享富贵嘛。”

张彦泽听了,一想:怪不得这杜威奸贼通辽卖国,原来辽人许了让他当王帝的。再一想来:这赫哲说的也没错。谁人不知,当年石敬瑭是在耶律德光帐外跪了一个通宵才求到这个皇帝来做的。谁都不敢说石敬瑭通辽卖国。如今又怎么好说谁通辽卖国?又再一想:石敬瑭跪在辽人面前不算通辽卖国。如今石敬瑭的女婿杜威和辽人勾通也不算通辽卖国。我张彦泽就算是跟他一样去和辽人勾通,自然也不算是通辽卖国了。即便就算这是卖国,你皇帝卖得,皇帝的女婿卖得,我张彦泽怎么卖不得?何况如今刀剑就架在脖子上,稍有差错,人头就要下地。真的非“识时务”不可。想到这里,忙堆下笑脸,向赫哲施礼说:“承蒙大人指点,小将茅塞顿开,愿为上国效犬马之劳。”

赫哲大喜,忙令刀斧手等人统统退下,就请张彦泽一同上坐。

正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通辽卖国是英雄。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