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清谈(二)
作者:太和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28

ps:第二更,求推荐、收藏!望书友们支持一把!

儒教真正崩溃正是源于晋朝的建立,自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后,儒学就失去了其统治地位,到了曹魏,急需利用儒家这块遮羞布恢复统治,掩盖自己篡位的事实。所以当时著名的玄学家王弼,提出“名教本于自然”的观点,用道家理论阐述儒家经典,使两者合一。既统一了儒道两家,也为曹魏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持。

结果过了没十年,出身经学世家的司马家,自诩名教治天下,又利用儒家篡位,儒家这块遮羞布又被世人扯下,儒家彻底被否定了。

竹林贤士们以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彻底跟儒家决裂。所以在魏晋南北朝,道家跟儒家分庭抗礼,加上新兴起的佛教,三家相争第一地位,比三国争霸更精彩几分。

郭象身为自竹林七贤之后第一玄学家,玄学造诣之高,他人无法比拟。偏偏郭象跟裴宪是唱对台戏的,这让裴宪头疼不已。

裴宪拱手一礼,表示对郭象尊敬,问道:“郭公说未必是儒家全责,还望郭公赐教”,傅熙也饶有兴趣地看郭象如何辩驳。

郭象大名,后世也许没几个人知道,傅熙也是知道一点点,搞美术的哪个不是特立独行,所以傅熙在后世很喜欢庄子,喜欢庄子的,没有一个不知道郭象的。

流传至后世的《庄子》定本,就是郭象改编定下的版本。郭象改编《庄子》,用来解释儒家,调和两家矛盾,被历朝历代统治者承认。

而反对者认为真正继承庄子的是阮籍、嵇康,郭象阉割了庄子精神,成了统治者的遮羞布。裴宪继承的正是阮籍、嵇康理论,而郭象正好相反。

“名教何来?自然不是‘无中生有’凭空而来,儒出身于‘士’,何为‘士’?就是君子,儒家以培养君子为己任。孔子总周之学而出儒,至孟子时,孟子曾说过:‘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至荀子时,荀子曾说‘以仁厚知能尽官职’,这便是儒学由来,”

郭象堪堪而谈,将儒学脉络简单明了的说了一遍,“子法以为然否?”,裴宪点了点头,郭象说的并不错。

“儒教既不是无中生有而出,那便是自然而出,既然是自然而出,那便是遵从自然了。子不教,父之过,何来全是儿子的错,做父亲的没错呢?”,郭象笑道。

自王弼之后,儒家源自道家已经成为共识,郭象这么说,完全是狡辩,自己还偏偏挑不出错来,裴宪一阵愕然,只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傅熙本想反驳,想了想干脆闭嘴,郭象说的没错,自己无从驳起。狡辩自己能行,但今天的目的是让他们心服口服。

郭象出言便胜了一局,略有得色的捋着长须说道:“子法也是精研庄子的,何为逍遥?适性才是真逍遥”

裴宪点头说道:“按照自己本性去做,任逍遥,郭公此言不差”,郑系也连连点头,凡是郭象说的,自己一律支持,毕竟郭象也是儒家支持者。

刘隗却是有点不赞同,但自己又不是裴宪对手,郭象正好压裴宪一头,自己也只好默认了。

郭象见无人反对,颇为自得地继续说道:“故而,夫任自然而居当,则贤愚袭情而贵贱履位,君臣上下,莫匪尔极,而天下无患矣”

傅熙心里大骂,狗屁不通!还是儒家仁义礼信那一套,这正是庄子反对的,郭象完全是在扯着庄子虎皮拉大旗。

这时候正是自己的机会,傅熙说道:“郭公此言,世民实在不能苟同!”,说完起身踱步来到裴宪面前,说道:“适性才是真逍遥,那如同桀纣、盗跖一般也是真逍遥?如果这也是真逍遥,那么世民宁愿这世上没有逍遥”

傅熙这句话恰恰抓中了郭象的漏洞,裴宪也若有所思的低头思考。傅熙出言反驳,立即吸引了台上、台下的目光,郑系也没想从开始就不说话的傅熙,一出招就是直切要害。

傅熙也是这时才明白,郭象原来是挂着道家的皮卖儒家的肉,弄的换汤不换药那一套,还是在为儒学礼制辩护。

“郭公这是曲解庄子所言,什么是庄子逍遥?庄子曾寄喻鲲鹏,那才是庄子逍遥”,傅熙毫不留情地驳斥道。

听到傅熙说自己是曲解,郭象老脸大红,仍然不疾不徐地摇着麈尾说道:“曲解?对百姓来说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块然有似天真,百姓则哪有造反一说?足百姓所足,何尝不是适性逍遥?”

傅熙暗骂,典型的自以为是,直到后世这种说法也大行其道,都认为中国的老百姓要求是最低的,以为满足了百姓基本生活需求,这天下就太平了。

他们只看到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从没满足过老百姓这种基本的要求,但是这又何尝不是统治者的高明手腕?

百姓有了吃的喝的就真的不造反了么?吃着窝头,就想吃白面馒头,白面馒头吃饱了,就想大鱼大肉。

饱暖解决了,就希望后代能受好教育,受了好教育就想日后能出人头地,出人头地了,就想要自由,要了自由就想**上人,成了人上人,他就想着怎么统治整个世界了。

人的**永远是没有止境的,在物质文明极度达的后世已经证明了这一切,全民啃地瓜干的时候怎么没听人吆喝多党制?为什么富起来了,各个赶着移民?

傅熙嘴角一挑,蔑笑道:“何其谬也!而且甚为粗鄙不堪!郭公自欺欺人罢了!”

郭象气急,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将手中麈尾一摔,手颤抖地指着傅熙厉声说道:“竖子!老夫精研三玄数十年,尚无说老夫粗鄙不堪、自欺欺人之辈,老夫哪里粗鄙?哪里自欺欺人?”

郑系、裴宪、刘隗也有不解地望着傅熙,反驳也不用着言辞这么激烈。其实傅熙并不明白这其中的忌讳。

清谈上爆粗口,别人还以为这人是真性情、不作伪。在讲究风度的魏晋要是骂别人粗鄙,就是骂那人没教养,那简直跟掘了他家祖坟一样。

在门阀盛行的晋朝,粗鄙一直是士族讽刺寒门专用词。何况郭象就是出身寒门,自己一直低别人一头,心中难免自卑,自从成了玄学名士后,一直被别人捧着,哪里被人这么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