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秦二世继位
作者:长河落日元      更新:2019-07-21 23:53      字数:2085

言罢,一口鲜血喷出,始皇大帝昏迷不醒,这时候,那些跟随而来的官员大臣等等,都大惊失色,连忙传太医,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才将昏迷不醒的始皇大帝救了回来,不过经过这次事之后,始皇大帝的身体,每况愈下,身体不再像以前那么健朗了,始皇大帝躺在床上,身体有些孱弱,嘴里还喊着:

“林真人,林真人。”

就在这时候内宫闯入一人,只见那人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那身穿水墨色衣、头戴一片毡巾的,生得风流韵致,自然是个才子。

这时候小太监喊道:

“公子扶苏到,”

原来此人正是那始皇大帝的大儿子,他听到父皇病倒的消息后,连夜从长城,返回咸阳宫看望他的父皇,可是秦始皇却不怎么喜欢他的这个儿子,因为当时扶苏反对父亲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举措,多次上书劝谏秦始皇说:

“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秦始皇大怒,于是将扶苏发配,让他前往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

扶苏见到两鬓斑白,两眼无神,脸色瘦削,身体瘦弱的只剩下皮包骨头了的始皇大帝,不由得心里阵阵酸楚,哭喊道:

“父皇,你瘦了,”

始皇大帝见到自己的大儿子前来看自己,两眼泪很,也不由得一阵伤感,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虽然他有时候比较执拗,反对自己的指令,但打碎了骨头还连着经呢,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再怎么说他身上还留着自己的血液,虽然他的一些见解跟自己不同,但他心里还是为大秦帝国着想,始皇大帝当时将扶苏发配边疆,实际上也是在锻炼扶苏,只等到扶苏能够接任自己的位置的时候,始皇帝就会自动地退出帝位,而且这些年来,扶苏在外的表现也深得始皇大帝的喜欢,所以,始皇大帝也想尽早的将帝位传给自己的这个大儿子。

“扶儿回来啦,”

始皇大帝低微的声音传出。

扶苏跟他的父皇聊一一会,就告退了。刚走到大殿的门口,就见到一个身材中等,脸色微圆,身着仆人服饰,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行色匆匆的,只见他对着扶苏说道:“扶苏公子,此乃是我家主人让我转交给你的书信,”

扶苏这时看了那人一眼,接下书信,问道:“你家主人是?”

“林真人。”

那人简单明了地说道,说完就走了。

扶苏心想道,原来是林真人,说起来,他和这个林真人也有一些交情的,记得当时秦国刚统一不久,国内外还不算太平,那时候秦始皇因为刚建立起一个伟大帝国,说起意气风发也不为过的,当时始皇大帝让诸子百家代表,分别阐述自己的治国之道,然后取其一,作为秦国的唯一法,那时候有儒道法等诸多家组成,结果到最后法家的言论得到了始皇大帝的喜欢,然后听取别人的言论,下令将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部焚毁,只留法家著作,坑杀儒生,这件事搞得人心惶惶,公子扶苏当时就反对他父皇的做法,认为去百取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林真人跟他的见解一样,两个人也算是惺惺相惜了。

当时扶苏是在大堂之上公开反对始皇大帝,惹得始皇大帝龙颜大怒,一气之下,将公子扶苏发配边疆,让他镇守边疆,毕竟作为一统六国的霸主,自己做什么事,都是一言九鼎的,言出法随,结果却遭到儿子的反对,你说秦始皇能忍得了跟自己作对的儿子在身边吗,就把他发配边疆进行锻炼,当时林真人是第一个替扶苏求情的人;

扶苏对林真人甚是感激,而林真人也反对,不过他不可能跟扶中期苏比,毕竟复苏犯再大的错,也是秦始皇的儿子,秦始皇会原谅他,而林真人只能充当智囊,身份地位比不得扶苏,他虽然反对却不敢说,只能偷偷的将百家经典偷偷收藏一份,扶苏感慨林真人睿智,林真人又何尝不佩服扶苏的勇气,就这样两个人私下里,成为了惺惺相惜的知己,经常书信互相联系。

扶苏连忙打开林真人的信,只见上面写到:

“扶苏公子,当你见到这封信的时候,老朽已经驾鹤西去了,我为能破坏掉那身怀真龙之气之人,大秦危也,你需谨记,老朽的忠告,始皇去,乱臣起,风云变幻,只在一念间,胡人不死,秦国必灭。”

扶苏陷入思考之中,始皇去,乱臣起,好理解,就是说父皇一去世,乱臣贼子就会犯上作乱,胡人不死,秦国必灭,胡人胡人难道就是北方的匈奴吗?想到这,扶苏连忙拜别了始皇大帝,回到了边关。

不久之后就传来了一个消息。始皇大帝驾崩了,咸阳宫传出始皇大帝遗诏:

“立胡亥为帝,扶苏为候,回咸阳听后吩咐。”

扶苏这时才想起来,原来胡人不死,秦国必灭,胡人不是指北方的那些部落,而是指自己的十八弟胡亥,看来那遗诏也是被篡改了的,扶苏自觉地大秦将要灭亡了。

果真如林真人书中所言,胡亥荣登帝位后,就开始了对自己兄弟姐妹的屠杀,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所以对扶苏赐剑自刎。蒙恬对扶苏的行为不进行劝说,实为对皇帝不忠,也令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