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燕山防线(一)
作者:红绿配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00

8月1日,对于新中**队而言,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却代表着太多光荣与梦想。57年前,由中国**人所独立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滨临鄱阳湖的滕王高阁下打响了反抗强加自己身上的责难和屠杀的第一枪,开启了创建一支**军队,并以之夺取全国政权的序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一天就是中**队的生日。

面对着强敌的入侵,在1984年8月1日中**队在北京、东北和西北战躇展开了全面的反击。特别是战火如荼的东北战场之上,中国沈阳军区各空军联队倾巢出动,甚至首开了以东风—113型高空高速截击机击落苏联空军A—50型预警机的先例,这一天在东北战场上空的激烈角逐,史称为“八一大空战”。而在西北战场之上,乌鲁木齐军区各参战部队也以前所未有的顽强意志给予了入侵者以迎头痛击。

在伊犁城下,天山军区所属的疆边第第9守备旅以及新疆建设兵团之农四师和农五师以血肉之躯,在内外两线作战的不利条件之下,依旧将来势凶猛的苏联中亚军区之东突厥斯坦方面军挡在了伊宁城外。与此同时,苏联中亚军区所渴望迅速攻占的石油枢纽—克拉玛依,也依旧可望而不可及。在准噶尔盆地西侧,塔城军分区依旧扼守着老风口果子沟一线的交通枢纽,令进攻方一再投入重兵却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在三北战线的中央,内蒙古方面的局势却在这一天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轻装突进的苏联陆军第41摩托化步兵师,在集宁一线的内蒙古庶区独立师第2团和独立坦克团赶到之前,已经顺利的击溃了商都县政府的地方民兵。在集宁和张家口之间打入了一个危险的楔子。面对这一情况,内蒙古庶区独立师展开了猛烈的反击,试图将对手驱逐出商都一线,以恢复战线。但结果并不如人意,在优势的炮火和来自空中的火力阻断面前,内蒙古庶区独立师多次组织整营、整连规模的坦步协同冲击均被对手并不强大的前锋部队轻易击退。

内蒙古庶区独立师的前身是山西庶区独立师。山西庶区独立师组建于解放初期的1949年至1950年,由山西省各县各地区的公安队合组而成,参加了取缔反动会道门、镇压国民党残余反动势力,保卫新中国政权的斗争。基本没有参加过解放战争时期夺取全国政权的血与火的战场搏杀与考验,因此在战绩和历史和中国人民军队其他有着卓著战功历史悠久的“王牌主力”的部队自然是无法相比的。

但是作为拱卫华北屋脊—山西省的主要力量,先后改称山西省公安军、山西省公安总队的这支部队在1962年整编为庶区独立师的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装备齐全,兵力充足,下辖六个支队(团级规模)的大师。在山西长期担任省级重点警卫单位的内卫和保卫任务。或许也正因如此,在1969年3月中苏关系陡然恶化的大环境之下,该师被作为稳定内蒙的重要力量奉令调防。

但是在换防初期,整个师却是被分割使用的一、三、四支队给了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驻守当时内蒙古划给这三个省的行政区划。六支队给了河北省,在保定地区驻防。换防分解后,原先整整六个支队的大师,只留下师部机关、二、五支队去到了内蒙。其中二支队负责乌海市至包头一线,五支队改为三支队负责包头市、呼和浩特市至集宁市一线。

不过在改称内**立师之后,部队又迅速扩充到5个步兵团的编制。其中内**立师师部与第三、第五团驻守呼和浩特,第一和第四团则在包头一线,第二团作为师预备队负责内蒙古庶区战时指挥中枢—和林格尔县的防御和保卫工作。在经过了这一轮的分解和重组之后,不仅部队中的骨干力量被稀释了不少。而且在武器装备方面,原先基于山西这个内陆省份武装保卫工作的配备也明显不适应于内蒙古地区的地形和敌情特点。

部队长期以来都仅有54式手枪、56式半自动步兵、56式冲锋枪、56式轻机枪和53式重机枪的配备,几乎没有重武器,完全是内卫部队装备和编制。也只能担负着呼和浩特、包头两市自治区重点目标,如呼和浩特市自治区党政机关、银行、电台、监狱,包头的一机厂、二机厂的警卫任务,乌达至集宁铁路线所有桥梁、隧道的警戒任务,还有保障呼市至和林格尔山区里自治区党政军战时指挥机关要地交通线的畅通。而考虑到当时中国所面对的国家经济和军工生产状态,作为二线部队的内**立师也只能接收这个无奈的现状。

从1971年到1975年,内蒙古庶区独立师在装备上虽然向野战化师靠拢。比如每个步兵连增加了一个炮排,装备两门60毫米迫击炮,6具69式40毫米火箭筒,步兵营改一步兵连为机炮连,每个机炮连装备三门75毫米无后坐力炮,三门82毫米迫击炮和三挺53式重机枪。并将一个步兵团改编为炮兵团,下辖装备由160毫米重型迫击炮、122毫米榴弹炮、107毫米火箭炮和85毫米加农炮各一个营,师部通信连也扩编为通信营。

但是基于内蒙古军区独立师分驻于呼和浩特和包头两个战略要点的现状。在第一团和第四团再度被分解出去,成立了中国陆军独立第30步兵师。由于在此之前内蒙古庶区独立师已经于第五团,因此在1983年的再度分解之后,呼和浩特一线的新成立的内蒙古庶区独立师所属的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之中,除了步兵第2团之外,其余的两个团都是新近组建的。

而即便是“老2团”由于大量的骨干精英被抽调补充到新组建的第一团和第三团中去,其战斗力也大打折扣。这一点在对商都方向展开的反击中显露无余。应该说对于出现在商都一线的苏联陆军第41摩托化步兵师,内蒙古庶区方面还是极其重视的。毕竟商都一失,集宁和张家口的侧翼便等于同时暴露在苏联陆军的面前。因此坐镇和林格尔战时指挥中枢的内蒙古庶区司令员柴雄几乎动用了自己手中所有的预备队投入反击。

作为军区的总预备队战前在凉城县的崞县窑随时待命的军区独立坦克团此前便已经利用夜间和苏联战术航空兵轰炸的间歇,前出到集宁一线。内蒙古军区独立坦克团的前身是驻守张家口的独立坦克第三团。其所装备的96辆59式坦克可以说是整个内蒙军区唯一的装甲兵力量。而内蒙古庶区此前更对其抱以厚望,希望能在察哈尔右翼后旗一线先以军区独立师的2个步兵团和1个炮团的兵力利用地形层层阻击,逐步削弱来犯的苏联第第2坦克师的兵力,最终投入军区独立坦克团,打一场漂亮的装甲歼灭战。

但是在得到商都县境内出现苏联陆军摩托化步兵集群的消息后,原先的部署只能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军区独立坦克团和军区独立师第2团协同炮兵团一部,火速向商都驰援。与此同时,军区独立师在察哈尔右翼后旗一线担任阻击任务的两个团不得不迅速向集宁方向撤退。显然身为内蒙古庶区司令员柴雄对于商都方向出现的敌情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已经作好了一旦反击失利,察哈尔右翼后旗侧翼遭遇迂回的最坏打算。

但是事实的情况,比柴雄司令员预想的更为恶劣。在商都县一侧,苏联陆军第第41摩托化步兵师在进攻中得到了隶属于第第94独立空降突击旅2个空降突击营的支援和加强。搭乘着米—24型武装直升机和米—8型军用运输机的苏联精锐伞兵穿越阴山山麓的峡谷和沟壑。出现在了商都县县政府的所在地—商都镇的上空。

而在这次突袭行动之中,苏联陆军航空兵首次投入了米-17P“河马”K通信干扰机。作为米—8K型通信干扰机的后续改进型,米-17P“河马”K通信干扰机上的天线阵比米-8“河马”K的有了很大提高。大型32元阵装在每侧主起落架之后垂直分开的壁板上。4元阵装在尾梁两侧。机舱两侧喷口之下则安装有大型雷达罩。

在强大的电子干扰面前,商都县地区的所有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被阻断。在进行中的内蒙古庶区独立坦克团根本无从得知自己所要面对的危险。当庞大的装甲集群满载着军区独立师第2团步兵在狭窄的山麓中穿插前进之时。从两侧的山顶间突然跃出的米—24型武装直升机和米—8型军用运输机轻松的向毫无防备的装甲集群倾泻着所携带的火箭弹。

在不断遭到对手陆军航空兵和精锐伞兵阻击的情况下,内蒙古军区独立师第第41摩托化步兵师主力抵达之前,赶到预定位置并发动反击本身便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而他们所作出的努力最终也成功的帮助兄弟部队从察哈尔右翼后旗一线安全的后撤。当然在磨刀霍霍的苏联近卫第2坦克师面前撤退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从察哈尔右翼后旗撤退的过程,内蒙古庶区独立师的两个参战团担任断后任务的2个后卫连几乎伤亡怠。

不过这一天对于内蒙古庶区司令员柴雄而言,并非全无好消息。因为鉴于内蒙古庶区所面对的不利战局。中央已经宣布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军管。而在柴雄的记忆之中,这已经不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事实军管。1969年12月19日,因战备形势需要,中央曾宣布内蒙实行军管,北京军区司令员郑维山、第二十七军军长尤太忠同志先后任内蒙前敌总指挥,第二十七军、第六十三军、第六十五军、第六十九军都有部队进入内蒙,分别担任呼市伊盟、巴盟包头、锡盟、乌盟的军管任务,各盟市都成立了以军人为总指挥的前敌指挥部,内蒙兵团也派出相当数量的干部参与各旗县的军管会。

那一次内蒙的军管进行的比较顺利,很快确立了尤太忠同志担任内蒙自治区革委会主任、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内蒙军区司令员的三位一体的领导地位,军管体制至1971年5月撤消,各盟市旗县党委及革委会恢复工作,进入内蒙辖区的各野战军部队撤回原防,但第六十九军及其指挥下的北京军区守备一师和归属其他野战军指挥的守备部队奉令继续担任内蒙集宁市及集宁至二连浩特铁路线和铁路线以东大部分地区南部的防务。

而这一次鉴于战局的突变,中央再一次对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军管,除了可以进一步的动员整个自治区的人力、物力之外,还表示不会轻易放弃这一战区。在下一个阶段,必然将有更多的野战部队陆续从友邻各军区抽调过来。柴雄司令员相信困难终究只是暂时的。胜利此刻就在并不遥远的地方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