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酒宴
作者:花惜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92

将刘晔请入厅堂入座,周瑜吩咐雨荷奉茶,并令她到厨房吩咐准备酒宴。

雨荷负责带领了制造牙刷几日,待一切步入正轨后,便向周瑜请命转手他人负责,她又回来继续当周瑜的贴身婢女。

她本来就是周瑜的贴身婢女,造牙刷并不是她的事业与理想。虽然负责牙刷作坊可能有更好的前途,至少不用再服侍人,但在她的心中来说,她还是更愿意回来服侍周瑜。周瑜也并不强求,她想回来,便就让她回来,牙刷作坊一并交给了负责造纸坊的孙通一起负责。

现在两边基本都已步入了正轨,新加入的铅笔作坊也已是上了正轨,周瑜都一并交给了孙通带领几名家将负责管理。这几个作坊都是流水线作业,一上了正轨就很好管理,并不需要负责人就一定要懂得技术。

不片刻,雨荷端着漆盘奉上三杯茶。周瑜、鲁肃、刘晔三人喝茶闲聊,就接着刚才的话题谈论诗句与书法。书法正是周瑜所喜好,谈兴甚浓,从书体的发展、书写工具的发展,到此前各代以及当代的书法名家。

周瑜又命雨荷取来他造纸坊中新制出来的纸张,与鲁肃、刘晔现场挥毫写字,探讨书法技艺。现在造纸坊所出产的最好的纸仍然是以稻草等为原料的草纸,虽然比起周瑜的理想要求还远有差距,但满足书写已是没有问题。

说起此纸是自造,刘晔大是惊异,看着周瑜奇道:“想不到公瑾还会造纸?”

周瑜还未答,鲁肃已在旁笑道:“公瑾何止会造纸,还会造许多新奇物事!”说着又请雨荷去取了牙刷与铅笔这两样新事物,他则接着向刘晔讲述了周瑜那本“残缺的古书”以及周瑜“少年时的那段趣事”和如今要“重拾少年兴致”。

刘晔听后也是不禁莞尔,想不到周瑜还有这等趣致。

雨荷这时已将铅笔与牙刷拿来,鲁肃便为刘晔介绍,并还亲自作了示范。刘晔看后、试后也是大感新奇有趣,连连称赞,周瑜便顺手送了他几把牙刷与几根铅笔,外加一刀纸。

刘晔也未多作推辞,谢过一番后便即收下。先寄放在身边,又与两人接着谈论。不多时,酒宴已经备好。周瑜命雨荷撤茶上酒,三人各自归座。

这时代宴饮还是分席制,尤其是正式的酒宴与上层社会的设宴,更是严格按照此制。每人一张桌台,分餐而食。

酒菜流水送上,都是一式三份,三桌的菜色都是一样。周瑜命雨荷又叫进了两名婢女来,服侍鲁肃、刘晔用餐,为他们斟酒夹菜,他自是由雨荷来服侍。

通过刚才的喝茶闲聊,周瑜与刘晔的关系大有增进,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更是熟络起来。三人谈论的话题也渐渐从学问、兴致上面转移到谈人与事上,先论及周边,再扩大范围,酒酣耳热之际,便开始谈论起天下大事,表述自己对时局的看法与分析。

通过这番谈论,周瑜发现刘晔对于局势的分析实有过人之处。许多分析与预判,竟跟他所了解的历史走势不谋而合。周瑜心下不由暗自惊异,心想许劭对刘晔所作的“佐世之才”的评论实在一点不为过。单是对时局的看法、分析以及预判走势,这一份眼光与见解,就已当得起是大才了。

而刘晔对于周瑜的看法与见解,以及对时局的分析,也是十分佩服。原本的周瑜本就有才,再加上被穿越后来自后世的眼光、见识以及对历史的走向了解,自是见解的深刻独到,分析的清晰入微,让人一听即明。

两人心中互相敬服,周瑜也适时地略加暗示表露了招揽之意。刘晔虽理会得,却也不立即表示什么。其实这也是人之常理,哪有这般轻易就表态,这种事情,总得深思熟虑过才会作出选择。尤其是谋士型的智者,更要作一番深切的思量。他们不像只有武勇的猛将,有时热血一冲,头脑一热,便即纳头拜倒了一位主公,很少去考虑些太多的东西。

武人更多的是看勇、义、信,是否对口味、合脾气等等,智者才会去更加全面的考虑更多。良禽择木而栖,但脑子也充满肌肉的武夫猛男们,则大多不是良禽,是猛兽。

而且智者们即便最终选择定了,也会拿捏一番,显显自己的身份与重要性,让主公们做出番礼贤下士的姿态来。就像诸葛亮,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得出来。名气越大的名士们,越是难请,上赶着要辅佐人的,人家有时反而会不看重。

这些心理,周瑜却也理会得。略加暗示后,便不再就此多说,任刘晔去思量考虑。当下又只是谈笑请酒,纵论时局。

周瑜前世是高度酒练出来的,跟人谈生意酒经考验,也算很有些量。不过现在换了具身体,这酒量却不能跟着带过来了,不过原本的周瑜量倒也不小,且这时代的酒度数实在很低,喝到肚胀才有了几分醉意。

“公瑾,听闻你琴技高超,不知能否抚琴一曲,让晔也有幸得番耳福?”刘晔也有了几分醉意,微斜着身,醉意然然地请求道。

周瑜放下羽杯,笑了句“这有何不可?”便转头吩咐道:“雨荷,取琴来!”

“喏!”雨荷低声领命而去,不片刻,便抱了周瑜的琴进来。

桌上还放着食物,周瑜接过琴来,改成盘膝而坐,将琴置放在两膝上,然后再略加调整了姿态,低着头,微微平心静气,“铮”地一声拨响了琴弦。

琴音先高后低,滚滚如大江长河奔流,正是周瑜所作的《长河吟》。

滚滚歌去英雄志,欲为沧海济天下。豪情壮志,雄心抱复,尽付此琴曲中。

鲁肃、刘晔皆听得心情激荡,不能自已。刘晔听到高昂处,更“呛”然一声抽出腰间佩剑来,弹剑吟歌相和,鲁肃也跟着吟诵。琴声激荡,吟唱豪迈。

这一番酒宴,三人尽欢而散,大醉兴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