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英雄勋章(下)
作者:漠然无语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673

“什么,李建,你再说一遍?”与李建通话的许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紧张至极的问道。过了片刻,许昊惊喜交加的回头向领导道:“首长,咱们的大兴安岭有救了。”说着,两行热泪霎时随着话语流淌而下。

总理和陈秘书长以及屋里的众人皆是一怔。李总理皱着眉头问道:“说事,都什么时候了还吞吞吐吐的。”

许昊稳定了下情绪,激动的道:“首长,李建刚才报告说,他已经领人在风突岭方向打出了一条防火隔离带,他说这条隔离带如果阻挡不住火头的话,那他还可以很快在离风突岭十公里外再打一条隔离带。”

“这怎么可能?”陈秘书长闻听立刻提出了质疑。作为一名分管国家资源的主要领导,他当然希望这个消息是真的。可森林的防火隔离带要不经过充分的准备,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打出来?

“给我接李建,我要问问是怎么回事。”总理也难以置信的望了陈秘书长一眼,快步走到了电台的步话机前。

“李建,总理要跟你说话。”许昊提醒完李建,将话筒双手递到了总理的手里。总理接过话筒,听着李建的汇报,一脸的凝重渐渐的变成了惊喜之色,口中连连激动的道:“好,干得好,李建,我命令你马上开辟第二条防火带,另外,这场火来势凶猛,我们必须要加一万个小心,你在开辟完第二个防火隔离带以后。马上赶赴中苏边界,要在那再开辟个最后的风险屏障。”总理说着,激动的顿了顿,道:“李建,只要你能完成这些任务,我一定向总书记为你请个英雄勋章。”放下话筒,总理激动得半晌无语。两分钟后才长长地松了口气道:“大兴安岭有救了。”

“总理,真的有转机了?”陈秘书长见一向不喜欢罗嗦的李总理居然重复起了许昊的话,知道他是激动的。赶忙紧张的问道。

总理用力的点了下头,道:“是的,不但是转机,是这场火完全的可以控制了,刚才向我汇报情况地是一个叫李建的中队长,他已经带人将风突岭打成了防火隔离带。”

“就这么会的功夫。不可能吧?”陈秘书长惊疑地问。

“现准备当然不成,可这个李建说,他早在半年前就已经确定了一旦发生火灾时所需要打隔离带的位置,不但这样,他在确定地点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叫士兵们居然将电线从风突岭下地村庄里埋到地下一直引到了岭上,再加上他平时还组织了相当一大批林场的工人,这样一来,林场的电锯和切割器械就派上了用场。所以,他率领着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创造了一个奇迹。”

“是真的吗,我怎么听着有点难以置信?”陈秘书长将信将疑的望着总理道。话刚一出口。他又觉得有些不妥。李建是军人,中国军人的每一句话都是值得信赖的。

“现在怎么办?是不是应该马上派人到风秃岭?”陈秘书长地脸上明显地现出了激动之色。

“是地。”总理慎重地点了下头。随着一声令下。刚刚赶到并在集结待命地二万多战士抄小路向风秃岭奔去。

“告诉外面管调配地人。不管来多少人。从现在起一律派往风秃岭。争取在那将火头控制住并消灭掉。”总理坐下来。又凝重地向面前地一位军人道:“给我接总书记。”话音未落。桌子上地电话响了起来。老首长地电话居然吖过来了。老人家地声音透着不安和焦躁。可当他听说有个叫李建地中队长奇迹般地打开了风秃岭地防火隔离带后。激动得半晌无言。良久才道:“李家真是人才辈出。各个是英雄好汉。”

总理听得一怔。他不知道总书记为什么会说出如此莫名地话来。

“你还不知道吧。这个李建就是李汉地哥哥。前阵子刚刚在首都举行地婚礼。”老首长地声音异常地激动。眼见着巨大地国家资源就要毁于一旦。而这个时候李建却显出了常人所不能及地本领。这如何不让老人家感慨万千。

原来是李汉地哥哥。怪不得做事如此惊人。总理闻听恍然大悟。说来也怪。他自打知道李建是李汉地大哥后。紧张地心情竟宽松了许多。他忽然有了个很强烈地预感。就是这场火地火头一定过不了风秃岭。

果然,在接近十点钟时,风秃岭上发回了第一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横冲直撞的火头因为风秃岭打好了隔离带,再加上地势偏高,还有几万人的英勇抵抗,几次都没有逾越过去。发信息的人激动得连续打了几次气结,他代表众将士向领导们保证,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将火情控制在风秃岭下。

总理听完,如释重负的长出了口气。眼前的形势他是最掌握的。李建现在已经赶赴风秃岭十公里处开辟第二道防火隔离带。即便风秃岭保不住,还有第二道屏障。他相信有了这两道屏障,这场火无论怎么凶猛,也绝不会发展成不可收拾的结果。

这都是李建的功劳啊。总理心潮涌动,久久不能平静。又过了两个小时,守在电话旁的许昊接到了一个令人雀跃的喜讯。

火头没能冲过风秃岭,而且火势已经被完全的控制住。而半个小时后,风秃岭上再次传来了胜利的消息。火焰渐渐的没了力气,经过几万人的奋力扑打,除少许零星火点外,其余地段的火已经熄灭了。

几乎同时,又一个电话打了过来,是李建的司机大山。他向上级汇报说,离风秃岭十公里处的防火隔离带开采完毕,请领导们放心。既然险情得到了控制,总理叫大山告诉李建不要去中苏边界了,但大山说,李建已经在半个小时前带着一千多林场工人赶向了漠河。

这小子也真够神速地。总理闻听暗暗点头,叫大山将他的命令传达给李汉,可大山却说李建为了能快点到达中苏边界,除了手动的伐木器具外其余的都留在了他那。

好小子。有气魄!总理由衷的感叹道。兴奋之余,他亲自拨通了老首长的电话,将这边的情况一一如实的汇报了一遍。老首长听到这个喜讯,好半天才说道:“辛苦了,你们辛苦了。”随后,他老人家似有意的打听了下李建地情况。听完李建的英勇事迹,老首长郑重的向总理道:“这次多亏了李建,等取得全面的胜利后,你们一定替我和人民好好的感谢一下他。”

“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总书记,你看给他英雄地勋章怎么样?”总理借机探起了老首长的口风。

“英雄勋章?”老首长沉吟了片刻:“英雄勋章是当然要给的,不过在他的职位上也要相对的调整下,这样才能更加鼓舞军队的爱国精神嘛。”

“哦?总书记,你是想提拔他?那好。就按你的意思,等火灾彻底消灭后,我就提议让李建做这个大队的政委。你看怎么样?”

“好的。”老首长谈到这又开始仔细的询问了下现场地情况。在确认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叮嘱总理和秘书长两人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固定这个难得的胜利战果。

放下老首长地电话,总理就看见屋里的人都在惊诧的看着自己,他知道众人为什么感到惊奇,笑道:“不用怀疑。李汉的哥哥马上就成将军了,呵呵,这一家人,一个是名声响誉天下的超级富豪,一个是掌管改革前沿阵地的省级大员,这又出了一个将军,呵呵,瞧这一家子,多让人羡慕。”

就在众人对李家父子交口称赞时。李汉却躺在床上毫无睡意。虽然已经快十一点了。李汉仍在一支支地吸着烟。现在的电台的设施还很不发达,今天发生的事要想在电视上看见。起码得一两天以后,可有着前生阅历的他却知道今天是发生火灾的日子。

哥哥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会不会有危险?李汉有些担心,同时也感到自己当初决定在这个事上让哥哥出头有点莽撞。万一哥哥出事怎么办?那我岂不会后悔一辈子?

展转反侧,李汉越想越感到紧张。直到天亮他才迷糊了一小会。好不容易熬到了八点,他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把今天的报纸第一时间送到这来。大约十点多的时候,姗姗来迟地喜报终于让李汉在放下心地同时大喜过望。

送到好汉公司的报纸至少有七种以上都报导了李建地事迹。这几家报纸不知是心有灵犀还是什么,在他们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刊登着同样醒目饿标题--烈火中诞生的将军。上面详细的介绍了李建在大兴安岭火灾时的卓越表现,另外,报纸还着意的介绍了李建的身世,浓墨重彩的赞扬了李家父子。

成功了。李汉在当初设计这事的时候,还没想到哥哥会提得这么快。居然是立即提拔,而且还成了将军。这让李汉不禁欣喜若狂,同时,他又感到让哥哥冒点风险是值得的。没有这么大的风险,能做将军吗?能得到那万人仰慕的英雄勋章吗?

李汉兴奋的原因还不只如此,历史上这场火灾烧了近一个月,可这次因为他的提醒,结果这场火只烧了六个小时。这为国家挽救了多少损失。还有让李汉始料不及的,就是那些苏联红军打隔离带扔过来的百年红松,据报纸上介绍说,足有几百万立方米,相比之下,这次的大行安岭火灾不但没有损失,反倒还赚了许多。

正兴奋间,桌子上的电话响了起来。李明宇的声音异常的激动,李汉刚接起电话,他就迫不及待的道:“李汉,老爸谢谢你了。”李汉从没见父亲这么激动过,刚要说话。却听李明宇道:“李汉哪,我刚才看到报纸的时候还不太相信,小红打电话竟事情的经过都告诉我了,李汉,真难为你了,爸为有你这样地儿子感到骄傲。”

“嘿嘿,老爸,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告诉哥哥应该做好份内的事罢了。”李汉见李明宇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忙含糊其词的笑着道。

“你什么都不要说了,总之,老爸替你哥哥记下你这恩情了。”李明宇激动得连声音都颤抖起来。李汉却皱了下眉头,付道:嫂子也真是的,这事即便是她猜出来了,也不能往外说的。哥哥刚做上英雄。万一传出去,那岂不是又把荣誉弄到我身上了?哎,这个卢小红,看她挺聪明的,怎么能干出这么糊涂的事。想着,李汉在李明宇面前也不得不承认这事是他安排哥哥干的。在说完这些地同时,他提醒父亲,这事千万不能向外说。

李明宇听了更是感动,他告诉李汉,卢小红只是把这个事告诉了他。让李汉不要担心这个。

放下父亲的电话,紧接着电话就响了。是闫同打来的,他也是看到了李建的英雄事迹向李汉道喜的。从闫同的这个电话打进来一直到中午。从四面八方肥大来贺喜地电话就一直没有停过,李汉到最后都接絮叨了,索性听声,一个电话也不接。

中午吃过午饭,电话依旧响个不停。总不接电话又怕耽误事,李汉就想喊赵凤过来替他处理这些电话。可喊了两声。赵凤手下的一名会计走了进来。

“李总,赵总监今天没来上班,你有事吗?”

李汉一怔,赵凤从来都是风雨不误的,怎么今天居然矿工了?

“她没说干什么去了吗?”

“没有,昨天走的时候我们还是一起走的,她没说今天不来呀。”

“哦,你出去吧。”李汉感到很蹊跷,就手抓起了响个不停的电话。打算接过这个电话给赵凤打传呼。

“李总啊。你可接电话了,急死我了。”

李建听出是八位公子里的郭玉国。问道:“玉国,什么事?”

“嗨,是个大好事,刚才老头子给我打电话,最近国家搞的那个电子对碰的高科技术被迫停下来了,原因是美国的一些专家在关键地时候起了高调,他们向国家提出了很多无礼的要求,结果在遭到拒绝后就都回国去了。”

“怎么会这样?”对于电子对碰技术李汉有着很深的记忆。他记得这是前生国内地一件盛事。正负电子对撞机是国家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和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性突破。

“玉国,他们专家都回国了,你怎么还说是好事呢?”李汉有些不解地问。郭玉国的老头子在国家就是负责高科技研究领域的,可那些美国专家甩手不干,这小子还说是好事,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嘿嘿,李总,这你就不知道了。老头子刚才告诉我,首长认为美国专家是故意这么做的。国家这次投入了近三个亿,而在这个调试的关键时刻他们甩手不干,明摆着没安好心。首长一怒之下让老头子尽快想别地办法,坚决不能让他们看笑话。”郭玉国说到这,话音变得神秘起来:“李总,首长跟老头子还说了,不惜一切代价,懂吗?这就说明只要不用美国专家把这项成果搞定,花多少钱都无所谓。嘿嘿,你说这是不是好事?”

李汉听懂了郭玉国的意思,他给自己通风报信原来是想让自己出头拿这项科研项目,同时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发笔国家的财。他皱了下眉头,这钱可不是好赚的。现在自己的手底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技术队伍,即便是有,在这样的时候若是向国家狮子大开口,岂不是自己找骂?

出力不讨好的事,李汉不打算去做。可转念一想,这美国人也太欺负人了。他们满打满应的在几年前帮国家搞这项技术,在关键时刻又弄这么一出,这不是目中无人吗?

妈地。看来我这事还非得参与一下不可了。李汉心中陡生一股激奋。而须臾过后,他感到象这样地高科领域,光靠激情是不行的。这得拿实打实地真功夫去干。正郁闷间,忽听话筒那边的郭玉国道:“李总,你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是觉得咱们现在没有这样的技术人员拿不定主意,嘿嘿…。”

听郭玉国笑得有些得意,李汉觉得这小子有猫腻儿,道:“玉国,别兜***了,说出来,我知道你小子可能把这个事都设计好了。”

“你猜对了,哈哈,李总,说实在的,这事是老头子帮咱们设计的,他跟我说最近苏联总到国家来进口粮食,他们那连续干旱了两年,粮食供应不上了。可咱们国家这两年的收成也不理想,国家一直没答应。现在出了这事,老头子的意思是叫苏联人找你,而你在三江口不有的是粮食吗,随便给他们点,咱们即要钱又要他们在这方面的专家,哈哈,苏联的专家比美国的强,这样一来,电子对碰的钱不也赚到手了吗?”

李汉闻听,沉吟起来。郭玉国所说倒不失是一个办法。可在三江口的那些粮食,他现在根本就想出手。苏联才干旱了两年,虽然缺粮,但还没有达到明年那饥荒遍野的惨况。而屯在三江口的那些粮食,他就是想在明年跟苏联交涉个大生意的。可眼下事情赶到这了,如果不少拿出点粮食,苏联专家是不会来的。

李汉握着话筒,皱眉凝思。一分钟后,他忽然琢磨出了办法。暂时不答应向苏联出口粮食,但可以用粮食换几个专家过来。苏联现在穷的没别的,就是专家多,相信换几个专家根本就用不了多少粮食。何况通过者事先跟他们联系下也不错,这样明年跟他们谈那个大生意的时候,就有了垫底了。

“李总,你在不在,李总…。”郭玉国听李汉不说话,一迭声的在话筒里问起来。

“玉国,你去跟老头子说,这事咱们干了,不过有一点你一定要说清楚,咱们的粮食现在不卖,如果苏联肯出专家帮咱们搞这项技术的话,我可以给他们一百万斤粮食。”

“你的意思是用粮食跟他们换专家,而咱们的粮食不要钱?李总…。”郭玉国听了,惊讶的想提醒李汉,现在的情形下,如果把那些粮食都卖给苏联,不但能卖高价,还能把专家按附加条件弄过来。可李汉却根本不想动这批粮食,三江口的亿万斤粮食的价值在李汉的设计中远远比这个要高出千万倍,所以,李汉没等郭玉国把话说完,就插话道:“玉国,你马上按我的意思去办,呵呵,你说的意思我懂,但我有我的打算。”

郭玉国听李汉这么一说,也只好领命放下电话去联系这件事了。处理完这件事,李汉摸了支烟,点燃吸了一口,这时,墙上的挂钟响起了下午两点的钟声。李汉忽然想起赵凤整整大半天没露面的事。

不应该啊,这丫头上班一向都是早来晚走,今天这是怎么了?李汉想着,心里竟莫名的慌乱起来,他操起电话给赵凤打了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