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茅山派
作者:儿童团团员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00

二小一个人独自漫步在街头,现在已经过了上班时间,路上并没有多少人,车辆也了了无几,在这繁华的都市里少有的安静下来,此时他低头思索着刚刚赵飞燕的用意。

从赵飞燕的最后的动作来看,虽然没有看破他的身形,但绝对猜出他当时并没有离开屋内,所以才会回头有那深意的一眼,但既然如此,她又毫不避嫌地拨打电话是什么意思?

虽然她电话里并没有透露出那批货物的详细信息,但已经透露不少,反而让他更加迷惑起来,但心中也有些大胆的猜测,如果真的如他所想,那么就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这批货物感兴趣了,甚至他自己,也开始对这批货物感兴趣起来,甚至隐隐有些期待。

二小就这样一路思索着一路向前走着,忽然一阵吵杂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到了城隍庙门口,所谓的城隍庙,在全国各地都有,河月市自然也不例外,位置处于河月市中心,虽然现在依然有庙,有城隍,但真正来此地的大多数并非参拜城隍,而是因为此地是河月最大的集贸易,批发,玉器,古玩等等一条街的繁华市场,二小之所以来此地,是想买些朱砂,黄纸什么的回去制符,而河月市想来也就此地有售。

城隍庙的玉器和古玩都是在一条街上,除了正规的店铺之外,还有些小商贩,就地摆上一些锈迹斑斑,各式各样的小东西,开始吆喝起来,虽然一大早上的,但人已不少,显得非常繁华,但大多数都是些老人,有些手中还拎着鸟笼,不时地这个摊贩瞅瞅,那个摊贩看看,遇见新奇的东西,立刻驻足围观,以此来打发时间。

其实这里的东西,十有**都是假的,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想要淘到真货,那完全靠个人眼力了,虽说卖假货不合法,但国家也算默认这种行为,只要不是倒卖国家一级文物,也不会有人来管你。

虽说是假货,但依然能从中感觉的出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漫步其中,各种新奇之物无不让你眼花缭乱,也是一种享受,二小本身对古董没啥研究,倒是前世王放乃是书生出身,对字画笔墨纸砚知之甚深,至于其它,也是一样白,也许有人会认为,他生在宋代,最起码能认识宋代物品啊,其实不然,就如同用现代工艺制造出一件八十年代的物品,你能分辨出来吗?肯定不行,除非专业人士。

整个城隍庙,卖黄纸和朱砂的就有好几家,但二小看了几家,都不是他想要的,现代科技太发达,这几家卖的全是假货,完全都是人工制成,对制符来说,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所卖的黄纸也比较差,不但薄,而且许多毛边,估计只要一下笔,字就会连成一片,根本不能作为书写使用。

最后还是问了许多人,经人指点,找到了一处,在一个小胡同里,店面不大,里面也显得比较乱,但柜台和地下都很干净,想来经常有人打扫,二小进来的时候里面没有人,于是随便看了看,发现还真不少好东西,例如桃木剑,柳树枝,槐树叶,八卦镜等等辟邪降妖之物应有尽有。

就在他打量的时候,从内屋走出一位老人,须发皆白,身材虽然有些纤瘦,但精神奕奕,看起来很硬朗,看到店中有人,有些意外,他这小店很少人来的,即使有人,也都是一些熟人,陌生人几乎没有,更何况是年轻人,于是上下打量了下二小,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很普通,不似同道中人,但生意还是要做的,于是笑着迎上去道,“小伙子,我们这里是卖道家用品的。”

二小见他问的有趣,于是也笑着回道,“我当然知道你卖什么的,我也知道我买什么的,所以我才进来了。”

老人闻言,呵呵笑了笑道“那么……?你要些什么?”

“给我些朱砂和黄纸。”二小乘机打量下老人,这老人看来也是修行中人,但境界不高,只能算是入门而已。

“好的,那么你要几品的?”老人开口问道,其实这样问也是想探探二小底细,要不是修行中人,肯定不会知道普通的朱砂和黄纸也有特级划分的。

二小知道他什么意思,但并没在意,开口道,“给我特级品吧。”朱砂和黄纸皆有三品,在这之上还有特级品,这才是制符的最佳材料,能更好地发挥出符咒的最佳威力。

老人闻言,神色一凛,也没有了嬉笑之意,年轻人这样说,最少也是修行中人,而且他又看不清他的底细,这最少说明境界比他深上许多,修行界以实力论辈分,所以恭谨地道,“您稍等,我去后面给你拿。”他柜台里面摆的都是些三品劣货。

老人从屋后取出一大包纸,和一个木制盒子递给了他,二小摸了摸纸,发现非常厚实,而且细腻滑爽,感觉如同上等宣纸,不愧为特级品,接着打开木盒,一股扑鼻香味立刻散发出来,里面盛满的朱砂也色成褐色,用手指捻了一小撮,搓了搓,发现有些扎手,这正是特级朱砂的特征,但为什么颜色不对,是因为这朱砂用黑狗血浸泡过的,黑狗血本身就有破邪能力,用浸泡过的朱砂制符,威力自然更甚,但唯一缺点就是,黑狗血特别腥臭,所以才又添加了香料,以去其味。

但以茅苍术作为香料的,在修行界中只有一派,那就是上清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茅山派,或是茅山上清派,它和北方龙虎山正一派,是道教两大派,而南方擅长炼丹,北方擅长捉鬼,所以又有,南“丹鼎”北“符箓”的说法。

再从旁边的一些器具的制作手法上来看,愈加可以肯定,这老人绝对是茅山弟子,于是很满意地收起盒子,道,“老居士不在茅山修行,居此红尘,闹中取静,以此炼心,真是好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