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人才招聘(1)
作者:我家住在大河边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16

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当汽车从长江大桥上越过长江,这条中国最大的河流时,它就进入了中华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市之一江苏省的省会城市——金陵。

金陵作为中华国的一个六朝故都,吸收了六朝的精华,江南的底蕴,显得十分的大气和繁华。

一栋栋的高楼拔地而起,用不同建筑方式的向人们展示它的风格。党政军向行人散发着威严的不可抗拒的气势,商家店铺尽显豪华和奢侈,住宅小区努力营造田园气息…。在临街的道路边,一个个巨幅的广告牌在拼命的抓人眼球,大街上车流拥挤,人行道上人头攒动。

在一条通往金陵大学的街道边,粗大的法国梧桐象两排巨人撑开漏洞的巨伞,把大部分的阳光挥洒向天空,透过巨伞的漏洞,秋日的阳光把它金色的光芒斑斑驳驳的射向一只只乌龟般向前移动的车辆。路中央的绿化带上一族族人工种植的花草,伴随着一阵阵知了不知疲倦的叫声在秋日点滴的阳光下花香四溢。

对于这趟金陵之行,坐在车里的张明,感到一点儿都不轻松,种种压力从出发前接到小倩的用人标准时就一直存在,只不过到了金陵更大而已。原因是公司的用人要求很高,也不知道小倩是怎么想的,竟然大多数都专业要求博士学历以上,只有极少数要求硕士以上,而且本科阶段必须是211工程院校的,宁缺勿滥。

但这样的人才即使是经济不景气,就业前景也非常好,人家凭什么到这个无名的乡镇企业来工作,虽然公司愿意为这些人才提供非常好的待遇,但是这帮人有时更看重的是公司的实力和个人的发展空间,再说中国人都有一个面子问题,要是一个被亲朋好友寄予厚望的人,他(她)的工作单位是一个不发达省份的乡镇企业,估计连他们都不知道怎样向别人介绍他的工作单位。

果然,当张明来到金陵大学就业办时,一开始那些工作人员非常的热情,这年代就业率可是评价高校办学好坏的重要指标,可当张明有点害羞得把红日公司的招牌打出时,就业办的工作人员立刻失去了兴趣。虽然社会上也流传着某著名的高校毕业生卖猪肉,但那是人家个人行为,作为校方,你动员大批国家著名高等院校的博士生到一个偏远的乡镇企业去工作,估计校长自己也感到该下课了。

就业办的工作人员甚至嘲笑这个红日公司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在得不到校方支持的情况下,张明就自己打出广告,冲着公司的待遇,倒也有不少人来看热闹,可一涉及到户口、住房,甚至还有女生红着脸小声地问将来有了小孩,小孩的户口问题。面对这些实质性地问题,张驰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有一个准信。

得,搞了半天,狗屁,什么红日东升,照耀中华,也就是一个皮包公司。在弄清楚公司的老底后,投简历的寥寥无几,而且没有一个符合要求,更别提签约了。

厚着脸皮,张明又等了几天,看看有没有鱼儿上钩,结果看热闹的也变少了。无奈之下,又去了其他高校,结果还是不理想,张明又去了上海,结果更惨,有的高校人家连招聘会的广告都不让贴,说他是骗子。

张驰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兴旺镇,说没有招到一个合格的人才,王有财一听,不对呀,我提供的待遇比李晨当初给自己的要好上许多了,更别提卖猪肉的了,不说应者云集,最起码不会一个也找不到吧,这事透着古怪。

看到王有财不解的表情,张明把小倩的招人条件说明书递给了王有财,王有财一看,心里那个气,把刚抽了一半的中华烟狠狠的按在烟灰缸里。

张驰走后,他就把小倩叫到自己的办公室,狠狠的训了一统。妈的,老子是办工厂,不是办中科院。

可小倩却说,根据她的判断,要想在短期内形成生产力,必须要招聘高素质的人次,接受能力太差的人,短期内是无法达到最低的要求。

经过小倩的解释,王有财才觉得原来这个新型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电站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玩得转的,除非用高级机器人,否则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没有通融的余地。

既然别无选择,那就只好再招呗,不过,在招人之前,必须要拿出一些东西让这些人感到红日公司的确是这些人心中的理想单位。

想通这些,王有财的心绪渐渐平息了下来。他把那棵熄灭了的中华烟又重新点燃,吐出一大口以后,慢慢的对小倩说道:

“小倩,今晚你就不要忙别的了,给我整出一些学术文章,署名红日公司王有财。所有需要招聘的专业都要涉及。内容方面尽量不要涉及应用,理论上要领先当前十年左右,要在高校的师生面前展现我红日公司雄厚的科研实力,为下一次招聘造势,写好后明天我派张驰开车送到金陵大学学报编辑部”

“没问题,王先生,我马上就可以写出十篇超出现在各相关行业理论发展水平十年左右的学术报告。”小倩依然那样的恬然。

第二天一早,小倩就把王有财叫醒,递给他厚厚的一堆打印资料。王有财稍微浏览一下,发现自己一篇也看不懂,看来小倩的文章写得有分量,于是就把它交给张明,让他去下午去一趟金陵大学学报编辑部,交给学报主编。

张明一听还要去金陵大学,头都大了,不过在王有财的威逼利诱之下,还是去了。

当张明驱车来到金陵大学,找到学报要求见主编时,值班人员告诉他,主编黄教授正在家中审稿,于是,张明又向别人打听到了黄教家的住址,费了好打一通劲,总算找到了主编黄教授,对于这种主动上门的投稿者,黄教授很烦,也很火,处于礼貌还是收了,然后看也没看,就丢到一边把小王张驰打发走了。

等张明走了以后,主编看到桌上厚厚的资料,忍不住拿起了一本,一看标题,晶体结构论,老家伙一看标题就乐了,自己就是研究晶体的,看来这个作者可能是被职称文章逼得慌不择路了,这么个大的的东西也敢写。可是慢慢的,黄教授不笑了,最后黄教授越看心里越吃惊。在这个洋洋数万字的文章中,有许多地方对当今困惑学术界的难题直接给于理论解释。

在老伴的强制下,黄教授胡乱弛了几口晚饭,然后一鼓足气看完了这篇文章的余下部分。看完以后觉得意犹未尽,又拿起下一本,一看是人工智能方面的,他看不懂,在往下翻,是化工方面的。再往下翻光学…整整十个方面,再看文章署名,都是红日公司王有财。黄教授感到头有点晕,赶紧掏出一片速效救心丸。缓过气来的黄教授,拿起电话,挨个给自己校内的的学术界朋友打电话,报告这个重大发现。

张明回到红日公司暂且不说,单说金陵大学,第二天一大早,金陵大学学报编辑部内主编黄教授双眼通红,在编辑部会议室内热情的招呼着一大堆学术带头人,在这帮老头、老太急切的目光中,黄教授挨个递给这些人每人一份资料,并吩咐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给每个人上了一杯茶。

小伙子倒完茶以后,就退出了会议室,顺手把门关上。小伙子走后会议室内除了时而传来的翻阅声,一片寂静,坐着十几个人的会议室内好像无人一般的安静,众人都在埋头审稿,唯有黄教授在闭目养神。过了很长的时间,终于有一个化工系的张教授率先看完。

“张教授,你觉得你看得这篇文章怎么样?”看到这个化工专家已审阅完毕,黄教授急切的问道。

“这个署名为红日公司王有财的作者就凭他们在这篇文章中总结出来的几条学术理论,有进入诺贝尔化学奖提名的可能,前提是他们在文章中引用的数据不是伪造的,当然这些数据即时是臆造的,这篇文章仍有发表的学术价值。”

张教授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听完张教授的话,黄教授也不禁生出同感。

随着其它教授的陆续审稿完毕,每一个阅稿人都对这个王有财给予极高评价。

送走一大帮金陵大学的学术泰斗以后,黄教授叫来编辑,让他把金陵大学学报近期所有的文章都停了下来,专门刊登红日公司王有财的文章。

那一大帮金陵大学的学术泰斗离开了学报编辑部后并没有直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们私下商量了一下,拥到了校长室,强烈要求学校领导层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署名为王有财的作者聘为学校的特聘教授,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至少也要邀请他们来做几场学术报告,以解众人之惑,弄得这个校长也热血沸腾,这样的人才若是能找到一些到金陵大学,足以让金陵大学在全球高校的排名榜上上升一大截,在国内傲视群雄。

在张明离开金陵大学一个星期后,金陵大学的第十期全部改版刊载王有财的文章。这一期的刊物一出,在整个金陵大学校园引起轩然大波,随后以金陵大学为中心,迅速波及全国,随着这一期刊物上的内容被国际上几个最权威的学术期刊转载,更是在全球引起轰动,这极大的提高了王有财的知名度,同时也给王有财带来了许多麻烦,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