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再起波澜的升迁
作者:登山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10

年底,林海向河大领导提出了一个建议,由河大用函授教育的方式来为陆山县培养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人才,届时河大只需要发给结业证就可以了,同时他也提出了办学教学的大致方式。

林海需要的不是文凭,而是有经营和管理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这是文革十年以来第一次有单位主动提出来要委托大专院校为他们培养人才,林海的建议立刻引起了河大领导和学者们高度上重视,同时在校园里也引起了轰动。经过了多次讨论和征求意见后,河中大学同意了林海的建议并制定了函授办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陆山县那边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林海和河大一商议定了以后立即打了个电话给王士安,要求第一批先从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中招收一百五十名学员,其中小河公社原来选拔的那些人都要包括在里面。全部的学费由小河公社担个大头,以后每年再招收一批。

王士安道:“这倒是一件好事,可是你为什么只在农村青年里找,不把面再扩大一些呢?也可以把我算在里面嘛!”

林海道:“,这些人是我们自己要用的,那些吃商品粮的人和下乡知青的目标是上学招工,培养完了你能留得住吗?我们就是要给那些地地道道的农村青年以奔头,不但要让他们学知识,还要组织他们到外面去开阔眼界,今后要让他们遍布全国。至于你说你也想上学,这倒是给我提了个醒,愿意学的干部跟着学也可以,但我估计过两年国家会有更适应在职人员的高等教育方式出台,在任用干部上也会逐渐考虑文化程度,你们还是在基础文化上多下点功夫好些,到时候拿一个正正规规的学历。”

农村青年不离开家也可以上大学,而且学费主要由公家承担,学成以后还可以派到外面去工作,这个消息立刻轰动了整个陆山县。小河公社以外的那些农家子女们也看到了新的希望,报名者竟达到了二千多人,这让杨定远王士安等大伤脑筋,公开抱怨林海惹完了事又撒手不管了,把一摊子难题都留给了他们。不过抱怨归抱怨,事情还是得办好,最后只得采用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又央求林海与河大商议再追加了五十个名额,这才好歹算把事情摆平了。

陆山县这么大的闹腾,平阳地委书记庄永华不可能不知道,一个电话就告到了宋汉杰那里。

面对宋汉杰假装没好气的询问,林海信誓旦旦道:“宋伯伯,我就要用这些人几年之内给你打造出来一个在市场大潮中行驶的经济航空母舰来。”

宋汉杰道:“我真是不知道你小子将来到底想干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你看看,你现在一个人把工农兵学商都占全了。”

林海仔细一想,“可不是吗?还真的都全了!”

宋汉杰只顾摆长辈的架子,一时忘了在孙云霞面前同样也说不得林海半点不是,话音刚落立时就惹来了一阵噪舌,他只得无奈的大冷天到院子里散步躲清静去了,不过心里倒是对林海的宏大目标暗自称奇,不禁又想到了老来所依的事。

随着十一月初中央做出了撤销张雨春河中省委副书记职务接受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后,十二月河中省又相继有两个革委会副主任和一个宣传部长被免除了职务,分别离休或降职使用。马民远调整为主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而宋汉杰则升任省委副书记接任了原来马民远管的一摊。

令林海惊讶的是从中央部委调来的一位革委会副主任竟是前世王晓燕的公公,而且仍是主管政法工作。看来历史变中有不便,不变中又有变。不过今世林海已经不用为此事操心了。

接下来河中省也开始了对地县级领导班子的组织清理和调整工作。

平阳地委书记金天悟虽然在最后时刻止住了投靠张雨春的脚步,但因邱一鸣的牵连还是不适合继续留在平阳地区,被调到了另外一个地区去任地委书记,其位子由原来的地委副书记庄永华接任。两人一同到省委后,庄永华是由马民远找他谈话,而金天悟则破例的被领进了严明的办公室。这让金天悟和不少人都感到很意外。

严明和金天悟谈话的内容大多都是例行的,也不会许愿盒承诺什么。但省委书记做出的这个姿态远比谈话的内容更重要。

从严明的话语间金天悟也听出了这次是老领导宋汉杰保了自己一把,所以从严明那里出来以后,金天悟又专门去拜见了宋汉杰以表示感谢。

宋汉杰一听秘书通报就立刻让他把金天悟领进来,态度极为热情的接待并给与了一番鼓励,“偶尔”的提及了那天王化堂给林海打电话的时候他就在旁边,意思告诉了金天悟,这个人情还是要记到林海的头上。

陆山县委书记邱一鸣毫无疑问的被免去了县委书记职务,在交代问题的同时等待下一步的处理。杨定远和王士安分别担任了陆山县委正副书记,副书记熊来江则调回原来的县里任了县委书记职务。

相识的人都笑熊来江是到福地里打了个滚就升了天。熊来江则正色道:“这个滚是那么好打的吗?你们没见到另一边就是万丈悬崖!”

这些干部的沉浮对林海来说并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甚至涉及到陆山县的干部宋汉杰还征求过他的意见。令林海感到惊喜的是随着新一年的到来,自己的父亲和张振武的事有了想象不到的结果。

元旦之前一直在北京读书学习的林思远和张振武本想回家过节,但却被告知节后有首长要和他们谈话,请他们暂时留京。两个月来他们不但在新的军事知识和理论方面收获颇丰,而且结识了一帮手握军队重权的老将军。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计个人荣辱,没有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而是不折不挠的仍把心思扑在军队建设上的高风亮节,更是得到了老将军们的赏识和器重,并为他们四处广为传扬。

元月三号,一位军队元勋在总参总政负责人的陪同下接见了林思远和张振武,代表军委宣布撤销了原来对他们的错误处理并恢复原职,同时宣布任命张振武为S代理军长,林思远为S军代理政委,并感谢了他们为军队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勉励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

那位元勋在与林思远握手告别时还特意说了一句,“你有两位值得尊敬的父母,还有一个优秀的儿子。”

林思远和张振武带着新的任命,与升任大军区参谋长和副政委的原军长政委从北京一同回来后,立刻在S军再次掀起了巨大波澜。

原来人们估计两人复职是肯定了的,没想到复职的同时又越过了那些老资格的副军长副政委而同时担任了代理军长和政委,这在全军都是极为罕见的。

“代军长?代政委?那还不是过渡一下做个样子!”

“什么叫胆识?什么叫机遇?这就是样子!”在这两位不到两年间的大起大落再大起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人高兴,有人伤感,也有人黯色。

最高兴的当然就是自己家的人了。曲静和魏明芳心中的激动还勉强控制得住,可萍萍和萌萌终于扬眉吐气了,喊着叫着进这家窜那家的闹了个翻天覆地,最后还分别逼着各家母亲马上派车去把各自的哥哥都接回来。不过曲静到底还是没听两个丫头胡闹,只是在上班时把电话打到了严明家,对楚青说明了事由后让她转告林海星期天回家一趟。

星期六的下午,林海开着带着王晓燕和严琳回到了家。严琳这次可是受父母的正式派遣代表他们上门祝贺的。

刚一吃完晚饭,林思远领着林海就来到了张振武家的书房。

中国的陆军是以军为一个完整的作战集团。多少军中豪杰都以能指挥这样一个集团为毕生所愿。但经过了两个多月学习的林思远和张振武已较为清楚的看到了我军与军事强国之间的巨大差距,在走上了这个岗位以后均为肩上责任之重大和时间之紧迫而感到焦虑。他们都迫切的想听一下林海这个百灵脑袋的意见,何况林海现在也是军中之人了。

前世从军近七年多、又经历过自卫反击战的林海对军队中存在的弊端可谓是了解甚深,甚至说有切肤之痛也不为过。

比如在装备上,除了炮兵和装甲兵以外跟Y军比起来还不如他们。Y军使用的几乎都是冲锋枪,而林海的连队上战场时还有一大半人在用半自动步枪。还幸亏是用缴获的那些国产或苏联造冲锋枪把战士们手里的半自动换了下来,不然在几十米外就是丛林的情况下,要不是靠了瓢泼般的弹雨,以后的那几个阵地能不能守得住都是个问号。

再如战术上简直就是极为原始,进攻时大炮一轰就是一窝蜂的往上冲,什么火力配置,班排战斗小组之间的协调也都不讲了。而一旦受阻后又不知所措,连长营长守着步话机竟连呼叫炮火支援都不知道。坦克除了见到在公路上搭载着步兵跑以外,在正面进攻的阵地上就没见到过一辆。说是有河流阻挡,可工兵和舟桥部队又是干什么吃得?

林海连队里到了边境以后补充了十几个新兵和老兵,林海叫一个排长去对他们做测试,那位排长回来对林海报告说完全是给敌人送了十几个活靶子来。再训练已经来不及了,林海只得安排他们去送弹药运伤员,就这还牺牲了三个。

用一些老人后来的话讲,就是调二十几年以前端着三八大盖和汤姆式的四野来,仗也要比现在打得顺畅。

就拿前几个月的抗震救灾来说,虽然有些路段和桥梁被破坏,但不同的区段内还分散着不少的运输车辆,完全可以组织起来实行接力运输,可由于隶属于不同军兵种和不同系统,基层的指挥员在协商不同的情况下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结果致使部队有车乘不上,仍然徒步开进。林海测算了一下,如果那些部队强行征用车辆或在行进中向上级汇报,前锋部队至少可以提前三个多钟头进入市区。这时多宝贵的三个多钟头呀!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