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高平之战【2】
作者:史书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03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柴荣眼见得樊爱能、何徽两人兵败如山倒,气得直咬牙,这两个家伙也特不中用了,还是老资历的高级将领呢,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混上来的?临阵脱逃不说,手下军士毫无斗志,在战场上叛变投敌,不知道怎么带的兵?柴荣愤然拔出佩剑,亲自指挥身边的亲军卫队,冒着枪林箭雨向前冲杀。

但情况不容乐观,兵力本来就少,樊爱能、何徽两人带的人马溃散后,三成兵力又少了一成。而敌人刚刚赢了一阵,士气很旺。

在这危急关头,禁军中一位年轻军官振臂大喊起来,“现在皇上很危险,该我们出力的时候到了。”又回头对张永德说,“张将军,北汉军洋洋得意,自以为得计,必然会忽视防守。如果我们奋力冲击,出其不意,一定能打败他们。咱们现在分成两拨,向两边散开,将军请带领弓箭手绕到他们的西边,我带领人马转到他们的东边,然后咱们一起从敌军侧翼发动攻击,从中间截断北汉军,使他们前后不能相顾,他们的阵形就会大『乱』。成败在此一举!”张永德连声说好,两人各自带了二千人,按计划行动。

那军官一身银『色』的盔甲,胯下骑一匹大白马,手里舞动一根通天水火棍,像一条出水的蛟龙一样,率先冲入敌军阵中,士兵们紧紧跟在后面,无不奋勇争先,以一敌十。北汉兵来吧,我们今天跟你们拼了。见过不要命的,但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北汉兵纷纷往两边躲避。

奇迹出现了,两千人马竟然在『潮』水般的北汉军中杀开了一条血路。北汉军果然被拦腰截断,首尾不能相顾。

战争出现了转机,周军士气大振。柴荣定睛一看,舞棍的“拼命三郎”乃是赵匡胤。

27岁的赵匡胤今天终于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参军5年来,赵匡胤一直没有参加过大规模的战争,虽然郭威称帝的时候升了官,担任滑州副指挥,但其实只是个虚职,实际上还是留在澶州,跟随柴荣在大后方呆着。每天就是看看兵书,练练拳脚,要不就是逛逛大街,听听评书,生活过得相当滋润。后来跟着柴荣到开封,担任开封府马直军使。世宗即位以后,顺理成章地成为禁军中一名中层军官。总的来说,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波澜不惊。

不过,命运没有忘了他,在恰当的时候给他送来了一个大礼包。

神箭手内殿直马仁瑀也受到很大的鼓舞,他大吼一声,“连御驾的安全都保护不了,还要我们何用?”跃马而出,对着冲过来的北汉兵连发数十箭,『射』死几十人,吓得北汉兵不敢上前。

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也到柴荣面前请战,“陛下,敌人已经快撑不住了,请陛下先休息一会,看我们为您破敌。”说完,带领几百骑兵冲进北汉军中。

真是冤家路窄,正巧碰上张元徽。敌人相见,分外眼红,来吧,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要说马全义也真是一条好汉,拍马舞刀与北汉第一勇将大战了20回合,不分胜负。不过,张元徽也终究不是浪得虚名,马全义渐渐感觉体力上有点吃不消。马仁瑀在旁边看得着急,暗地里瞄准张元徽马头放了一箭,不偏不倚正中马的右眼。

那马疼痛难忍,猛地一下跃起,把张元徽掀翻在地。马全义上前一刀,结果了张元徽的『性』命。北汉兵原来只顾跟着张元徽向前猛冲,几乎所向披靡。他的突然倒下,瞬间瓦解了北汉兵的士气。

似乎老天爷也偏心周军,南风越吹越猛,周军借着风势顺风冲杀,势不可挡。失去了勇将张元徽的北汉军溃不成军,刘崇看看败局已定,慌忙亲自举起红旗,鸣金收军。

令刘崇气愤的是,自己花大价钱请来的帮手,却一直按兵不动,在旁边坐山观虎斗。你刘崇不是逞能吗?你摆下的烂摊子自己收拾吧,杨兖此时乐得袖手旁观,指挥辽军安然撤离了战场。

载入史册的“高平之战”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这一仗中,柴荣寄予厚望的大周老一辈高级将领大都表现平平,樊爱能、何徽更是临阵脱逃,罪不容诛。倒是禁军中三个青年军官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为大周锁定胜局,帮助世宗度过了难关。

柴荣对他们的表现非常满意,赵匡胤经常跟随身边还算比较熟悉,而那两个马姓军官却打交道不多。

马仁瑀,21岁,河北大名人。从小不爱学习,眼看十几岁了还不识字,爸爸心里着急,就强行把他送到学校,但这小子却偷偷溜回了家。不得已,爸爸又送他去乡里的学校学习《孝经》,可是在那呆了一个多月,小马还是斗大的字认不了一箩筐,真够可以的。老师恨铁不成钢,用戒尺打了他几下,没成想他还记仇了,晚上悄悄放了一把火,把学堂烧得一干二净。所幸老师命大,没有被烧死。

跟赵匡胤一样,马仁瑀也很喜欢玩打仗游戏。他自称将军,带领村里同龄的小孩们,每天在后山上训练排兵布阵之法。而且每次都会约定好游戏时间,如果有人迟到,就得挨鞭子。不过,小将军也有可爱的一面,他会时不时买一些水果分给大家伙儿,所以大家玩游戏还是很积极的。

长大以后,倒给他练就了一身好箭法,应该算是自学成才,力气也大,能开200斤的硬弓。虽说比不上后来能开300斤硬弓的民族英雄岳飞,但比潞州节度使李筠却要强得多了。

16岁那年,马仁瑀参加了郭威的部队,很受郭大元帅的赏识,留在身边做了贴身卫士。郭威称帝后,他担任内殿直,相当于太祖的警卫排长。

来这儿之前,世宗曾组织禁军卫士们在皇宫内苑中练习箭术,为参加亲征做准备。马仁瑀的表现是最突出的,他的弓最硬,而且百发百中,所以经常得到世宗的赏赐,家里攒了一大堆锦袍、银带。没想到,“神箭手”特长今天派上了大用场。

再看马全义,29岁,幽州(今北京)人。他的特长是击剑,10岁就开始学击剑,剑术非常了得。不过,他的运气却不怎么样,之前跟的好几个领导都是造反派。

15岁的时候跟随一个叫范延光的,后来姓范的起兵造反,被后晋高祖刘知远讨平。范延光全军投降后,马全义被分到后晋禁军。不过,在那里混得并不开心,马全义感觉升迁无望,就连夜逃走了。

但不幸的是,命运又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跑到河中投奔了李守贞,李将军为人多疑,刚愎自用,马全义并没有受到重用。但是,你还别说,当时还只有马全义对『政府』军的打击最大,他经常带领敢死队员,晚上出来搞偷袭,而且每每得手,弄得郭威很是头疼。李守贞被消灭以后,马全义不得已又一次远走天涯。

不过,马全义的心态比较好,他知道自己是一块金子,迟早会发光,所以一直没有放弃打拼,改名后又去澶州投奔了柴荣。

后来跟随世宗到京城,被太祖郭威一眼就认了出来。冤家就是路窄,躲都躲不开,但宽厚的太祖没有发火,没有生气,他亲切地握住了小马的手,笑呵呵地对左右说,“马全义特别忠勇,以前在河中的时候,屡次挫败我军,你们应该向他学习。”

忠勇的马全义终于时来运转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