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长乐冯道【3】
作者:史书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26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到了后晋少帝朝,冯道担任太尉,进封燕国公。但后来有人在少帝面前诽谤,被贬为同州节度使。

不过,辽主仍然很器重他,在入侵中原后,耶律德光专门派人找冯道来主持政务。冯道没有拒绝,但也没有做汉『奸』,帮助辽人欺压中原百姓,他选择了第三条路。有一次,辽主耶律德光问他,“天下百姓,怎么才能救得?”冯道先生回答,“现在百姓很苦,即使大佛出世也救不了啊,只有皇帝您能救得!”听起来是在拍马屁,但回味悠长。耶律德光有所感悟,开始禁止“打草谷”等扰民活动。

所谓“打草谷”就是军人集体抢劫,一向是辽人的传统项目。辽军主要通过“打草谷”的方式来筹集军饷,激励将士。

但“打草谷”屡禁不止,终于激起了中原百姓的大规模反抗。公元947年3月,耶律德光被迫撤离,顺便把中原的『政府』机构全部迁往漠北。

就在这时候,老天爷再一次站到了中原一边。还没有出边境,耶律德光就在常山病死了,永康王又着急回去争夺皇位,『政府』的北迁计划出现了变数。

大部分辽军回去了,只留下一小部分兵力维护治安。后来被汉军赶走了,常山重新回到了汉人的手里。冯道带领同事们四处安抚百姓,很快局势就稳定了。他还解放了很多被辽人霸占的中原女子,先是把她们安置在尼姑庵中,在联系上她们的家人以后,又派人把她们送回了家。事后,有人认为冯道的功劳很大,他却说,“我是一个文人,能做什么?功劳都是各位将领的。”

从常山回来后,冯道去见了在太原称帝的刘知远,官拜太师。在这里,他又一次捍卫了冯大胆的名声。

以前刘知远在太原的时候为了扩充军事实力,提高军队装备质量,颁布过一个政策,把牛皮定为军需物资,禁止老百姓私自买卖使用,所有牛皮都必须上缴官府。但实际上牛皮的民用用途还是挺广泛的,而且用了上千年,突然禁止很不习惯,所以当时很多老百姓违反,犯下死罪。后汉皇朝建立以后,这个政策还是没有废除。

直到在上党遇到了挑战。

因为判官张璨坚决反对,不愿给犯法的20多个平民定死罪。张璨还主动帮犯人上诉,但最高法院予以驳回,理由是“地方官目无朝廷法纪。”

最后,闹到了刘知远那儿。刘知远也生气了,“一个小小的地方判官怎么这么胆大妄为?他们都是死罪,包括那个小判官。”

冯道站了出来,“陛下在太原的时候可以禁止民用牛皮,但现在有了天下就不应该再禁止了。那个小判官,虽然官位卑微,工资也不高,但不贪生怕死,敢于为百姓仗义执言,他应该得到奖励。臣身居高位,却没有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让这个政策继续害人『性』命,我才应该判死罪。”

冯道顿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张璨做得对,请陛下不要定他的罪。”最后结局圆满,刘知远同意废除禁用牛皮政策。冯道在虎口救下了张璨和那20多个老百姓。

他很知足,写了一篇自传叫《长乐老自叙》。

“有庄、有宅、有群书,有三子可以袭其业。于此日五盥,日三省,尚犹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为子、为弟、为人臣、为师长、为夫、为父,有子、有犹子、有孙,奉身即有余矣。为时乃不足,不足者何?不能为大君致一统、定八方,诚有愧于历职历官,何以答乾坤之施。时开一卷,时饮一杯,食味别声、被『色』,老安于当代耶!老而自乐,何乐如之!时乾祐三年硃明月长乐老叙云。”

当然,他也有遗憾,除了自传中提到的“不能为大君致一统、定八方”,他最大的遗憾就是儿子不成器。

次子冯吉算是比较有出息的了,但不喜欢走仕途,整天沉『迷』于玩音乐,尤其喜欢弹琵琶。冯道经常骂他,但儿子不但不听,反而琵琶越弹越好。冯道非常生气,遇到有人到家里吃饭,总要让冯吉站着给客人弹琵琶。弹完了,冯道总要“奖励”他几匹布,还让他背着布道谢,实际上是要让他出丑,让他悔改。

可是他越这样,儿子反而更喜欢弹琵琶了。最后,冯道也无可奈何,“我这个儿子以后做不了大官,最多只能做到太常少卿。”后来果真如此。

他自己无疑书写了人生的一大传奇,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时他已经担任了4任宰相,而且老板无一例外都不是汉人,3个沙陀人,1个辽国人,清一『色』的武将出身,文化素质不高,脾气粗鲁暴躁,都是难伺候的主。伴君如伴虎,一言不合就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无数的文臣武将已经用血淋淋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但冯道先生做到了,而且游刃有余,没有一个老板说过他的坏话。不可否认,要做到这一点,察言观『色』的功夫必不可少。

郭威请他帮忙写教令的时候,68岁的冯先生一点都不糊涂,对于这个任务,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皱了一下眉头,为难地说,“我已经很老了,前一次太后让我写教令的时候,我搜肠刮肚,好不容易才凑了一篇,这次你就饶了我吧”。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