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转世到明朝
作者:千重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178

混混沌沌的,不知是何年何月,不知是何地何乡,只是一片混沌。不知道过了多久,一阵强烈的亮光把李强从无意识的混沌状态惊醒,眼睛有点不适应,还看不清东西,脖头朝下似乎被人抓着脚脖子感觉很奇怪,忽然觉得不知道谁在他屁股上打了一下,真痛,李强张嘴就骂“哇...?”怎么回事,谁在哭?刚一张嘴想说话,又是“哇”的一声,两只手左右一阵抓挠,无意中看到自己的手尽然变成了婴儿的手,再往下面一看,还真是“婴儿”,接着被人像抓小狗一样,抓着洗了澡,然后被一个大大的襁褓包了个严严实实。

第二天,昨天那个一直盯着他傻笑的,看不出多大年纪却留着长胡子的人抱起李强来到一间大房子里。房间里很多人,那人说这是他的儿子名字叫“董宇”房间里的人纷纷称赞小家伙长得精神、名字取得好。至此李强才知道“李强”此人今后世间再也不存在了,世上多了个“董宇”。

既来之,则安之。这是董宇历来的心性,要不然也不会在渔船上一干好几年都不挪地方,如今既然穿越回到了古代,有了重生一次的机会,为什么不让自己活得更充实一点呢?不知道那些“帮助”自己穿越的海盗们所在的南亚国家现在是个什么样子,有点期待啊。

幼时的董家小少爷聪明,爱玩,有点爱捉弄人,长相还十分讨喜,深得所有人的喜爱。

董家家境殷实,家里的小少爷已经到了要读书识字的年纪了,董家老爷董鸿儒花重金请了县城有名的启蒙老师周先生到自家教授董宇,小宝、大龙两个小家伙也一起被各家送到董宅上学识字,董家后院专门腾出一间大房子作为三个顽童的教师。

古代的幼儿启蒙教育,可不是现在小学里好几门功课,音乐美术体育都有,那时候只是单调的读书认字,赵古则的《童蒙习句》,王云凤的《小学章句》就是当时最基本的启蒙教材。过去老百姓中文盲率很高,能识字、会读书的都是文化人,只要稍微有点文化的都能成为启蒙老师,过去有很多关于启蒙老师的笑话,不过,董鸿儒请来的这位先生显然是有些真才实学的,最少他能瞪着眼睛看三个小家伙读书一个时辰不带挪地方,那时的一个时辰可是两个小时呀。

对于这些最简单的文言文董宇学起来倒是没有难度,只是对繁体字不太熟悉,虽然书上的很多字不认识,但是经过周先生的讲解之后,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他还是能通下来的,至于背诵,凭他多年临考前死记硬背的经验也没有丝毫难度。至于小宝大龙两个,就没有他那么幸运了,两个家伙脑袋瓜还行,只是这基础和董宇比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正因为如此,两人自然也就成了周先生的重点教育对象,例如打手板、叫家长之类的事件更是家常便饭。和这两个不良少年相比,董宇当然就是标准的天才少年,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周先生很满意董宇的学习进度,也就不介意在上课之余和董宇探讨一下人生。周先生是洪武十,只是对这时代的繁体字不认识。看不懂书、写不了字,他当然不能忍受,学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而已,要想靠这些做官,却不是他心中所想。了解这个时代之后,董宇心里就有一个期待,他知道,再过几年之后,一个横空出世的伟大人物将震惊世界,他的名字就叫郑和,他将是我们华夏最伟大的航海家,他将首次以官方的力量征服海洋,称霸海洋,他的功绩将在几百年后仍旧得到传扬,只是荒唐的明朝政府没有把这一优势延续下来,导致从明朝后期开始我国一直在海上受制于人。

董宇想要做的就是把这一优势延续下去,并将之发扬光大,让那些卑微的南亚蛮夷生番们在自己的坚船利炮下颤抖!让那些欧洲所谓的航海家都见鬼去吧!想一想,百余年后,当那些哥伦布、达伽马之流,乘着几艘小船到达美洲、非洲的时候,发现这些土地上飘扬着的是大明的旗帜、上面书写着的是中华的美文!那种情景,想想都叫人热血沸腾!

周先生不愧是多年做学问的人,家里的藏书非常多,董宇发现周先生不仅在儒学方面,在其他方面也多有涉猎,顾应祥的《测圆算术》、杨辉的《九章》之类的数学,黄钟和的《天文星象考》、吴珫的《天文要义》之类的天文书,这些都是董宇感到将来行使自己的航海大计有可能用得到的工具书。向周先生借来仔细阅读,并请先生加以指导,虽然周先生对董宇不专习经史有些不满,不过对自己学生的勤奋好学还是颇为赞赏,董宇又不懂的地方问到头上,也会详尽解说。

在这方面,董宇不仅自己刻苦学习,还逼着小宝大龙两个小弟一起学习,那两个人本来认字都学得头昏脑胀,现在又被老大强加了那么多课,更加苦不堪言,但是摄于董宇的淫威,也只有咬着牙上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