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叶问》
作者:城白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78

第九十五章:《叶问》

叶问是谁?在美国,恐怕没几个人知道。

李小龙是谁?王东是谁?在美国,恐怕没多少人不知道。

叶问是李小龙的师父,是王东的师公,人们第一个反应就是:“哦,原来是李小龙的师父,王东的师公啊,那一定很厉害?”

不过相比而言,媒体更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一部影片还没上映,王东就又拍新片了,他是相信《史密斯夫妇》一定能够盈利,还是钱多了不怕赔?

钱多了,不是用来烧的,但如果为了理想,为了和纪敏的约定,那花再多钱都值得。

消息已经发布出去,很多媒体已经要求采访王东,不过王东并没有急着召开新闻发布会,而是对剧本进行最后一轮的审查,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就要开始挑选演员了。

在王东的剧本里,对原著进行了很多修改,最重要修改的地方还是最后的应战。

在原来的影片中,两度应战,第一次是因为武痴林死了,赵师傅被人被枪击,叶问一怒之下,挑战十个人。第二次,是因为棉花厂所有人受到日军的威胁,叶问才被迫站出来应战。

这样的理论是没错,但在人物的一系列设计中,叶问谦虚,不好斗,有正气,讲义气……人性中所有的优点都被冠到他头上了,是太过典型的‘高大全’。但事实证明,人是没有高大全的,哪怕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有人性上的缺点。

在这方面,同类型影片《霍元甲》处理得更为到位,他的名气远比叶问大,对国家的贡献也远超过叶问,但在影片中,霍元甲有各种缺点,所以能引起人性的共鸣。而这样的影片,在美国也更加有市场,《霍元甲》在美国的票房是1800万美元,《叶问》只有二十几万美元。

当然,票房上的差距也不能说影片上有差距,宣传、上映规模也有关系,但数据上也足以说明,《霍元甲》这种模式的影片更适合在美国观众的胃口。

所以,对于叶问的形象,王东进行了很大的修改。

他有武人身上的特性,好斗。这也是一个必然的因素,练武的人,那个不好斗?不好斗的,根本就练不出好把式,顶多练练花架子。

其次,秉承了影片中原来的形象,会功夫的宅男。

好斗,又是宅男,两个形象不就相互冲突?其实不然,男人,在家一个样,外出一个样,能否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那才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男人。

他好斗,所以有很多好友。他宅,是因为在家里宅,尊重老婆,正如原影片中说的一样:这世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通过这样的修改,叶问这一人物形象就更加鲜活,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

王东做的第二处修改是影片刚开始得表演,即叶问的家庭。对于这段戏,王东一直比较方案,不管是甄子丹,还是熊黛林,表演都非常拘谨,一点都没有家的味道,更像是老财主家,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表现出夫妻间不离不弃的爱情?

王东的剧本中则更多地融入家的因素,致力打造出一个温馨的家庭,更加的人性化。而经过这样的修改,不管是叶问这一角色,还是叶夫人这一角色的表演方式都将违背原来的影片。

所以,拍摄这部影片,王东将没有参考的空间,一切表演,都只能自己摸索。

不过不管在情节上怎么修改,最本质的地方却不能改变,《叶问》是一部动作片,更多的还是要靠武戏吸引观众。

要怎么打,才能打得好看,或者说,才能吸引观众?

就原影片而言,吸引观众的,更多的还是叶问的形象,武戏上,虽然出彩,但绝不是甄子丹的巅峰之作,《导火线》的动作就比《叶问》要精彩很多。

不过王东要拍,就要拍出最精彩的动作片,他不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追逐前人,而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超越前人,也只有这样,拍电影才显得有意思,也不会浪费一部经典的动作片。

否则,还不如不拍,静等零八年到来,看叶伟信拍的《叶问》。

王东在设计动作时,想过两条线路,首先是真功夫暴力打法,这类影片着实不少,甄子丹就是其中的典型,在好莱坞也非常流行。但这种打法,想要在美国吸引观众的眼球就必须融入另一个因素,大场面,制造更多的刺激元素。

而《叶问》这部影片,打斗都是擂台上的对决,根本不可能融入这些因素,除非拍成科幻片、魔幻片。

所以王东最后选择了更富有诗意的打法,这类打法的典型有《卧虎藏龙》《英雄》。两部影片中,对于各种战斗,赋予的是诗一样的美感,让人忍不住心驰神往。

当然,王东不可能照搬照抄,因为《叶问》和这些影片对于武的理解显然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叶问》是拳术大师,而《卧虎藏龙》《英雄》都是高来高去的武林高手。

但这并不妨碍王东从一些细节上去打造诗意的效果,比如最后一场战斗,可以通过云层、雨滴、心境、背景等诸多元素来衬托出那种诗意。

王东已经在脑海里将各种打斗场景都做了详尽的设定,也做了大量的笔记,不过这些并不够,很多东西还得在拍摄过程中做进一步的修改。

把剧本看了一遍,基本上都还满意,但事实上,王东头疼的也不是剧本中的内容,真正让他头疼的是演员。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不得不说,从国产影片中必定可以看出一点,配角,尤其是小配角的演员,素质都不高。当然,并不是人文素质低,而是演员素质低。

在好莱坞,有演员工会,拍一部影片,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大批专业过硬的配角,甚至专业过硬的龙套。而在国内则不然,主要配角还好,小配角要找人就很难,龙套就更不用想了,能拉到人就不错了。

比如拍摄餐厅里的一个镜头,好莱坞大多数影片中,龙套演员都会很随意地在饭馆里闲聊,像一群正常的顾客,哪怕镜头中他们只有一个后背。而很多国产影片则不然,这些龙套演员则不然,更显得无所事事,发呆愣坐,他们的存在更多的是证明一点:这家餐厅除了主角,还有别的顾客。

又或者一些小角色,好莱坞的影片中,大多都可以看到,这些配角十分专业,他们的演技都很精湛,甚至不比主要演员差。而国产影片中,这些小角色的演技,要么过度夸张,要么演得根本就不像这一角色。

而《叶问》一片中,要用到的配角、小配角、龙套演员都不在少数,如果这些角色不能完美的解决,影片的印象分肯定要打折扣。

PS:推荐好友新书《大明征途》,大家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