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诗如雨
作者:嚣张幻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90

王宫之外,不知道何时已经乌云滚滚,像是一座黑色的城堡,突然浮立在天空之上。

刹那之间,狂风四起,雷电大作!

紧接着瓢泼般的大雨,从天下倾洒而下,像是一盆大水倒在了王宫之内。

在闪电的光线闪耀下,文武大臣们一个个脸色惊变,想不到二大诗圣的对决,竟然引来如此的天相异变,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楼凤一面酝酿着诗意,一面极流畅的在纸面上写出诗文,此时她也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心灵之内只充斥有诗意,眼前只有笔墨,手中只有文字。

楼凤怎能和陶雷相比?

陶雷满腔的狂意,战意,杀意,写意!

他根本不用去思索,根本不需要有诗意,脑海里的一首首千古名句,就像是王宫外面的倾盆大雨一般,从手下流出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诗仙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风格豪放,飘逸洒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圣杜甫的《绝句》,用词精练,传诵千古。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诗王白居晚的《长恨歌》,风格明丽,真挚感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诗鬼李驾的《雁门太守行》,想象奇特、语言瑰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千古绝句,无人能左右。

……

酒意上撞,疯狂喷诗!

在这一刻,陶雷都不知道自己是何人,他就感觉中国古代上百名大诗人的灵魂,全部附体在他的身上,将他们传诵千古的诗歌经典,透过他一人,传递给这个世界!

一张纸!

二张纸!

三张纸!

四张纸!

……

当一柱香燃烧尽之后,陶雷桌案之上,已经堆积了厚达半尺的白纸,每张白纸之上,都写着一首千古绝句。

“这是在作诗吗?简直像饥饿数日的人,在狂吃白食一样,难道不需要花费力气?”所有的大臣瞪眼瞧着主定幕,不敢苟同这样极端的作诗方式,开始怀疑这诗的水份,到底有多大!

放下毛笔,楼凤很满意的长呼出一口气,她看了一眼桌案上厚厚的一堆白纸,胸腔之内,极为通达,今日她真是超水平发挥,几乎大脑就没有停止过高速的运转,手就没有停过半秒!

“香已烧尽,还请国王检阅双方作诗的数量!”

陶雷酒意清醒了些,他虽然没喝多少酒,但身子骨还是有点虚弱,刚才耗神过度,不禁身子有点微晃。

“来人,清点数量!”哈萨道。

二名侍官走上前来,小心翼翼的清点着数量。

楼凤不经意的看了一眼陶雷的桌案,当发现那半尺厚的白纸堆时,心里微惊。

“他怎么能够超越我?一个黄毛小子!看他消耗白纸的数量,大概在我的二倍,但是我就不相信,他的每首诗都是精品,这绝不可能的,他肯定是为了比赛而凑数,如果真是这样,到时在大殿之上,我就让所有人当场品鉴!”

陶雷冷冷一笑。

他哪里会看不穿楼凤的心思?

“诗圣楼凤,作诗四百零九首!”

“诗圣陶雷,作诗一千零一首!”

二名侍官,战战兢兢的报出了二个数字。这二个数字,对于他们来讲都是天文数字!

只是一柱香的时间,就作出几百首甚至是突破千首诗出来,这得多么深厚的功力,这二大诗圣,果真是名不虚传!

“数量上,陶雷诗圣要比楼凤要多出一倍啊……”哈萨眼珠转动,没有知道他在想着什么。

“启禀国王,作诗的数量,只是来衡量的一个因素,关键是看这些诗里,有多少精品的诗文,只有这样的诗文数量,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此,我请求当场品鉴!”楼凤此时信心极强,气势也像剑气冲云宵。

“国王,本人对楼凤前辈的建议,没有任何疑议!”楼凤一说完,陶雷立刻就紧跟着说。

“好,品鉴!”哈萨下令。

诗文品鉴,其实也是很简单,就是那二名侍官当场宣读,然后众文武大臣现场评定。楼凤急于想知道陶雷的诗,便建议侍官先从陶雷的诗开始读起。

负责诵读的侍官,心脏砰砰直跳,他感觉整个大殿的目光全部聚集在身上,有种难以莫名的紧张之感,生怕一会读错了,被国王责罚……当他小心翼翼的捧起最上面的一张白纸时,目光顿时像星辰般闪亮起来,手也不哆嗦了,一股绝顶之意从胸腔冲出,他大声诵读起来。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最后一句,简直就像是道道的惊雷奔电,袭击了在场的每个人的神经,不禁文武大臣听得心醉神迷,就连楼凤也紧紧皱起了眉头,这首诗,简直就是太美了,韵律,意境,美感,都是巅峰之境!

“好诗!”水长河抚掌轻击,赞叹不已。

“怎么可能,你竟然做出这等绝句出来?”楼凤大声说道。

“请继续诵读!”陶雷淡淡的说道,没有理会楼凤。

侍官又捧起第二张白纸,眼睛顿时更加明亮,他抬头极快的用崇拜的目光望了一眼陶雷,然后字字顿挫,声音清晰如宫商之音,将第二道诵读出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如果说每个人对于第一首诗还报有侥幸的心态,那么第二首诗就彻底的颠覆了这样的心态!

这第二首诗,简洁明了,朗朗上口,也是可不多得的千古佳句。

“从最下面拿!”楼凤尖声道,她怀疑这是陶雷故意的攻心计。

侍官从下面随意抽了一张白纸出来,目光落在上面,就是蓦的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