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峰回路转
作者:布老虎吃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878

仪阳市农业局对黄宝顺的工作安排还是非常上心的,尽管他的级别不高,但是对于仪阳市农业局来说,黄宝顺怎么着都得算是炙手可热了。当初为了安排黄宝顺,仪阳市农业局内部可是没少费心思。

按说黄宝顺原来不过是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站长,行政级别上,顶多算是个股级干部,套到市级单位,也就是个科员。这样的级别,在仪阳市农业局可以说是最低的。但是黄宝顺在造纸厂的时候还有一个技术员的职称,虽说是国家承认的,但是放到农业局却没有什么用,毕竟不同专业。问题是仪阳市农业局需要黄宝顺做事,不给安排一个相应的级别,还真不好处理。

仪阳市农业局领导想了半天,再说黄宝顺的事市里面领导也非常重视,于是在安排黄宝顺的时候直接给套了一个主任科员,又让黄宝顺整理了一下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按特殊贡献给套了一个农艺师,总算是安排好了黄宝顺工作的问题。

要说起来,仪阳市农业局综合处是整个局里管事情最多,也相应繁琐的一个处,基本上除了农机和秘书处,剩下的事都搭得上边。黄宝顺到了综合处以后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在整个仪阳地区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说白了就是开班。

大棚种植技术说难不难,但是也不容易。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科员说是一个示范点,在技术和资金上当然是往宽了用,比方说浇水、施肥等措施,但是要是直接将这些全都移植到普通老百姓身上,那可不是一般老百姓承受得起的,一个大棚干下来没有一两万都不行,所以,在大面积推广方面,只能是因地制宜,尽量使用最省钱的办法,得让农民能够接受。

不能不说人的创造性是非常强的。滴灌的成本太高,可以用人工浇灌。大棚内温度比较难控制,老百姓就想出了盘炕的办法。当然了,这个炕可不是盘在地面上的,不然就没有办法种东西了。毕竟温室大棚需要垒一面土墙,直接把这面墙改造成火墙,顿时解决了大棚保温的问题。

有了领导上的重视,黄宝顺在仪阳市农业局可以说得上顺风顺水,谁都不敢轻视他。不过人都是有野心的,黄宝顺当然也不例外。

农民是经验主义者,长期生产劳动中积累的经验告诉他们,一般情况下,技术是需要积累的。仪阳市农业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有计划的在仪阳市所属各县开办反季节蔬菜种植培训班的时候,黄宝顺不止一次碰上让他非常尴尬的情况,农民们不喜欢他来给他们上课。因为他太年轻了,而且相比那些挂着高级农艺师、教授等级别的老专家来说,他的职称也是最低的。

仪阳市农业局是典型的拿来主义者,黄宝顺他们在南湾镇使用收费开班推广反季节蔬菜的办法被仪阳市直接移植了过来,不过相比南湾镇,仪阳市的胃口可就好得多了,他们开班的学费是每个人300块钱。南湾镇种植反季节蔬菜获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个刺激了其它地区的农民,一个传一个,大家都知道种植反季节蔬菜能发财的事。在农民看来,他们交了那么多钱来学东西,自然就得把东西给扎扎实实的给学回去。相比之下,那些挂着高级职称、上了年纪的专家学者更像是有学问的人。于是,黄宝顺上课的时候,愿意听的人反而不多了。

这个事情让黄宝顺很是不舒服了一段时间。要说他有跟黄建华和吴梦琳合股办的公司,现在虽然还没有回本,不过公司在黄建华的管理下,几台车整天不停的跑,不但把新鲜蔬菜和花卉运出去,回来的时候还能顺便带点什么回来,效益就不用说了,眼看着连一年时间都用不上就能回本挣钱,所以黄建华现在并不担心钱的问题。人就是这样,谁都想名利双收。黄建华也不例外,有了钱以后,当然更想有名。

黄杰本没想过黄宝顺能当什么大官,在他看来,黄宝顺能调到仪阳市农业局就已经很好了,可是现在一看,恐怕黄宝顺的心海不止于此。黄杰一琢磨,其实要想帮黄宝顺出名很简单,本来就是现成的东西,只是他们不知道利用罢了。于是他给黄宝顺出主意,让黄宝顺把反季节蔬菜和大棚的种植技术整理一下,写成论文投到专业杂志社去,另外在根基仪阳市的反季节蔬菜的推广情况写一个通讯寄到省日报社。黄杰相信,有了这些东西,黄宝顺想不出名都难。

果然如同黄杰说的,黄宝顺的通讯《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努力将仪阳市打造成西北省的菜篮子》一文很快就在西北日报上登了出来,在文章中,黄宝顺听取了黄杰的意见,着重谈了仪阳市委、市政府为了仪阳市的发展,不拘一格发现和使用人才,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多次指导仪阳市农业局,要动脑筋想办法,努力将仪阳市打造成西北地区的菜篮子。仪阳日报在仪阳市委领导的指示下,当天就全文转载了黄宝顺的这篇文章。这下,黄宝顺算是落入了仪阳市委领导的眼睛里了。

仪阳市农业局虽然名声不小,但是在仪阳市所属行局里,只能算是一个不起眼的单位。农业局的局长刘世豪今年已经58岁了,是眼看着就要退了的人。用刘世豪的话说,他们这一代人,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到了这个年纪,无非是想站好最后一班岗,争取为革命多做一点贡献。事实上,刘世豪的心里非常不服气,在他看来,自己也算干了一辈子的革命,只不过是运气不如别人好,西北省委书记又怎么样,年纪比自己还要小一岁,参加革命的时间更是不自己要晚了三年,可是别人运气好,老首长、老上级肯不遗余力的帮他,结果上去了,可是看看自己,同样是干了一辈子,临到快要退了才混上了个局长,就这还是上头照顾的结果。要说起来,农业局要钱没钱、要权没权的,如果不是当上了局长,连自己的几个孩子都不好安排,每每想到这里,刘世豪的心里就不舒服。

刘世豪是想过了,眼看着自己就要退下去了,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了子孙后代想一下。好不容易趁着自己当上了局长的机会把四个孩子都给安排了,可是一点自己退了下去,手里没权了,谁还管他这么多?刘世豪对自己的几个儿子心中有数,一个两个都不争气,上学不好好上,安排了工作还挑三拣四的,也不想想自己的能力。

当初把黄宝顺整到仪阳市农业局,固然有市委领导的指示,但是很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刘世豪的想法。这段时间以来,刘世豪已经不止一次在考虑自己退下去以后的问题。农业局不比其它的单位,整个就是清水衙门,除了每年的政府拨款以外,没有一点创收的渠道。

对于刘世豪来说,他这一辈子就是这样了,反正推下去还有退休工资,这一辈子是不用发愁了,但是他的几个孩子怎么办?老大老二还好说,怎么说都是下面农业局的干部,问题不大。但是老三老四的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虽然自己当上局长以后都把他们安排进了农业局,但是因为文化水平低,只能解决工人编制。农业局是一个清水衙门,再说超编的问题非常严重。要是两个孩子争气一点还好说,别人怎么着都得看点面子,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可问题是这两个孩子就没让刘世豪省心过,老三原来安排进了局里开车,可是没开两天,好好的车就让他给开翻了,多亏有刘世豪压着,这事算没捅上去,但是现在别人谁还敢坐他的车?只好挂着。老四的工作安排就更费事了,好不容易才把他安排进了为了解决超编人员设置的“三产办”,可是他什么都不会,连收发一下东西都能搞错了,谁还敢用他?刘世豪想信,只要他一退下去,早晚自己这两个孩子得让农业局给当成超编人员清理了出来。

黄宝顺在南湾镇搞反季节蔬菜种植的情况刘世豪早就知道,怎么说都是仪阳市农业系统的一大新闻。谁知道这个人胆子也大,借着推广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开起了学习班,还收费!这在农业系统可是头一招。刘世豪本打算要处理黄宝顺的,可谁知道黄宝顺的这招还真灵,不但挣到了钱、顺利的在南湾镇实现了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连市委领导都重视起来,大会小会的表扬了好几次。刘世豪灵机一动,干脆把黄宝顺调到市农业局来。

刘世豪把黄宝顺调到农业局不光是看中了黄宝顺的技术,最关键的是他看上了黄宝顺开班教学的办法。既然黄宝顺在南湾镇都能开班教学,仪阳市怎么说都有十几个县,上百个乡镇,就算一个乡镇来十个人学习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一百个乡镇就是一千人。就算每个人收一百块钱学费,这就是十万块钱的收入。就凭这笔收入,把黄宝顺调到农业局就亏不了。

刘世豪做得非常巧妙,黄宝顺他们是拿工资的,推广农业技术是他们的责任,当然责无旁贷,但是开班办学属于创收,当然得归到“三产办”。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仪阳市农业局是有农技推广任务的,所以开班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再说开班教学的事是局里面安排的,负责教学工作的也都是局里面的干部,所以开班教学的收入,自然得归局里面,两边这么一扯,这笔收入的监控就出现漏洞了。刘世豪看准了这一点,把他们家老三也整到了“三产办”,不但奖金什么的要多一些,关键是能控制住这笔教学收入。

刘世豪没想到,仪阳市的农民对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的热情会有这么高,短短几个月,开了十几个班,每个班都有好几十个人参加学习。很自然的,“三产办”的账户上多了好几十万,关键在于,这笔钱牢牢的掌握在刘世豪的手上。刘世豪想清楚了,只要这笔钱不进农业局的账户,到时候想办法移出来,即便是自己退下去了,有了这笔钱,今后几个孩子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刘世豪的心情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么好过,这段时间,他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转移在“三产办”的这笔钱了。无非是开一下招待费之类的条子,反正这些费用不是从局里经费上走的,谁也没法查这个事,等过了这段时间,只要在自己退下去以前把这个班给停了,然后把“三产办”的人调整一下,这件事就算完了,自己也算没白干这么些年。

可惜的是,刘世豪的好心情全都给今天早上摆在他办公桌上的《西北日报》毁了,他一眼就看见了登载在头版的黄宝顺写的文章,《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努力将仪阳市打造成西北省的菜篮子》。

刘世豪勃然大怒,是谁让黄宝顺乱写的,他这么一写,仪阳市领导能不重视?搞不好连省里的领导都会注意到仪阳市农业局。到时候要是上面下来了什么政策,农业局还办不办班?办班还要不要收费?就算市里面同意办班收费的事,这钱还能让“三产办”收么?这个黄宝顺简直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就算想出名也不是这个办法。

“小张,到综合处把黄宝顺给叫来!”刘世豪的办公桌上有电话,但是他不是很喜欢用。名义上是为单位节省开支,其实刘世豪是喜欢用人的感觉,他觉得这样更符合他局长的身份。

黄宝顺这会已经在综合处里看到了报纸,其实这几天他就一直在关心这个事情。今天刚进办公室,处里的同志就告诉他,他写的文章上报了,而且还是在头版。黄宝顺嘴上说着没什么,其实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一个早上,他连平常习惯的清理办公室卫生工作的事都放了下来,反复看着自己的锦绣文章。在黄宝顺看来,自己的这篇东西的确写得好,要不是报上头版要发中央的时事新闻,搞不好就能上头版头条了。

“黄宝顺,局长叫你。”局长秘书小张在综合处办公室的门口探头招呼了黄宝顺一声。

“我马上来!”黄宝顺心中清楚,局长肯定是为了报纸上的这篇文章叫他的,但是必要的谦虚还是要有的:“局长叫我有什么事?”

“你就装吧,写的东西都上了西北日报了,局长要是不找你才怪呢,到时候发下来了稿费可要请客啊!”小张其实年纪不小了,比黄宝顺还大好几岁,但是在他这个位置上,平时最要小心,跟局里面的同事搞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也都随着局长叫他小张。小张用拳头轻轻的在黄宝顺的肩膀上锤了一下,表现出很亲密的样子。小张知道,黄宝顺现在在局里是炙手可热,要不然局长也不会费那么多心思把他从乡镇给调上来了。

“放心,稿费下来了我请你喝酒,不过咱们可说好了,不够的话你填。”黄宝顺半开玩笑的说。其实他跟小张的交情还没到开玩笑的程度,但是不管怎么说,别人可是局长的秘书,不但级别比他高,关键是位置很重要。在机关生存,搞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听了黄宝顺的话,小张的脸上有点不自然。当下也没说什么,两个人一起往局长办公室走去。

当秘书的最是会察言观色,刚才从局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小张怎么会没看见刘局长那难看的脸色?不过这跟他没有什么关系,再说黄宝顺跟他的关系也不是很好,小张当然不会把什么都跟黄宝顺说,这万一要是传到局长的耳朵里,对自己肯定没有好处。

走到局长办公室的门口,小张轻轻的敲了一下门,让他很意外的,局长办公室的门是局长打开的,这种情况可不多见。小张清楚刘局长的脾气,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他把人带到局长办公室门口的以后敲过门,刘世豪局长是不会亲自来开门的,只是在里面招呼一声进来而已,今天这是怎么了?

“宝顺,没想到你还能文能武啊,你写给西北日报的文章市委周书记看了,评价很高,已经让咱们仪阳日报在头版全文转发了。你赶快回去收拾一下东西,周书记要我带你去见他!”刘世豪很兴奋的样子,其实刘世豪并不高兴,但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只能这样了。他总不能先狠狠的批评黄宝顺一顿,等一会去到市委,再让市委书记教训一顿吧?

看着高高兴兴离开局长办公室的黄宝顺,秘书小张有点想不明白了,自己刚才明明看到刘局长很不高兴的样子,怎么一下子这么高兴起来?再说市委周书记是什么时候打来的电话?自己怎么就不知道呢?不过不管怎么说,看刘局长的样子也挺高兴的,毕竟是市委书记接见,这样的事在农业局可不多见。

其实事情很简单,仪阳市委书记周谭今天一上班就接到省委刘瑞书记的电话,刘书记在电话里很是表扬了仪阳市在农业方面的工作,虽说种植反季节蔬菜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仪阳市委、市政府的态度非常好,工作做得很扎实,看来这西北省的菜篮子还就得靠仪阳市了。

周谭书记有点莫名其妙,但是又不好说什么,只能一套一套的官话,谦虚得不得了。但是放下电话以后他就开始翻看着报纸。周谭心中有数,仪阳市农业局虽然搞了个什么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但是这事并没有形成书面报告报到省委,应该最多只是在农业厅转了一下。如果说能这么引起省委刘书记重视的,渠道只有两个,要么是电视,要么是报纸。昨天的新闻周谭是看过的,并没有这方面相关的东西,那么报纸就是唯一的渠道了。

果然,周谭拿出西北日报一看,头版上《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努力将仪阳市打造成西北省的菜篮子》赫然在目,还真是说仪阳市农业局的事的。

让秘书给仪阳日报社打了一个电话要求全文转发这篇报道以后,周谭觉得自己还应该见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要不下次刘书记再说起这个事,自己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再说了,从刘书记的语气中就不难听出,省里面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那么市里面就得加快脚步,真正把这件事情推动起来,踏踏实实的把这件事情办好。办好一件能让领导上重视的事情比什么都好,这样更容易出成绩。

于是,就在刘世豪让小张去叫黄宝顺的这段时间,他接到了市委周谭书记的电话,让他带着黄宝顺马上到市委来一趟,他要跟黄宝顺谈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