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内外
作者:江湖六家半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476

苏牧武一脸“奸笑”的看着王旅长,说道:“王大旅长,您就别卖关子了,我们这些军校毕业生里面就属你鬼点子多,你小子心里肯定有好主意,先说说你的想法”。苏牧武这样一说,众人都用眼睛盯着王旅长。被大家直勾勾看的心里有些发毛的王旅长,只好放下茶杯,假意咳嗽两声,说道:“我看了主席和国防部,参谋部的命令和指示,总的要求是要俄国人老实,但是又不能将他们全部吓跑,不然达不到练兵的目的。所以我就想,既然俄国人能打过来,为什么我们不能打回去呢?当然不能以中**队名义,要想个办法伪装一下,哪怕对面的俄国明知道是我们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而且我们连续小部队出击,既方便灵活又可以不断挑拨而国人的怒火,相信他们也会不断进行报复,我们练兵的机会就会大增,但是事先要将边境地带百姓内撤,以免俄国人的报复”。说到这王旅长停止了话头,大家都在细细回味刚才的话。越琢磨越觉得可行,大家开始详细的讨论起来。随后这一计划被快速上报给了萧智,和参谋部,国防部等诸人稍微一商量,萧智就批准了这个报告,同时让外蒙省民政部门着手内建当地牧民,重新安置。各部队随后化妆分散,以连排为单位开始四处出击,越过边境线,对俄国境内的各个目标进行打击,一时间整个俄国远东靠近边境地区损失惨重,虽然俄国人加强了边境的防守,但是绵长的边境线往往是俄军疲于奔命。

怒火中烧的俄国人也出动军队,越境报复,往往最后结果是损兵折将的退回去,而且他们发现即使深入中国境内十几公里也常常看不到一个人,这让俄国人很是郁闷。双方你来我往打到好不热闹。但是在北京的谈判桌上双方似乎很有默契,都是绝口不提这件事,好像双方私底下的交战这事根本不存在。这场奇异的战争一直持续到冬天第一场大雪到来,才暂时告一段落。

1900年7月的仰光市码头热闹而繁忙,由于修通了仰光经曼谷到西贡港的铁路,货物吞吐量大增,所以市面也日益的繁华。汉人,缅人,泰国人,马来人,英国人等汇集在这里,或是出货装船运转至印度甚至是欧洲,或是卸货通过铁路将货物行销至内陆。同货运码头熙熙攘攘的景象不同,两公里外的军事码头则是一边安静,除了上下下下的士兵,就是在一些信得过的搬运工在来回的搬运补给品。K7型舰炮,三座三联装炮塔。整个“中国号”建造时间历时2年半,期间做过几次改动,综合战斗里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中国海军计划每年淘汰一艘二代中华级,建造一艘三代中华级的速度,来提高自身战斗力。同时增加战列巡洋舰的数量,强化其在西太平和东印度洋的海上力量,特别是对南中国海的绝对控制权。

“中国号”缓缓的驶入军港,庞大的舰身即使在三公里外都能看的一清二楚。以至于当民用码头的人看到这艘战舰泊进军港时候,出现了短暂的失声。但今天注定是让中国人骄傲的日子,虽有一艘舰身修长,但是排水量明显少一些的战舰随后也驶入了军港,但是从火炮数量看又像是战列舰——这是中国新建的“龙”战列巡洋舰,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快速的巡航速度,虽然装甲略微单薄,但是其强大的机动性足以保证安全。当然相对于中国海军来说“龙”级只是战列舰,对于欧洲各国海将军来说“龙”级却是不折不扣的战列舰。

当在印度的英国远东舰队收到报告后,集体陷入了沉默。本来中国印度洋海军就具有相当大有的优势。现在更是一次增加两艘战列舰(英国人认为“龙”级战列巡洋舰也是战列舰),可以说现在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已经具有了压倒性的优势,而且以中国一贯对外强势的作风来看,中国人绝对不是让这么多战舰来印度洋兜风的,一旦有机会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英国远东舰队的,思及至此,英国人聪明的将驻扎在硬度东海岸的全部舰只移到了印度新海岸,防止和中国海军印度洋舰队发生擦枪走火的事情,双方非常有默契的都默守着各自在海上的分界线,而在北京的英国代表却似乎得到了某种指令,在和中国的谈判中开始做出了一些让步,表达了和中国及早建交,双方加强合作的意愿。在印藏边境地区英国人也老实了不少。

1900年的深秋,北京西山满山的红叶很是迷人。在西山有很多别墅区,这里警卫森严,所有没有通行证擅自进入警戒区都可能被击毙。萧智站在窗前,看着远处满山的红叶,只觉得神清气爽,长长的伸了个懒腰。深秋的北京有些凉意,回头看了一下桌上的文件,不禁一脸苦笑。虽然李思念等人处理了很多,但是一些事情还是需要自己拍板才能执行。从心里讲,萧智是一个惫懒的人,更喜欢带兵打仗,而不是处理这些政务,虽然对于政治不是很感冒,但是为了这个刚刚觉醒和复兴的国家萧智无怨无悔,就像他的战友一样,大家努力工作,为的就是中国不再沉沦,而是雄踞于世界东方。“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就是他的心愿。说实话,萧智比较欣赏后世美国的做法,用中国话说,美国是对内实行“王道”,对外则实行“霸道”。一张一弛十分符合美国的政策,美国人历尽两百多年的奋斗成为世界霸主也是有他自己的能耐和本事,这世界弱肉强食,软弱是没有资格生存下去的。

从一开始萧智制定的外交方针就是以硬为主,以软为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在乎手段,这主要是对外。而国内建设这是以软为主,以硬为辅的策略,缓步推进社会改革,加速经济改革,提高整体的社会进步水平,而不是特别突出经济的重要地位,以免出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出现脱节的情况。

对于政治方面则是逐步强化中央权利,平衡地方和中央权力,减少政府机构设置,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过渡。军队则加强编练,建立起规模适当,架构合理,战斗力强的各军种。想到这里,萧智又走到桌子前拿起一份报告,仔细看了起来。

报告上赫然写着《建议组建实验性空军的几点提议》,署名是西南军区参谋部。萧智摁了下门铃,值班秘书走了进来。“明天安排一下,我们去成都,只通知四川省级和军区领导就可以,你安排一下”萧智说道。秘书又问总计多少人去呢?萧智想了想吩咐说:“我一个,国防部刘部长,参谋部王部长就我们三个。明天我们乘火车去武汉,然后坐船去”,秘书应声出去安排了。

这次萧智主要是视察新建的成都飞机制造厂。从萧智这批人来到这个时空,就致力于军事建设,虽然海军建设一直是重中之重,但是对于空军和飞机制造一直却情有独钟。1887年开始,在工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就设立了专门的航空发动机研究中心,致力于发航空发动机研究,随后几年陆续成立了航空材料研究所,航空武器研究所,航空结构和实验风洞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并与1893年建造了第一架双翼飞机,试飞成功,比美国的莱特兄弟早了10年,这件事情在世界曾经引起巨大轰动,可是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只是认为人们又多了个新玩具而已。

在随后的几年里,萧智并不要求快速发展,只是让他们积累经验,研究新式战机,虽然航空工业发展很快,但是主要还是民用为主,军队里的飞机还是以侦查的双翼飞机为主,根据资料显示到1900年10月份全国共有被认证的具有飞行驾照的飞行员620人,其中280人就职军职,其余分散在民间,主要是各航空快运公司。全国飞机保有量447架,是世界上拥有飞机最多的国家,而且还有很多飞机出口,比如德国,奥匈帝国,美国都订购了不少飞机,主要也是航空邮政快运业务,都是原始的双翼木壳飞机,但是安全性还是不错的。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