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微妙关系
作者:带头三哥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89

李炳生问起了我定亲的事,说:不用那么着急,孩子还小,还愁说不下个媳妇?

老妈接上了话:早是早了点,早定下早省心,我也就这么一件牵心肺的事了。他爸也不关心,就得我张罗,看了三个了都不满意,操心哪,这不,有看下一家了,穆瞎子给牵的线。

李炳生心里一惊,脸上却保持着平静:穆瞎子也出马了?看来闻钊还是有福份,说的事谁家的闺女?

老妈得意地说:赵会计,赵仁普的姑娘。

李炳生心里又翻了个个儿:哦,那不错,那不错,是个好闺女。把脸转向父亲:老闻,你可是万事俱备,就差儿媳妇了,这儿媳妇一定下来,你就万事大吉了。

父亲打了个哈哈,没说什么。

李炳生和父亲的交情算不上深,也就是见了面打声招呼那类关系,可是自从我和李志英同学以后,他们之间才交往了起来,可是给我的感觉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总是鬼鬼祟祟的,表面热情,内心提防。

过了一会儿,父亲说,房子的事是该解决,农村不都这样吗,孩子结了婚有几个还和父母在一起住?我也和他大舅说说,看看能不能帮忙贷点款。盖房子的时候,我一定过去帮忙。李炳生眼圈红了,拍拍父亲肩膀,就走了。

老妈望着李炳生的背影,嘴里念叨着:媳妇到底是外姓啊。但是这事并没有影响老妈帮我娶媳妇的信心,她还是四处打听赵秀的具体的情况,比如是不是懂事、庄稼活怎么样。我和父亲就由着她,谁也不做声。

李炳生并没有马上回家,串了几家门,发了一通牢骚,听了一些同情自己的话,这才拍拍屁股,绕过冯家老宅,向家里走去。在他心里,最重要的并不是家里这点小纠纷,和他的大事比起来,这点小纠纷来得恰到好处。

第二个周日的上午,我和老妈还有媒人李婶来到了赵会计家。因为前两次相亲的经历,我已经有了沙场经验,再加上穆瞎子做的大媒,我在心里把这事儿当回事儿了。

要说当官的人家还真不一样,不仅家里收拾得干净利落,就连家里的鸡鸭猪狗似乎也很讲究地踱着步子。我很有礼貌地跟赵会计和他的老伴打招呼,还向前来的亲戚们打招呼,感觉自己像个江湖大佬,蜂拥着来见媳妇。

赵会计家坐了一屋子人,唧唧喳喳地说话,大嗓门女人之间愉快地聊天,女人们也和男人们开着很荤的玩笑。我们一进来,屋里立刻安静下来。赵会计的老伴一边和老妈说着不着边际的客套话,一边暗暗地打量着我,看上去很开心,眼神里满是岳母对喜欢的女婿的亲热,嘴里还一个劲地说着:“这孩子,到底是读书人,文质彬彬的,就是不一样。年轻人还得读书啊,我们秀就是读书少了点,不过在农村也够用了,再说女孩子嘛,读书多了也没啥用。”老妈在一边随声附和着。

赵会计煞有介事地说:“闻天福有正事啊,先给孩子买了房子,那可是一笔不薄的家业呀!”他这话说得意味深长。便有人随声附和,赵会计露出与众不同却沉稳冷静的笑。

赵秀躲在人群后面,脸涨的绯红。我紧挨着老妈坐着,透过人墙,勉强能看见赵秀,想起我家笨狗讨好赵秀的事,我忍不住想笑。人墙长着无数双眼睛,像钉子一样盯着我,把我准备好的洒脱盯跑了一半。

不一会儿,开水便端了上来,妈妈坐在炕沿上,和赵会计说话,也不时地观察赵秀。选儿媳妇是家里最大的事,老妈一定会认真谨慎,不能有丝毫马虎。聊了一会儿,赵秀的妈妈便对赵秀说:“秀,你和闻钊出去说说话,你俩也沟通沟通。”

我心想,会计的老婆还真会用词,沟通这个词就用得不错,至少我老妈就说不出来。赵秀没动地方,瞥了我一眼,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她的这个举动让我心里产生了一丝不快。赵会计站起身来,说道:“走吧,他婶子,咱们去那屋唠嗑去。”人墙顷刻散去,屋里安静了下来。

大人们给我们腾出了独处的空间。赵秀看了我一眼,脸马上红了,抬眼盯着屋角,我顺着她目光的方向看了看,那是屋顶的一角,什么也没有,连只蜘蛛也没有。赵秀穿了一件黄方格上衣,一条军绿色的裤子,脚上穿了一双黑色绒布鞋,鞋上绣了一朵我不认识的花。这身打扮,在村子里很新潮,只有家境好点的家庭才能买得起,或者只有在出席重要场合的时候才穿上这样的好衣服。

我对赵秀说,出去走走吧,我们应该谈谈,今天对我来说是今生最大的事,我没带狗来。赵秀脸上又一次漾起了一片红云,“嗯”了一下,向外边走去,我跟在她身后,看着她扭动的腰身,心思便飞出去很远。然而,背后那一家人在指指画画的谈论着我们,让我如芒在背。

在一群人审视的目光里,我们走出赵会计家大门,几个孩子跟在我们身后,拍着手喊着:赵秀有婆家了,赵秀有婆家了!喊得我心里慌慌的。很快,这群孩子就被大人呵斥跑了,可是,他们的童声还在村子里飘荡:赵秀有婆家了,赵秀有婆家了……

旺村位于东北平原,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村子的创始人的名字里有个旺字,他死后,这个名字就沿用至今,中间也改变过村名,可是改来改去,一代代村民还是觉得“旺”能兴家,能安民,也就改了回来。

我出生在旺村,我讲的故事,自然也就从旺村开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讲到现在。有人说这是我的自传,也有人说写的是别人,这些都不重要,我讲的这些故事,在旺村的历史上,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后来,随着闻钊生活环境的改变,故事发生地发生了改变,故事里的事充满了神奇,还是没有脱离旺村。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不是旺村人的语录,这是古人对读书人的教诲之词,也是社会为读书人安排的不归路。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来说,这句话被广大农民传颂着,并且寄厚望于自家子弟。我便在这句话里长大成人,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