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会(下)
作者:静玄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39

熟练工人的短缺,确实是制约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产量的顽症。不过除此之外,国内的汽车需求市场容量过小,国外市场拓展不力,也是让卡尔.奔驰不敢贸然提升汽车产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了卡尔,我刚刚收到一封发自伦敦电报,他们邀请我们参加在今年十月举行了的伦敦博览会,你看在咱们是不是要提前准备一下,从上海到伦敦,坐船可要走上好几个月呢。”反正熟练工人的事情,绝对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难题,戈特利布.戴姆勒索性转换一下话题,以调和一下周围紧张的气氛。

“英国人又要举办博览会了?不知道今年的规模要比往年大多少。”卡尔.本茨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自己曾经参加过的一次,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博览会盛况,向往的说道:“哎,这上海哪都好,就是距离欧洲太远了,连参加一次博览会都要走那么长时间的路,要是博览会能够在上海举行一届,那就太好了。”

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戈特利布.戴姆勒听了卡尔.奔驰的话后,显然刺激了他的某一根创造思维,连忙激动地抓住卡尔说道:“卡尔,你说得真的是太对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在上海举行一届博览会呢?这样我们就可以坐在自己家门口,向全世界推销我们的产品了。”

“你是说我们自己举行一届博览会?哦,这不可能,首先世界上类似的博览会,一般都是由政府出面主持的,而且光我们一家参展的话,产品数量也太少了,恐怕不会吸引多少人来参观的。”卡尔.本茨也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不过在他看来,举行一届博览会的难度,绝对不亚于设计制造一辆汽车,他自认自己还没有这个能力,他也不相信眼前的这位合伙人,具有这个能力。

不过,显然戈特利布.戴姆勒并没有被卡尔的话说动摇,他还在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努力说服着在汽车设计领域有着崇高声誉的合伙人。“卡尔你听我说,要举行博览会,我们自然是需要寻求政府的支持,不过我相信我们的那位大老板,一定会对这件事情感兴趣的,在两将这块地方,只要有了他的支持,政府的问题就不再称之为问题了。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仅仅是寻找那些对举办博览会有兴趣的潜在合伙人,共同出资出力,来将这个博览会给办起来。而且你我都清楚,在如今这两将地面上,那些工厂仓库里积压着大量商品,却又卖不出的老板比比皆是,想必在他们当中应该会有不少人愿意做这个尝试吧。”

经过戈特利布得这么一分析,原本在卡尔心中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似乎也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卡尔在当年参加慕尼黑博览会的时候,就曾听人说过,举办那样一个规模的博览会,是会给举办方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的。“既然如此,那我就亲自跑一趟南京,希望能够得到总督大人的支持,至于你,就去找马市长和容先生,他们两人是现在上海最大的中国官员了,有了他们的帮组,我相信你很快就可以找到合作人,来一同举办这次博览会。”

卡尔.本茨是在第二天启程赶往南京的。而在这前一天的下午,戈特利布.戴姆勒在与卡尔.本茨商定后,便先去找到了两江民生银行督办容闳。在戈特利布看来,作为中国第一代留学生的代表人物,并曾长期在美国定居的容闳,应该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想法,进而便可以帮助自己去说服那位土生土长的市长大人。

结果果然不出戈特利布预料,当他把要在上海举办一届博览会的打算说给容闳听后,便马上得到了容闳的理解,虽然在一些细节的地方,容闳认为还有待进行更细致的商榷外,在总的大方向方面,还是得到了容闳的全力支持和帮助。

至于上海道台马文卿,无论容闳解释,他都没有弄明白,或者说是没有想要去弄明白,办这么一个博览会有什么意思,而且在没有得到总督大人同意的情况下,他也不愿意擅自做主,去弄这个主要是以吸引洋人为目的的博览会。不过就算如此,在容闳一个人的帮助下,戈特利布.戴姆勒还是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找到了三位有意共同出资协办博览会的合伙人。

与戈特利布.戴姆勒在上海的工作进展一帆风顺相同,远赴南京准备说服姚兴华的卡尔.本茨,也同样没有在姚兴华那里遇到任何障碍。从先现实回到清末的姚兴华,虽然没有亲身参加过一次博览会,不过要说到对博览会的了解程度,那显然要比卡尔这些人强上百倍、千倍不止。所以当卡尔.本茨刚刚向姚兴华阐明此行的目的,姚兴华的心里便知道,解决眼下两江和琼州两地众多实业企业,产品大量积压难以销售的办法,终于找到了。

为此,姚兴华不但授予卡尔.本茨,可以使用官府的名义举办这届博览会,还特别给上海道马文卿、两江民生银行督办容闳两人下了一道命令,命其二人全力配合卡尔.本茨先生,务必要把这届博览会尽快搞起来。而且,姚兴华似乎还有意把这个博览会,办成每年一度的盛会。

得到了官府的许可,再加上充足的资金做后盾。由姚兴化亲自命名的第一届“上海世界工业博览会”,很快便由筹划阶段进入到筹备阶段。博览会的开幕日确定在金秋十月十号,一直会持续到十月十六日闭幕,期间除了正常的日产展览之外,姚兴华还特别安排了一次两江科学院最新科研成果拍卖会,一次旨在加强企业业主之间交流沟通的论坛,两次由优秀企业主所作的基调演讲。

当然,这些活动,都是姚兴华从现代借鉴而来的,在十九世纪末叶,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姚兴华的心里也没有底。不过既然要搞这一次博览会,姚兴华就希望能够把它搞好,并尽可能的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各方企业既能通过这届博览会推广自己商品,又可以互相之间交流经验教训、心得体会,这有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