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女人不喝醉,男人怎能有机会?
作者:小楼风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32

“喂!红卫兵小将们,上船啰!我们来接你们啦!”.

这是对面云南境内皎平渡的船夫在招呼我们。他们从对面划着渔船过来了。他们的船桨惊动了酣睡着的金沙江水,金沙江水在神思恍惚中,轻轻的拍打了几下河堤,驯服地舵起船舶,把我们载到了对岸。

对岸又是不同的景象。这里是一梯一梯,逐渐往上层递的山坡。山坡上种有椰子、香蕉什么的植物,呈现出一片美丽的江南景色。十二月份,应该是个冷飕飕、严寒寒的日子;但是,十二月份放进了金沙江峡谷,就变成了个春意融融的时候。难怪!全中国人民都知道,有个叫昆明的地方,又叫“春城”。

皎平渡是个小小的渡口,渡口沿岸,搁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渔船。皎平渡虽然小,但是,它在历史上的意义却非同小可,皎平人就是用这些不起眼的渔船,载着度过了金沙江;载着成千上万的中国工农红军,粉碎了蒋介石屠杀“革命”的屠刀。

这天,往皎平渡湧来的红卫兵特别多。一座宽敞的、一面没有了挡墙的仓房里,铺满了地铺。接待员在靠近墙角的地方,给我们腾出了一块地方,用稻草铺上席子,做了三个小铺,然后又招呼我们到厨房里用餐。

我们三个,围着一张四方形的木桌坐了下来。

灶上的大铁锅里坐着一个黄木桶。热腾腾的蒸气弥漫在黄桶四周,然后又成串地跑出来,在厨房里乱窜。

过了一会儿,气体少了,灶膛里的火光也熄了。两个身强力壮的中年汉子,往黄木桶腰间系上一根绳子,用竹杠把黄木桶抬了出来,蹾在一个很结实的木架上。

揭开锅盖,一股玉米香味直往鼻孔里钻。接待员给我们每人盛了一碗,他说:“这叫包谷渣渣!是包谷面掺上大米蒸成的。我们这儿山高、坝少,没有水田,主产包谷。大米是政府考虑到你们红卫兵要来这儿串联,特意从外地用骡马运进来的。居”

一位中年妇女,给我们端来一碗炒熟了的干酸菜。

已是傍晚掌灯时分。我们三人以及其他的红卫兵就在昏暗的马灯下,吃着香喷喷、黄灿灿的包谷渣渣。

饭后,有个叫什么“驱虎豹”战斗团的红卫兵组织,有七、八个人,也是从“月城”出来的,他们可能是吃了“豹子胆”吧!邀请我们三个,与他们一起赶夜路。我们才没有那么蠢哩!我们三个围在一个皎平老汉身边,听他讲他当年摆渡红军过江的英雄故事——

1935年,蒋介石发觉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大队人马直挺金沙江。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了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金沙江水深江阔,水流湍急,敌军的飞机天天在江面上低飞侦察,局势非常严峻。中央军委命令刘伯承率干部团抢占皎平渡,渡江的红1军团和红3军团都因江阔水急,渡江未能成功,皎平渡成了红军唯一的生路。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赭。

1935年的5月1日至9日,中国红军一方面军在在皎平渡36名船工6条船9天9夜奋力的拼搏下,3万名红军胜利甩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当时,老汉就在这其中的一条船上,为革命事业贡献了一点微薄力量。

老汉讲到这里,显得很骄傲。他手里拿着一根很长很长的、竹筒做成的水烟袋,喉咙里“呼噜呼噜”的响着,眼里放出自豪的光。

我好奇地要过水烟袋,猛一吸,呛出了满眼泪花,引得大家一阵欢笑。

这经历了战火洗礼的金沙江畔,好宁静的夜哟!宁静的夜晚,繁叶的枝柯轻柔地梳理着天庭,澄澈的夜空点亮了青晶晶的星灯,睡着了的河水映托着夜空,化做了奇幻的夜景。

我们就枕着这奇幻的夜景,睡了个好觉。

言情小说站网()为您提供最优质的言情小说在线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