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咏雪
作者:康保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90

第二十六章 咏雪

“啊……这里真漂亮~金陵城的玄武湖虽大,秦淮河虽美,却也没有这里的雪景好看!”

金明池临水殿的平台上,周淑妃看着眼前一片白茫茫的山水楼台,不由得连声赞叹,双足踊跃,几乎就要在平台上回旋起舞了。好在她终究是显宦大家出身,倒还是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在一时间失了仪态,只不过她心中的那一份雀跃已经在郭炜面前表『露』无遗。

“呵呵,两地各擅胜场,北地南国各有各的妙处。这里的河湖在隆冬时节定然会封冻,又有南国少见的连日大雪,金明池的雪景自然是秦淮河与玄武湖比不上的,不过金明池终究是人工开凿而成,却比不得秦淮河与玄武湖的活水自然,南国的水软风清也另有一番特『色』。”

对于周嘉敏的咋咋呼呼,郭炜只觉得那是大惊小怪,他在穿越之前可是见多了这一类的人造景『色』,对于这些人造物早就是见怪不怪了。人造景『色』的美感,夸到极致也不过就是巧夺天工了,可那还不是要和天工去比?而且多半都是比不了的。

眼前的这个金明池,论天然与浩淼,那是不能和玄武湖相比的,更别提鄱阳湖和洞庭湖了。郭炜在穿越之前看过这三个湖,在穿越之后也看过玄武湖,对这一点他很有发言权。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见过了大海的苍茫,一个小小的人工湖泊又算得了什么?

至于说到人造物体现出来的人力之伟,这个年代还有什么可以和金字塔、长城、大运河相提并论的?此时的人造物还是处在萌芽发展阶段,距离出现蒸汽朋克的邪恶美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就连三峡工程、跨海大桥都已经震撼不了郭炜了,一个小小的金明池与周边的亭台楼阁又哪里来的感染力。

对于郭炜的不以为然,周嘉敏却是相当的不以为然:“哼~陛下是在北地生活惯了,见多了冬日大雪铺地的景象,这才觉得不足为奇。像现在这样楼观与飞虹桥被厚雪覆盖而与大地融为一体,封冻的湖面变作一片白地,在南国的时候可是很少见得到的……”

周嘉敏撅着嘴稍微娇嗔了一会儿,然后又马上融入到对周边雪景的感动之中去了:“……亭台楼阁被大雪覆盖还偶尔得见,湖面封冻,冰面又再铺上一层棉被厚的大雪,这却是在南国根本见不到的……金陵再是冬日寒风,水面都还是波光粼粼,看着就有一股寒意袭来,远不如眼前白雪铺地的喜人~”

说到棉被,周嘉敏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脸上却是微微地一红;而说到了金陵冬日的水波粼粼,周嘉敏就仿佛又体会到了那一股冷意,不由得伸手紧了紧身上的棉衣,让紫貂围脖护得更严实了一些。

说来也是奇怪,东京这里都已经冷得让汴水和金明池都封冻了,而金陵却是终年都不会冻住秦淮河与玄武湖,可是周嘉敏总觉得东京的冬天远没有金陵那么寒冷,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上穿的这一层棉衣的缘故。

想到了身上的棉衣,周嘉敏感受着那份熨贴,眼波流转之间不自禁地凝注着站在身边的郭炜。棉衣中间填充的是棉花,那是长在田间的一种东西,比丝绵还要保暖,价钱却要比丝绵便宜不少,而这种棉花在东京左近大规模种植,以及棉花的各种加工,却正是眼前这个皇帝夫君在做皇子皇孙时候的功绩……对于这些事情,周嘉敏从宫女那里听到了不少。

陛下还真是天纵其才啊,懂得的东西真的很多,国计民生、治国理政、整军经武……从田间地头到率军亲征,竟然就没有一样是不会的。

可惜……虽然陛下精于音律,自己这几个月在宫中也听过陛下弹琴吹笛,各种新意都有,但是就没有听到过陛下那与音律学识相衬的诗词佳作。不,别说是与音律学识相衬的诗词佳作了,其实就连普通的诗词文章都没有听到过,好像陛下除了批阅奏章之外就不写作的。

陛下样样都强过了姐夫,所差的恐怕就只有诗词文章了,人生终究是难以寻到完美无缺的。

“嗯,淑妃这么说倒是不假,虽然南国的冬日水面从不封冻,其实人的感觉比北地还要寒冷,春日里波光粼粼那是春光明媚,冬日的波光粼粼却并不好受。北地南国各擅胜场,南国就胜在春夏的湖光山『色』,胜在那种小巧明媚,要论秋日的肃杀和冬日的大气,确实是远不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

郭炜看着周嘉敏那红扑扑的小脸蛋,也不知道她是被冻得还是兴奋得,不过看她说话间哈出的一阵阵热气,想来多半是被冻得这样吧,只是身上裹着棉衣,又不是融雪的天气,这边确实没有金陵那里感觉寒冷。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陛下胸中气魄真是宏大,其实以陛下的雄浑豪迈,再有对音韵的熟稔,无需怎样雕琢词语,作诗填词都能别出一格的。”

郭炜随口而出的一段话,却让周嘉敏的眼珠一转。郭炜不作什么诗词文章,在她而言终究是一种缺憾,在南唐生活了十多年,文采出众的君臣都见得多了,自己又是精通经史歌舞,更有在这方面水准十分高超的阿姐和姐夫,身边的这个皇帝夫君明明是聪慧无比,却偏偏不能诗词,她想想都觉得不应该。

而且听陛下的这些言语,他分明是不缺才情的嘛……那种气魄更是寻常人不能比的,若是将其用到诗词上面去,就不说和李太白去比了,那也总能胜过了大多数的边塞诗人吧?

“哈哈,淑妃这是要朕学作《大风歌》么?不对词句精雕细琢,却哪里做得好诗词来,朕是天子,长在治国安邦代天牧民,何苦在诗词文章一道上去班门弄斧。”

周嘉敏心中的少许遗憾,郭炜其实早就感觉到了,不过他实在是没有兴趣在这方面过于努力,他在穿越之前可没有记住太多的诗词文章,哪怕自己贵为皇帝,并没有谁会用联句之类的事情来质疑自己的水平,这个文抄公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只是自己才稍稍引用了一下红朝太祖的文词,就引动得周嘉敏明确提出对自己的期盼,郭炜不免得有些尴尬——若是别的诗词也还好说,可是偏偏他现在引用的是这一首啊,全文照引下去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在别的身份来说,这首词一定可以论得上反诗了,不过郭炜的身份却是不怕的,这首词的气派完全配得上一个立志经天纬地的皇帝,但是……但是郭炜穿越的年代早了那么三百年好不好?其中的“宋祖”和“成吉思汗”向谁解释去!要郭炜现在临时改换一下词句,以他在音韵学和典故类书方面的造诣,他可是完全没有这种急智的。

所以郭炜是不能继续下去的,只能打哈哈转移话题。当然,郭炜这话也并非言不由衷,皇帝么,职责就根本不在作诗填词写文章,也不在画画写字当木匠,若是能够把皇帝的本职当得好了,再有这些倒是还能够算得上锦上添花,可若是皇帝这个职位做得一塌糊涂,那么副业越好就越显得悲剧啊!

周嘉敏却是不大赞同郭炜的话:“《大风歌》又怎的?刘季作《大风歌》,自有其气度在,也不曾妨碍了他治国安邦开创大汉四百年天下。《大风歌》确实文句直白,不过比起寻章摘句老雕虫,直白也自有其长处。”

郭炜被周嘉敏的这一番话弄得就是一愣怔,咦!这还是穿越之前自己所知历史上的那个小周后么?李煜当然不像花间派那么喜欢炫弄辞藻,但是也不算以直白见长啊,其词作的文字和用典都不差的。莫不是照顾了自己的文采水平,这才降低了要求,有《大风歌》的水准就行了?这要求还真不算太高。

确实,《大风歌》也就是刘邦唱出来的才会出名,要是常人来这么一段,多半会被旁人看作神经病了。所谓的帝王气派,在真正的帝王身上当然是一层美妙的光晕,可是落到一个普通人身上,那就差不多像是按住自己的菊花大喊、拽着自己的头发上天了。

如果只是这种要求嘛……那还真是不算太难,郭炜很愿意适当地满足一下周嘉敏,填补她心中的那丝缺憾。

“这样啊……淑妃说得也是!那么面对眼前的雪景,朕倒是确实有一首诗~”

郭炜稍微卖了一点关子,只是在那笑『吟』『吟』地说道。

“真的?!陛下快说来给臣妾听听~”

听到郭炜这么说,周嘉敏不由得心中大喜,皇帝肯为了她在诗词文章方面用些工夫,给她的幸福感是一点都不亚于晚上在寝帐之内的宠幸,而且看样子皇帝还是临场赋诗,她当然是急着想要听一听。

郭炜嘴角一勾,诡秘地笑着说道:“淑妃可听好了……‘江山一笼统,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诗如何,很当得起眼前的景『色』与朕的志向吧?”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