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赤脚医生
作者:权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06

八月,张言的妹妹出生,先前母亲为婶子伺候月子,转而又婶子伺候母亲。

叔叔婶子计划秋收后搬新家,老宅里最初父母两口人,发展到现在七口人,算上二姐这个长住大使,也算是大家庭了,大大小小,孩子爪子,两个妹妹的哭闹声,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时候干脆是一个带哭另一个,家里忽然间热闹起来。

这一切让前后为两个弟弟张罗多年的姑姑很欣慰,过日子过的是什么:人气!

母亲有张言的先机,得到一个个女儿很高兴,总算是儿女双全。

夜晚,油灯下,当母亲再次要求父亲为妹妹取名时,父亲的脸又苦了。

后世的电至关重要,没电几乎就没了生活,这个年代除了工业厂矿,农村家庭对电的需求还可有可无,最主要原因是没有什么电器。

看着这个小小的人儿,回忆着前世成长过程的种种,兄妹相互间吵过嘴,拆过台,告过状,长大懂事了互相关心过,安慰过,吵吵闹闹,跌跌撞撞,一切都像发生在昨天的事情,历历在目。

对于能再次和妹妹携手成长,张言充满期待。

试探着建议:“妹妹取名张晗好不好?我是这么想的,爸爸姓张,妈妈姓韩,妹妹是你们两个的女儿,你们的姓合到一起就是个很好的名字。”

作为家里公认的第二代小文化人儿,潜移默化间有了点参政议政的小权利,说话也稍微有了些分量,

“张——韩——”,父亲叨咕一句。

张言拿起笔,在糊墙报纸上大大的写下两个字‘张晗’,“妈妈的姓,‘韩’字做名字用不大合适,咱们可以换成这个‘晗’字,音同字不同,更适合妹妹”

偷眼查看父母的表情,为了加把火,又大声说:

“‘晗’:天将明也。”

说话间,学了样板戏的招牌动作,左手平举胸前,右手高举,面向东方,脸色凝重,犹如‘大海航行总舵手’的化身。

婶子抱了领弟,笑得前仰后合。然后首先发表赞同,好像只要是张言说的,婶子一直都没反对过。

父母不懂什么‘天将明也’,但看这个‘晗’字长的还不错,重要一点父亲是个不愿动脑筋的人,妹妹的名字就算确定下来,大名张晗,小名小晗。

张言暗中擦了擦额头,妹妹总算脱离了那个让她想起来就做噩梦的名字:张小花,

张——张什么?张小花!!!???简直是史上第一混乱。

叔叔新房盖完,暂时没有大的花项,家里也有了余粮,所以母亲这次月子里的待遇比当初生张言有所加强,鸡蛋总算吃出了花样,煮鸡蛋,炒鸡蛋,蒸鸡蛋糕等等,张言也大大的沾了光。

母亲的分娩在家,也让张言有了暂时的空闲,抽空到大队的赤脚医生赵云河那里打听了关于‘马蛇子’的事。

大队的赤脚医生虽然不算干部编制,但是在村里的受人尊敬的程度远远高于大队干部,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不会生病病,即使自己不得病,家人亲戚朋友总有得病的,总要求到赤脚医生门下。

六十年代中期,当时的卫生部部长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当时,中国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百分之八十在城市,其中百分之七十在大城市,百分之二十在县城,只有百分之十在农村。

当这样一组数字被毛主席知悉后,他发怒了。

这样就有了赤脚医生的出现。

随后国家开始落实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按照生产队的分布情况和地理特点,设置医疗点,配备“赤脚医生”。

之所以叫“赤脚医生”,不是说光着脚丫子的医生,(不过作者小时候这样理解过),应该是非科班出身的医生。

在那个政治第一的年代,能够成为赤脚医生,必须是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子女,其次还要读过书,最起码要小学毕业。

赵云河上过初二,三十岁毅然决然的放弃小队会计的工作,公费(带工分)到县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和临床实习。一年后,就正式出师行医。

人生的机遇往往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到来,命运安排他做一个悬壶济世的角色,二十一世纪还是附近十里八乡的老名医。

赵云河常挂在嘴边的营养学说“糙米比白米补,焖饭比蒸饭补,吃蒸饭要喝米汤”“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后世的医科大学学制最少五年,但也不要质疑一个从无到有,一年后就出师行医的医生,因为每个赤脚医生都必须有一本秘籍:《赤脚医生手册》。

《赤脚医生手册》简直就是一个“全科医疗医药”宝典,从常见的咳嗽、呕吐到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从灭蚊、灭蝇的防病知识到核武、生化武器的防护;从针灸、草药到常用西药,无所不有。

《赤脚医生手册》不仅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为解决几亿人的医疗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一直是那个年代中国人的全民健康指导手册。

据说这本书先后被翻译的文字达50多种,在全世界发行,时至今日,在一些西方国家的书店里仍然可以看到英文版的《赤脚医生手册》。

用现在的网络语言描述:好书就要顶!

赤脚医生之所以受人尊敬基本可以总结为:“养得起、用得动、留得住”

赤脚医生首先是农民,放下药箱下地,背起药箱出诊,靠生产队的工分生活,所以养得起;

赤脚医生就生活在村民中间,可以随叫随到,不分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加上良好的人脉关系,因而用得动;

赤脚医生户口在村里,家眷在村里,社会关系在村里,不会像巡回医疗队那样来去匆匆,是留得住的医生。

也许是那个年代人们吃的食物没有过多的化肥农药,除了营养不良,头疼感冒,生孩子岔气,基本没什么疑难杂症特大重病,这也造就了赵云河类似于神医的名号,哪里不舒服,量量体温,听听心跳,摸摸脉搏,打一针,开点药,药到病除。

而且实践几年后还中西医结合治疗,打针,吃药,针灸,按摩,熏蒸,无所不通。很牛B。

还是妇女们出现难产的情况下,最后一道强有力保障。

赵云河翻看《赤脚医生手册》后,关于马蛇子的解释是:

“为动物蜥蜴科丽斑麻蜥。

夏秋捕捉,以铁丝穿头,晒干,生用。

药性:咸,温。归肝、脾、肺、大肠经。

药效:败毒抗癌、破结消痰。“

张言:“好,谢谢。”

只要证明白胡子老头不是大骗子就行。起码马蛇子本身还是有价值的。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