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
作者:梦之名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72

逃到关外的大清王朝在日俄的支持下定都盛京,也就是沈阳,继续苟延残喘,后世有些历史学家将之称为北清,爱新觉罗.载是北清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末代皇帝,不管怎么说,由始至终他都只是一个傀儡罢了。当然,自从到了盛京,慈禧的权力被剥夺,而且不久便一病不起,转过年来便一命呜呼了,也就是说这位光绪皇帝现在名义上算是亲政的。

虽说是日俄共同扶植北清,但日俄间各怀鬼胎,相互间并不信任,日本人先下手为强,基本控制了北清的中枢,而且趁势掌握了东北大部分的权力,虽然最后并没有动俄国人在中东路的权益,但俄国人再想插进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当然,俄国人也不甘示弱,他们掌控了乌里雅苏台,在那里组建了自治政府,北清名义上还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却已经一分为二了,日本人的实力自然也越不过大兴安岭。

革命战争时期,清政府在关内的精锐损失殆尽,苦心经营的北洋军更是全军覆没,继续重建军队,而肩负建军大任的正式皇族中的少壮派溥伟、良弼等人。

甲午战争时,清政府在辽东节节败退,很多部队一直撤过了山海关,但日本人毕竟力量不足,在占领辽东后6军也并没有继续前进,辽西可以说是个三不管的地区。那里散兵游勇成群,乞丐难民遍野,官府**,土匪横行,百姓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就相应地成立了一些自保的武装组织,叫做大团,这些大团有的类似于中原的团练,有的则干脆亦兵亦匪。无法无天。甲午战后一直又乱了好几年,之后又赶上庚子国变,清政府更加顾不上这一块了。但不管怎么说,几年过去了,社会还是逐渐趋于稳定,那些地方自治武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有一部分受了朝廷招安,而另一部分自在惯了,不愿受朝廷牵绊,索性做了土匪。而之后的日俄战争更加剧了东北全境地乱象,这样的土匪几乎是无处不在。

慈禧死后,自以为能有所作为的光绪做起了反攻关内的迷梦,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加紧编练部队,不惜封官许愿,招安各路土匪。一时间盛京城里被搞得乌烟瘴气,还别说真的让他拼凑了三四万军队,还换装了些日本人武器,似模似样的便成了五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旅的9月开始了第一次反攻关内,目标直指山海关,大有一举收复京畿的意思。

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段祺瑞不是一个甘于寂寞地人。投降后一直渴望建功立业,南京平叛时他是出了大力的,后来调防天津,现在载带了一群乌合之众自己送上门来了,当然也就是他立功的时候到了。事实上日本人本就不看好光绪这支临时拼凑的所谓部队。而且换装工作也远未完成,只是草草整编了一下,甚至还来不及做些基本的操练。溥伟、良弼等人苦苦相劝,只是光绪哪里肯听,还是带着大军出征了,没想到一脚踢在铁板上,自己的队伍也不争气,几乎是一触即溃。段祺瑞手下地八千人其实大部分也是新兵,只有两千多的老北洋。但这也很足够了。光绪在亲兵的护卫下总算逃了出来,没有当俘虏。光绪的身体本就不好。这下子完全垮了下来,再也没有恢复,编练新军是头等大事,他也已经顾不得了。

在此之后不久,俄国人有支持蒙古兵进犯绥远,驻扎那里的徐树铮第五师初战吃了点儿小亏,汉军一个旅及时增援,歼敌三千余,俘虏过万人,粉碎了俄国人的阴谋。日俄战争后俄国伤了元气,在波斯尼亚危急中甚至没有公开支持自己的小兄弟塞尔维亚,却想着在中国这边找点儿便宜,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至此,北部边境太平无事已经一年多了。

中国人这在展,日本人与俄国人也没有闲着。光绪地身子骨眼看着是一天天不行了,长期不见天日、身体欠运动,加上心情不佳,导致饮食不正常,就连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耳鸣脑响,梦遗滑泄,虚火上冒,下部萎冷”,太医给他把了脉,肝阴虚,这是长期郁郁寡欢的结果,此外还有肾虚,不但阳痿而且早泄,据说遗精史长达二十年,当然,这些事不足为外人道的。

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有后代,眼下已经病入膏肓,朝臣们大都乱作一团,只有良弼等人还在练兵,倒是日本人和俄国人开始为他的后世安排起来了。

满清皇室北逃地时候,醇亲王载沣留了下来,载沣能力平平,却还有些远见,知道顽抗到底死路一条,不过他的幼子溥仪还是被带走了,溥仪正是日本人相中的皇位继承人。汉军进攻新疆时,被清政府流放到那里地端郡王载漪、溥俊得到了俄国人的庇护,去了外蒙,当初载漪反洋人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溥俊虽然已经**,但并不精明,不是什么强有力的政治领袖,当初还被选作大阿哥,现在是俄国人相中的皇位继承人。俄国人原本还有另一个选择,就是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他在外蒙有很高的威望,而且被蒙古人认为是成吉思汗后代的转世,不过这样一来今后插手东北就多了一层麻烦,而且张文英托人给这位活佛带了句话,叫他好自为之,结果博克多格根果然不敢答应俄国人地要求不管溥仪也好,溥俊也好,都是没有办法服众地,要想顺利登基,甚至能趁势捞到更多的好处,在此之前当然是要好好地表现一番。谁都知道溥仪溥俊都是傀儡罢了,都是无足轻重的小角色,真正较量的还是他们背后的日本人和俄国人,而他们也不约而同的盯上了同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