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作者:君莱      更新:2022-03-10 17:37      字数:3860

程文佑手里端着粥,神清气爽的走了进来。

姜筠一手按着腰,瞧他生龙活虎的样子,问道:“你就端了碗粥来,我晚上吃一碗粥能吃饱?”

程文佑拿着勺子在青瓷碗里舀了一勺,放在唇边吹了吹,道:“先吃,吃完了这个再吃别的。”

“我现在不想喝粥了,又撑肚子又不管饱,吃完一会就饿了。”

她晚饭没吃,和程文佑胡闹了一场,这会躺在床上不想动,叫程文佑喂她喝粥,程文佑端了粥来,她看他活蹦乱跳的,再瞧着自己这一副不能动了的死样子,便开始无理取闹起来。

“你想吃什么?”程文佑好脾气的问。

姜筠道:“我想吃什么,你感觉不到吗?”

她以往动坏点子时,程文佑最喜欢把手放到她的头上叫她别打坏主意,他已经知道她在想什么了。

程文佑笑了,姜筠没好气的睨了他一眼,张嘴把他递过来的粥喝掉。

“阿婠姐姐身子不好,总是觉得自己配不上我表哥,母后说她的心结就是她自己的身子弱,觉得自己嫁给我表哥也是拖累,便出了个主意,姚府信佛,说找一个高僧去姚府,告诉姚府的人叫阿婠姐姐每日挑些水,身子自然就好了,我想着编个什么借口呢。”

“想到了吗?”

姜筠摇摇头:“没有,不如哥哥替我想一想吧。”

她凑到他面颊上讨好的亲了一口,程文佑把空碗放到一旁的小几上,拿着帕子给她擦了擦嘴,道:“挑水做饭吗?”

“也不一定要做饭啊,她一个小姐,叫她挑水做饭有些说不过去。”

程文佑默了一下,姜筠拉了拉他的袖子对他撒娇。

程文佑揽着她的腰道:“既然母后说了找高僧,那就去找高僧来好了,编故事这种事还是高僧最拿手。”

最后程文佑找来了一个“得道”高僧,这个高僧果然是个会编故事的,她说姚婠前世性子顽劣,擅长骑射,一日她随兄长去狩猎,午时饿了便在树林子里烤了几个猎物,她兄长去找水,她留在原处看火,只是她犯了瞌睡,没注意火烧到了旁边的树枝,大火便烧了起来,她和她兄长虽逃了出去,却因附近没人灭火,导致那一片树林子都遭了秧,变成了灰烬,草木也是有生命的,佛祖为了惩罚姚婠,才收走了她强健的身子,叫她这辈子体弱多病,只能拘在闺阁之中,只要她每日挑些水,亲自栽种几颗树,把那些树养活,便能抵消她的罪孽,慢慢的身体便能好起来。

姜筠看那高僧说故事时一本正经的样子,差点就信了。

那得道高僧编好了故事,便“无意”走到了姚府门口,念了几句阿弥陀佛,守门的仆人不明所以,看他不停的念着听不懂的话,看起来很高深的样子,也没敢撵他,慌忙进去通报了管家,管家见了人后,又去告诉了姚夫人。

姚夫人一听门口来了个和尚,一直站在那里念着佛语,想着女儿正好得了病,这就有和尚过来了,别是哪路的神仙经过此处,小时候治好姚婠的便是个和尚。

姚夫人当即便带着人往门口去,高僧一见姚夫人出来了,笑而不语。

姚夫人迷茫道:“大师。”

高僧慈眉善目道:“夫人,老衲途径此处,发觉府上西边有一股怨气,不知府上近来可有何不妥?”

姚夫人一看他指的地方正是女儿住的地方,心中一慌,刚要开口,她身旁的丫鬟便拽了她一下,提醒她不要着急,以防遇到骗子。

姚夫人一片爱女之心,心下也知不能随意就领人进府,那高僧又道:“被这股怨气笼罩,只怕要一直病痛缠身。”

姚夫人急道:“不知大师是?”

“老衲这些年四处游走,早便忘了名号了。”

姚夫人见他连名字都没说,觉得不像是骗子,更何况哪个骗子敢跑朝廷四品大员的家中行骗,想了想,便恭敬的将人领了进去。

高僧站在姚婠的院子门口,也没进去,只是点了点头,道:“看来,这里面居住的应该是位小姐了,他又把被那怨气缠上的人从小到大身体会有何症状一一说了一遍,姚夫人一听都和女儿的对上了,面露激动道:“大师,你可一定要救救小女啊。”

高僧摆摆手道:“无碍无碍。”

他又把编的那个故事说了一遍,姚夫人将信将疑,道:“这样便能救小女了吗?”

高僧笑了笑,道:“老衲告辞了。”

姚夫人想让他再看看,他道:“老衲与姚府的缘分就到此为止了,希望令嫒的身体能早日好起来。”

他说罢便往外头走去,姚夫人把他送出去,回来时握着身侧丫鬟的手道:“你说,大师说的法子有没有用?”

那丫鬟是个机灵的,且姚府人都信佛,便道:“奴婢看那大师也没寻借口要银子,也没留下姓名,说的那些症状和小姐也都能对上,说不准真是位活神仙。”

姚夫人也信了大半,只是叫女儿挑水栽树,她的女儿如何能做那种粗活呢?

“夫人,您也是为了小姐好啊。”

姚夫人叹了口气:“我苦命的女儿啊,哪家的小姐不是娇养着的,我的阿婠自小身体不好,没能养在我的身边,吃了多少苦,如今还要每日挑水。”

丫鬟扶着她的胳膊劝道:“等小姐身体好了便好了。”

姚夫人拿着帕子擦拭了眼泪,便往姚婠的院子里去了。

姚婠躺在床上,只听敛秋说刚刚她娘带着一个和尚在她院子门口站了会,也没进来,她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睁开眼便见她娘坐在一旁擦眼泪,眼睛红肿着,瞧见她醒了,慌忙侧过身子吸了吸鼻子。

她撑着身子坐起来,姚夫人扶着她道:“我儿,委屈你了。”

姚婠道:“女儿自己身体不好,怎么能怨娘呢?”

姚夫人道:“刚刚外面来了一位大师。”

“大师?”

“那大师进来说了些话,也没留名,娘瞧着倒是个高人,他说你这身体不好,都是......都是娘不好,娘年轻时候顽劣,放火烧了个树林子,佛祖才叫我儿你替娘还债。”

姚婠不解道:“女儿怎么没听说过娘还放火烧过林子啊?”

“那大师说的时候娘也很诧异,娘那时候顽劣,放火烧了树林子见没有人发现,害怕被问责,便没敢将这事说出去,他却知道,可见真是位大师,他说只要你每日挑水,栽种活几棵树,就能把这债给还了,身子便能好起来了。”

姚夫人抚拍着她的背笑着说:“到时候我儿身体好了,还能给娘生个小外孙抱抱呢。”

姚婠道:“既如此,那女儿日后便每日挑水浇树,只求佛祖,莫要记着母亲的这桩事。”

姚夫人欣慰道:“好孩子,好孩子。”

姜筠叫人开了窗户,躺在窗前的美人榻上晒太阳,她闭着眼睛,伸了个懒腰,感觉面前的阳光被遮住了,睁开眼睛,就见许明纵站在窗外。

她翻了个身,手撑着脑袋,对着许明纵,垂着眸子,慵懒道:“表哥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许明纵手负在背后,道:“叫阿婠每日挑水的法子是你提出的。”

姜筠笑笑:“难不成表哥你还有更好的法子吗?”

许明纵默了一下,姜筠又道:“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待阿婠姐姐身子好些了,便不用每日挑水了,只是她身子太弱,挑挑水,对她也有好处。”

“这么说我是该谢谢表妹的。”

姜筠勾着唇微笑:“不客气。”

许明纵转身往门旁走,姜筠从榻上下来,同他面对面的坐到桌子前,问道:“不知表哥可知那个在舅母面前说阿婠姐姐不好的人是谁?”

许明纵手里捏着杯子,淡淡道:“我会处理的。”

姜筠摇摇头,啧啧道:“表哥还真是无情啊,好歹也是一位倾心于表哥的。”

许明纵看了她一眼,问:“你知道是谁?”

姜筠摇头说不知道,她只是猜的,能做出来这事的自然是想要嫁给他的,她虽喜欢姚婠,却没有派人去查这个事,这个事就该许明纵自己去解决的,毕竟,也是他惹得桃花。

“工部尚书府的三小姐。”

“是她。”姜筠喃喃道,这个结果不是她想要的,她素来敬重工部尚书,为他有赵彦那样的孙子感到惋惜,那样一个德高望重之人,竟会有那般不堪的孙子。

她忽而想起许明纵初回定熙时,外祖父为他举办宴席,那会姜篱同赵彦定了亲,赵蕊是赵彦的妹妹,两家有了姻亲,对她也很是亲切,那时候她瞧着赵蕊也是一个性格豪爽之人,她刚见了许明纵一面,便向自己打听许明纵有没有定亲,她那时候是能看出赵蕊对许明纵感兴趣的。

她同赵蕊虽有些交情,却并不怎么交心,这些年也没怎么注意过她,这会想想,赵蕊,确实还没有成亲,也没听说同哪家公子定了亲事。

工部尚书府的小姐,家世出众,如今这般年纪还未定亲,要么是有什么隐情,要么便是她自己不愿定亲了。

姜筠叹了口气,好好的一个千金小姐,何必为了一个不喜欢自己的男人做这种事,如今叫许明纵知道了,又如何会放过她。

她不知道赵蕊是怎么想的,可许明纵都说是她了,那便不会冤枉她,她再一次为工部尚书感到忧伤。

“你打算什么时候娶阿婠姐姐,我还准备去吃酒席呢。”

“到时候自会请你的。”

瞧着他信心满满的样子,姜筠忍不住打击他:“我怎么看着是阿婠姐姐不想嫁给你呢。”

许明纵冷哼一声,捏着杯子抿了口茶,叹息道:“你们女人啊,就是爱口是心非。”

姜筠切了一声:“我说表哥啊,看了您老人家从前那些丰功伟绩,如今娶个喜欢的女人都磨磨唧唧的,这可不行啊。”

许明纵挑眉:“你表哥我比你夫君小了四岁,我这便算老人家了,那你夫君岂不是......。”

姜筠捧着脸道:“我夫君最年轻,我夫君长生不老。”

许明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