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重逢(1)【二更】
作者:血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46

姚礼仁将姚崇孝告上县衙,罪名有两条,第一是擅自售卖族产,第二则是变卖祖产大不孝。

接到状纸,知县唐文举大人立即吓得不轻,这个姚崇孝不是应了贾似道贾相爷的幕宾了,怎么竟然在家里偷偷摸摸的变卖田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廖莹中正在品茶读诗,被唐知县请来的时候还老大不高兴,待要发作看到那张状纸,他也呆住了,随即脸色沉下来,动作优雅的放下状纸,拿起煎好的茶汤轻轻品了一口,然后微一皱眉,低头看看茶汁,才询问唐知县,这姚崇孝为什么要卖田土?

见着廖莹中这样拿腔作势,唐文举心中早骂开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拿派头?可是,他一个区区从七品知县,哪里敢得罪眼前这位人物,廖莹中啊,虽然没有官职在身,可是新任右相贾似道贾相爷眼前红人,自己日后的前途可都在这人身上了。

于是,唐文举唐知县小意的凑到廖莹中身边,先吩咐人换茶,换上他花了大价钱置办到的南剑州茶饼,然后脸上堆笑的道:“廖先生大才,下官左思右想都没明白,还请廖先生指点迷津。”

廖莹中见多了这样阿谀之徒,也不为意,手指在状纸上敲了一阵,才叹息道:“姚崇孝,姚晋江,你太聪明了,只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说完,抬头对唐文举道:“唐知县,请你立即派人去姚崇孝家中,将这位姚先生请到县衙居住,我且修书一封请示贾相。”

唐知县躬身行礼,对着廖莹中又是好一阵逢迎,这才唤来一名押司,吩咐他带上十名捕快前去姚家庄园,务必要将姚崇孝“请”来县衙。

姚礼仁还在县衙门口等着呢,不见知县老爷升堂问话,却见十名捕快出来,领头一名押司客气的告诉他:知县有令,请姚崇孝到县衙。

听到这话,姚礼仁心头狂喜,没想到整件事如此顺利,知县老爷只消将姚崇孝带进县衙,姚崇孝与王海山两家的交易就算废了一半,等下再回去鼓动族里掏钱出力,不愁不能扳倒了姚崇孝。

当即,一伙人飞快来到姚家庄园,在门口通了名姓,本以为姚崇孝即便不亲自迎接,总也会让他们进去客厅说话,谁想到,就见二管事王喜出来,冷冷的告诉他们,东家已经出门去了。

这下可将一伙人惊呆了,姚礼仁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事,能让重伤的姚崇孝才到家不久,又跑出去了?反是那个押司大呼一声:“不好,姚崇孝畏罪潜逃!”

这话一出口,当即将门口几个家人气坏了,抡起棒子就打,这里是姚家的庄园,周围都是姚家地产,住的是姚家的佃户,只消呼喊一声,立即冒出几百个汉子,拿棒子的拿棒子,拿农具的拿农具,追着十几个家伙跑了三四里,才算是放过他们。

等到押司回去禀告了唐文举,却见廖莹中微微一笑,“不用害怕,姚崇孝能跑,那万亩田土还能跑么?即便他们签了白契,只消抓住那个买主,不愁找不见姚崇孝。”

姚礼仁走入县衙的时候,姚江正与岳父王海山携手登上一条海船,他的外伤大致结痂,骨折和内伤也只需修养,短暂的行走完全不成问题,所以,急急忙忙的拉上了岳父前往广州。

能尽快将这笔买卖定下来,省的族里那些白痴成天吵着要告自己,他也免得整天担惊害怕的。

这些日子,贾似道竟然从临安送来两封书信,一面对他的忠心大加肯定,一面又替他被扣上蒙古细作的罪名感到遗憾。这说明贾似道越来越心急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他去临安。

懒懒的坐在船头,享受着丫鬟轻轻为自己捶腿,姚江不禁暗道:妈的,瓦子,勾栏,美食,美酒,还有漂亮的歌姬,乖乖,临安要什么有什么,难怪是地上天堂……想着想着,在嘴角就留下道黏黏的液体。

突然,姚江余光见到一个丫鬟目光有异,这才发现自己过于失态了,连忙吸溜一声吸回大半,然后用袖子抹抹干净,一脸正色的看向前方,脑中无奈的想起来,别看临安什么有,可就是没自由,虽然始终想不明白,贾似道为什么如此着意笼络自己,可姚江明白,一旦进了临安城,再想溜出来就势必登天了。

“唉,看来老子就是做生意的命,没法子当官喽——”姚江长长的叹息一声。

王海山远远的躲在船尾,望着船头舒舒服服的姚江,目光中透出一股子阴鹜,身后站着一个管事,就听王海山轻声问道:“通知过去了?”

管事恭恭敬敬的回答:“已经告诉了,他们答应隆重接待,”见到东家脸上没有多少笑意,管事迟疑下,才道:“东家,另外还有件事,那个,那个姓姚的,他感觉不满意,想要多……点……”

“多点是多少?”王海山定定的道。

“五……五倍……”

王海山感觉身上一阵肉痛,双手狠狠抠住了窗棂,“妈的,他还不如去抢,老子以前没少给他好处……”

忽然,感觉自己在下人面前失态,王财主猛地顿住,挥手打发管事:“去告诉他,办好这件事,我绝不亏待。”

待到管事的坐上小船走了,王海山在房中深吸几口气,又对着镜子揉捏了半天脸蛋,看着铜镜中的瘦脸,自言自语的道:“妈的,这个小家伙,还真够难缠的,一万一千亩田土啊,值了,哈哈——”

大笑几声,或许看着自己的笑脸还比较满意,王海山这才走出房间,离着老远就招呼起自己的女婿,让姚江陪他一起品茶……

虽然刚过年关,此时还是隆冬季节,挂着西北风让大船一路顺风顺水,才两日就到了广州,姚江由王海山领着,直接在码头上寻找目标。

上次到广州,由于是夜间靠岸,对广州和码头的印象并不深。这一次还未等下船,就在座船驶入广州港的时候,姚江便被自己见到的一幕惊呆了:

港口里是数不清的桅杆,一根根直入云霄,有的已经升帆,有飞鸟盘旋其间,远远望去彷如森林。

在大船之间,是忙碌的小艇,这些小船装的满满的,海水几乎溢上甲板,上面都是各色货物,往来穿梭在大船之间,很多大船就是靠这些小艇,将货物运上码头。

还有许多小艇只是三两个船工驾着,摆着各色酒水或是热腾腾的吃食,每每有海船上水手吆喝声,这些小船就会飞快的驶到船下,向水手们贩卖。

不过,这些个小艇并未影响这座港口的运作,事实上,小艇只在海船锚地逡巡,在港口的主航道上,不仅海岛和岸。边设置大量灯塔,更有市舶司的引船,引领外来的海船入港。

只是,市舶司人手有限,广州是整个南宋数得着的大港,平时很难一一完成引船任务,于是非常自然的,这个活就有私人承接,价格并不昂贵,在豪富的海商们看来,这些不过是点小钱。

码头上,簇拥着无数的劳力,大量的推车和牛马车,每当有货物上岸,这些人车蜂拥而上,转眼间将其搬运干净,饶是如此,依然因为入港的海船和货物太多,有时还会略有阻塞。

姚江看的心驰神往,如此景象,当十三世纪缓缓流过,就只能到大海航时代的欧洲码头再见了,不,即便是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也不会有如此壮观的图景,或许,还要继续向后,等到那个日不落帝国出现,才会再现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