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节 洋气扑鼻
作者:乌鹊东南飞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19

此时在京城里,“洋学状元”的试卷,同文馆的洋教师们出到一半,就碰到了大难题。因为礼部负责考试的官员告诉他们,洋学状元的考试和八股文状元一样,必须要考九天时间。

而洋教师们目前把个人的参考书籍都凑到一起,所能找到的试题,加上美国大使新近转来的两份,加起来也拼不出一份能考九天的试卷。就是新近转来的这两份,也是字字句句,用电报的形式拍发来的,算得上一字千金了。这把曾国藩的出题经费预算,立即就用去了五分之一,让他肉痛不已。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这真让人犯难。曾大人说过了,设立“洋学状元”,就是为了让它能和八股文状元相媲美,让大清百姓把洋学看得和传统学问同等重要。如果削减“洋学状元”的考试时间,“九天考出来的文状元”和“一天考出来的洋状元”,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在大清百姓的眼里,洋学状元的分量将来就只有八股文状元的九分之一。

“但是请等等,八股文状元真的要考九天吗?”“教头”丁韪良问道,“九天时间里,考生们怎么吃饭睡觉呢?都考些什么内容?”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大清朝的读书人看起来文文弱弱,没料到耐力却不可低估,竟然能捱过整整九天的考试。“教头”刚刚去贡院参观过了,但见间间考舍,既低矮如猪舍,又简陋如穿堂,光秃秃的地面,单放着一桌一椅。亏得个子高些的考生,九天下来,竟然没有变成驼背。当然了,在“教头”这些洋人们看来,大清朝的“大学问家”走路人人低头含胸,原也就有几分驼背,只是深浅不同而已。

“九天分三场,考试、吃饭、睡觉均在各个考生的号舍内进行。”礼部官员答道,“第一场考‘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考‘五经’文五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

“四书”“五经”“五言八韵诗”,对洋教师们来说,未免太艰深了一点,因此又问道,“请问大人有没有带来试卷,让我们参照参照,好去想想本国有没有类似的题目?”

难得这位礼部官员办事老到,虽然不懂得洋学,却懂得考试,竟然果真随身带有一份试卷,打开一看,都是些什么“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怎么周朝和唐朝是“外重内轻”,秦朝和魏朝就是“外轻内重”,并且各有所得?也不知道究竟是用多大的一杆秤、以及如何称量出来的。贾谊是汉朝人,“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所以他曾经在长沙呆过,碰到的皇帝也不算昏庸,只是他自己运气不好,班固讥讽他,那么就是他的对手了,但是又怎么扯到更早的秦穆呢?诸葛亮也用申商的计谋,王安石也用申商的计谋,一个没有他的心,另一个忌讳提到他的名,用人家的计谋又忌讳提到人家的名字,王安石必然是试图剽窃,事实很明显,又有什么好论?

虽然“教头”也算是有名的“清国通”了,要弄懂这些拐弯抹脚一长串、总是同时牵涉到三四人以上的题目,却仍然很困难。礼部官员连写带画解释了大半天,丁韪良终于弄明白了一个要点:“这些都是议论文!”

那就唾手可得了,海外和沪上的各大报纸每天都有时事在发生,到时就摘最新鲜的几段来交给大家议论议论,也就是了。

“这个。”礼部官员颇有些为难道。“当今地报纸时事。议论起来。恐怕有所妨碍吧?能不能找些几年以前…不。最好是百年以前地旧报纸来出题?”

“百年以前地旧报纸?只怕找起来会有些困难。”报纸在洋人各国。也算是新鲜事物。要找到百年以前地古董。地确很难。并且丁韪良对此大惑不解。问道。“议论从前地事情。对现在又没有什么裨益;不如争论当今地事情。对朝廷决策也能有所贡献。这样不是更好吗?”

唉。这个洋人不开窍。议论当今地事情。假如议论得不妥当。触怒了皇上或其他权势人物。脑袋也就搬家了。还讲什么“有所贡献”?能贡献地也就是一颗头颅而已。不过洋人是不会懂得这等玄妙地。只能这么跟他解释。“我朝几百年地规矩。出文论题。都止于前朝。从来不出到本朝。这次虽是洋学考试。毕竟也是我大清朝地考试。所以应该依照这个规矩。”见“教头”颇不以为然。只好退后一步。反正自己也做不了主。“或者有关议论文地出题范围。不如总教习去请曾大人来裁度。”

因此。这次会商地结果。虽然出题范围仍待商榷。几位洋教师也都对这将旷日持久地考试心存惮意。“洋学考试”仍旧定成了九天。

报考地考生从各个地方源源地集中到了京城。因为时间紧迫。又为了赶到京城后多留几天温书时间。同时为了在有限地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接触洋人洋货。广东福建等地东南沿海地考生都破天荒地坐了洋船来赶考。头回坐洋船。晕船难以避免。所以一个个在船上晕眩呕吐。吐到头昏眼花。奄奄一息。到了天津才又活了过来。急急忙忙弃舟登岸。也许这就是天意罢?要考“洋学”。首先就要先受这份飘洋过海“洋罪”。

因为是头回考试。不象八股文地会考。有前人传下地厚厚一本“考经”可循。所以温书也成了问题。大家打听到是同文馆地洋教师在出题。并且此时已经有许多赴考地考生们在那里附学。所以也都挤到同文馆来。课堂里挤得水泄不通。考生们把双耳竖得象兔子。生怕错过了洋教师地某句话。就错过了中状元地机会。曾国藩每天用来发咸菜馒头地银钱。自然也因此翻了几倍。

当然,有的考生是不需要领用馒头和咸菜的,他们也不太热心听课,只是揣着银两,带着仆人各处穿梭打探,现在站到了同文馆的门口,紧盯着那些洋教师们进进出出。头回能如此近距离地接近命题考官,只遗憾自己偏偏不会说这么一句洋话,“我给你很多银子,你能把试题泄露给我吗?”唉,这事情又须行得机密,急切间也找不来信得过的翻译。并且,如今洋学大考,能充当翻译的谁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呢?不要到时被人揭发,“羊肉没吃到,惹得一身臊”,试题买不到,反倒先进了牢房。

好在这些人忍受诱惑无须多久,考官们“闭关”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大清朝的状元考试前,为避免试题外泄,从出题开始直到考试结束的一段时间,出题的考官们都被集中关在考院,不能外出。

几位洋教师虽然不太情愿“闭关”,好在也明白为大清朝出洋学试卷是无上的光荣,将被载入史册,象“教头”用一句古诗形容的那样,“留取丹心照汗青”,只好和几位礼部指定的考试官员,一同被关了进去。

现在的京城里,简直洋气扑鼻,晚上到前门逛街,几家大酒楼前挂着亮晃晃的气灯,街上走着成群结队地出来瞧新鲜的洋学考生,洋行里也挤满了他们未来的“同年”,在逐一地打听各件洋物件的用处和制作方法。

洋行的掌柜当然不会放过机会,频频招徕道,“来看啊,这是明晃晃的洋油灯,你们攻书时正用得着,好好用功,当个状元公;打火机,点灯时只需轻轻一按就出火苗,轻松无比;这是八音盒,盖子一打开就能听到曲子,读书累了,听一听最好…”

这太神奇了!考生们各自摆弄着手中的洋货,爱不释手。

掌柜又说了,“这位后生好眼力啊!这个八音盒,听说连皇上也喜欢听,想想,您和皇上听同一支曲子,到时殿试时如果皇上正好问起这八音盒,那状元公舍你还能有谁呢?”

旁边的考生急忙挤了过来,争着看这八音盒,有的问道:“掌柜,你说的是真是假?难道皇上还到过你这店铺来选八音盒么?”

掌柜答道:“皇上嘛,也许来过,不过来了我也认不出来;恭王府的载徵贝勒就三天两头常来了,我听说,八音盒就是他敬献给皇上的。”

原来如此,立即就有手头阔些的考生掏钱来买八音盒。一个人买不起的,就几个人凑钱来买,以便买回后轮流把玩倾听。整个洋行好象忽然变成了八股文考试的秘笈专卖店,一时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连东交民巷昔日门庭冷落,左宗棠派人来骂街就算是街上行人较多的一次,现在也忽然热闹了起来。

考生们簇拥着到各家使馆门前,远观近玩,瞧洋房,瞧洋人,瞧洋马车;有胆大的,听到洋人讲话,就鹦鹉学舌地模仿起洋人讲起洋文来。有的舌头根本转不过弯来,有的倒是学得惟妙惟肖,只是不知道是什么个意思,口里不停地念叨,一路飞奔回同文馆,请懂洋文的生员翻译解释,却原来是一句,“我的天,外面这么多人!”

假如徐桐此时仍在京城,简直都要没办法呼吸,好在他已经远徙新疆,也许此时正在驿途之中,看落日黄沙。他的旧邸,也早已经易主,被新近要和大清国互派使节的西班牙买下了,准备翻修成西班牙使馆。至于倭仁,他每天寓居家中,作旧诗,念皇上,同时睁着眼睛,要看这“洋学状元”到底能闹出个什么名堂。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