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回 斩逃将蒋中正儆众 破大敌李宗仁扬威
作者:肮脏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709

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城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消息传出,举国震惊,善良的人们被激怒了,在敌占区,他们拿起武器——大刀、长矛等,有效地打击敌人。一时间,中国沦陷区内,遍地烟火,日寇昼夜不得安宁。

如今且说主战场上,日寇进行的淞沪战役,被打死打伤十一万余人,在沂口战役中,被击毙一万多人,华北等其它战场也被消灭五万多人。日军的嚣张气焰被打消了许多。但日军攻占南京,也狂妄到了极点,认为中国军队必败,中国必亡。日军驻华中方面军总司令长官松井石根大将拟定了闪击武汉的计划也开始了实施。驻华北的最高司令长官寺内寿一大将也开始实施夺取徐州、占领中原的计划,然后南北进击,将华中和中原连成一片。为达此目的,在津浦线北段,西尾寿造大将也集结大军与南段的烟俊六配合,共同指挥十三个师团共三十万大军一路扫荡性前进,而徐州则成了日军进攻的中心。

徐蚌地区是第五战区,总司令长官是李宗仁,他接到日军大举进攻徐州的消息,便电告中央军委。委员长接电后,先到开封,和第一战区总司令长官程潜商讨作战方案,再与李宗仁交换意见。

按照委员长的部署,国民军准备在中原地区狠狠地教训日寇,打掉其嚣张气焰,洗掉淞沪战役和沂口战役中的阴影。同时,对不战而逃的将领进行制裁。

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一日,为稳定战局,鼓舞士气,团结抗日,中央军委在河南开封召开第一、第五战区团长以上的军官会议。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推广优秀的战例,吸取失败的教训。参加会议的中、高级军官中,有的还是第一次见到委员长。委员长在会上对开战以来的形势和今后的作战任务作了部署。最后,他板着面孔严肃地说:“诸位将军,我们是党国的军人。国难当头,党国赋予我们重任,既艰巨又光荣。今天,我主要对抗战以来的工作作了小结。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措辞中有不当的地方,还望诸位将军包含。”委员长接着说:“现在,日军仍在继续吞并我华北,为挽救中华民族,我军英勇杀敌,给敌以沉重的打击。南口战役,汤恩伯将军,噢,来了吗?”汤恩伯站起来,“唰”地一个立正,说:“报告委座,汤恩伯到!”委员长的手向下压了压,说:“来了,很好。汤将军请坐。汤将军在南口抵抗了日军的猛烈进攻,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打死打伤日军一万多人,不简单啊。一个军团,还不足五万人啊。抵挡了日军整整两个师团的进攻,打出了国军的威风,为中国军人出了一口恶气。这就是我军的骄傲,也是党国的骄傲。当然,在这次战役中,宜生将军,孙连仲将军身先士卒,与敌展开血战,体现了我军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大无畏精神。郝梦龄、刘家琪,一为军长,一为师长,战死时,犹抱机枪不放,这是多么的崇高,多么伟大的壮烈啊!宋哲元将军在津浦路北段,与日寇血战,三天三夜不下火线。程司令长官,你可要好好地嘉奖这些英雄啊。”程潜站起来,回答:“是。坚决执行委座的命令。”委员长示意程潜坐下,继续说:“但是,大敌当前,有的将领贪生怕死,未战先逃,致使津浦线、平汉线的防线全线崩溃。这些将领中,大多为高级将领,他们不顾民族大义,不知铁肩上系着民族的安危,将程颂公、李德邻两位将军和中央的数十次命令、上百次命令置若罔闻。没看见日军,已逃数百里、上千里。特别可耻的是,在黄河岸边,身为十多万大军的统帅风闻两千日军到来,竟炸掉铁桥,率大军狂逃。丧师失地,丢尽了中国人的脸。我和程司令长官、李司令长官为有这样的部将感到羞耻。诸位将军,你们这么做了吗?如果象这样做了,事后又想过了吗,这样做对得起党国吗?父老乡亲用血汗来养活我们,我们却不去保护他们,反而将他们弃之以敌,这是中国的军人吗?但愿你们好好地想一想,在以后的战役中,为国英勇杀敌,为国立功。下面的会议,由程颂公、李德邻二位将军主持,主要研究平汉线、津浦线的战事。”

第二天,第一战区总司令长官程潜、第五战区总司令长官李宗仁各自作了本战区军事报告。

会议结束后,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长官韩复榘正准备回到公馆,然后启程回到山东。这时,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刘峙走了过来,邀请他到隔壁酒店小酌。韩复榘婉绝,说:“经扶兄,战事紧急,恕不奉陪,兄请自便。”刘峙说:“韩兄差也,今日错过,何日方能与兄共饮?”不由分说,拉起韩复榘就进入第一战区长官公署酒厅。刚坐下,两个持枪的卫士走了过来,一人用枪指着他说:“韩复榘,奉上峰命令,请你跟我们走一趟。”韩复榘调过头来问刘峙:“经扶兄,此为何意?”刘峙说:“这不关我事。是委员长的命令,他要找你单独谈话。你还是自己去吧。”韩复榘说:“真想不到你刘经扶如此卑鄙。”这时,戴笠走了过来,命令随从人员给韩戴上了手铐。

前文说过,韩复榘该杀。作为统兵大将,又身经百战而自己遇敌未战先逃的韩复榘,就不怕中央军事委员会对他绳之以法?难道他只身进入开封竟侍卫也不带?非也,那韩复榘并非愚蠢之人,岂有不预作防犯之理。他接到中央军委的开会通知,自然有所防备。来时,他带着一个手枪旅和一个卫队营。卫队营装备十分精良。但他却输于戴笠的计较。在戴笠的精心安排下,韩复榘乘坐的专列在离开封一百二十里的一个小站停下时,特工当局以空袭警报为名,将韩复榘的专列先行支走,手枪营和卫队旅离开了他。参会时,会场的四周都有重兵把守,住宿日夜有人站岗,那韩复榘的一举一动都在特工人员的严密监视之下,就有翅也难飞走。会议一结束,他就被逮捕。

为严肃军纪,杜绝不战而逃的风气,军委会决定拿韩复榘作反面教材。事前,委员长征求程潜、李宗仁的意见,特别征求了韩的老首长冯玉祥的意见。哪知竟无一人为韩说情。因冯恨韩几次对原西北军背叛,致使西北军全军覆灭,冯也差一点被韩气死。程潜恨他多次抗命,而使自己也成了常败将军,遭国人唾骂。李宗仁、白崇禧则恨韩在中原大战时反复无常,差一点使桂军一獗不起。这些人认为,大敌当前,韩畏敌如虎,置国家民族之大义而不顾,只顾逃命。军委会予以军法制裁,并无不当之处。

除此之外,在委员长的眼里,韩复榘是个反复无常的军阀,曾多次易主。中原大战时在山东,无恶不作,极尽收刮民脂民膏为能事,与中央政府保持不公开的对立而实际上是武装割据的局面。全面抗战以后,委员长是不容许任何分化抗日力量的行为的。几天后,韩复榘被押往武汉最高军事法庭。军委会军法总监何成浚、军法执行总监鹿钟麟等组成军事特别法庭,对韩复榘进行审判。

在审判席上,鹿钟麟望着昔日几易其主,自己多年的“战友”,又多次变节,实在不值得同情的韩复榘,根本不愿为他作任何辨护。但他仍按法律程序,将已收集到的一些材料摆在韩的面前,让韩复榘自己交代罪行。哪知韩拒不认罪。鹿钟麟只好抽出一叠文件,念:“民国二十六年(即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军委会命韩主动出击日军,进攻德州、沧州,韩拒不执行,反而向南撤退。”“十一月十五日,韩擅自将黄河铁桥炸毁,闻敌先逃……”“从开战到二十七年(即一九三八年)一月,韩不战而放弃的名城达一百九十五座,丧失国土一千多华里,却未向日军开过一枪。日军两千多人不战而占领大片国土和十数座城市……”鹿钟麟强压心头怒火,说:“韩复榘,你知罪吗?”韩复榘说:“鹿兄,你是了解我的,蒋介石在排除异己。刘峙的第二集团军不战先逃,他为何不受惩罚?鹿兄,你为何只提韩某不提刘峙?”鹿钟麟笑着说:“韩复榘,你再听下面的:‘日军沿津浦路南下之时,山东成为东南沿海地区主要的屏障之一,手握十四万大军的韩复榘守土有责,理应竭尽全力抗日,为党国尽一份心力,然而,韩为保存实力,不战先逃。韩多次对抗军命,对战区总司令部的命令,一概不理。韩不思保境守土,从鲁北德州南撤七百二十里。到鲁西南的曹县、单县一线也不作好战斗准备,从而把山东界内的重要运输线——津浦路拱手让给日寇,极大地增加了第五战区的压力,韩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避免与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日军作战,以保存自己的实力,与中央对抗。因而,建议中央军委对韩绳之以法,以谢国人。以杜绝不战而逃之风。”韩复榘听完后,笑着说:“鹿兄,李德邻与在下有仇,你也知晓,兄长何必与李桂军认真呢?”鹿钟麟说:“韩复榘,这里有第一战区总司令长官程颂公向军委会的呈文,并不比李德邻的调子低,你愿意听吗?”韩复榘说:“鹿兄,我率部南撤是事实,可第二集团军的刘峙并不比我退得慢啊!”鹿钟麟说:“第二集团军是边战边撤,屡败屡战。在撤退的过程中,几次与敌血战,也重创日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韩复榘说:“鹿兄,蒋介石是在‘卸磨杀鹿’啊!你可要为兄弟伸张正义啊。”鹿钟麟再也抑制不住心头之怒火,说:“韩复榘,你这变节的将军,鹿某如为你主持这‘正义’,必遭国人唾骂。你等着上断头台吧。”时,何成浚在审判台席上,对鹿钟麟说:“鹿兄,对这种人多说无益,按律量刑吧。”鹿钟麟沉下脸来,宣读说:“经最高军事法院特别法庭核查,韩犯复榘犯有‘开放烟馆,牺牲壮丁,私入河南,贻误战机……等罪行,根据中华民国战时军律第九条、第十七款之规定,应执行死刑,并立即执行。韩复榘,你还有何话可说?”韩复榘说:“韩某无罪。”鹿钟麟说:“那也由不得你说。”吩咐狱警:“押入大牢,严加看管,如有差池,必罪尔等。”

一月二十四日,韩复榘被判处死刑,在汉口执行。同时执行的还有不战而逃的、拒不执行军令的李服膺等八名军长级高级将领。同一天,军事委员会发布嘉奖令,对郝梦龄、刘家琪等一百二十七名将军进行嘉奖,又严肃处理了四十一名贻误战机,不执行军令的军官。

军委会这次严肃军纪,禁止了不战而逃的将领,对坚持整个抗战起了重要的作用。

且说第五战区总司令长官李宗仁开封会议后回到徐州,闻报日军十三个师团已从南向北压了过来,其中的坂垣师团在占领太原后也移向了山东战区,并从青岛出发沿西南方向压了过来,打算与沿津浦路的矶谷师团会合,攻取战略要地台儿庄,继而攻占中原重镇徐州。这两个战争贩子急于抢功,以便日后陛升,故而不等日华中方面军北上的行动,便先行南下。李宗仁闻报,十分高兴,他对李品仙等人说:“矶谷的第十师团和坂垣师团敢孤军前进,是找死。我集中战区主力,先吃掉他一大股,以振国人士气,不知诸位将军以为如何?”诸将奋然:“愿听从总司令长官的指挥。”李宗仁大喜,拟好作战计划,上报武汉中央军委。

委员长在武汉,将韩复榘等不战而逃的战将处决后,重新调整部署,他决定取消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制。并且重新划分了战区。这些战区的总司令长官是:

平汉路为第一战区程潜任战区总司令长官

山西为第二战区阎锡山任战区司令长官

苏浙两省为第三战区顾祝同任战区总司令长官

两广为第四战区何应钦任战区总司令长官

津浦路为第五战区李宗仁任战区总司令长官

甘青宁为第六战区蒋中正任战区总司令长官

其它战区仍按原定方案部署,另设武汉卫戍司令部,山西委员长行营和福建绥靖公署改设为军事委员会分会。军事委员会下设军令部、军训部、政治部。徐永昌、白崇禧、陈诚分别任部长。原来的参谋本部改为军令部。同时对全国军队进行扩编。

接李宗仁以台儿庄为中心的作战计划,委员长与陈诚、白崇禧等反复研究,认为李总司令长官的作战方案可以实施,便回电同意。同时,将韩复榘、李服膺等人被枪决的事通报全军,文件下达到团长一级的军官手中。为保证军令畅通,军委会重申了军律。

李宗仁接到委员长发来的电文,便下令召开战前军事会议。李司令长官命令一下,前来参加会议的有: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长官孙连仲

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长官孙桐宣

第二十军团军总指挥汤恩伯

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长官李品仙

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长官徐源泉

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长官廖磊

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长官邓锡侯

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长官韩德勤

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长官杨森

第十九军团总指挥冯治安

第三军团总指挥庞炳勋

第二十七军团总指挥张自忠

李宗仁见各集团军、各军团主官都到齐,便宣布开会。会议由战区副总司令长官李品仙主持。他详细地介绍了敌我态势后,由李宗仁总司令长官对台儿庄战事作部署。只听李宗仁说:“诸位将军,日军在津浦线地区集结了三十多万大军,正由北向南压过来。中原一场大战不可避免。而进入台儿庄附近的第五、第十师团是日军装备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这两个师团进入中国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十分猖獗,曾多次扬言在中国打遍天下无敌手。我们就要在这里将这群强盗打掉。现在请李副总司令长官具体部署各集团军的作战任务。”李品仙站了起来,说:“诸位将军,为确保这次战役的胜利进行,总部命令第二十一、第二十四集团军再加上于学忠将军的第五军,戍守徐州之南,由我负责指挥。第二十军团在汤山待命,为我战区的总预备队。滕县由邓锡侯将军的第二十二集团军戍守,张自忠和庞炳勋两个军团守临沂,大家看有不明白的地方请立即提出来,以便再进行研究。”汤恩伯问:“李副总司令长官,如果日军不到台儿庄,那该怎么办?”李宗仁回答:“就目前的情形而看,日军不可能不到。如果日军果真不到,我军可诱其前来。一切以战区总司令部的命令为准。诸位将军,我们是军人,一定要做到有令必行。”

由于战事紧急,李宗仁一连几天都在作战部,观察敌我双方态势的变化,以便随时掌握战场的情况。这天中午,张自忠打来电话,说日军第五师团已到临沂。双方已接上火,目前战事非常激烈。李宗仁命庞炳勋统一指挥两个军团作战。第二天,坂垣师团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猛攻临沂。李宗仁急电炮兵一团、二团增援,方打退了日军第五次的进攻。日军第六次进攻时,两个军团的主阵地失守三次皆被夺回。正这时,炮兵部队赶到,几十门大炮一起轰击日军阵地。庞炳勋见此,乘势发动反冲锋,坂垣师团退回原地。

李宗仁见坂垣师团被钉在临沂不能前进,稍觉放心。这时,汤恩伯来电,说其部第八十五军军长王仲廉向他报告,日军第十师团已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目前战事非常激烈。李宗仁命令汤恩伯亲自赶到前线指挥。刚搁下电话,第二十二集团军邓锡侯打来电话,报告日军已向四十一军的一二二师进攻,师长王铭章已上前线。第十师团的坂本支队与濑谷支队已向枣庄进军。汤恩伯部将关麟征与孙连仲部三十二师联合作战,日军的第二次进攻被打退。第二天,在数十辆坦克和飞机的配合下,日军再次发动猛攻。李宗仁见情势危急,急调汤部十三军向台儿庄东北山区进逼。此时,战事已成胶着状态。

进攻藤县的第十师团多次向县城发动猛烈的进攻。守城的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是川军部将,其部装备十分落后。但川军作战十分勇敢顽强。川军为川人争得了名誉,也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争得了光荣。在数倍于己的强敌面前,川军拼死抵抗。战至三月十八日,李宗仁在电话里已听到了大炮的轰隆声。他十分惊异,急令邓锡侯增援。刚搁下电话,又接李品仙的报告,言第三军团和第五军团珠联璧合,已将坂垣师团打退。现三军团驻营县。李宗仁大喜,命李品仙将指挥权交张自忠,火速回徐州。

然而,第二天噩耗传来,一二二师在藤县与日矶谷师团血战,全师上至师长下至伙夫全部壮丽牺牲。李宗仁在电话里听到了邓锡侯的哭泣声。

藤县战事结束,矶谷将战事转向台儿庄。

防守台儿庄的是第二十集团军廖磊的第三十一师。师长池锋城得知藤县已沦陷,守军全部战死,便对其部各团长说:“川军一二二师果然名不虚传,宁可战死沙场,也不向日寇投降。我师奉廖总司令长官的命令,镇守台儿庄。川军就是我们的榜样。宁可战死,决不投降日寇。现在我命令在城内留两个团和一个迫击炮营,城外驻一个团和特务一营、二营。从今天起,所有官兵都要抱枪入睡,一有战事,立即奔赴战场。陈团长,你城外部队只有两千人,你们担负的任务是既要打击敌人,又要注意保存自己。难度大得很哩。”二二六团团长陈友仁(非前文外交部长陈友仁)说:“请师座放心,我手中的五个营官兵誓死战斗到底。”池锋城说:“祝你们多杀敌报国恩。”

敌军是一个师团,而国军三十一师不足万人,且装备不足对方的十分之一。这城如何守得住?池锋城灵机一动:拼刺刀,否则不能杀退敌人。日寇在其先进的机械化部队的配合下,一路势如破竹,向台儿庄杀来。那池锋城使出浑身解数,才打退了日军的第三次进攻。这时,他手里只有五千人的队伍了,但阵地还在国民军手中。正好,国军三十师接防,三十一师撤出。三十师仍与日军展开撕杀,战事异乎寻常的激烈。矶谷见数次进攻不胜,反而折兵损将,呼来飞机增援。那台儿庄守军就更惨了,被炸死的官兵就占了一半以上。师长张金明见日军蜂涌进城,下令进行巷战。在这紧急关头,国军的一个团冲了上来,一阵猛冲拼杀,勉强稳住了战局。现台儿庄的国军手里还有一半的阵地。晚上,张金明接到廖磊的电报:“死守阵地,矶谷师团已被我全部包围。”张金明大喜,将廖长官的话传达给全师将士。

本来,李宗仁准备在四月四日对台儿庄发起合围。四月五日发起总攻。但汤恩伯亲率的第十三军没有按时到达指定位置,以至于守台儿庄的国军损失惨重。但国军对台儿庄的死守,却给李宗仁赢得了对日军包围的时间。

汤恩伯为何不能按时到达预定的地点?早在台儿庄激战之时,李宗仁就命汤军团迅速出击,但他却在好婆山按兵不动。李宗仁不比程潜,见数次电告汤不动,便发电与汤:“如果你继续不执行军令,将接受军法处置。”同时又将汤数次抗命的情况电告中央军委。汤害怕,连忙率军前来,刚动身,又接到到中央军委的电报,要他两天之内赶到台儿庄。汤十分惊慌,亲自与部将狂跑,向台儿庄飞来。

赶到台儿庄时,第二集团军已将台儿庄进行了半包围。而此时,矶谷的两个支队还包围着台儿庄。城内的巷战十分激烈。但日军的这两个支队已被中国军队全部包围,想逃也来不及了。

一九三八年四月六日,这天的凌晨五点,随着李宗仁的一声令下,国民军全线出击。这是国民军第一次主动地对日寇发动的猛攻。你看那英勇的国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冲杀而来。矶谷见国民军势猛,连忙组织撤退。而李宗仁哪里会将就他,命令总部的炮旅集中猛轰日军阵地,这群野兽,第一次尝到了我军强大攻势的厉害。三个小时后,国民军将包围圈缩小。矶谷见中国军队漫山遍野地杀来,十分害怕,连忙用坦克开路强行突围,被埋伏在路上的汤恩伯部接个正着,一阵拼杀,濑谷支队丢下上千具尸体狂逃。

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二十五个钟头才结束,除濑谷支队三千余人强行突围外,其余的全部被歼。李宗仁听到孙连仲的报告:“我军共击毙日军八千五百四十二人,俘虏一千二百余人。缴获大炮七十二门,坦克四十三辆。各种枪枝一万零二百一十八支,其余物资颇多。”李宗仁笑着说:“很好。他矶谷不是说在中国打遍天下无敌手吗?这次到中国来遭到你孙将军的如此打击,臭名远扬了。”

委员长在武汉,接到台儿庄大捷的报告,十分高兴,对侍从室主任林尉说:“李德邻还是具有军事指挥能力的。台儿庄一战,歼敌万余。再加上庞炳勋、张自忠等部的三千多,够他日本天皇痛苦一段时间了。谁说‘皇军不可战胜’?这才是吹牛。不过,日军在中原还有三十多万大军,德邻肩上的坦子可不轻啊。你去请辞修和健生来,大空商量一下,如何才能使李德邻脱险。”

当陈诚、白崇禧来到委员长的官砥时,已是午饭后的事了。委员长将敌我态势介绍后,又让二人对着大地图再一次熟悉中原战场上之敌我格局。后,委员长问:“健生,在徐州地区,敌集结了三十多万重兵,妄图将我中原的第五战区部队一举歼灭。但如中原有失,我李德邻部无路可走,看看有什么方法解救。”白崇禧说:“徐州虽为中原重镇。如此城不保,我军主力还在,我淮海大片国土仍在我军手中。这样,并不改变抗日战场的整个格局。不如叫李德邻反客为主,让出徐州后,主动发动攻击,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这样,五战区的六十万大军仍有迂回之地。现在的关键是德邻如何才能跳出日军的包围。”陈诚说:“可立即电告德邻作好突围的准备。”白崇禧说:“突围过早,容易暴露我军的意图。这个机会,一定要把握好。委座可电告德邻,让他相机行事。既要将日军牵制住,也要不暴露我军的意图。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各个战场的行动。目前,华中战场日军已调集了十六个师团的兵力,向我芜湖方向猛攻,是要打通长江,封锁我水上交通线,达到占领我武汉的目的。这里的战事与中原相比,也不见得轻松。”委员长说:“健生的意见很对。林主任,你以中央军委的名义电告李德邻,让他自己把握时机。拖住敌人,保存实力,以利再战。

且说日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接烟俊六报日军在台儿庄惨败,十分恼怒,对烟俊六一顿臭骂后,下令华北方面军集中十三个师团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配合下,兵分六路,向李宗仁的主力围了过来。由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行动很快,不长时间,三十多万部队便集结在徐蚌地区了。徐州,中原地区的战略重镇,处于日军的立体包围之中。李宗仁大捷台儿庄,便料道日军会报复,因而严饬部下,提高警惕。接武汉中央军委电报,已知日军大举扑来。但徐州是中原重镇,放弃徐州,就意味着日军在中原立住了脚,并能很快进退自如。他手中虽有雄兵六十万,按理说完全应该与日军一搏,但国军装备很差,一但正面开战,实在无法取胜。无奈,他发电中央,请速派白崇禧到徐州,共议破敌之策。

李白二人在徐州仔细商量后,召开了军事会议。师长以上的军官都参加了。李宗仁请白崇禧详细地介绍了日军进军情况,并部署了本战区的应敌措施。最后,李宗仁对会议作了总结。他说:“日酋寺内寿一为报台儿庄的仇,亲率三十四万大军向台儿庄杀来。白副总长将敌我情况说得非常清楚了。那就是日军在徐州北面有七个师团,再加上第十师团残部。在徐州南面又有七个师团。而我军呢,单从人数来说比日军多得多,几乎是日军的两倍,但武器装备极为简陋,与日军正面作战,是难以摆脱日军的合围的。为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本战区的八个集团军和四个野战军团要进行重新编组。组成五个兵团。这五个兵团是:淮南兵团,辖三个军,由李品仙将军任总指挥;淮北兵团辖九个军,由孙连仲将军任总指挥。孙将军,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千万要小心。”孙连仲说:“属下明白。”李宗仁下令:“陇海线组成一个兵团,辖五个军,由汤恩伯将军任总指挥;苏北兵团辖三个军,由韩德勤将军任总指挥。五个兵团划分后,便成了犄角之势,各兵团的结合部要加强防守,不能让日军有可乘之机。战事一起,各部要互相支援。不过,我不得不正告各位将军。“李宗仁说到这里,将整个会场审视一周,特别在汤恩伯的脸上多停留了片刻,严肃地说:”军纪军令,望诸位将军认真遵守,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否则,韩复榘前车之鉴大家应该记住。”众人为之一震。

诸将按指定的位置执行战事去了,白崇禧也辞别他回武汉。那李白二人自一九二三年共事以来,从未分离。全面抗战爆发后,李白黄三人都在重要的岗位上。今李白二人相会不久就要分离,难免有不舍之情。但各自有军务在身,又大战在即,不得不分离。

李宗仁在作战司令部,不久就接到前线战事的报告。先是日军第十六师团从济宁出发,离徐州西北四十里处,被廖磊的五十一军接着,双方死战,日军动用数十辆坦克配合,我军损失惨重。李宗仁致电廖磊:“坚决抵住日军的进攻,未经总部命令,不得后退半步。”刚放下电话,又接孙连仲报告:“日华北方面军第十四师团从濮县渡过黄河,沿陇海路前进。”接着又报:“临城的日军第十师团兵源得到补充后,渡过微山湖。”“第五师团渡过运河,向宿县方向扑来。”参谋将敌我态势在地图上标出,李宗仁见敌军对国军第五战区的主力已形成包围了,此时突围是最侍时间,但部队突围总有一个先后,因而,他命令孙连仲:“鲁西南有日军四个精锐师团,自临城、枣庄、蒙城处开过来,情况十分危急,你部必须以最大的努力,将日军阻住。同时,各部队要互相支援,未接总部的命令,不准言退。”刚放下电话,汤恩伯来电:“敌第十三师团向皖北方向扑来,前锋与我二十九师交上火。”李宗仁命:“坚守三天。三天内阵地有失,军法处置。三天外如阵地有失,汤将军不任何责任。”下午,接到韩德勤电告:“日军第九师团直扑苏北。”李宗仁见地图上的敌我态势,说:“我军已被敌人团团围住,此时正是突围的最佳时机。”他拿起电话,命令廖磊:“你兵团向日军发动突袭,晚上九点,你部利用夜色的掩护,向苏北韩德勤部靠拢。注意,攻击要猛,撤出要快。炮兵部队完成猛轰以后,先撤。你兵团为首撤之军,总部随你部行动。撤退的方向是宿县的东南。”又命令汤恩伯:“这两天你部打得非常顽强,下午全线反击,力争夺回一些失去的阵地,晚上撤退。撤退的最晚时间不得超过十点。”这时,孙连仲来电:“日军向荷泽发出的攻击异常凶猛。我二十五师与攻入城的日军展开肉搏。师长李必藩战死。全师奉命撤退时仅剩四百人。”李宗仁回电:“集中你部三个炮团,猛轰临泽,轰满两个小时即发动反冲锋,将敌人打退后,立即向萧县、台儿庄、永城方向撤退。”现在还有皖北李品仙兵团未突围。李宗仁接到李品仙的电文:“蒙城已失,我周浑元的一七三师两个团与入城的日军肉搏,全部壮烈牺牲。”李宗仁口述电文:“你兵团联络关麟征、川军一部,晚上突围,速度要快。伤员藏匿于大山之中治疗。”还有孙震的队伍,在日军的重重围困之下,李宗仁命令六十七军掩护孙部突围。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九日,已与日军血战两天两晚的六十六军军长刘汝明,接到李宗仁的电令:“方便时撤出战场,时间自己确定,方向是东南。”刘部于深夜十一点主动撤离战场,安全突围。

至此,军事家李宗仁在短短的七天之内,将本战区六十万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日军铁壁合围中全部撤出,待日军最高当局觉察到,赶紧缩小包围圈时,国民军最后撤出的刘汝明、孙震部离此已有三百余里,追也来不及了。

日最高当局想在中原消灭国民军第五战区六十万大军的梦想成为泡影,好一场空欢喜,且损兵折将二万多人。日酋寺内寿一大怒,命令空军进行全方位的侦察,准备再次寻中国军队作战,正这时,日本最高军事当局发来华中方面军向武汉发动了比淞沪战役更大的战役的消息。寺内寿一便把眼光投向武汉。不争这一投,有分教:五将军威震敌胆,三大帅再创辉煌。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