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回宋哲元血战平津 毛泽东拜将抗倭
作者:肮脏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052

上回讲到芦沟桥事变,本回予以补述。

在千里古都北平的西南有一条河,叫永定河。河上有一座白石桥。这桥建于宋金对峙时金国大定二十九年,历时三年完成,建成的石桥长二百六十六点五米,宽略七米。九匹马可并驾齐驱。桥下有十一孔,桥上有一百四十二根柱,柱上刻有姿态各异的较大石狮子二百八十一头、较小的石狮子二百零四头。这就是芦沟桥。一九三七年七月初的一天晚上,传说一老人从桥头经过,见头狮辛酸地落下了几滴眼泪。老人大惊,回家说起此事,村人惊惧,惶惶不安。

永定河流经北平西南时,自北向南。芦沟桥东头,是燕京十景之一的“芦沟晓月”碑,此碑字由乾隆皇帝所题,桥正对着宛平县城。传说石狮子落泪的第五天,这里发生了现代史上最使人难忘的一幕。这一天,正是一九三七年的七月七日。

这天的十点四十分,在宛平县城东北约一千米的大瓦窑附近,一队日军正在进行军事演习。突然,一阵清脆的枪响,划破了宁静的长空。这里所说的宁静,是由于日军经常在这里活动,附近的居民无故不在这里走动的,所以行人很少。对于这一枪响,也无人去理会。但不一会,一队日本军人吵闹着,向宛平城冲了过来,要进入宛平城,被中国军人挡住。问其原因,日方称有一日本军人突然失踪,要进城搜查。守城军队予以拒绝。日带兵军官是中队长清水节郎,见日军不能入城,便叽哩呱啦的吼一通。顿时,冲过来的日军便把宛平城团团围住,并开枪威胁。下午,冀察政务委员会打电话给北平市长、国民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说已接到日军联队长要进宛平城搜查失踪日军士兵的要求,请示如何处理。秦德纯予以拒绝,说:“宛平城是我军的戍守地,日军失踪。不可能进入,我方拒绝日方进城。”放下电话,秦德纯放心不下,又拨通了冀察政务委员会,说:“芦沟桥是中国军队守卫的地方,日军要进入宛平城,必经芦沟桥。日军事先未得到我方同意,擅自在该地举行军事演习,已违背了国际法,侵犯了我国主权,走失的日本士兵,我方不能负责,更不准进入宛平城。为防止日军故意挑起事端,我方可以帮助寻找,将我的话告诉日方。”

秦德纯估计日方要发动军事挑衅,又打电话给宛平城守军冯治安师长和吉星文团长,要他们查清真相,并作好战斗准备。

宛平县长王冷斋接到秦德纯市长的电话,不敢耽搁,立即带人到城内普查,哪有日本士兵的影子。此时,已是七月八日凌晨三点多钟。冀察政务委员会主任魏宗瀚、委员林根宇、交通处长周永业赶到日本特务机关,向松井太郎解释清查的情况。两国代表正为此事争执时,已得到日本士兵回营的消息。但松井仍坚持继续清查。见日军如此纠缠,宛平县县长王冷斋不禁怒火直冒:“要清查是你们日本人的事,关我中国人何干。”但魏宗瀚不愿把事情闹糟,同意组成中日联合调查组清查。联合调查组深夜赶到芦沟桥。一路上,日军联队长牟田口廉等人一再对中国代表进行威胁。当他们到达宛平县城东约两里处,已见公路两旁驻满了日本兵,牟田当即威胁王冷斋,要中国军队撤出宛平城,被王县长拒绝。而联队副队长森田彻强逼王县长十分钟作出答复。王县长大怒:“撤不撤出宛平城是我中国人的事,与你日本人何干。”见威胁不成,日方假装搜查。五点三十分,宛平城外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凌晨的宁静被打破了,熟睡中的宛平城居民也被惊醒了。早已埋伏在宛平城东郊外两里地的日军首先开枪向城外的芦沟桥进攻。这就是著名的“芦沟桥事变”。

宛平城驻军是金振中的一个营,城外的枪声使他立即判断战事至为激烈。因此,他立即命所部十连飞速赶往芦沟桥增援。同时,他又将此事报告给秦市长。秦德纯在电话中,口气十分严厉:“金振中你听着,芦沟桥是中国的领土,尔等守土有责。要以宛平城和芦沟桥为吾人坟墓,一尺一寸国土,决不轻易让与日本人。”这时,何基沣旅长也赶来宛平城,他命令金振中:“一、不同意日军进城。二、日军武力进犯坚决反击。三、我军守土有责,决不退却。”

面对上司的命令,金振中连忙率两个连赶到龙王庙的铁路桥时,守桥的两个排七十余人全部战死。金营长立即率部进行战斗,而此时,日军又向宛平城发动进攻。金营长赶回城,组织民众予以抵抗。

针对日军的不宣而战,秦德纯以二十九军军部的名义发表通电声明。同时,他命令国民军第二十九军全体将士坚决抵抗日军的侵略,并要求将士与桥共存亡。

天大亮了,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日寇的疯狂进攻,遭到了中国军队的坚决抵抗。双方都打红了眼,一方志在必得宛平城,一方甘洒热血卫国土,死也不退。整个白天,城外铁桥上在拼死争夺,城内居民也在城墙上协助国军守卫着。下午,日驻河北正三旅团长赶到丰台指挥,但几次进攻都被中国军队打退。城内的中国军队现在只有一个连了。金振中指挥军民点起火把守住城墙。突然,“轰隆”一声巨响,一颗炮弹在附近爆炸,因这里隔专员公署近,日军炮火不断地向这里轰炸。那密集的炮弹把公署周围炸成一片废墟。金振中周围浓烟滚滚,对面几尺远的地方都看不清物体。稍隔了一会,浓烟未散尽而火光却大起。金振中大惊,命令一个班的战士配合居民救火,其余战士登上城墙监视敌人。那金营长在城墙上朝下一看,不禁倒抽了两口冷气:城外,九辆坦克鱼贯而来,已冲向城下,后面是大批的步兵,迫击炮数十门已架好,正准备攻城了。他连忙命令机枪手横扫城下的迫击炮群。正危急时,二一九团奉何基沣旅长的命令增援了上来。一阵冲杀,将日寇打退,顺势夺回永定门,另俘虏了两百多名日军。

整整一天多的进攻都被中国军队击败,日寇深感兵力不足,特地派出代表与秦德纯谈判,达成了口头协议。日军退回了永定河西岸。不久,松井太郎与秦德纯又签定了停战协议,中国军队将俘虏的日军交还日本人。

话说冀察政务委员长兼国民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芦沟桥事变时,他还在山东老家。听说日军进攻芦沟桥,慌忙赶回北平。那宋哲元与日本人长期打交道,更兼任第二十九军军长,他深知日本人蛮横,唯一的办法就是抵抗。

宋哲元生于一八八六年,字明轩,一九一三年在冯玉祥部当兵,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一九二七年任第二集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陕西省主席。中原大战后任国民军第二十九军军长。“九.一八”后任第三军团总指挥,率部参加长城会战,屡立战功。现为平津卫戍司令、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河北省主席。

早在这一年的年初,宋就以冀察政务和绥靖公署的名义发布命令,明确提出:“一、拥护中央。二、保卫国家领土。三、反对赤化。”但他又规定:“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侵我国土者即我敌人。”五届三中全会开幕,宋哲元派秦德纯代表自己赴南京出席全会,以防止日军在他离开时耍阴谋。果然,秦德纯刚到南京,日军便要宋承认华北成立自治政府,被宋拒绝。不久,宋哲元发布命令,宣布:“凡盗卖国土者,处以死刑。”为表示坚决抗日,宋哲元命令成立军训委员会,在南苑举办暑假学生培训班,有一千多女生也报名参加。

面对日寇的野蛮行径,二十九军在平津民众的强烈要求下,分别在北平红山口地区、保定地区进行了军事演习。时,中共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化名王尚行已到北平工作,因而,这期间,北平城到处都张贴着:“拥护宋委员长抗日,驱逐日寇”的标语。宋很受感动。

而整个平津地区,仅有二十九军这一支正规部队。其中,三十七师驻北平,师长冯治安兼任河北省代理主席。一三二师驻任丘、保定之间,师长赵登禹兼任河北省保安司令。三十八师驻天津,师长张自忠兼任天津市长。一四三师驻察哈尔,刘汝明师长兼任察哈尔省主席。驻宛平的是冯治安部的一个营。营长金振中根据冯治安的命令:“在宛平城以不惹事、不怕事的原则,维持目前的局势。但若日军挑衅或是侵犯,必抱与城、桥共存亡的决心,以维护本军名誉和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

秦德纯见宋哲元匆匆赶回北平,便将签定协议的事作了汇报。宋哲元摇了摇头,说:“此必为日军的缓兵之计,务必提高警惕,作好反击日军进攻的准备。”他命令全体将士积极备战,准备以死报国。在军事会议上,宋哲元将蒋委员长给他的电报:“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的内容念给全体将军们听。宋指出:“日人忘我之心不死,不日将大战来临,以死报国恩,方显我英雄之辈也。”

到了七月二十五日下午,宋哲元刚接到委员长的命令“提高警惕,防止日军挑衅”时,突接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部将刘振三旅长打来的电话,说日军已向廊坊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战斗至为激烈。宋哲元大怒,命令坚决抵抗,决不退让。然后,他将日军进攻的消息报告南京的蒋委员长,只听宋哲元口述的电文有以下文字:

“南京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鉴:自七月十二日日军大部队陆续增援密云、山海关、唐山、通州等地起。日军重型武器已由朝鲜运往天津。日寇在平津地区的兵力已超过二十万,现仍在增加。二十日,日军飞机在北平上空散发传单、示威,并向宛平城、长辛店炮击。战事已经爆发。我二十九军决心迎战,以报中央及全国民众之关爱。”

发完电报,宋哲元命张自忠亲自到廊坊指挥抗击倭寇。同时,宋又将廊坊之战向其它三个师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师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与敌决战。而此时,廊坊的战斗已非常激烈。宋哲元坐镇于北平作战处,指挥本军抗击日军。

宋哲元四个军共有三万多人。但战线很长,且装备也严重不足,日军集结,廊坊之战所得到的消息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一种不祥之感,因为他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又穷凶极恶的日寇。这些天来,他思索着战事,几天几晚了,都没有睡好一觉的他,眼睛实在睁不开了,就趴在桌子上打了一个盹。突然,电话铃一阵急响,宋军长强睁开眼,拿起话筒,里面传出刘震三的声音:“军座,刚才日军集中数十门大炮向我轰击后,又出动了三十多架飞机向我阵地进行了轮翻的狂轰滥炸,现大批日军在坦克的配合下,向我阵地冲来,情况已万分危急,请指示。”宋哲元对着话筒大声地说:“刘震三,要我指示吗?那我就告诉你,军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以报国恩。”对方一声“是。”挂上了电话。宋哲元连忙打电话给张自忠,进行询问。张自忠回答:“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发动的攻击十分利害。我现在的教导团也派上前线去了。”宋哲元大惊,知道张自忠手里已经没有机动兵力了。而日军的进攻又有增无减。下午,张自忠又打来电话:“日军又集中了上百门大炮向我廊坊地区猛击。敌军的坦克也出动了。我方的阵地已开始动摇。请示下。”宋哲元长叹一声,命令张自忠:“叫刘震三立即撤出前线。”

撤出廊坊就意味着平津地区已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宋哲元把这一消息报告给南京的蒋委员长。委员长告诉他:“尽最大努力坚守。第二十六军孙连仲部,第四军庞炳勋部,五十三军万福麟部和商震部已跑步前来增援。同时,李默奄、赵寿山、杜聿明、刘戡、曾万钟等几个整编师也向华北移动。”宋哲元问:“增援部队何时到达?”委员长说:“他们的进军速度很快,七天之内会到达指定地点。”宋哲元无奈,只好拼死一战。

日军占领廊坊,要求二十九军从北平撤出,宋哲元予以拒绝,日军见此,出动数十架飞机、几十辆坦克,掩护上万的日军猛攻地安门,双方激战一天,二十九军伤亡一千二百余人。日军见国民军利害,发来电文,要中国军队撤出保定。宋哲元大怒,不予理睬。他对张自忠说:“投降可耻,战死光荣。你与冯治安部互相支持,互为犄角,等候援军的到来。”张自忠问:“援军何时到?”正说话间,天空中又隆隆的马达声传来,紧接着北平城内多次遭到轰炸。电话里,传来副军长佟麟阁的声音:“军座,日军已向我南苑、西苑进攻,日军炮火十分利害,其坦克数量也不下百辆。飞机又一批批地投下炸弹。南苑部份阵地已经失守,现赵登禹师正在组织力量夺回。”

南苑战事犹为激起,宋哲元已于下午与南苑失去了联系。他正准备亲自带一个团前往,被秦德纯、张自忠等苦苦劝住。下午四时,一三二师已撤下来,何基沣向他报告:“军座,佟副军长、赵师长以及五千余人战死。现在,我师已不足四千人。”宋哲元听后,一阵昏晕,张自忠赶紧过来扶住他。宋军长眼泪直流:“佟副军长、赵师长二将军南征北战多年,今朝死于日寇之下,虽重于泰山,然此恨如何能消。”张自忠劝慰:“军座,二将军报恩于国,也算没白到世上走一遭。青史会记住他二位将军的。至于那五千将士之死,我等活着的人必为他们报仇雪恨了。”宋哲元流着眼泪说:“委员长要我们死守,只有死在这里,以报国恩了。”张自忠说:“军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军尚有三万之众,他们仍是抗日的英雄,不能在这里覆灭啊。”宋哲元说:“撤出北平,国人如何看待我?这千年古都落入倭贼之手,宋某又如何向国人交待。”张自忠说:“我军在战场上已击毙击伤日寇近四千人,这个战绩已经不小了。何况我们这里已经尽力了,请军座三思。”宋哲元虽十分的不情愿,但考虑到保存实力,以利再战,决定撤出北平,留下张自忠代理军长职务。

还在保定的路上,又接到三十八师的报告:“日军两万多人在飞机、大炮、坦克的配合下,进攻天津。现火车站已失守,我军仍与敌展开激战。”宋哲元口述电文:“三十八师李文田部,痛歼日寇,血洗耻辱,主动杀敌,扰乱日寇之阴谋,为天津保卫战的胜利立下了战功,现予以表彰。望继续杀敌,再立新功。”刚到保定住下,三十八师李文田又来捷报:“海光寺肉搏战,倭贼丢下近千具尸体狂逃。伪军三千多人反正。汉奸殷汝根在逃跑时被捉,已下令就地枪决,请指示。”宋哲元大喜:“以军部的名义再次嘉奖三十八师。”

然而,事态已越来越严重,日寇在天津集结了大量的部队,装备精良的日军在近百辆坦克和上百门大炮的配合下,向天津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三十八师损失特别严重,宋哲元下令撤出天津。随北平一样,天津也在日寇的重兵进攻下陷落。

五天后,张自忠化装成孝子,独自一人骑自行车混出北平,随大部队而去。

日军占领北平、天津后,关东军总参谋长东条英机在《处理时局的纲要》中,向日内阁提出:“我们不仅要消灭在华北的国军和其它一切军队,而且要取得上海,控制山东。在没有达到此目标以前,不进行一切外交活动。我们拟定两个月内来下华北,一个月内占领太原。十天占领上海,三周内拿下南京,一个月内占领武汉。在华南一举攻占广州。总之一定要在三个月内将中国征服。”消息传到南京,国内一片大哗。反映最快的是英美。英美大使对这一计划连连摇头:“他们中国人一旦睡醒,威力极大。你看长城一战,没有一个是怕死的,中国人,很难征服。”南京代理院长孔祥熙听后,不禁冷笑:“白日说梦话,得意过早。”蒋委员长得此消息,对陈诚说:“除非中国人已经死绝了。否则,日寇的这一阴谋不能实现。”延安的毛泽东就此事发表声明,要求“迅速组建统一战线,打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民战争”。并电告在南京的周恩来迅速恢复谈判。但双方所提的条件太大,一直没有达成正式协议。不久,日寇大举进攻上海,委员长调集百万大军与日本人决战,哪有时间坐下来谈判,只好命张冲为全权代表,负责与中共的谈判。

再说南京中央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接到芦沟桥事变的消息后,立即命令二十九军反击。又连电宋哲元返回部队。随即命徐永昌为委员长石家庄行营主任,负责华北战事。同时,他又命外交部长王宠惠回南京,以外交部的名义与日军进行交涉。再命何应钦立即从四川赶回南京整顿军务,准备抗战。然后,他又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发布总动员令。命令驻陕鄂豫皖苏的国民军以郑州为中心,向平汉路、陇海路集中。又委任毛邦初、王叔铭为空军副总司令,率航空大队飞往华北增援二十九军作战。为增强中央政府对日作战的决心,他命熊斌到华北视察。这一系列的事,委员长只在两天内就完成了。哪知军委会参谋总长程潜、训练总监唐生智、石家庄行营主任徐永昌却提出缓战的建议。委员长大怒:“国都亡了,还等到什么时候?武备何时才周?边战边武备又有何不可。”

委员长对抗战的看法为持久战,因而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天,他邀请各党、各界、各派一百五十名代表来到庐山,以座谈的形式表明中央政府的态度。对目前国内局势,委员长发表了重要的谈话。史学家们称之为《庐山谈话》。只听他说:“我们的东三省失陷快六年了,现在冲突的地点到了北平门口的芦定桥。如果芦定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五百年的古都、北方政治文化中心与重镇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如果为昔日的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以变成北平第二!”委员长见听众潸然泪下,继续说:“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使命,不能不担负起祖宗先民遗留给我们历史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升以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土寸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只有拼民族的性命,求得我们最后的胜利。各位先生,我们希望和平而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的局势,就只有为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的责任,皆要抱定牺牲一切的决心。”委员长见听众情绪激昂,继续说下去:“既然我们是弱国,如临到最后关头,便只能拼民族之性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允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整个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的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委员长的谈话,博得各界各派人士的普遍欢迎。他一讲完,其中一人便站了起来,大声说:“委员长的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我党坚决拥护委员长抗战到底。我军决心在委员长的统一指导下,誓与日军血战到底。”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中共领袖周恩来。大家一起鼓掌。周恩来的表态,也带动了与会者的发言。因而,会场上的气氛十分活跃。委员长也感到由衷的高兴。

会议后,委员长回到家里,刚坐下,侍从室副秘书长陈布雷走了进来,说:“委员长,周恩来先生求见。”委员长连忙迎了出来,二人进入客厅,分宾主坐下后,便交谈起来。二人从私人感情来说,关系很好。但现在各为本党之领袖,谈话之间自然就有分歧。但二人谈话却分外亲切。周恩来将中共拟定的《三项主张和四项保证》交给了委员长。委员长看后,问:“恩来,这不是三中全会时贵党给本党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的翻版吗?”周恩来说:“委员长说得是。但现在更加简单化了。也更与贵党的政策接近了。”委员长说:“恩来,红军就要改编了。我看,朱毛二人就到南京任职吧。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由你任总指挥,你看怎么样?”周恩来说:“委员长,改编后的红军应该由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先生必须住延安,指挥军队与日军作战。这一点是不容更改的。”委员长说:“此项暂时搁下,慢慢地商量吧。”周恩来见委员长有些困倦,便告辞出来。以后,蒋、周二人又谈了两次,一直无法统一两党的意见,便回到延安。毛泽东决定自行改编。在西安的顾祝同听后,立即将这一情况告诉给南京的蒋委员长。

委员长见此,连忙召周恩来到南京。这次谈判,开初仍陷于僵局。但日寇在上海的增兵已超过三十万,委员长日夜挂念前线战事,哪里有少多时间坐下来与周恩来谈判。便吩咐康泽和邵力子等人:“前方战事十分吃紧,你们去通知周恩来,满足他们的要求。政府同意红军改编为三个师,改编后的军队任命权由中共自行委任。中共的苏区改为特区政府。特区政府的官员一律由中共自行任命或选派。中央政府只派联络官两人到中共的军队,负责联络工作。边区政府由中央委派特派员二人,只起监督作用。”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九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达成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协定。二十二日,南京中央政府军事委员会公布了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的命令。九月十一日,因战区作战序列的调整,第八路军改编为第十八集团军。国共双方同时向全国公布了合作宣言。至此,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却说毛泽东在延安,接到周恩来的报告,与张闻天、秦邦宪、王稼祥、朱德等商量红军改编之事。张闻天说:“老毛,部队如何改编,你最有发言权。还是由你来全权登台拜将吧。”毛泽东说:“感谢洛甫同志的信任。我拟了一个方案,大家讨论。前天,恩来电告我说,蒋介石已全部同意了我军的改编方案,我们就按这个原则进行吧。蒋介石给红军的编制为三个师,而番号按国军给定的进行。前天,我和朱老总商量了,就由红一军团和红二十五军团以及陕南红军第七十四师合编为一个师,约一万四千人;由红二方面军、陕北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一师、二师合编为一个师,约一万二千人;由红四方面军、陕北二十九军、合编为一个师,约一万一千人。我们的师与中央军的师不同,相当于一个军的规模。一一五师师长由林彪同志担任,一二零师师长由贺龙同志担任,一二九师师长由伯承同志担任。具体情况,还要与朱老总商量后再定。”这时,任弼时走了进来,递给毛泽东一封电报。毛泽东见电文是周恩来打来的,对张闻天说:“恩来从南京来电说,红军改编的具体方案已经定出,内容有: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设立总指挥部。国民党总部不派参谋长和总政治部主任。军队中的副职,也由我们自行任命。南京军委只派两联络官驻我军总部。边区政府的谈判还继续。”见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听得很专心,毛泽东继续说:“我看恩来的电报,边区政府的主席在宋子文、于佑任和张继三人中找一个。我们不要康泽。”张闻天问:“老毛,这行吗?”毛泽东说:“边区政府主席这一职务很重要,我们必须坚持。象康泽这样的人,在边区政府发号施令,我们无法接受。”张闻天说:“我明白了。马上电告恩来,阐明中央的意图。”毛泽东说:“弼时同志,二方面军是贺龙同志任总指挥,现二方面军已合编为一个师,其它主官还是由你来决定吧。”任弼时说:“干部的人选还是由泽东同志你来决定吧。”毛泽东说:“弼时同志太客气了。知人善任是我党选拔干部的一个大原则。既然大家要我说下去,我把方案全部抛出,请大家裁夺。贺龙的一一五师由肖克同志任副师长,周士弟任参谋长,关向应、甘泗淇分别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彭绍辉、罗贵波分任一个旅的正副旅长,陈伯钧、王震去带一个旅。姚哲、刘子奇分别担任这两个旅的参谋长。”任弼时拍手而笑,说:“润之兄,神了。与我想的完全一样。”毛泽东接着说::“其它两个师,林彪的副师长是聂荣臻,老搭挡了。参谋长为周子昆,政训处主任为罗荣桓、副主任为肖华。陈光、周建屏去带一个旅,徐海东、黄克诚去带一个旅。陈士渠、卢绍武分别为这两个旅的参谋长。刘伯承的副师长为徐向前,参谋长为倪志亮,政治处主任为张浩(即林育英),副主任为宋仁穷。陈赓、许世友任一个旅的正副旅长,王宏坤、王维舟任一个旅的正副旅长。耿飙、李聚奎分别任这两个旅的参谋长。旅以下的各团主官的任命,由各师长们具体确定后,上报中央军委。原则上是在以上三个师内部选。你们看,有哪些不妥当的地方?关于中央军委,伯承同志走后,由剑英同志担任总参谋长,弼时同志任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同志任副主任。弼时同志,你有什么想法?”任弼时说:“这个担子太重了。”张闻天说:“弼时同志,我们都听老毛的,中央相信你能担起这个重担的。”毛泽东说:“弼时和小*平,皆年青力富,相信你二位会干好这一工作的。另外,请左权同志任副总参谋长,随八路军总部行动。”张闻天说:“刚才老毛的安排,整理一下,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名义下发,也电告南京中央军委。同时,也将此任命通知恩来同志。”毛泽东说:“洛甫这个明君说得是。不过,陕甘宁边区还要有部队戍守。我看就由肖劲光同志任留守部队司令员,曹怀礼同志会参谋长,莫文骅同志任政训处主任。编有一个警备司令部和一个河防司令部。这支部队主要起着保护中央和边区政府的作用。大意不得呀。这支部队有一万一千余人。同志们,我党掌握的野战部队只有这点了,是少了点,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这支部队将越战越强。明天,中央要召集各师、旅主官开会,进行战前培训。否则,要吃亏的。还有,恩来在南京,也请他回延安一趟,让他作形势报告,我来作军事报告,以便贯彻我党抗战时期的近段工作。你们看好吗?”张闻天说:“我觉得很全面了。”

却说委员长在南京,见战端一开,日军就大举进攻平津地区。不久,北平,天津相继陷落,他十分气愤。但作为三军之统帅,国弱如此,又岂是部队作战不力。因此,他决定投注全部的精力与日军作战,但他也要寻求外援。这天,他和宋子文等正商量着孔祥熙赴美求见美国总统罗斯的事,这么多天了,一点好消息也没有带来。正议论间,陈诚走了进来,向他呈报国民军和日军兵力及装备情况。委员长见文字较长,便对他说:“辞修,你捡重要的说给我听,子文等诸同志,也听一下,有好处的。”陈诚答应:“是。校长,学生对日军所了解的情况是这样的:日本有法西斯武士道精神训练出来的现代化军队共有二百五十万人,正在训练的后备役部队约有二百二十万人。如果两者相加接近五百万大军。现日军编有一百一十五个师团,每个师团约有二万二千人。每个师团配有五千八匹战马,九千五百余支步枪,六百五十余挺轻重机枪。另外还配有一百一十门各式火炮,二十四辆坦克。日军的一个师团相当于我军八个师的装备。而我军呢?仅有一百五十六个师的编制,共两百万人。这几年轮流培训开往前线的还不足一百万人。其中,野战步兵八十个师,九个旅,十九个骑兵师,十六个炮兵团。说到空军,我军只有飞机六百二十架,专门用于作战的飞机是美式轰炸机三个大队,强击机一个大队,轻型轰炸机一个大队。这些飞机的总数仅有三百二十架。更为重要的,我军不能直接制造飞机,全部靠进口。外国的飞机卖给我军,价格很高。而日军空军则有三千多架,每年还要生产五百架以上。在空军实力上,我军与日军相差很大。关于海军,日军的总排水量是一百九十五万吨,我军只有六万吨,仅为日军的三十分之一。”委员长听后,笑着问:“辞修,你不会为日军的强大害怕吧。”时,顾祝同在座,说:“辞修身经百战,又忠诚党国,不会被日军的强大吓破胆的。”委员长问:“墨三,你呢?”顾祝同说:“我以委员长马首是瞻,谈不上害怕。”委员长说:“太好了。诸位同志,决定战争的胜败,有很多因素。除了将士用命、统帅谋略得当,物资的支持外,还有一个正义与非正义的因素。我们打的是一场自卫战争,能得到民众的支持,我们有四万万五千万民众的鼎力相助,这个仗还得完完全全地打下去。另外,国际上爱好和平坚持正义的国家的同情与支持,也是我们对日作战胜利的一个鼓励。我们的抗战必胜,日军必败,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虽然华北重镇北平、天津沦陷,淞沪大战我军也处于劣势,但我从不认为我军会失败。中国是一个大国,日军以武力强占我一地一城,这是正常的。日军虽强,但战线越长,他的后方就越分散,这就有利于我集中兵力歼其一股提供了条件。我军一定会越战越强,打败日寇,决非梦想。”这时,陈布雷走了进来,将中共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递给他,说:“委座,这是周恩来让我转交给你的。”委员长说:“布雷先生,我们的《抗日建国大纲》出来了吗?”陈布雷说:“正在审定。”委员长说:“麻烦先生转告周恩来,容共是我蒋中正的宽宏大量,八路军要积极配合国军痛杀敌人。既然要开赴前线,那就立即到山西吧。那里正在大战哩。但要告诉周恩来,八路军不能游而不击,不能藉以发展军队,更不能在前线捣乱。”陈布雷走后,委员长感到十分疲劳。淞沪会战正在紧张地进行。这些天来,他来往于上海、山西等地,指挥前方作战,哪里得到好的休息。他从前线回京,招来陈诚等,主要是研究战区的设置,征求他的意见。

众人走后,委员长倒在沙发上闭目静养了一会神,便又回到办公室,准备起草文件,却见办公桌上搁着毛泽东打来:“收到军事委员会转拨八路军八月份军费五十万元、津贴十万元,河防米津贴一万四千元,共计六十一万四千元”的收条,便顺手交给侍卫,存入档案室。然后,他拿起第二天的面向全国的广播稿,专心地看了起来。广播稿有下列文字: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的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且皆与本党三中全会之宣言及决议案相吻合;而其宣称愿为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更只证明今日只有一个努力方向。余以为吾人革命,所争者不在个人意气与私见,而为三民主义之实行。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使全国国民政府彻底抗日更始,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成。今日凡为中国国民,但能信奉三民主义而努力救国者,政府当不问过去之如何,且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吾人唯望其真诚一致,实现其宣言所举之诸点;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指挥之下,人人献于国家,同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国民革命之使命。

委员长见后面有汪精卫、孔祥熙、戴季陶、于佑任等的签名,便在《谈话》后面批上“谈后即发表”字样。

第二天,委员长很早就来到中央广播局播音室,用他那宏亮的声音发表讲话,向全国同胞宣布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讲话。虽然如此,前方战事揪动他的心。此时的他,手中已没有再调的军队了,而四川的刘湘等虽也请樱出战,但路途遥远,一时又哪里赶得上。委员长苦思计策,决定亲自赶到前线,将老将军冯玉祥替换下来。晚饭到了,委员长仍在苦思。这时,沈阳昌焕走了进来,高兴地说:“校长,阎锡山来电,我军血战忻口,歼敌一万多人。其中,八路军大捷平型关,击毙日军一千多人。”委员长大喜,命令沈昌焕:“以军委会的名义嘉奖国民军山西部队,对八路军也要单独提及。”不因为这,有分教:上海滩,蛮日寇再遭重创;娘子关,英雄将首建奇功。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