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回斯大林强摘熟桃 蒋中正抢占要道
作者:肮脏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598

且说刘少奇正要回答毛泽东的问话,他的秘书进来,递给他一封电报,刘少奇看后,十分高兴,对毛泽东说:“主席,这是伯承、向前、小*平从上党地区打来的电报。我军大捷,歼灭阎锡山的晋军三万五千人,整整三个军呢!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等高级将领被活捉。晋冀鲁豫军区被阎军抢去的城市全部收回。”毛泽东也十分高兴,说:“这是抗战胜利后,与蒋介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好得很。伯承同志不愧为我党的军事家。通令全军,予以嘉奖。”

再说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送走毛泽东后,便注视着各战区的接收工作,由于这段时间接受日军的投降,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显得十分繁忙,但他最挂念的还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东北,被日寇占了十四年了,现在回到祖国的怀抱,决不能让中共军队抢占。另一个是台湾,被日寇割去长达五十年之多,全靠抗战胜利,才归还中国,对这个海岛,他不能掉以轻心。两处的战略位置都十分重要。还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蒋主席曾发布命令,委任万福麟为辽宁省主席,邹作华为吉林省主席,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主席。但在当时情况下,整个东北三省都在日寇的铁蹄之下,委任的省政府主席职务仅一纸空衔。到了抗战后期,蒋经国调任三青团教育长时,在干部学校里就有一个接收东北的基本干部队伍班。

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一开始就对日关东军以毁灭性的打击。蒋主席在接连不断地接到捷报后,对东北的收复工作十分重视。为了巩固大东北,他把东北划为九省四特别市。其目的就要使这块地方完整无缺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为此,他委任熊式晖为委员长东北行营主任,张嘉璐为东北经济委员会主任兼中长铁路董事会主席。在军事指挥上,他任命杜聿明为国民军东北保安总司令长官。又委任蒋经国为外交部东北特派员。其九省四特别市的主官是:

辽宁省主席徐箴安东省主席高惜冰

松江省主席吴吉玉嫩江省主席彭济群

吉林省主席郑道儒辽北省主席刘翰东

兴安省主席吴焕章合江省主席吴翰涛

黑龙江省主席韩俊杰大连市长沈昭

哈尔滨市长杨焯安长春市长赵君迈

沈阳市长韩俊杰

蒋主席委任东北各省、市第一行政长官都是经过精心选拔的。这些人文武俱备,又有丰富的地方管理经验。但这支队伍还没有起程,就传来中共的林彪已率十多万部队抵东北。蒋主席十分着忙,连忙派熊式晖、杜聿明指挥大军赶赴东北。而正是如此,东北更加热闹了。

要说,蒋主席派遣到东北担任军政长官的人,确非一般庸才。那熊式晖的文韬武略在国民政府中当属上乘,张嘉璐又是著名的经济专家。曾在中央政府里担任交通部长和铁道部长等职。这次他到东北,是专门负责经济管理。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是杜聿明,黄埔一期生,蒋主席最信赖的武将之一。在任命熊式晖时,张嘉璐曾向蒋主席、宋子文等建议,希望请张学良出任委员长东北行营主任。宋子文认为可,曾专门拜访蒋主席,进行劝谏。张群也对蒋主席说:“汉卿休息已有九年了。此时如请他出山,必对委座的知遇之恩更加感谢。此人忠义俱全,必不辜负委座的期望。”蒋主席认为宋张二人对少帅有私情,且对少帅还有余怒,哪里肯答应。宋子文等力谏,认为放弃少帅,是失人和。但蒋主席主意已定,哪里又劝得转。

到了十月十二日,东北行营主任熊式晖、经委主任张嘉璐、东北宣抚使莫德惠、外交特派员蒋经国等第一批大员来到长春,此时,东北到处都驻有苏联红军,而中共的十三万武装也出关。面对如此复杂的东北局势,熊式晖到东北的第一件事是约请苏联红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向他宣示两国政府的友好同盟条约,同时也对日寇留下的物资进行交涉性的接收。

这天下午,熊式晖同华西列夫斯基谈后,十分气愤地回到行营,对蒋经国等人说:“苏联人真不要脸,强行割去我国南库页岛后又强占了大连、旅顺,还赖在东北不走。中苏条约明明写着:日本投降三个月后全部撤出中国。现在已经是四个多月了,苏军一点儿也没有走的意思。华西列夫斯基表面上十分热情,但对我等的交涉竟一点儿也不理会。委座与宋院长等再三宣示我等,如此下去,何时才能将我大东北的主权收回?”蒋经国问:“熊主任可知道苏军为什么赖在东北不走?”熊式晖说:“还不是运抢日本人留下的物资,发抗日的横财。我国人民辛辛苦苦地与日本人打了八年的仗,苏联人一进入我东北,便将日本人在我东北的军用物资抢劫一空。这与强盗有什么差别。斯大林这条喂不饱的饿狼,真不是好东西。”张嘉璐说:“这段时间苏军在干些什么?在搬运我东北各大厂矿的机器零件。”熊式晖一惊:“你说什么?苏联人将我国东北的机器零件搬走,太无耻了。经国,我看,我们还是回重庆,向委座汇报这段时间苏军在我国东北的所作所为吧。”蒋经国说:“我看先别回重庆,我们与苏军再作一次交涉。不如这样,我先到莫斯科一趟,以父亲的名义与斯大林会谈,希望他按条约的规定,抓紧时间撤走在我东北的军队。明晚,我就坐苏军列车,你们有何吩咐?”张嘉璐说:“斯大林是一条永远也喂不饱的狼,你见到他,一定要据理力争。日寇侵我中华,我中华同胞数千万人死于战火。日军在我国东北的产业,理应由我国政府接收。希望苏军不要把我国东北的物资运走。”熊式晖说:“关键是苏军撤走的时间,当然物资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你要理直气壮地告诉斯大林,如果苏军再不撤走,我们就全部退回北平,以示抗议。也让国际社会认识斯大林的本来面目。”蒋经国说:“还是等我到了苏联后再作交涉吧。我们已在一个月以前奉命退回了北平,以抗议苏军的行动。如果这次再用这样的办法,恐怕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熊式晖说:“经国的话很有道理,我等专候佳音。”

半个月后,蒋经国从苏联回到北平,见外交公署已从长春迁到这里,他很是诧异,熊式晖告诉他:“你在莫斯科与斯大林谈判,国军与中共武装在秦皇岛一带发生大规模的战斗。现长春、沈阳一带仍无国军防守。因此,暂时撤到这里办公。你到莫斯科,与斯大林交涉得如何?”蒋经国说:“斯大林非常担心我东北落入美军之手,我告诉他,我东北被日军占领十四年,东北人民渴望见到自己的政府,也渴望自己的子弟兵保卫自己的祖国。我国政府已经决定,我国东北乃至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容忍外国军队的驻扎,也包括美国军队和苏联红军在内。如果斯大林元帅阁下不相信,我以我国中央政府的名义作出承诺。斯大林见我这样说,便不言语了。在与斯大林的第二次会谈中,他已表示不久就会撤出全部在我东北的苏军。我回重庆向父亲作了汇报。我们明天再次去找华西列夫斯基谈,力争早日将东北的问题解决。”正说间,张嘉璐走了进来,与蒋经国寒喧后,问:“经国,苏军何时才能撤出中国?”蒋经国反问:“张先生在这里听到了些什么?”张嘉璐说:“听到的哪有看到的使人气愤。几个月了,百多万苏军赖在我东北,一个未撤。而每天的火车源源不断地满载我东北物资运往苏联,苏军如果再呆在这里,东北的地皮恐怕也要刮去几尺厚了。”熊式晖说:“张主任的心情与我等相同,明日我再去会一会华西列夫斯基。”

再说东北保安总司令杜聿明于十月十三日率包括新一军和新六军在内的国民军进驻东北,在山海关,遭受到林彪指挥的东北民主自治联军的顽强抵抗。杜聿明大怒,指挥大军分兵数路杀来,林彪见此,也指挥主力大军迎面抗击,两军展开决战,由于国军装备先进,又在数量上占优势,民主自治联军无法抵住国军的进攻。林彪审时度势,一面请求在延安的毛泽东主席,一面指挥大军撤离山海关,向锦州一线退却。杜聿明哪里肯舍去这大好时机,指挥大军进入锦州前沿,林彪在这里已经摆开了战场。双方又一次展开决战。杜聿明见民主自治联军勇敢顽强,指挥国军空军前来大规模的轰炸,又调动大量的坦克部队协助,林彪知难以打退国军的攻击,只好指挥大军向长春一线撤离。这日,杜聿明指挥大军离沈阳三百公里处,正挥师前进,突接熊式晖的电告,说蒋经国已到锦州,要他停兵前往。杜聿明有些恼火,但考虑到自己的队伍后续部队难以跟上,便命令部队原地驻扎,自己按熊式晖的指示来到锦州。熊式晖对他说起苏军之事,杜聿明大怒,便要指挥大军强行进驻沈阳,被熊式晖极力地劝阻。熊式晖对他说:“我军虽有数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出关,但东北如此辽阔的大地,一下子便将部队开进沈阳,很容易与苏军发生摩擦。那苏军的横蛮程度不亚于日本人,况且此时也不是与苏军翻脸的时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还担心苏军与共党武装联合,要是那样的话,我军将处于两面夹击之中,还是先忍下这一口气吧。现在,林彪的十几万大军到东北已经有三个月了,沿途所有的城市曾经被他们占领过,我们的方针是:对苏军实行软磨硬缠,能忍的尽量地忍下去。对共军则实行硬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数面受敌。”杜聿明说:“熊主任过虑了。我岂不知道这些,所气愤的是,日关东军七十五万,且装备先进,如此庞大的武装及其物资,竟被苏联人洗劫一空。任何一个中国人也咽不下这口恶气。”张嘉璐说:“经统计,日关东军投降时有飞机上千架,坦克和装甲车八百多辆,还有一万四千多挺轻重机枪,三千余门各式大炮,七千多辆各式机动车辆,十多万匹骡马,七百余座弹药库,七十多万支长短枪。这些,已于两个月前运往苏联。”蒋经国说:“张主任与杜光亭兄说得都有理,我国被苏联人抢劫的东西太多了。这样吧,光亭兄,你回葫芦岛后,要大张其鼓地指挥部队进军沈阳,但具体行动要绥慢一些,这样,也可以敲山震虎,使苏军撤得快一些。但千万不要与苏军发生摩擦,否则,东北的局势将更加震荡不安。忍下这口气吧,待送走了这尊瘟神,国家强大后就没有人敢欺负我国了。”

第三天,熊式晖、张家璐、蒋经国、莫德惠等应约与苏红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进行第五次会谈。会谈中,自然提到了日关东军的武器遗留问题。华西列夫斯基十分客气地说:“熊主任从军多年,自然明白武器的归属权。但,我想,我们苏联红军对于简陋的日军武器是不会看上眼的。中国朋友会明白,我们苏联红军的武器比起日军的武器来,要先进得多。缴获的日军武器,都在仓库里堆着呢。”便叫秘书:“把清单交给熊主任过目。”熊式晖接过清单一看,面露愠色,然后交给中国其它代表看后,递还给华西列夫斯基。蒋经国问:“元帅阁下,日关东军共有七十五万,另有伪军二十几万,而阁下交给我们看的日军武器清单只有三千支步枪,一百四十八把战刀,这仅是一个旅的简单装备啊。”华西列夫斯基听了蒋经国的话,有些不满地说:“我不明白中国朋友说这话的意思,好象是在说我们苏联红军把日军的武器装备拿走了。现武器全在沈阳的仓库里,放得好好的嘛。”熊式晖见此,只好说:“关于武器的移交问题,我看暂时搁下,先解决贵军的撤退问题吧。按照《中苏友好条》规定,日军投降后,贵军三个月内全部撤离我国的东北。现在已过了四个多月了,不知元帅阁下有何打算?”华西列夫斯基说:”很快了。我们得到最高统帅的命令后就行动。我想,大概还有半个月吧。”蒋经国说:“元帅阁下的承诺,字字千钧,能否有具体的日期。”华西列夫斯基答非所问地说:“作为友好国家,我想,我军在打击日关东军时的确是一往无前。日军投降,我红军功勋卓著,但伤亡也非常之大。我想,贵国政府总会有一点犒劳吧。”蒋经国说:“元帅阁下能否把话说明白一点。”华西列夫斯基微笑着亲切地说:“鞍钢有几台旧机器,我想目前贵国用不着,能否让我们运回苏联。以后贵国用得上时,再给贵国送回,不知尊意如何?”张嘉璐说:“元帅这话冒失了。鞍钢在建造时,在日寇的铁蹄下我国死了两万多劳工,才有了今天这规模,那每一台机器座下的冤魂等待政府去抚慰,怎能说运往苏联?何况此时我国还需要它来为建设出力啊。元帅,贵国建国已有三十年之多了,工农业生产一直蓬勃发展,鞍钢那几台机器贵国恐怕看不上眼吧。元帅阁下,这种玩笑话,以后就不用说了。”华西列夫斯基说:“还有一说,我军进入东北时,已向伪满州政府购买了他的全部工业技术及机器设备。我想,中国朋友对此不会产生另外的想法吧。”蒋经国说:“元帅此话不当。贵国政府与我国签订《同盟友好条约》时,已将日本及伪满关系说得清清楚楚。元帅如此说,与我等和斯大林元帅的会唔完全不吻合。元帅可要三思刚才说的语言。”华西列夫斯基说:“好,既然是友好国家,我们是不应该提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的。不过,百万红军进入贵国东北,可帮了贵国的大忙。作为战利品,我想,小丰满水电站共有十组机组,我们打算运一组回苏联,这总可以了吧。”蒋经国说:“元帅,小丰满水电站名义上有十组机组,实际上只有两组机组发电,。我东北电力十分紧张,且赖于此处的发电供应。元帅阁下,你这种提法不妥。”华西列夫斯基说:“好,那就不要吧。友好国家嘛,我只是提出来商量,既然贵国政府如此说,我们尊重贵国政府的意见。我军开年后的二月一日开始撤军,不会太迟了吧。”蒋经国说:“元帅说哪里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把中苏两国人民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元帅主动提出撤军,我国政府将派专使为贵军送行,以表我国政府对贵军的感谢。”华西列夫斯基说:“深深地感谢贵国政府,感谢英明的蒋主席。如果有他来与我军送行,是我军最大的荣幸。”

与苏联红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会唔后,蒋经国等回到长春。熊式晖说:“苏军第一批从二月一日开始撤离,这是搪塞。不知二位有何高见?”蒋经国说:“真也好,假也好,咱们来一个假戏真做,马上电告行政院和外交部及首都各大媒介,让他们大张其鼓地宣传苏军二月一日撤军的消息,要突出这是华西列夫斯基亲自主动提出的撤军时间。让这只北极熊左右为难。另外,明日各大报纸还要宣扬届时我国政府将派特使前来为苏军送行,以促进苏军早日撤离。”

东北的二月,凛冽的寒风卷起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舞。奇冷,是东北立春前的气候特点。这天,是一九四六年的二月一日,那长春城内外都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而城内的热闹气忿好象要驱散这严寒似的。原来,在市政府门前的广场上,站满了中苏两国派出的一些高级官员。苏方是华西列夫斯基等一批高级军官,他们正在接受中华民国政府特使——宋美龄的送行。因为,苏联红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声称今天是苏军第一批撤离地日子。民国政府的第一夫人亲自前来送行,以表示对苏军这次撤离的最高礼送。中方参加送行的还有:委员长东北行营主任熊式晖、经济委员会主任张嘉璐、中央政府外交特派员蒋经国,以及九省四特别市的主要官员。这次送行仪式早在年前已定下来了,由于双方都是假戏真唱,因此,表面上的热情丝毫看不出心里的敌对情绪。那华西列夫斯基奉苏联红军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命令,在《雅尔塔会议》的条款中,尽量获得在中国的利益。同时,又紧急地从国内调遣一批中高级技术员来中国东北,十分紧张地将沈阳、长春、鞍山等大城市里日本留下来的工厂里,拆着一台台现代化的机器及搜集库存里的零部件,抢运回苏联。而与实际行动相反的,在欢送仪式上,华西列夫斯基对蒋夫人的赞词一迭声的称谢。蒋夫人也十分清楚,除了对这头北极熊当面称颁心里痛骂外,还要利用外交手段进行交涉。这场欢送仪式各自心照不宣,各打各的如意算盘。

果然,隆重、热烈的气氛虽然没有给东北特有的严寒带来丝丝温暖,但中苏间的严重不配合却给寒冷的东北带来了更大的寒意。你看那苏联红军将领们虽然接受了中国第一夫人的慰问,却根本没有打算撤军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也做做过场。但精明的蒋夫人还是达到了国民军向沈阳、长春进军的目的,加快了苏军回撤的步伐。接到熊式晖的电告,国民军东北保安总司令长官杜聿明指挥国军最精锐部队——孙立人的新一军和廖耀湘的新六军,以及陈明仁的第七十一军等迅速突破林彪自治联军在锦州、葫芦岛的防线,直扑沈阳。不久,又攻下下四平,逼近长春。

占领沈阳后,杜聿明发挥自己特有的作战指挥艺术,将数十万大军分编为七个军,实行南打北拉,拉打结合,主动向林彪的民主自治联军发动了全面的进攻。林彪也知杜聿明绝非等闲之辈,连忙指挥部队从大城市撤离,抢占部份中小城市和战略要道。而对黑龙江大部则采取死守不放的战略方针。

从这时起,国共两军在东北就形成了林彪与杜聿明、林彪与陈诚、林彪与卫立煌的全面较量。而在最高指挥部里,中共中央领袖毛泽东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的斗志斗勇也全面展开。你看那东北大地,经短暂的时间沉寂后,又炮声不断。到处都在打仗,又到处都在流血。

同属中华民族儿女,抗战时期的携手作战,抗战胜利后又同室操戈,且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战。

那苏联红军一直拖到这一年的五月才完全撤离东北。至于大连、旅顺两大不冻港,则等到毛泽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年后苏军才予以撤离。而那时,中苏关系又恶化了。

话说蒋经国陪同继母宋美龄出席“欢送”苏联红军撤离中国东北仪式后,回到寓所。宋美龄见蒋经国等高级官员在一旁站立,兴致很高,便闲聊了一会。蒋经国则催她早日回重庆。只听他对继母说:“母亲,东北寒冷异常,你也是五十岁的人了,还是早日离开这里回重庆去吧。”宋美龄说:“经国无忧。苏军开始回撤,我要看他们第一批撤走后才离开这里回重庆。”蒋经国说:“母亲所虑国事,孩儿本不该催促,但苏联这头北极熊从不讲信义,华西列夫斯基也是一头猛兽,虽然在仪式上说得冠冕堂皇,但他们哪里象要撤离的样子,母亲身体要紧,何必跟北极熊一般计较。”突然间,宋美龄想起一件事,对蒋经国说:“经国,我听说苏军赖在我东北不走,是因为把东北的物资全部抢运后才离开,你统计一下没有,我国究竟丧失了多少财产?你的三青团成员已遍布东北各地,把苏军所做的一切都记下来,作为反面教材使用。”蒋经国说:“母亲提出,孩儿不得不以实告。自去年八月苏军进入我东北来,仅两个礼拜,日寇就宣布投降。日关东军留下的上千架飞机,一十四万辆机动车辆,还有七百六十多座武器弹药库以及所有的军事物资,包括军衣、粮食等,都运往了苏联。这还在其次,更为重要的,他们把东北所有的现代化工厂里的机器包括机座在内都拆了下来装上火车,运往苏联。在小丰满水电站,苏军强行将发电的十套机组中的六套也拆迁运走了。丰满水电站是东北的第一发电厂,是日寇抓了我三万劳工修建的。这些劳工大多死于强力的劳役中。苏联人才不管这些,只要对他们有利,他们就撕下了披在身上的人皮,啥都干得出来。在鞍钢,他们连一台较完整的机器也没有留下,可怜鞍钢八十多个分厂,被苏联人拆走了百分之九十七的机器设备。现工厂已停工,工人生活十分艰难。母亲,苏联这头北极熊不走,又将是一个极为野蛮的日本人,并且还要残酷。什么‘同一战壕的战友’,完全是口是心非的恶魔。好在母亲在东北近一个月的斡旋,使杜光亭的三十八万人的大军进驻沈阳、长春。这一下,苏军想赖在我东北也不能够了。”宋美龄说:“苏联人确实不是个好东西。经国,既然你这么说,我明日便回重庆。熊主任,你和经国、张主任,还有莫大使等要制定一套管理东北的办法来,让大东北人民有回到家的感觉。还有,东北的工人生活困难,我回重庆后,调一批粮食来作暂时的补济。当然,你们也要与林彪争夺民心,不然,我们要吃亏的。”

再说毛泽东回到延安后,听说晋冀鲁豫军区的刘邓部全歼阎锡山的三个军,战场上的胜利推动了谈判的顺利进行,心里也感到高兴,便将刘邓报来的战役总结编成文件,以中央军委的名义下发。这天上午,毛泽东在自己的窑洞里起草文件,突接刘伯承、邓小*平联名发来电报,称国民军马法五部四万大军已抵新乡,即将对晋冀鲁豫根据地进行攻击。看后电报,毛泽东招来朱德、刘少奇等人,说:“国共两党刚签完《双十协定》,可谓墨汁未干,他们就翻脸了。他们的目的是使我军不存在。我们的办法呢?还是老一套,那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老总,你看,如何接待马法五部的进攻呢?”朱德说:“这事很好办。我想伯承、小*平会对他们好好地接待的。我认为立即电告刘邓,把马法五擒住,给他洗洗脸。让他知道解放军是不好打的。玩火者自焚。同时也要让蒋介石明白,同室操戈,挑衅者决没有好的下场。”毛泽东说:“好啊,我们就为刘邓的‘擒马’预先庆祝吧。胡乔木,你以我和老总的名义,电告伯承和小*平,还有徐向前,要他们坚决地、彻底地对来犯之敌予以消灭。”

那马法五是国民军第十一战区的副总司令长官。他见阎锡山的三个军被刘伯承一阵杀败,十分恼怒,认为有损国军的尊严,他高喊要为阎军报仇。于是,他电告本战区总司令长官孙连仲,请求允许他出战,将刘邓部消灭掉。孙连仲也认为刘邓过分嚣张,也同意与刘邓一战。那孙连仲也是托大,区区一马法五哪里是刘邓的对手。其部的刘恩茂、李延年、高树勋与刘邓部将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刘邓部的陈赓、杨得志、杨勇、陈再道、陈锡联、苏振华更是勇猛异常,因而,这一仗没有开始,就注定了谁是赢家。

在刘邓的指挥部里,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李达用指示棒指着墙上的军用地图,向刘伯承、邓小*平汇报:“沿平汉路西进的蒋军共分为三路,其中的第一梯队有第三十军、第四十军和新八军,共四万八千余人。此路军的目标是打通平汉路,与南进的胡宗南和北边的李仙州会合。然后取我冀南,以达到消灭我军的目的。”刘伯承一边听着,一边思索着作战方案。好一会,他的脸上出现了兴奋之色。李达见此,知道首长看出了问题,便停住不说。刘伯承对邓小*平说:“政委,蒋军想得倒周全。但在战术上犯了分兵冒进的错误。如果孙连仲集中本战区的七个军,实行重点突破,对我军就相当不利。这是第一梯队三个军的所在地。你看,第二梯队的五个军尚未集结。敌军的前锋已过了新乡,正好便于我军各个击破。我的意见是将第一梯队的三个军在平汉路以北全部予以吃掉。你看怎样?”邓小*平笑着说:“这当然是司令员的拿手好戏了。但根据敌军的进军速度,敌人可能会在十月二十三日渡过漳河,到达釜阳河以南,漳河以北的河套地区,这里都是沙地,不好做工事。敌人南退北逃都有阻挡,我们可以把战场摆在这里。”刘伯承说:“很好,参谋长,你以刘邓徐的名义立即下达作战命令。”李达说:“四纵还在桃川,又马上要去同浦路作战。二纵和太行军区的部队在肃清临潼关的伪军,三纵也在开拔中,只有一纵的杨得志、杨勇部此时已到临漳之南的东方村地区。”听了李达的话,邓小*平不言语了,把眼看着刘伯承,他也确实担心杨得志对付国军三个军进攻,能否吃得消。刘伯承沉思了一会,说:“命令杨勇立即回一纵,继续担任第一副司令员职务,和杨得志一道指挥部队作战。”他回过头来对邓小*平说:“政委,可将晋冀豫军区的部队交杨得志指挥,作为本战役的东集团;陈再道的二纵、陈锡联的三纵、王宏坤的第七纵组成西集团,由王宏坤统一指挥。命令陈赓的太岳部队及四纵监视敌军的动向,随时作好牵制敌军增援的准备。”

刘伯承为打好这一战役,迅速集结三个野战纵队和三个省级军区的地方部队,准备全歼马法五部。

果然,二十天后,各种捷报不断传来。

原来,晋冀豫军区的杨得志、杨勇、苏振华接到刘邓的电令后,率一纵及冀鲁豫地方部队将国民军孙连仲部阻击在岳镇及商城、高木营、马头镇一带。战斗异常激烈。二杨加一苏,三将各蹲一个主力旅,指挥部队打退了孙连仲的一次次的冲锋。而二纵的陈再道、三纵的陈锡联又率部轻装疾行,昼夜兼程。二将在刘邓十分严厉的电令下,哪里敢怠慢,终于于十月二十五日到达预定地点。李达接到三个纵队的报告,便将敌我态势在地图上表示出来。刘伯承看着地图,笑着对邓小*平说:“政委,敌军已被我全部包围了起来。一纵挡住了孙连仲的进攻,夺取了战役的关键一仗,我的意见是后天凌晨发起总攻,力争当天消灭敌人。”邓小*平说:“现太行军区的第四独立旅和十七师还在行军的路上,不知明日可到达指定的地点?”刘伯承说:“他们还有一百里的路程,跑步前进,八个钟头之内可以赶到。立即电告张才千,命令他加快行军速度。”

十月二十七日,冀鲁豫独立旅、太行第四支队、第十七师如期到达指定的地点。刘伯承根据敌情的变化,迅速调整部署。他命令王宏坤为南集团总指挥,陈锡联为北集团总指挥,一纵退出战场休整。随着刘伯承的一声命令,两个集团共十万大军向国民军第三十、第四十军发起总攻。新八军则被监视起来。十月一日,王宏坤、陈锡联各指挥大军冲入敌阵,国民军难以抵抗,被全歼。由于刘伯承、薄一波预先亲自做国民军新八军军长高树勋的工作,新八军于战场上宣布脱离国民军,成为解放军。

是役,共歼灭国军二万六千人,高树勋的一万八千人宣布起义。累计四万四千余人。

高树勋战场起义的消息传到重庆,蒋主席好不恼怒。时戴笠在座,建议:“校长,高树勋的妻子和老母现在徐州,立即将其逮捕,以惩叛徒。”蒋主席摇了摇头,说:“已不及了。算了吧。让高树勋去吧。‘恩不要忘得太尽,仇也不要记得太深’。高投共军,与妻儿老母何干,做这种不义之事,必遭后人唾骂。”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军对阵,国军损失八万多人。蒋主席十分气愤。准备调集大军与共军对阵,但又想到部队此时尚在培训时期,便忍而不发。为对付解放军,他对军队的主官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军师级首长,大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在政治上,随着对抗战的胜利,他撤消最高国防会议,恢复政治会议。蒋中正兼任政治会议主席。

按照蒋主席的建议,中央政府撤消军政部,设立隶属于行政院的国防部。现国民政府五院院长是:

行政院长宋子文副院长张群翁文灏

立法院长孙科副院长魏道明

司法院长居正副院长覃政

考试院长戴季陶副院长周钟岳

监视院长于佑任副院长刘尚清

国民政府各部委办主要长官如下

国民政府参军长商震行政院秘书长蒋梦龄

内政部长张厉生外交部长王世杰

经济部长王云五教育部长朱家骅

交通部长俞大胜农村部长周诒春

社会部长谷正纲粮食部长徐湛

司法行政部长谢冠生蒙臧委委员会主任罗良鉴

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陈树人新闻局长董显光

国民党第六届一中全会对军事体制进行了改变,除与中共的军队直接接触的地区还保持战区外,其余的全部取消。并设立了空军,后勤等总部,以及绥靖区公署等,集团军仍保持建制。中央各部的军事长官如下:

国防部长白崇禧次长林尉秦德纯刘士毅

参谋部长陈诚次长刘裴郭叶范汉杰

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副司令汤恩伯

海军总司令陈诚副总司令桂永清

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副总司令毛帮初王叔铭

联合后勤总司令黄镇球副总司令王维陈良何世礼

中央军委下辖委员长重庆行营主任、北平行营主任、西北行营主任、东北行营主任、广州行营主任。行营主任为当地最高军事指挥长官。何应钦、李宗仁、张治中、熊式晖、张发奎分别任上述行营主任。

陆军总部徐州分部何应钦为总司令,阎锡山、范汉杰次之。

胡宗南、阎锡山、孙连仲、傅作义分别任第一、第二、第十、第十二战区总司令长官。

徐州分部还下辖西安、台湾、衢州、徐州绥靖公署和七个绥靖区。

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对所属部队重新编组后,便对刘峙发电报,命令他对解放军李先念的中原野战军进行合围。但他又命刘峙不得攻击,而此时的军调部长张治中又不赞成对中共动武。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也坚持中国的两大军事集团和解。再加上中共代表周恩来咄咄逼人,南京梅园新村不时发出攻击政府的声音。蒋主席考虑再三,采纳了马歇尔的建议,让美国训练的四十八个整编师(军级规模)开往指定的地点,构成对中共武装的完全威胁时,再对解放军进行围剿。这天,蒋主席刚处理完公务,正准备到行政院去,夫人来电话,称二子纬国从装甲部队回来,中餐由夫人掌勺,务必回家吃午饭。接此电话,蒋主席很高兴,连忙准备回住所。这时,侍卫长俞济时进来告诉他:“周恩来已经把美国顾问领到宣化店去了。”蒋主席大惊,问:“返回故都才几天,不是说不去了吗?”俞济时说:“周恩来把美国顾问也拉在一起,再加上张文白的助手一道,昨日乘飞机到武汉,今天早上去的宣化店。”蒋主席听后,沉思了一会,说:“去便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让周恩来去看一下,换换脑筋也是可以的。噢,东北的情况怎么样,杜光亭的电文到了吗?”俞济时说:“这是沈主任在分管,济时不知。”那沈昌焕现为侍从室主任,接到俞济时的电话,连忙跑了过来,说:“东北战事十分吃紧,但我军已攻下四平,正向北满压缩。”蒋主席稍稍地放了心,便电告华中汤恩伯,西北胡宗南,中原刘峙作好进攻解放军的准备。不因为这,有分教:锦书墨汁还未干,神州大地炮火来;早知如此吞苦果,当初不该各走各。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