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回阎刘邯郸舞刀枪蒋毛陪都签协议
作者:肮脏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313

且说周恩来接到毛泽东的通知,连忙驱车来到上清寺桂园,见毛泽东手里还拿着电文沉思,便问:“主席,发生了什么事?”毛泽东说:“这一封电报,是少奇同志从延安拍来的,说已派林彪、高岗、彭真等到了东北。少奇建议林彪任东北民主自治联军总司令,彭真、高岗任政委,现在陈云也去了东北的路上了。十二万八路军和一万名干部已从山东等地出发,行进在东北的途中,我决定将电文发给少奇,同意他的建议,并要他以中央的名义下发,你看如何?”周恩来说:“我完全同意主席的决策,东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不是再派洛甫同志与李富春同志也到东北,以加强那里的领导。富春同志去后,把东北的经济抓起来,也好给林彪搞好后勤。这样,分工更细,也有利于我党在东北站住脚。”毛泽东说:“很好。这里还有一份电文,是少奇同志转刘伯承从上党地区打来的。伯承、小*平在电文中说,阎锡山派出他的大将——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向刘邓部杀了过来。你看看,这里还在进行和平谈判,那里已经打了起来了,这样还能谈好吗?”周恩来说:“主席,我们就用谈、打的两手对付蒋介石的打谈吧。”毛泽东一听,不禁大笑,说:“好啊,恩来,你说得很对。对蒋介石,我们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对付了。他们在战场上的武力作为在谈判桌上的示威,向我党施加压力,逼我们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很好,针尖对麦芒,就让我们的伯承来作为战场上的回答吧。”周恩来说:“我断定他阎老西决然吃不了好走。我马上发报给刘邓,让他们放手地打,把阎老西打痛打怕。使蒋介石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战场上同样得不到。”毛泽东说:“恩来,这电文还是由我来拟吧。我就以毛泽东、周恩来的名义发出去。”一会,毛泽东又说:“还有一件事,向前同志现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总指挥兼延安军政大学的校长,我看,也让向前同志回晋冀鲁豫,继续担任副司令员,也让刘邓有一个好的帮手,你觉得怎么样?”周恩来说:“很好,这下子,刘邓徐又在一起战斗了。”

边打边谈,谈打结合,这是现代战争史上常见的现象。谁在战场上取得优势,谁就有可能在谈判桌上得到主动。你看那蒋中正与毛泽东在谈判桌上亲切握手,妙语连篇,而在指挥各自的部队时,却非置对方于死地不可。

那林彪、彭真、高岗等赴东北和刘伯承与阎锡山在上党地区的较劲,几乎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时间上是同时。

再说毛泽东赴重庆后,刘少奇留守延安,主持中共中央的日常事务工作。这天一早,他就将朱德、任弼时请来,商量着东北的事。朱德说:“润之走时,曾留有将彭真、陈云二同志增补为书记处候补书记的话。现在延安的五大书记未外出,不如请大家来一起商量,也便集思广益。”刘少奇说:“老总说得很对。自主席走后,我就感到有一股奇大的压力,憋得我心发慌。昨天晚上,我就担心重庆的主席和恩来的安全,又担心前线的战事,到天亮也没有睡着。”这时,彭德怀走了进来,任弼时建议:“少奇同志,朱彭两位老总都在,不如先听一听前方的情况,再召开会议。”刘少奇很高兴,对彭德怀说:“德怀同志,你回延安不久,还是你来先说吧。”彭德怀说:“我看还是请朱老总说吧。”朱德说:“德怀同志,由你说。如果需要我补充的,我再说也不迟啊。”彭德怀见朱德如此说,便走到地图前,用指示棒指着地图说:“从目前的我军情况看,其分布是这样的。晋绥方面,贺龙总部已移到方山。一二零师集团已发展到二十一个旅的建制。十万大军已奉命休整;晋察冀的聂荣臻部已收复锦州、葫芦岛、张家口等十九座大中城市。二十余万大军正进行整编。其部杨成武、郭天民的两个纵队已休整完毕。正准备进行其它城市的收复工作。晋冀鲁豫的刘伯承、邓小*平部,已收复陵川、左权等二十座名城。下辖的五个省级军区。各军区的司令员是:鲁西南陈再道,太行李达,太岳陈赓,冀鲁豫杨得志,冀南宋仁穷,以及河南军区李聚奎等。著名战将陈锡联已奉命组建野战纵队。现刘邓部的七个野战纵队的人数已超过二十万人。山东罗荣桓巩固和发展了胶东军区、鲁中军区等。近二十万大军已全线出动,向日寇盘距之地发动了全面的攻击。这是八路军方面。新四军方面。现陈毅、饶漱石部已发展到二十万余人。这一个月来,陈饶连克十四座名城,部队将缴获来的武器装备自己,部队的战斗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南下支队的王震、王树声已率部队回到了新四军第五师的大悟山地区。李先念部已有六万大军。日本投降后,我军对于仍负隅顽抗的日伪军,予以坚决的消灭。现在,华北、华中的小股日寇也主动与我军联系,交出了武器,正按计划送往指定的地点。但国共两党的摩擦却加剧了。主席和恩来赴重庆还不到十天,晋冀鲁豫的战事就大规模地开始了。”刘少奇听后,问:“伯承那里是谁担任前敌指挥员?”彭德怀说:“刘邓派陈赓为前敌总指挥。朱老总,我看还是由你来接着说吧。”朱德说:“德怀同志,你继续说下去吧。”彭德怀说:“我已经说完了。”刘少奇问:“刘邓军区虽人多,但分布的战线太长,而阎锡山又恃仗自己装备好,必然会得理不让人。刘邓的太岳军区可能会吃不消。朱老总,不如上党战役由你来指挥。”朱德笑着说:“少奇同志多虑了。刘邓部的陈赓、杨得志、杨勇、李达、陈锡联、苏振华、陈再道、宋仁穷、李聚奎等一班儿,都是久经战阵之战将,他阎老西想讨好走,恐怕很难了。何况刘邓皆有大将之才,还怕他晋军不成。昨日已接到战报,阎锡山的爱将史泽波一万五千人已被围困。”刘少奇很高兴,说:“太好了。唔,老总,德怀,我军现已称为解放军,要向老百姓作广泛的宣传,让他们知道,今天的解放军就是以前的八路军、新四军。”朱德说:“应该这样。我军除东北称为民主自治联军外,其余军队都称为解放军,以区别国民党的军队。”

看官,从此时起,共产党的军队统称为解放军,国民革命军的称呼仍不变。

其实,上党战役开始时,刘伯承、邓小*平还在延安。当时,毛泽东也正准备到重庆,接到国民军阎锡山部进攻晋冀鲁豫军区的消息后,连忙召见刘伯承和邓小*平,并通知徐向前也回延安。毛泽东对刘邓说:“阎锡山的部队一向狡猾,阎本人也刁钻古怪。你们二人回部队后,一定要将阎制住。你们不要担心我的安全。其实,你们在前线打得越狠,我和恩来的安全也越有保障。你们二人明天就动身吧。至于向前同志,暂时不能与你们一道回去了,但迟几天也不要紧,反正见面也是多几天或少几天而已。”刘伯承说:“今天有苏联飞机在延安停留,不如我和荣臻等就搭乘这架飞机回去吧。”毛泽东沉思了一会,答应了。

刘邓二人当天就乘苏联飞机到达涉县赤岸的军区司令部。刚提升为军区参谋长的李达已到前线并率部攻克襄垣。刘伯承来到指挥部作战处,对一同进来的邓小*平说:“政委,目前的态势,如果让陈赓独战史泽波的两个军,其实也难。应该让陈赓的四纵、陈再道的三纵和陈锡联的二纵也参加这一战役。杨得志的一纵在山东作战役牵制,又作为军区的前哨部队,这里的战斗他们就不参加了。这次战役总的方针为围点打援,使史泽波上当,然后,聚而歼之。”邓小*平说:“司令员,你就下命令吧。”刘伯承对参谋长李达说:“命令陈赓的四纵埋伏于长屯公路,伏击六十一军;陈再道的三纵埋伏于襄垣公路,伏击六十九军,李达率六纵攻屯留,陈锡联的三纵作为总预备队。”命令下达后,李达命太行部队的一个团攻屯留,史泽波不知解放军有多少人,连忙率六千人来援助。但他刚出城就发现情况有异,连忙退回。屯留的国民军见援军已失,无心恋战,开城投降。刘邓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战役的第一仗胜利。

刘伯承见此,便决定打长子。他命陈赓为前敌总指挥。陈赓对部将刘忠说:“长子城高八米,墙厚两米。城外有数米宽的护城河。我决定你们旅担任主攻,如果有困难的话,就提出来。”刘忠与政委张祖谅交换了一下眼色。说:“只是每个战士只有两发子弹,又没有炮。”陈赓笑着说:“可以支援一点你们,但不多。你们主要是发挥炸药包的作用。注意,一粒子弹,一颗手榴弹都不能浪费。这一仗是抗战胜利后与蒋介石的第一仗,无论如何也要打好。要摸清长子守军的情况,特别是活动的规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刘忠接受命令后,亲自带领参谋到长子城附近侦察。见长子城果然雄伟坚固,城门外又有钢筋水泥浇灌的暗堡,城角处又有砖头构筑的射击角。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叉火力网。

刘忠回到旅部,命令参谋将侦察得来的情况做成沙模地形图,与旅部主官们反复研究,制定了作战方案。刘忠对四个团长说:“明日佯攻,试验敌军火力。爆破组要当真仗打。”第二天拂晓,刘忠命令一个团的兵力突然出现在长子城外,一千多将士一下子冲到城下,在呐喊声与密集的枪炮声中,国民军的火力全部出现。刘忠见此,命令部队撤回驻地休息。

这天晚上,月亮从太行山的山峰后爬出来,她一会儿露出笑脸,一会儿又隐身于云丛中。地面上,数千解放军利用这时隐时藏的月光,悄悄地向长子城围了过来。长子城守军这些天都在提心吊胆中过日子。白天一仗,解放军虚晃一枪便退,也不知真打还是作一作游戏。前半夜,守城部队还认真巡逻,害怕解放军突然间冲了上来,到了后半夜,已疲惫至极,也料道解放军不会攻城,因此,有的背着长官,靠着城墙打瞌睡去了。而解放军一方,已部署完毕,只等陈赓发令了。

那长子城守军仅两千人,装备较好。虽然如此,城墙上那老实的少数巡视的国军仍在提心吊胆的站岗。突然,一声巨大的“轰隆”声响起,城外的攻城部队霎时响起了冲锋的号角。长子城守将白映瞻被惊醒,他一下子跳起来,立即指挥部队抵抗。正忙乱间,突接报:“城墙已被共军炸塌了一条大口子了。共军已从缺口处冲了进来。”白映瞻连忙组织一个营去夺。可惜已经晚了,在陈赓的指挥下,解放军四纵的楚大明旅、刘忠旅已率部杀进城来,白映瞻见大事已去,化装逃跑时被抓获。

刘伯承见长子城被攻破,而史泽波竟不敢来救,便命陈再道率二纵攻潞城,陈锡联率三纵攻壶关,陈赓的四纵攻长治。

几天后,刘伯承接到捷报,潞城、新乡已被解放军夺回。此时,被国民军夺去的七个名城中,只有长治城还被国民军史泽波部占领。

长治城比长子城要坚固得多。其城为上党地区之首府。原为日军第三十六师团的驻地。日军在此城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史泽波率部进入此城后,又根据中国军队的攻守特点加以改造,使长治城沟深高垒,明碉暗堡林立,火力点也纵横交错。再加上史泽波的国民军第十九军和地方团队的严加防守,如果是硬攻,确实不易。现长治城守军有一万二千余人。刘伯承看着作战处模拟的国军守城部署的沙盘,思索着攻打的办法。良久,刘伯承方转过身来,对邓小*平说:“政委你看,这是北门,我们攻打,应采取三阙一,网开一面,在北面敞开一个口子,给史泽波留一条生路,让他从北门走。”邓小*平听后哈哈一笑,说:“这个办法很好。我们四川人叫做‘水灌兔子洞,放兔出窝’,然后予以捕捉。”刘伯承说:“正是这个意思。”转过身来,对参谋长李达说:“你下令让陈赓率太岳纵队的两个主力旅和该地区的地方部队将长治城攻下来。”

陈赓接到刘伯承的命令,便命楚大明攻北关。国民军守北关只有一个营,楚大明命一个尖刀连乘夜摸进去,里应外合,将北关夺取。然后乘胜而下,直攻长治东、南、北三门。

史泽波见北关失守,连忙指挥一个团的兵力来夺,正与楚大明的一个团遇个正着,两军激战,国民军大败,丢下三百具尸体逃走。这时,陈再道的三纵,陈锡联的二纵也向长治城杀来。史泽波大惊,连忙电告阎锡山,请求援助。时阎锡山在太原,接到史泽波的求教电报,对孙楚说:“你以我的名义回电史泽波。告诉他,‘上党必争,潞安必守,援军必到,叛军必败。’”然后,他下令召开高级军事会议,讨论增援长治的事。孙楚建议:“长治是上党地区的重镇,我军志在必守,不能让共军给夺了去。总座可派重要将领前往解救,方保不虞。”阎锡山问:“依你的意思谁可为援长首将?”孙楚说:“赵承绶勇猛异常,他可为总指挥。由他率领许鸿林的第二十二军、孙福麟的第八十三军沿白晋路南下,诱刘邓北上打援,再调晋南的高悼之军北上,与史泽波里应外合,夹击刘伯承。如胜,赵、史、高三军合击刘邓主力。刘邓必败。”阎锡山问:“如败呢?”孙楚说:“怎么会败呢?我三路大军夹击刘邓主力,并且又是一起发动。此时的我军占天时,又占地利,我军刚打败了倭寇,士气正旺,老百姓也向着我们,再加上刘邓军装备低劣,现该军徒手者众。即使不能全胜,也不能有败之说。”阎锡山说:“高焯之部不能动。高军一动,胡宗南就会趁机南下,那时又如何?赵将军,你指挥两个军的兵力能救出史泽波吗?”赵承绶“刷”地站起来,说:“请阎长官放心,赵某必救史军长出重围。”阎锡山说:“我军确实在数量上、装备上占优势,如果此役不胜,我看你赵将军如何吃这口军粮。为保证此役全胜,我再拨两个炮团供你指挥。刘邓部无重炮,够他受了。”第二天,阎却指定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赵毓斌为总司令,炮兵副司令胡三余为副总司令,指挥两个军的兵力向长治杀来。赵承绶气的直瞪眼,恨恨而去。

消息传到刘邓指挥部。刘伯承决定用围城打援的办法消灭国民军。他对邓小*平说:“政委,阎老西派援兵来救长治了。这是一大碗肉,既然人家送上门来了,却之不恭啊。我看,我们就把口张大一些,把他们都吃了吧。”邓小*平说:“一切就由司令员你来下决心了。”刘伯承说:“命令部队将攻城的力量加大,让史泽波连声叫喊,也让赵毓斌拼命援长。再命陈再道统一指挥冀南纵队、决死一纵和独立三支队继续攻打长治城,命陈锡联指挥太行纵队的第二、第四支队和独立三支队,再加上第十七师打援右翼;命陈赓指挥太岳纵队攻打左翼。两支部队在白晋路长晋口处选好地形,务必将此役打好。再命直属旅长周希汉率本部及炮团利用夜色的掩护向长治守军发点射击,让史泽波在长治城突不敢,打又不能,吃不香,睡不好,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邓小*平大喜:“师长英明。”刘伯承又说:“阎军多疑。这次赵毓斌援长治,有可能走虎亭。走这条路,必经老爷岭和磨盘垴。可加强侦察的密度,监视阎军的行动。为防不测,可命独立二旅前往埋伏,也由周希汉负责。然后命陈赓昼夜兼程,聚而歼灭之。我们的指挥部移到二纵陈锡联处。”

果不如刘伯承所料,那赵毓斌指挥两个军来到老爷岭、磨盘垴一带,就被陈赓、陈锡联包围了起来。刘伯承对邓小*平说:“阎军一下子就来了两万多人,我们一下子难以吃掉他,我看还是分两次吃吧。”邓小*平问:“司令员,此话怎讲?”刘伯承说:“攻守双方力量相等,而我军装备又处于劣势。敌可以利用有利地形与我对抗。现命陈锡联在磨盘垴将敌围住,命陈赓、周希汉攻老爷岭,不愁敌军不败。”又对张继春说:“你到师部特务团去,告诉陈赓,围山攻地先断水源,让敌军不战自乱。”

两天后,陈赓的三八六旅施巧夺得老爷岭阵地两个山头,国民军水源被切断。刘伯承接此消息,对邓小*平说:“陈赓虽然在战场上占了主动,但却无法消灭老爷岭的阎军。再命陈再道从冀南军区内急调三个支队,从侧面绕过老爷岭,向敌后方发动攻击。敌前后受敌,饿、渴一起袭来,战斗力必然下降,正是我歼敌的大好时机。”

陈再道率三个支队共六千余人和十几门山炮夹击老爷岭的消息早惊动了赵毓斌和胡三余。二人商量,认为解放军势大,难以抗衡,决定退守沁县。其时,老爷岭主峰已被陈赓占领,他居高临下,正准备发动攻击。突然,在他的望远镜里,现出敌军的战马大部朝北,他十分惊异,对身边的刘忠说:“敌军可能要撤退,估计前锋至少已退十里以上的路程。现在我命令你,率三八六旅向北猛插,追上敌人后,埋伏于要道,将北退之敌阻住。楚大明同志也将随你部靠拢。”又对一旅旅长李成芳说:“你部半小时后就移动。我这里就电告刘邓首长。”

时,彭毓斌已率部脱离战场,如果运动得快,完全可以跳出刘邓部的合围。哪知天不作美,一阵大雨直泻下来,道路又硬又滑,本身辎重又多,楚大明率一个团的兵力仅用六个头钟头便将阎军超了过去,见阎军已落后五里之外,他迅速地选好地形,准备阻击阎军。哪知阎军走了十个钟头后,感到疲惫,已经宿营。楚大明大喜,命令部队立即构筑工事。全团将士心里十分清楚,身后的敌军是二万多,因此,顾不上疲劳,连忙加固工事,准备应战。

第二天拂晓,楚大明便叫醒全团将士,大家用冷水洗脸,吃了早饭后,阎军已赶了上来。

在楚大明的望远镜里,现出国军的大队汽车和大车,不很整齐队伍的国军朝这里开拔过来。大队人马快到土落村时,国民军嘎然停住。原来,公路已被楚大明指挥的部队挖断了,所有的车辆无法过了。这一停,路上行走的大部队拥挤不堪,你看那人喊马叫,乱成一团。赵毓斌见公路已断,知前面有埋伏,连忙命数十门大炮向解放军阵地猛轰,然后组织数千人的队伍进行集团性的冲锋,试图夺取前沿阵地。那阎军回城心切,又见是生死之战,因而显得格外凶猛。你看那密集的炸弹倾泻在解放军的阵地上,几乎把表面土层掀开了一层。炮轰结束后,数千阎军头戴钢盔,手持冲锋枪,排着方队,在军鼓的催逼下,向前冲去。其气势犹如猛虎下山,凶猛不已。楚大明见阎军拼命,便命部队待阎军进入百米内时,各种武器一起开火。解放军这个先锋团,共有近百挺轻重机枪和上千支长短枪,一起射向阎军人群里,国民军一层层地倒下,又一层层地向前冲来。楚大明大惊,连忙指挥迫击炮反复炮击,好容量打退了阎军的这次冲锋。

就在楚大明指挥解放军先锋团阻击阎军时,刘伯承已指挥陈赓的四纵、陈再道的三纵、陈锡联的二纵飞跑前来支援。这三路大军将国民军第二十三、第八十三军团团围住。随着刘伯承的一声令下,三路大军 分别从东、南、西三个方向猛攻,阎军队形经此一冲,全都乱了套,建制也被打乱了。总指挥彭毓斌在逃跑中被拥挤的车辆踏成肉泥,许鸿林、孙锐周逃走,副总指挥胡三余逃不及被俘。

阎锡山得知彭毓斌全军覆灭,连忙电告史泽波突围。史泽波深知刘邓主力在百里之外的虎亭,便大开城门,全军向西猛逃。刘伯承得知,急电陈赓的太岳纵队追击。陈赓也命部将秦基伟向前猛攻。当史泽波被民兵层层阻挠来到将军岭时,刘忠的一个先遣团奉命已在此等候多时了。战斗进行到两个小时时,刘忠的三个团,李成芳旅也赶到了。而秦基伟又指挥三个旅的兵力又向前压了过来。在近两万解放军的前追后堵下,要想突围已很难了。陈赓纵队本有四个旅的编制,今见史泽波部被围得不泄不通,便下令进攻。国民军阎部已成惊弓之鸟,哪里见过如此之战势,仅两个小时的激战,史泽波军全师覆灭。史本人也当了解放军的俘虏。

此役从九月一日开始,十月十一日结束,共计四十三天。刘邓出兵三万一千人,歼灭国民军阎锡山部三个生力军,共三万五千余人。成为抗战胜利后,解放军以少胜多的第一个典范战役。

却说刘少奇在延安,听说上党战役解放军大胜,十分高兴,对朱德说:“主席还有两个小时就回延安了。他听说后一定会高兴的。”朱德说:“不是吗?这是抗战胜利后我军和老蒋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输不得呀。只是东北的林彪、彭真、高岗的电文到现在还没有到,真让人掂记呢。”

就在刘少奇为林彪等人担心时,这时的林彪已到东北多时了。他已将十二万八路军和一万名干部改编为东北人民民主自治联军。这是根据毛泽东、刘少奇的指示,八路军、新四军到达东北后,暂不称解放军而改称人民自治联军的。

那是毛泽东、周恩来赴渝谈判后,刘少奇密切注视上党战役的同时,所做出的一系列决定之一。这天上午,刘少奇正准备与任弼时商量中央的组织工作的事,突然,参谋来报:“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派一个叫曾克林的同志来延安,请求首长接见。”刘少奇也正想了解一下东北的情况,便说:“快请曾克林同志。”曾克林进屋后,刘少奇给他倒了一盅水,说:“我就是刘少奇。曾克林同志,听说你从沈阳回来,我非常高兴。你能谈一谈东北的情况吗?”曾克林说:“我是受李运昌司令员派遣,专程到延安,汇报东北的情况。”刘少奇鼓励他,说:“克林同志,不要急,慢慢地说,尽量说详细一些。”曾克林说:“我是八月二十日接到李运昌司令员的命令,率本分区两个团的八路军向山海关进发。全歼山海关的守军后,留下一部份同志守关隘,其余同志搭乘苏军的一列军车,直奔锦州。锦州没有日军把守,但社会秩序很乱。我留下一个团的队伍守锦州后,便向沈阳进发,沿途只要有城市,我就命营连级干部率少数兵力戍守。到达沈阳时,我身边只有一个营的兵力了。幸好十五军分区的焦若愚同志率本军分区的两个团赶到了。按照李运昌同志的指示,由我和焦若愚同志共同指挥这支不足三千人的队伍。东北人民已有十四年没有见到自己的王师了,看到我们八路军的到来,欣喜万分,成千上万的人挤到广场和道路的两旁欢迎我们,很多人眼里噙着泪水,他们高呼‘中华民族万岁!’、‘抗战胜利万岁!’、‘八路军万岁!’等口号,我们刚出站台,就有很多青年人要求参军。第二天,报名的人更多,一来就是好几百、有时上千人。部队迅速扩大。由于干部差,战士当了排长、连长,宣传员当了指导员、教导员,武器有的是,日关东军的武器库房里有大量的长短枪。苏军有的嫌这些武器落后,不要。我们与苏军交涉后,将沈阳武器库里的武器接了一些过来。在此同时,我和焦若愚同志还在沈阳建立了政府,我任沈阳市委书记,焦若愚同志任市长。我们在沈阳召开了名流人士参加的会议,并发布了管理城市的通告。还逮捕了一些汉奸、特务。一些罪大恶极的土匪头子、黑社会头子、汉奸被镇压,又处决了一批悍匪。现在,沈阳的社会治安有了好转。但部队一天天扩大,急需管理干部,我们与苏军商量后,苏方愿意提供飞机给我乘坐,来到延安向中央首长汇报情况。所以,我就来到了这里。”

刘少奇仔细听了曾克林的汇报,不时提出了一些问题。曾克林回答得也很详细。

曾克林休息去了。而刘少奇还在那里沉思。偌大的东三省,进驻的解放军仅两个团和一个营的老八路,如何能支撑这大东北的局面。他请来了朱德和任弼时等,连夜研究方案。只听刘少奇说:“东北这块地方,北靠苏联,西邻蒙古,南接朝鲜。有山川,也有大片肥沃的平原,从战略意义上说,进可以攻,退又可以守。再加上交通的便利,物产的丰富,又人口密集。我党如能控制这块地方,将使我军有一个战略大后方。这一战略要地,恐怕蒋介石早就注意了。所以,他老蒋会拼命来抢这块地方的。”这时,彭德怀插话说:“要立即派兵出关,黄克诚已给我打来了电报,也提出了这一建议。”刘少奇说:“德怀同志说得对,应立即派兵到东北去。马上电告山东的罗荣桓,要他迅速率山东的八路军,不少于八万人的队伍出关,抢占东北,越快越好。同时,电令新四军第三师的黄克诚,要他率三师立即出关。电令杨得志,要他率立即率一二九师的一纵二十五旅出关,起着掩护的作用。电令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火速率部飞抵沈阳。朱老总,我看林彪就不到山东了。直接与与彭真、高岗、陈云等同志到东北。让林彪任总司令,彭真、陈云分别任第一、第二政委,罗云桓同志任政委。高岗、肖劲光同志任副司令员。刘亚楼任参谋长。并把东北的事情抓起来。你们看怎么样?”朱德说:“非常好,事不宜迟,赶快行动吧。”刘少奇说:“此事重大,还是电告重庆的毛主席后再发命令吧。”朱德说:“电文只今天就可发出,以争取时间。我们这里就以中央的电令告赴东北的人员。”

三天后,刘少奇接到黄克诚的电报,说他率新四军第三师三万部队从淮安出发现已到达临沂。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已与新四军的陈毅到了临沂会合。

却说罗荣桓与陈毅会合后,二人详细地研究了情况,决定由罗荣桓率八万八路军将士赴东北。他们共编有七师一旅。山东剩下的八路军组成山东野战军,由陈毅任司令员,饶漱石任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委,陈士渠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

黄克诚在临沂休息一天,即率新四军第三师北上。罗荣桓也调兵遣将,率七师又一个独立旅八万将士进入东北。这七师是:

梁兴初的第一师 吴华生的第二师 罗舜初的第三师 吴克华的第四师 杨国夫的第七师 王麓水的第八师 聂凤智的第四师

但王麓水和聂凤智仍留在华中军区。现留在华中、山东的八路新四军还有二十七万之众。

再说在重庆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已知刘少奇派林彪等赴东北,非常满意。周恩来说:“我军虽仅十三万,但东北幅员辽阔,又被日军占领长达十四年之久,此时,我军又比蒋军先期到达,如占领沈阳等大城市,蒋介石必愤然来夺,从目前的情势来看,我军还不能与蒋军硬拼,不如放弃在东北的大城市,退守中小城市及广大的农村,最后的胜利还是我们的。”毛泽东说:“那是第二步,暂时还不至如此。如蒋军大部队压向东北,我军可紧守山海关、锦州。如我军不能正面与蒋军作大规模的对仗,最大限度也得紧守四平。而哈尔滨则可作为林彪的总司令部。十多万军队啊,不能说撤就撤。东满、北满和南满等地,都要建立省级军区,互为犄角,互相支援。昨日,我们已接到蒋介石利用美援的大量的飞机、轮船将他们的军队运向东北的消息,看来,东北已不平静了。”周恩来说:“主席,现蒋介石派去的军队,完全是蒋军之主力。其中就有孙立人的新一军,廖耀湘的新六军。蒋军从海上运输的军队已部份到达葫芦岛。到东北蒋军的保安兵团总司令是杜聿明,是黄埔之勇将,深受蒋介石的器重。”毛泽东说:“看战局的发展吧。林彪这个黄埔弟子会给他的同学一些好看的。我马上拟一道电文,叫林彪紧守锦州,先保住东北这个大门口再说。”

这里的电文刚一发出,便接到张治中交来谈判的约请。周恩来说:“这几轮谈判,我们虽据理力争,但在谈判桌上毫无进展。那张群死死咬住‘一个主义’和‘一个领袖’不放,张口闭口地声称‘政治必须统一’,‘军令必须畅通’。在军队的改编和边区的管理上已卡壳了。”毛泽东说:“张群是蒋介石的重要谋士,但此次又和你交上了手,我看,他是吃不了好走的。”周恩来说:“主席过奖了。张群也确实利害。他思维敏捷。要不是我党站在有理、有利、有节的立场上,还真对付不了呢。明日的谈判,预计在军队的问题上将又是一场大辩论呢。”毛泽东说:“我看这样,原来我们提出我军至少编为四十八个师的番号,而蒋介石只给我们十二个师的番号。两下加起来,除以二,也得有三十个师的番号。但有一点,我军的编制不管他们如何压缩,不能少于二十个师。这是最大的限度,一点也不能退让。关于解放区行政长官的任命,我重申了我党的三套方案,都被蒋介石一一地否决了。我看就让它搁着,他蒋介石愿搁多长的时间就让他搁多长的时间,这点耐心,我党还是有的。”周恩来说:“说到底,他老蒋就是想把边区政府的第一长官弄成国民党官员来担任,这是我党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还有,关于释放政治犯的问题,明天再提出来,看他老蒋如何答复。前日张群邀我到他家作客,我和他谈起此事,他表示可以考虑。张文白的观点比较明朗化。”毛泽东说:“关键是张群,明天的谈判,我方将明确提出释放叶挺、廖承志、张学良、和杨虎城等人,如果对方仍支吾,我们就召开记者招待会,阐明我们的态度。”周恩来说:“我也是这样考虑的。还有一个问题,叶挺、廖承志二人蒋介石有可能会释放,但张、杨二人是国民党员,老蒋有可能以国民党内部的事,拒绝我等的提案,如果是这样,事情有些不好办。主席,你昨日与老将谈判,进展如何?”毛泽东说:“谈起来不困难,但解决实际问题是举步维艰。赫尔利给蒋介石当说客,要我把军队交出来,把解放区的政权交出来,否则,谈判就会破灭。我告诉赫尔利:‘情况复杂,还要讨论。’接着,我告诉他:军队要国家化,国家要统一,我们是赞成的。但前提条件是国家民主化,军队和边区政府不能交给一党专政的政府。如何民主化,还要讨论。虽然目前还有困难,但总会想出克服困难的办法的。我们不主张破裂。赫尔利见我这样说,答应解放区维持现状。至于蒋介石要把我军改编为二十个师,我答应他,至少是二十四个师。明天的谈判我们再退一步,就编成二十个师吧,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在明天的谈判上,要尽量多争取一些。”

谈判,有了明显的进展。蒋中正、毛泽东这两位伟人经过多次的协商,争论,终于决定在十月十日签字。

一九四五年的十月十日,这天,是中华民国的国庆节。重庆城内的几个闹市区里,上百万民众喜笑颜开,他们载歌载舞,庆祝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国庆节的到来。在市中区的上清寺、牛角沱、临江门等大街上,游行的队伍高举蒋主席的大幅画像,高呼“中华民族万岁!”、“蒋主席万岁!”的口号。那口号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蒋主席坐在敞逢车上,频频向欢呼的人群致意。在车上陪同的毛泽东见此情形,脸上出现一种尴尬之色,但很快又消失了。晚上,市中区、沙坪坝、南岸区等闹市区里,焰火不断。重庆成了不夜城。

白天的重庆是那样热闹,在谈判桌上的国共两党代表也为之欣慰。因为国民党的蒋总裁,共产党的毛主席就要在午后出席签字仪式了。四十三天的谈判是那样的艰辛,现在总算有结果了。蒋总裁选择午后签字,更是有突出的意义。作为中共中央主席的毛泽东,这几天的心情也很好,因为上党战役中,中共武装屡战屡胜,现决战中,解放军已取得了压倒的优势。最后一股强敌史泽波已团团围住,消灭这股国军已成定局。

下午二时,就在毛泽东临时借住的张治中的会客室时里,正中主席台上坐着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左边坐着的是中共中央的第一领袖毛泽东,右边的坐位上空着,那是给蒋主席安排的。在主席台下面,右方坐着的是国民党代表张群、张治中、王世杰和邵力子,左边坐的是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国共双方代表分别代表自己一方签署了《国共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蒋总裁本该出席签字仪式,但他觉得自己身为国民政府主席,处理的是军国大事,毛泽东只是自己领导的一支部队的首脑,不一定非要与毛泽东同时出现在签字席上。签字仪结束后,他身着戎装,佩戴特级上将军衔,出现在签字室里。同毛泽东握手后,蒋主席邀请毛泽东品茶,吃一些茶点。由于与毛泽东单独地谈了三次,已领教了对方超人的智慧的敏捷的思维。现在,两人都觉得已没有多大的必要再谈这些政治的、军事的事了。为什么?要说的,在谈判桌上都说了,大原则已经写在纸上了。但两位伟人此时究竟想了些什么呢?笔者又哪里敢妄猜,只不过看一些表面的东西罢了。既是这样,蒋毛二人此时所谈的,当然是亲密无间的闲聊了。所以,经短暂的交谈后,蒋主席握住毛泽东的手,说:“润之先生,感谢你俯就重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我深感愉快。明天,你就要回延安了。今晚上的国庆宴会,还望你多发表意见。哎,本就一家人吃饭,就别另起炉灶了。”毛泽东笑着说:“今天晚上的国庆宴会,我是一定要参加的。饭嘛,当然是一锅吃香些。这也是我平生的夙愿。如果委员长不让我们在一个锅里舀饭,我们只好另起炉灶了。”

在国宴上,蒋毛二人频频举杯,共庆国庆,共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二人虽然嘴里都说见面的机会很多,哪知这次分手后竟成了永别。三十年后,也就是中华民国六十四年,即公元一九七五年,蒋主席逝世于中国台北。一年后,一代伟人毛泽东已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二十八年,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宴会后,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代表张群、张汉中、王世杰、邵力子的陪同下,在林园同蒋主席谈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二人兴致很浓。要分别了,二人皆有不舍之意。临别时,毛主席握着蒋总裁的手,祝他健康。蒋总裁很高兴地予以回祝。蒋总裁告诉毛主席,不及亲自送他到机场,祝他一路顺风。毛泽东走后,周恩来、王若飞继续留在重庆,协商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事情。

毛泽东在林园与蒋主席分手后,以张治中、赫尔利的护送下,回到延安。

毛泽东、周恩来走下舷梯时,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康生等迎上前来,热烈地握手拥抱。四十三天的分离,犹如事隔多年的他乡遇故知,因而,十分亲热。这时,张治中走上前来,对刘少奇说:“我来这里迎接润之先生到重庆时,曾许诺中共朋友,会谈结束后,张某将亲自送毛先生毫发无伤地回延安。这不,我的诺言实现了吧。”毛泽东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文白先生,这次到重庆,多蒙先生无微不至的关照,我毛泽东永远地记下了。”

回到书记处,毛泽东问刘少奇:“伯承那里情况怎么样?”刘少奇正要回答,秘书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从上党地区发来的电报。刘少奇展开一看,十分高兴,不因为这,有分教:友好条约,强割外蒙霸占港口;同壕战友,掠夺果实厚颜无耻。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