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回革命军誓师北伐吴佩孚战前求策
作者:肮脏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097

且说毛泽东对周恩来等人说:“这里十分危险,我呆不下去了,准备回湖南,搞农人运动。”周恩来说:“润之兄,中央指令你负责农委,不如再在广州呆一段时间,将农民讲习所多搞几期,尽可能多培养一批农民干部,说不定将来还有用处。再说,湖、广两省邻近,多培养一些农民干部,也为回湘开创局面打基础。”毛泽东沉思了一会,说:“农民讲习所第七期就要开学了。恩来,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周恩来说:“多招一些湘鄂赣学员,为革命作后备力量。”毛泽东笑着说:“好吧,恩来,我听你的。”

且说二中全会时,李济深的第四军已出韶关,前部独立团已进入湖南境内。到闭幕时,独立团长叶挺已向中央报捷:“收复攸县,缴获各种枪支千余支,俘虏敌人近千人。”军委主席蒋中正大喜:“叶希夷旗开得胜,真英雄啊!传令全军,嘉奖独立团。并把这一消息在两广各大报刊广为报道。”而今的蒋中正,除中委常外,还兼任是央军委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他见两广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七个军又训练有素,后方也很稳定,便将拟定的北伐计划交给张静江和谭延恺。那张、谭还有何话可说?当即批准了出师北伐作战方案。

中华民国十五年七月九日,广州北校场彩旗飘舞,锣鼓喧天,军号齐鸣。北伐军总司令蒋中正在这里举 行北伐誓师大会。参加的有党的中常委代理主席张静江、中政会主席、国民政府主席谭延恺以及在广州国民党中央党政军大员、北伐军各军长、党代表、各界人士五万多人参加了大会。

中常委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蒋中正坐在主席台上,他那刚毅、英武的形象,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对事业充满必胜信念的伟人。不仅如此,他对信仰又是那样坚定不移。大会由北伐军总参谋长李济深主持。他在大会上庄严宣布:“北伐誓师大会开始,”然后,是北伐军总司令蒋中正训话。只听他说:“国民革命军为继承先总理的遣志,打倒反动的北洋军阀政府,完成统一大业,我们在这里誓师北伐。”蒋总的话刚落,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接着,北伐军总参谋长李济深、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先后发表了演讲。演讲结束后,举行授旗仪式。先总理的儿子孙科向总司令奉献总理遗像。中央监察委员吴稚晖授国民党旗。蒋总双手擎着这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走向前台,举起右拳,进行宣誓。只听他说:“我蒋中正面对党旗,面对广大民众宣誓:高举总理主义的大旗,勇敢杀敌,铲除黑暗,为实现建国大纲赋予的神圣事业而奋斗!不成功,便成仁。!”台下又是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授旗毕。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谭延恺将北伐军总司令印章授予蒋中正。蒋总双手接过印章,向谭主席行了标准的军礼。授旗、授印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吴稚晖受中央委托,向北伐军全体将士致辞。辞文如

中国革命,远在汤武。新旧主义,当然不同。救民水火,古今一揆。今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表全体委员,敬献总理遗像、党旗、国旗,授我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率全体将士,载而东征,一戌斯定,天下为公。尚且鉴兹。

至此,蒋中正正式出任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总司令。他面对广场数万各界人士、面对总理遗像、面对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和青天白日旗,心里极不平静:“我就要率大军北伐了,面对的是近十倍于我的敌军。此次出征,能否饮马长江,实在是难以预料啊!先总理发动护法战争十余年了,每次都失败了。而今的我,能覆总理前车之鉴吗?退回广州,那就麻烦了。个人荣誉是小,革命大业重啊!”见吴稚晖献辞已毕,蒋总心里一横:“不成功,便成仁!”他健步跨出,站在前台,举起拳头,代表国民军向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宣誓。你看他一身戎装,那威武犹如一尊风吹不倒、雷劈不碎的千古不坏之身。此豪气更足以气壮山河,英气直冲云霄。只听他放开嗓子,说:“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袅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日星。吊民伐罪,歼敌凶顽。复我平等,还我自由!”

还在先前,为了得到全国军民的积极响应,总司令以国民军总司令部的名义,发表了《为出师北伐告广东全省人民书》、《为出师北伐告士兵同胞书》、《为出师北伐告海外侨胞书》。广东各大报刊上,这三个文告都予以转载。各界民众竟相阅读,都积极投身到北伐洪流之中。不久,蒋总司令签署的《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发表。这篇宣言,对中国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给予全面的揭露,对革命的前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现摘录《宣言》的部份文字如下: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其剥削之罪,岁辄万万,数十年未尝或息。迄今中国人民,膏血已尽,仅存皮骨。彼为债主,我为债户;彼不劳而坐获,我终日为牛马;彼为经济之主人,而操命令之全权。我为经济之奴隶,而居被驱使之地位。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剥削中国之不足,在政治上利用万恶的军阀盗卖国家,即使军阀永演阋墙之争,令吾民受尽兵力之苦,更嗾使军阀压迫革命运动。欲吾民永无自决之日;即使军阀式的政治发生土匪,更使土匪变成军阀;军阀生生不已,人民困苦无穷;以军阀为刀俎,以吾民为鱼肉。如此则无怪乎中国农民不能安于乡,工人不能安于市,商人不能安于旅,知识界不能安于校舍,军阀之军人辗转惨死于连年内战,甚至经营工业之企业家亦惴惴不能一日之安其后也。

誓师后,前方战事已激烈,蒋总感到更加繁忙。他决定把总指挥部移向韶关。前些天,他与李济深反复商量战事,李劝他巩固好后方,然后才专心致力于北伐。这天,蒋总又把李济深和邓演达找来,商量后方留守之事。李济深说:“总司令随军行动,不如我留守广州,筹办军需,使前方将士粮弹不缺,总司令也避免心悬两地。”蒋总好不高兴,说:“任潮的话正合中意。你留守广州,代行总司令职务。中在前方作战,无后顾之忧了。”李济深说:“李德邻的第七军已向衡阳进发,不知此时唐生智脱困否?”蒋总说:“第四、第七军和唐生智部已集结衡阳,大战即将开始。只是任潮兄,你留守后方,谁来代理你的军长职务?”李济深说:“还是由总司令任命吧。”蒋总说:“任潮,第四军原是你的军长。情况你最熟悉,代理军长职务人选,还是由你来决定吧。”

由于日夜不停地操劳,蒋总感到有些累。这天晚上,总司令准备起草一份文件,夫人陈洁如走了进来,说:“这些天来,你总是很晚才休息,不如到廖夫人家聊聊天,也算了轻松一下吧。”好久没见到廖夫人了,蒋总也很挂念她。虽然一年前因“中山舰事件”,夫人为周恩来事,找他大吵大闹,但毕竟是一场误会。不久,两家又和好如初。这次夫人又提到廖夫人,也想去探望她。哪知秘书回来说:廖夫人的门反锁着,看起来夫人不在家。蒋总知廖夫人新当选为候补中常委后,妇女工作是她主持,有时也忙不开,也就打消了探望的念头。

由于长期的劳累,乍一松下来,便感到无比的惬意。于是,他携夫人到凉台上,仰望天空,见繁星万盏,特别是那北斗七星更显分明。便与夫人谈起七仙姑的事来。不知怎的,故事还没讲完,蒋总觉得那轻松的心情突然间消失。你道为何?那蒋总青年投军,少说也身经百战,出生如死数十年,虽官运亨通,但毕竟是负责一个方面的事。如今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一股无形的压力好似重有千钧,几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前面是吴佩孚,二十多万大军,装备先进,要是出师不利,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第一仗必须打好。那么,如何才能打好第一仗呢?这就要靠指挥员的智慧和将士的勇敢了。哎,创业何其难啊!但中既为北伐军总司令,前面就有火海刀山,我又岂能停滞不前。战胜强敌,一统天下,方显我辈英雄本色。当真前面有火海,我必先跳;有刀山,我先攀。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不畏艰难险阻,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才能告慰于总理在天之灵。”夫人见蒋总伫立在凉台上,久久不语,知他又在考虑战事,不敢劝他,只得陪着。良久,蒋总转过身来,见夫人也站在那里,很是不忍,说:“夜风凉,阿陈,你不该长时间的陪我站在这里。”夫人说:“我看你为战事焦虑,很为你担忧。”蒋总说:“阿陈,东征时,你曾陪我观天象。今晚繁星万盏,你再观观天象,看看这北伐胜利在望否。”夫人说:“夫君过奖了,我哪里看得成什么天象啊。不过,我认为‘有道伐无道,天毕佑我’。这就是你们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吧。”蒋总喝一声彩,说:“好,愿阿陈之话早早应验。北伐胜利之时,我摆庆功宴,请你坐上席。”夫人笑着说:“就怕那一天你身边没有我了。”这时,天上一颗流星直往下泻,蒋总大惊。哪知夫人却高兴得跳了起来:“北方星落,我军又大举北伐,大吉大利啊!夫君,你起兵北伐,必建盖世奇功。”蒋总高兴,正要回答,突然一股不安之情涌上心头:“前方将士浴血奋战,要是后方……不行,我得要找张静江商量。”

蒋总此时为中常委兼中央军委主席,为何突然不安?原来,二中全会后,党政军首脑分家。按照国民党的章程,党领导一切。现党的中常委主席为张静江,主党。谭延恺为中政会主席,政府主席,主政。中正主军,任军委主席。北伐军总司令职务不禁要受党的中常委主席制约,还得受国民政府主席辖制。前线虽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但中常委及政府主席仅一纸公文便会将其军权免得一干二净。那时,即使他蒋中正有天大的本事也将受其约束,要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就有难度了。中正想到这,连夜来找张静江,道安后,他说:“中北伐就要誓师上前线了。有一件事需禀告大哥:中前线作战,后方必需全力支持。中走后,党政首脑千万不要轻易于人。中担心,后方中常委又比较集中,随时都可能召开全会。如果中常会主席仍是大哥,中无后顾之忧。此职如假手于他人,中不安,北伐大业必受影响。大哥能否给小弟一个万全的主张。”那张静江此时正是中常会主席,参加国民革命已有三十年,能听不懂中正之言语。你看他当即表态,说:“介石弟的话有理。这样吧,你来担任中常会主席。你以中常会主席兼军委主席职务率军北伐,便无人能干预军事大业了。”中正称谢。

果然,七月四日,张静江主持召开中常会。蒋总提出增加中执候补委员提案通过。李济深、何香凝、于树清,丁惟芬、王德勤被增补为候补中常委。会议的最后一天,张静江称有脚疾不能到会,他建议由蒋中正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兼军令部长职务。中常会一致同意了张静江的议案。正是这一议案使中正成为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

蒋中正任中常委主席后,举荐丁惟芬为青年部长,陈果夫代理组织部长,吴稚晖代理工人部长。

陈果夫是陈其美的侄子。果夫、立夫是同胞兄弟。二人皆有不凡的才能。还在蒋总任组织部长时,便写信给上海的果夫,请他兄弟二人到广州,负责党务工作。兄弟二人不负蒋总厚望,几十年如一日地支持他。特别是中正两次下野,果夫、立夫兄弟二人精心策划,为蒋总重返政坛,起了重要作用。关于果夫兄弟二人,以后还要详细介绍。

一切准备就绪,七月六日,国民政府公布北伐军总部指挥体系。

总司令 蒋中正

总参谋长 李济深 (留守广州,代行国民军总司令职务)

代总参谋长 白崇禧 (随军协助蒋总司令北伐)

其它各部的官员是:

总政治部主任 邓演达 总党代表 邵元冲

总顾问 鲍罗廷 军事总顾问 加伦

总部办公室主任 王懋功 秘书长邵力子 副官长 张治中

七月七日,在蒋主席的主持下,张静江、吴稚晖等拟定的《国民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发布。其主要内容有:北伐军总司令统率三军,在军事上直接对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负责。各军事总部机关和机构直属总司令管辖。同时,国民政府的军事、民政、财政、经济接受总司令指挥。七月九日,正是本回开初所述,历史性的北伐誓师大会举行。而此时,前线北伐军已与吴佩孚激战。叶挺的独立团捷报频传。

那北京军阀政府 自“五.四”后,统治更加黑暗,整个国家已四分五裂。内阁几经变更,到此时为止内部十分腐朽,官吏腐败。而与此同时,横行一时的地方军阀如鱼得水,非常活跃。那迅速迭起的地方军阀,大吃小,强吃弱,为抢地盘,混战不已。生活在战乱中的人们,苦不堪言,遍地饿馁,一片凄凉。而地方土豪凌势,逼良为匪,占山为王,匪又不断状大,成为军阀,成为战火的导火线。到了民国九年七月,军阀间的战争越演越烈。每一仗下来,死伤累累。胜利者摊派加税,被打败者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兵患,匪患,官患成为平地猛虎、泽中饿狼。正是这一年的七月,直系头目曹锟,联合八省军队,在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支持下,推翻段祺瑞政府,直奉两派联合执政。十一年,张作霖猛攻直系,双方久战不下。十三年九月,张作霖率十三万大军入关,再次攻打曹锟。直系高级将领冯玉祥在与奉系作战中,兴兵反直。直系惨败,但不久,段祺瑞又任总理。到了第二年的四月,驻江西的直系军阀齐燮元为夺取皖系军阀卢永祥控制的上海地区,两军再次开战。卢兵败下野。十四年九月,北洋政府任命奉系督办杨宇廷、安徽督办姜登选与从直系分化出来的孙传芳展开决战。孙大胜,占领东南五省,自立为五省联军总司令。十一月,奉系第十一军军长郭松龄,与冯玉祥联合进攻张作霖。兵败,郭被杀。十五年四月,张作霖联合直鲁联军张宗昌,直逼北京,段祺瑞政府再次下台,中央政府控制在奉系手中。

军阀们经过近十年的你争我战,实力大减,有的已经一獗不起。现主要还有四大集团。他们是:

时为东北边防督办的奉系总司令张作霖,共有六个方面军,三十五万人。控制着东北三省及热河、北京一带。

东南五省总司令孙传芳,从直系中另立门户,共有十七个师、十五个混成旅、五个普通旅,共二十万人。东南五省大部分控制在他的手中。

十四省联军总司令吴佩孚,共有十四个师、十五个混成旅,约二十余万人。控制着两湖及河南、京汉铁路两湖段。

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和副司令褚玉璞,拥有七个军,十余万人。占领皖北,苏北一带,控制的地区以蚌埠、济南为中心。

其外,还有一些地方军阀,但与上述四大集团相比,就小得多了。

这四大集团,各掌雄兵,各据地盘。视部队为生命,视地盘为本钱。由于利益所趋,连年用兵,混战不已。但对于新兴的革命势力都恨之入骨。而今,广州革命军大举北伐,消息都传到了各大军阀那里。而首当其冲的吴佩孚。这位吴大帅虽有惧意,但毕竟带兵多年,当然也打算与革命军决一死战了。在吴的心中,如胜,则从衡阳直入韶关,占领两广。如败,退守武汉。因此,他调兵遣将,为久战作准备。正当蒋总七月九日誓师北伐时,前方激战已有几个月了。见革命军大举入湘,吴佩孚岂敢怠慢。你看,两军统帅对着地图,苦思良策,欲置对方于死地。

诸君,北伐军为何要首攻湖南呢?湖南乃南北之甬道。它西临云贵州,北靠川鄂两省,东接江西,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伐军占领湖南,将挥师进入东南,占领京津沪地区。大半中国,富裕之地多在东南,还在总理在日,就曾多次攻占湖南,未果。民国九年十一月,赵恒惕取代谭延恺成为湘军总司令时,谭便于此时投奔革命,先总理命谭进入湖南。谭、赵各率部对阵。谭不胜,退回韶关。后,湘军总司令赵恒惕被部将唐生智挤走,投奔吴佩孚。吴大怒,扶持赵恒惕的其它几个师,围攻唐。唐不敌,求救于李宗仁。李宗仁知衡阳是革命军出湘的咽喉,起兵往救。第四军也率部前往。于是两大集团就在衡阳附近爆发了一场生与死的大决战。

那唐生智是赵恒惕的一个师长。唐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从学校出来,就在湘军中任见习军官。后不断提升。“五.四”后晋升为旅长。谭延恺出湖南,唐因助赵恒惕驱谭有功升为师长兼湖南省善后督办,其部驻衡阳。唐生智治军与其它军官不同。唐用佛家礼仪教育土兵,对部属一律摩顶受戒。士兵胸前都配有“大慈大悲渡人救世”徽章。国民党“一大”时,唐派使与广州革命政府联系。民国十五年春,唐拒绝吴佩孚要组成两湖联军攻桂的建议,积极投入驱逐赵恒惕的活动。赵被迫辞职,唐出任省长。唐得势后,立即清理门户。在赵恒惕部下与唐同任师长的刘鉶、叶开鑫被免职后投靠吴佩孚。吴见唐转投广州政府,好不恼怒,立即委任叶开鑫为“讨贼湖军总司令”,率部攻占要地。贺耀祖为赵手下又一师长,很不满唐的做法,见叶、刘二部攻唐,贺起兵响应。三个师一阵猛攻,吴佩孚又派唐福山,余荫森率部支援,形成了对唐的四面合围之势。唐大恐,立即电告李宗仁求救。李得电后,来不及请示中央军委,火速电令钟祖培旅增援衡阳。唐手下战将李品仙接着,并肩御敌。从这天起,北伐战争正式打响。

且说十四省区联军总司令吴佩孚,接到谍报处报:“叶总司令与唐生智展开激战,唐死守衡阳不退,而广州军又大举出韶关,叶部将面临三面受敌的危险。”吴佩孚说:“广州军何以如此迅速?”大将董国政在座,说:“大帅,蒋介石统一两广后,放手北上。而今援衡的是第四军的陈铭枢和张发奎两个师,再加上叶挺的独立团,以及李宗仁的一个旅,谭延恺的一个师,总兵力不下四万人。请大帅早作打算。”吴佩孚说:“广州军到达衡阳还要多少时日?”董政国说:“估计六日内将集结衡阳。”

战事如此紧急,吴佩孚连忙召集高级军官会议,商量对策。大将宋大濡说:“以目前战事进展而论,我军与广州军在湖南有一场大血战。望大帅抽兵攻衡。”王都庆说:“衡阳是长沙屏障,又是我军入粤的第一关隘,衡阳不能取,整个湖南便有不保之势。如此,两湖震动,民心不安。属下认为命叶开鑫趁广州军还没集结衡阳的之机,立即攻克,千万不要怕伤亡。实在不行,就毁掉衡阳,以免成为广州军屯兵、集粮之所。”董国政不同意这样说法。他说:“这种自杀性的做法,应该去掉。现在的关键是攻下衡阳,进逼韶关,使广州军不敢正视湘鄂。”王都庆说:“现唐福林、余荫森已到达衡阳,加上叶开鑫的三个师,不下五万人。而广州援衡军还在路途中。大帅可电令唐、叶加强攻势,并授予叶全权指挥各部之职,令他在广州军未到之前攻取衡阳。再暗调一军绕开衡阳大道,直奔韶关。如此,广州军必回师救韶关,守衡的广州军便成为孤军,必被我攻克。”宋大濡笑着说:“王兄是指守彬州部队攻韶关。不好,我彬州部队还不足五千人,阻止援衡的三路大军,谈何容易。为避免师老兵疲,我军可实行敲山震虎,造成威胁韶关之势。然后出奇兵攻敌要害。使敌欲救不能,欲放不舍。乘敌犹豫不决时,我可遣一上将率主力,置衡阳不顾,径取韶关,则不费多大的力量便使粤桂军退回。”董国政问:“宋兄认为这支部队需要多少人?”宋大濡说:“五万人足够 了。”董国政说:“此策虽好,但我军正在南口与冯玉祥作战,如何才能回师?”王都庆说:“不如设疑兵而佯攻之。”董政国说:“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今我可发兵三路,屯彬州,攻韶关,变攻为守,掌握战场主动权。援衡粤军不知底细,决不敢轻意前进。”宋大濡说:“大帅,宋某还认为,广州军北犯,除针对我军外,东南的孙大帅、直鲁的张宗昌、奉军张大帅也在此列。如果直鲁、奉张离这里远,不能直接援我,但汉军孙大帅与我近在咫尺,如孙大帅出兵攻粤,也不失为上策。只要我孙吴两军联合,区区广州军,不足为虑。大帅可选一能言之士,前往武汉,晓以利害,使孙大帅出兵攻南雄,我取衡阳,两军会师韶关。那蒋介石就有三头六臂,也难逃灭顶之灾。”王都庆说:“两军联合攻粤,此为上策。但恐孙大帅不从。”宋大濡说:“‘唇寒齿亡’,孙大帅难道这点道理也不明了?”王都庆说:“大帅,宋兄此计甚好。如孙大帅肯出兵,必走赣州,出大余。我数路大军齐发,两军遥相呼应,彼此配合,有百益而无一害,到那时,我从衡阳从发,占韶关,两广将为大帅号令了。”董政国说:“还有一个因素要考虑进去,如果孙大帅不派兵策应,我作何部署。”吴佩孚说:“孙军来,我要与广州军斗;孙军不来,我也要与诸将军打下去。何惧之有?”董国政说:“要是那样,我军所摆的战场就不能出湖南。”吴佩孚问:“此话怎讲?”董国政说:“如果孙军不援我,我军强行出湘,则有四不利。一为路途遥远,将士疲于奔命,军需不济,成为孤军。进,兵力不足。增兵,后方空虚。不增兵,又不足与广州军决战。两广地区,山路崎岖,粤桂军又处处设防,我军入粤地,难以对敌。二则,韶关是广州军军需屯驻之所,蒋介石饱读兵书,通晓战策,必有重兵把守。沿途又有谭延恺、朱培德等部,我军不能长期在外作战。第三,湖南民变越演越烈。近段时间出现的农民讲习所已席卷湘南。省内一些地区政局不稳,对外作战更是慎之又慎。第四,我军长驻湘鄂,广州军入湘,利在急战,否则军需不足。兵源得不到补充。我军则避实就虚,处处设防,一旦时机成熟,我军就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将广州军消灭。那时集我两湖之众,收复两广就不难了。现广州军援衡阳,是心虚。我发兵四路,就在湘省摆开战场,必全胜。”吴佩孚问:“将军认为如何以兵四路呢?”董国政说:“大帅,这四路兵是:第一路在粤汉路正面作战,以挡广州军进湘南。第二路,为正面之右翼,守临澧一线。第三路,为收衡阳之军。第四路,屯彬州,随时袭取韶关。”吴佩孚大喜,发兵四路,浩浩荡荡,来迎广州革命军。不因为这,有分教:昔日楚汉地,今摆大战场;笑看楚霸王,自刎在乌江。正是:横行江湖数十载,阴沟浅水翻大船。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