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传国玉玺洛阳现
作者:素衣瑶琴      更新:2019-11-26 23:16      字数:4316

自此,嘉从高祖,是为骨肱。

——《吴书·谋士卷·郭嘉篇》

却说董卓迁都,孙坚谏于诸侯曰:“董贼迁都,是为心怯也。将心怯,其卒必散。我等正可趁此良机,全力出击,卓自轻易可破!”

袁绍摇头,道:“卓既去,将卒尚未损!况如此大张旗鼓,其必有伏兵也!”遂不允。

帐中诸侯,多自私自利,自恃强兵,纷纷应和于袁绍,不愿出军。独孙坚与曹操。

二人一片赤心,奈何于诸侯中皆最是微弱。

曹操先行,终有汴水之败,险些送了性命。

孙坚随后,临行前,济北相鲍信亲自前来拜访。曰:“吾本奉大将军何进之命,于外募兵,以助诛宦。未想刚至洛阳,何进便已亡故。少年志未成,实吾憾也!今董卓挟帝,野心勃勃,联盟虽在,名存实亡耳!多亏将军英勇,力挫逆贼。闻将军欲再讨,信恨不能亲从,奈何有心无力耳。虽不得从,今当荐一位英雄,以为相随!”

孙坚好奇,道:“鲍兄谦虚了,却不知是哪位英雄,竟让鲍兄不惜迢迢亲自引荐!”

却见鲍信身子侧开,一指身后之人,道:“此人姓于名禁,字文则,与吾同郡,乃是吾早年募兵所得。其人智勇双全,忠义无双,吾私以为与将军何其似也!故擅自引于将军,以期代信之残躯讨贼报国、遂少年之愿也!”

“于文则拜见孙太守!”那人见了偶像孙坚,纳头便拜。

“好!好!好!”孙坚扶起,细细打量。但见其人鹰目虎须,睿智与魁梧并存,不由大喜:“知己同行,同仇敌忾,人生一大幸事也!”

又笑对鲍信道:“有此良将,何愁诛不了董卓?大事若成,当有允诚兄你一份功劳!”

遂兵发洛阳。

一路上,但见灾民饿殍遍野,孙坚同情,遂命人救济。又见诸多汉先帝陵寝曝于荒野、七零八落,死者不得安灵,料为董贼所掘,感怀之余,孙坚命人尽皆掩埋。

这一路走走停停,孙坚大军因此耽搁了不少时间。

待他到了洛阳,董卓军队早已没了踪影。就连那些眼见董卓退远的诸侯,也都陆续到达了,只想在这曾经繁华过的都城之中,分一杯羹。

洛阳。

董卓一把火,百年基业转瞬毁于一旦。

大火绵延数百里,三天三夜而不熄。

孙坚率众到达后,但见大厦倾倒,炭灰遍地,青烟冲天。

那张沧桑刚毅的面孔,竟一下子沁出了两行热泪。

“主公~”程普眼疾手快,一把扶住摇摇欲坠的孙坚。

孙坚抬手打开,一时百感交集:“我巍峨大汉啊,何以沦落至斯!”

“主公节哀!”众将开导。

“你们还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救火!”蓦然,孙坚转身冲着众将厉声大喝。

主公爱国心切,悲情至深,众将都理解,也不气恼。于是组织士卒,纷纷投身于灭火清扫的工作当中。

此时诸侯联盟大军扎营洛阳城外、正灯火庆贺,独孙坚一军在城中忙碌。

正当孙坚于洛阳四处巡查时,忽一士卒来报,大公子孙策回来了!

举众簇拥,儿子就这么活生生的站在自己跟前,孙坚不言一语。众人正只以为他要发怒时,孙坚一个熊抱,将儿子死死拥入怀中,轻言柔语,却异常坚定:“爹再也不会让你离开了!再也不会!”

“嗯!”整个人被闷在父亲怀里的孙策,模糊回应了声,心中感动。

“大公子不是被董卓捉去了么?”等气氛缓和下来,有人出声提问。

原来,自孙策追贼失踪,于洛阳城中被董卓发现。董卓便日日派重兵把手追拿,却始终一无所获。董卓大怒,遂一面派兵继续搜捕,一面令人于孙坚处放出消息,言其子孙策就在自己手中,速速投降,可免其死。

孙坚何人也,如何能从。只遣说客言于董卓,愿以其大将华雄换小子一命。熟料董卓放出话来,华雄无能,以致白白损失了自己黑熊精英。你孙坚要杀他,我董卓感激还来不及呢!不过如果你还想要你儿子活命,还是早早弃戈投降的为妙。

换将不成,投降亦为天方夜谭,两方互不妥协之下,此事遂不了了之。

后来董卓大张旗鼓的迁都长安,孙坚众人只以为孙策已经遇害,为此特地为孙策掘衣冠冢祭奠。如今,孙策能安然回来,实让众人惊奇不已。

“为父这么做,你不会怨恨吧!”孙坚看着他,眼中愧疚。为了国家,他确实做了许多对不起这个家、这个儿子的事,他不是个称职的好父亲。也许,出生普通人家,简简单单,平平安安,反倒是他更好的归宿。

“不会!”孙策微笑摇头,眼中满满的全是幸福与满足。他当然不会怨恨,因为他做的所有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能得到父亲的一句亲口肯定。而今,愿望成真,一切都已足够。

“快说说,大公子您是怎么逃出来的!”众将好奇,纷纷问道。

于是,孙策便将自己是如何误入皇宫、如何遇见师傅、又是如何得蔡邕相救的经历一一道来。

众将听了,无不提心吊胆,又为公子的惊险奇运喝彩。

当众人听说『八俊』之一的张俭已经遇害,全军唏嘘,有悲伤,有愤怒的。

“哈哈,大公子这一路遭遇,可比我们这些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头子还要丰富得紧呐,也不枉白去!”见气氛沉闷,老将程普笑着打哈哈。

“程叔说笑了!”孙策脸一红。

“对了,忘了介绍了!”孙策这才想起,一指旁边的中年男子:“这位就是我在蔡老家中结识的大才荀彧荀先生,多亏了蔡老极力推荐,先生才愿意来投靠父亲您的。”

“拜见蔡将军!”荀彧恭敬执礼。

“嗯!”孙坚默然瞥了一眼,便不再问。对于这样的无名氏,要不是因为蔡邕之名和自家儿子的推荐,他都懒得搭理。

面对孙坚的轻蔑,一向为人宽厚、素养极高的荀彧并不气恼,一笑置之。

“哦,这位是颍川郭嘉郭奉孝。”为了缓解尴尬,孙策又向父亲介绍另一人。

荀彧不生气,不代表郭嘉没脾气。他只向孙坚一拱手,便鼻孔朝天,观云赏日去了。

早在来前,他便与孙策约法三章:“投的不是孙文台,而是公子孙策您!”

当时可把醉醺醺的孙策吓了一跳,瞬间酒醒了大半。而一旁的荀彧只是抚须大笑,似早有所料。

此刻,孙坚看着郭嘉这个年不过弱冠的少年,更是不以为意,连话都懒得搭了。

公子平安归来的喜讯渐渐平息,孙坚军也再次回归到了先前的忙碌中,孙策几人自然地加入了进来。

故地重游,繁华不再,清理废墟的孙策一时感慨万千。

到得天黑,打扫完毕。孙坚命人于殿内列好诸先皇神位,宰好猪羊,以少牢之礼祀之。

祀曰:

罪臣孙坚有负先帝所托,以致陛下遭掳,汉庭焚毁,天下罹难,此皆乱贼董卓之祸也。坚虽不才,亦知一死以殉国。今位列诸先帝神位,坚指天起誓,以此残躯,当勤王援帝,扫除奸佞,以正天子之威!

“勤王援帝,扫除奸佞,以正天子之威!”众将群情激奋,隆隆附和。就连还没来得及清洗、满面乌黑的孙策,也瞪着一双乌亮的眼珠盯着台上的父亲,振臂高呼。

这其中,新加入进来的荀彧、于禁二人更是热血澎湃,万幸自己没有看错人。

是夜,灯火熄灭,天地漆黑。

孙坚难眠,独自漫步在皇宫废墟之中。

想到盟军勾心斗角,想到国破民苦,想到董卓依旧逍遥法外,孙坚不禁悲戚,一时心思百转,忧心忡忡。

骤一抬头,却见眼前一口枯井中,此刻五色奇光射出,直冲天际。黑夜里,分外醒目。

孙坚急忙唤来众将,问是何兆。

惊叹如此奇景之余,三军上下纷纷摇头,都言凭生仅见,实不知晓。

只主薄洪晋言道:“五色祥光,此吉兆也。井下必有宝物,主公可速令人打捞之!”

坚遂命人取来火把,借着星光,顺着井中绳索慢慢往外拉。

说来也怪,这绳索奇重,七八个壮汉,在井边围了一圈,涨红了脸,嗨呦嗨呦的吆喝,竟用了数个钟头。

直到水桶上岸,待细看时,却是一具尸体,宫廷黄门装束,装于桶中。

众人前来帮忙,七手八脚的将尸体取上空地。

枯井再次归于黑暗。

“主公快看!”一人惊呼。

众人闻声瞧去,却见一个用黄绦系着的锦囊,悬挂于黄门尸体的胸前。此刻,那囊中正散发着炫目的五色彩光,就连那尸首面孔上的一条条沟壑,都被照耀的清晰可见。

老将程普一个先步,取下锦囊,倒出来一看,却是一个雕龙画凤的精致小匣。

环视一圈,就这么当着众人的面,程普将它打开。

顿时,一阵刺目。再看时,只见一块四寸大小的方玉端放匣中。此刻,五色豪光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红芒,忽明忽暗。

“哦~”众人不约而同的惊呼一声。

“这是——玉玺?!”程普将信将疑地将方玉交到孙坚手中。

孙坚接过,举给众人看。

但见碧玉之上,镌有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之。再一覆手,平整的玉面上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此真传国玉玺也!”一旁洪晋惊呼。见众人都好奇地看过来,方解释道:“此玉乃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献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觐见,献于始皇。明年,始皇崩。后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遂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

又道:“十常侍作乱,董卓为祸,朝廷动荡不息,期间丢失玉玺,亦正常事。主公侍汉数十年,一直忠心耿耿、战功赫赫。今天授主公,是天命所归、欲成主公九五之分也!”

此言一出,四周诸人面色皆变,有惊讶的,有欢喜的,有愤怒的……形形色色,各不相同。

孙坚将一切看在眼中,仰头哈哈大笑,骤然厉目瞪洪晋,指鼻怒喝:“汝欲成功名、而陷吾于死地耶!”

那些腐儒朽士的心思,孙坚自然明了于心。也只有淡泊名利、忧国为民的他,才能看破这一切。

洪晋唯诺,羞愧退入人后。

孙坚环顾众人,道:“前有董卓如狼似虎,后有诸盟各怀鬼胎。今得玉玺,是祸非福,却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孙坚不傻,玉玺在手,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无论是野心勃勃的董卓,还是貌合神离的盟友,只要听说玉玺在他手中,必定会毫不犹豫、或明或暗地予以争夺。到时候,他孙坚便成了众矢之的了。

玉玺给了谁,都会在天下引起腥风血雨,到时天下分崩离析,救之不及。若不给,他们又会一致声讨孙坚,说你暗藏玉玺,有不臣之心,那孙坚可就百口难辩了。

孙坚有心还给朝廷,可如今天子被董卓劫入长安,自身难保。还玉玺,无异于羊入虎口。

“将军之魄力,彧佩服万分!将军之心,彧也明白!”这时,人群中的荀彧拱手开口。

众人不自觉地让出条道来。

孙坚看向他:“原来是先生,却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荀彧笑:“良策谈不上,建议倒有一个。”

“将军既然有心除贼救汉,可先暗中命人将玉玺交给家人暂为保管,待董卓身死、天子得归,再取此玺入朝觐拜,如此皆大欢喜,岂不美哉?”

孙坚眼前一亮,一指他:“你……你叫什么来着?”

“在下荀彧荀文若。”荀彧躬身再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