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月夜屠虎
作者:朕行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65

玄奘知道凉州城是大唐边镇,入城需要验明身份,他取出证明和尚身份的度牒,心事冒充心意,师徒以进城中福安寺讲经为由,通过守门军士盘查,顺利进城。师徒二人在城中采办了路上必需的生活用品,然后在城中福安寺住了两日。

玄奘是大唐佛门高僧,又是总管天下佛事的“都僧纲”,因此天下僧侣多知其名。福安寺众僧见玄奘亲至福安寺,满寺僧人都是喜出望外,对玄奘师徒礼遇有加,福安寺主持方丈悟慧禅师更是向玄奘请教疑难佛经的释义。后来当众僧知道玄奘准备到西天拜佛求经时,无不对玄奘法师为求真知的求学精神肃然起敬。众僧虽然都对玄奘钦佩不已,但为玄奘的安全考虑,还是力劝玄奘及早回头。

悟慧方丈对玄奘诚恳地说道:“僧纲可知西行求经之路,不但路途遥远,道路难行,而且途中多是人迹罕至的荒漠,狼虫虎豹更是多有出没。僧纲师徒要想到达西天,恐怕将有九死一生之难,只怕圣地未至,僧纲师徒反丢了性命。”

“阿弥陀佛!我立志求经解惑,矢志不移。若求不得真经回,纵使客死他乡,埋骨荒野,也决不会后退半步。”玄奘不为福安寺众僧言语所动,目光炯炯地说道:“如有一日,玄奘回国,那定是玄奘志成之日。”

众僧见玄奘如此,更是对其钦佩不已,悟慧还是有些不放心地问道:“可是私出边关西天求经,却是我大唐禁止之事。就算僧纲有朝一日求得真经归,难道僧纲就不怕国法不容吗?”

玄奘略一沉吟,随即说道:“我身为大唐都僧纲,总领全国佛事,我自己尚有诸多困惑未解,如迷途羔羊,不明修行方向。如果连我都不明佛理,那么又如何能教化天下信众?”法师看着众僧,提高了声音, “明理悟道解惑须从自己始。我此次西行,若能求得真经,解了心中困惑,哪怕此日只有一天,此生亦无悔矣。”

众僧见玄奘态度坚决,于是便不在相劝。应玄奘的要求,悟慧法师派寺中两名弟子把玄奘师徒送出凉州城,只至绕过玉门关边哨检查后,这两个和尚方才和玄奘师徒挥手告别。

师徒过玉门关向西行了二、三十里,地势虽有些起伏,但还算平坦。马蹄踏过的草地上盛开着一丛丛的野花,但有时也会出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沙地。一路上,鸟语花香,阳光明媚,荒野里偶而见到的阔叶树新长出的叶片,就像是用碧玉雕成挂在树枝上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片反射着莹莹的绿光,一阵和风吹过,叶片互相碰撞着“哗哗”作响。

师徒二人纵马扬鞭,行到中午时分,一座山岭横亘在面前。师徒对望了一眼,不约而同都驻马回首,向东眺望:由于地势起伏,早已不见了玉门关的影子。师徒知道,现在他们己经跨出国门,开始踏上了背井离乡的求经路。

玄奘跳下马背,见心事犹在马上手搭凉棚向东观望,喊他两声,犹自未有听见,恍如身在梦中一般。法师知心事刚出了国门,心中凭添了几多对故乡的眷恋与不舍。他遥望东方,竟不由感叹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背井离乡,前路渺茫。”

心事此时方听到师父之言,犹如梦醒一般,慌忙翻身下马,向玄奘陪罪。

“阿弥陀佛,万物皆有情,不外乎僧道。”法师合掌一笑, “如若无情无义,纵使法达九天,却也是禽兽不如。然君子之情,又非凡俗之辈所能理解。”法师看着心事,语重心长:“你我师徒不畏艰险,西行求经,才是真正的大性情,大慈悲呀!”

“师父,弟子自出了凉州城,心中便有了莫名的怅然,至这山岭前,脑中似幻出父母双亲唤儿归家的情景。”心事向玄奘躬身行了一礼,如实禀道:“师父,弟子六根未净,请师父恕罪。”

“此去西天求经,‘路漫漫,其修远兮’。”玄奘好象并没有回答心事,他只是摇摇头,接着说道:“心事,今日我们师徒出了凉州城,才算是踏上万里求经的第一步。为师立志,求不到真经誓不回国。希望徒弟心中早有准备,以免半途而废,陷入进退两难之地,悔之晚矣。”法师看着心事,目光中似有期待。

心事闻言,赶紧双膝跪地,高声保证道:“弟子决心跟随师父西行求经,当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不至圣地,誓不回还!”

玄奘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心事,起来吧。有你这句话,师父就放心了。趁这和风暖阳,天气晴好,我们赶紧翻过这座山岭,继续赶路吧。”说完,抬头看看天空,率先牵着马缰向山上攀去。

这座山岭虽然不高,但却是乱石磊磊,说不尽的崎岖难行。师徒二人牵着马匹登山,更是难上加难。待翻过山岭时,已是红日西坠,倦鸟归林,远方隐隐约约又见一座更为高大的山峰,在落霞的余晖中隐现出巍峨的身影。

师徒从岭上下来时,已累的筋疲力尽。心事把马匹在一棵松树上拴好,取下行李和玄奘法师的九环禅杖,然后捡了一处干燥的沙地,师徒席地坐了下来。心事取出福安寺众僧给他们精心准备的干粮和水只到此时,师徒才开始吃斋饭。

吃完斋饭,深邃的夜空已是满天星斗,一弯如钩的弦月在浮云中游走。借着月光星辉,师徒在沙地上搭起一个简易的牛皮帐篷。帐篷搭好后,师徒便入帐歇息。由于白天登山过于劳累,很快,这一对师徒就进入了梦乡。

也不知睡了多久,玄奘忽然被帐篷外面马匹的嘶鸣声惊醒,急忙掀开身上的被褥,坐起身来……帐外一阵阵腥风,吹得帐篷“哗哗”作响,马匹显然是受了惊吓,正在拼命地打着响鼻,蹄刨砂地的声音清晰可闻。玄奘赶紧推醒鼾声不断,睡的正香的心事。心事揉着一双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地问道:“师父,这半夜三更的,您喊醒弟子有事吗?”

玄奘用手指了一下帐篷外:“外面可能有猛兽,你听――马在叫哩。我们赶快出去看看!”说完,抓起禅杖钻出帐篷。

帐外月光如水,天上繁星淡云,一弯月船游走在星海中,那两匹拴在松树上的骏马正在拼命地挣扎嘶鸣,想要挣脱身上的缰绳。玄奘手提禅杖,抢步来到马前,环目四望,却什么也没有看见,正在纳闷马匹为什么会嘶鸣不止,忽听到一声虎啸,月光下一只斑纹猛虎闪着两只灯笼似的亮眼,咆哮着从岭上冲了下来。

玄奘哪见过这阵势,不禁吓得手脚发抖,可还是双手紧握禅杖,迎着猛虎站在马前。

那虎咆哮着冲下山来,忽见一人手拿一个“叮当”作响的物件,站在马前。意外之下它急忙收住身形,打量着这个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异类:是先攻击马匹,还是先攻击人呢?那虎盯着玄奘,决定还是先吓唬一下面前这个多管闲事,不知死活的人,试探一下对方的虚实再说。于是张开大嘴,冲着玄奘就是一声惊天动地的咆哮……

虎啸在空旷的山谷中回响,惊得远处树林中的鸟儿扑楞着翅膀,飞向夜空,更有一些不知名的动物们,惊恐地啼叫着,互相传递着警报。

面对猛虎,玄奘惊恐万分,好在心事手提钢刀急步赶了过来,一把把玄奘拉到身后,喊道:“师父靠后,看弟子来对付它!”

那虎本来想吓跑玄奘法师,谁知惊天动地一声吼叫之后,不但没有吓跑马前的这个人,而且反而又多了一位手拿钢刀的壮汉。那虎饥饿难耐,不再犹豫,决定先把挡在马前的这两个人解决掉,只见它身体向后一缩,就如压紧后松开的弹簧,腾空向心事扑来。

面对向山峰一样扑过来的猛虎,心事没有后退,而是迎着猛虎向前迈进一大步,身体向下一蹲,老虎竟从他的头顶上扑了过去。

站在心事身后的玄奘,见老虎竟越过心事的头顶,向自己扑了过来。大惊之下,急忙侧避躲闪,同时用手中的禅杖向飞来之虎狠狠砸去。

只听“哐啷啷”一阵乱响,玄奘手中的九环锡杖竟被猛虎的两只前爪扑落在地,幸好玄奘闪在一旁,没有被老虎扑倒。猛虎落地后,并没有转身而起,而是就地翻了几个滚后,便趴在地上身体不停地抽搐着,口中更是吼声不断,只是已经没有了刚才长啸时的气势,就如哀嚎一般。再看猛虎翻过身的砂地上,竟流满了黑色的液体,在月光下反射着光亮。

奘看着趴在地上哀嚎的猛虎,正觉得奇怪,心事走了过来,得意地说道:“师父,没事了,这只虎马上就会死掉。”

果然,那只猛虎好像是听到了心事的命令一样,立刻停止了哀嚎,只是趴在地上,喘着粗气,又过了一会,头一歪,便不动了。

心事走过去踢了猛虎一脚,玄奘见猛虎一动不动,方才确信恶虎已死。

原来,当恶虎腾空而起向心事扑来的时候,心事迎着猛虎向前一个大弓步,身体向下一矮,同时左手把刀向上一举,刀刃向上,右手抓住刀背用力向前一推。这一推,刀刃正好和老虎迎面扑来的力道撞在一起,锋利的钢刀竟然把这只恶虎从前胸到腹部的肚皮完全划开。当玄奘用手中禅杖向恶虎迎头痛击的时候,老虎身在空中尤自清醒,还用两只前爪打落掉玄奘手中禅杖。可当恶虎落在砂地上时,五脏六腑立即涌出了体外,哀嚎着翻了几下身,便一命呜呼了。

此时,拴在松树上的那两匹马也停止了嘶鸣,站在树下静静地注视着地上的死虎,好像对刚才发生的事情,还迷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