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节外生枝(一)
作者:俗缘未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87

路边电线杆下,王师傅吸着烟来回踱着步子,样子很焦急,看我们走过来却没抱怨什么,只是问道:“事情办完了?走吧。”

“王叔叔,暂时还走不了,一会儿得出殡。外面这么冷,您怎么不在车上等?”刘漠说。

“车上跟外面没啥区别,一样冷,呵呵。”王师傅跺着脚笑道,“对了,几点出殡,咱们还跟着去坟场吗?”

“既然来了,怎么也得去看看,出殡时间好像是四点……”

“什么,你没听错吧?哪儿有下午四点出殡的?”刘漠话未说完就被王师傅打断了。

“可能各地习俗不一样,咱们入乡随俗就是,走吧,先上车找点吃的去。”我说。

“凑合着在那儿吃点得了!”王师傅说。

“算了吧,咱们就别去添乱了,上车!”刘漠说道。

山村里找个饭店太难了,转悠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一家小卖部,“老板”还算不错,看我们不像本村人,就让他媳妇儿帮我们煮了几包方便面,热乎乎的一吃,暖和多了。

吃过饭,因为外面冷,王师傅又要了两包烟,递给“老板”一支,坐在小卖部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闲聊。

谈话中了解到,董小坤的母亲是个外来户,年轻漂亮、精明能干,因为有哮喘病,经人说合嫁给了村里的光棍汉董老四,自从娶了小坤的母亲,董老四三十年的“积蓄”总算派上了用场,很快就有了董小坤。

虽然哮喘在发病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女性在妊娠、生育与哺乳期更容易受到哮喘的影响,小坤的母亲就因为怀孕,病情恶化,生产时差点儿把命搭上,这让董老四收敛不少,不过山里人的“避孕”观念差,不久还是“引产”了一个。

但山里人怎能没有儿子?所以,小坤母亲的病稍有好转便又怀上了名义上的“老三”董小年,小年还没断奶就又有了“多头”董小碗,因为计划生育,董小碗是交了罚款才来到这个世界的。

本来小坤的母亲精明能干,日子应该越来越好过才对,但罚款和没完没了的药费,加上三个孩子,使这个家庭入不敷出,借了亲戚不少钱。

大山深处,本来就没什么娱乐活动,董小坤的父亲又不打牌(确切一点讲是别人不跟他玩儿,因为老欠账),晚上不窝在家里“造小人儿”干什么去?

小人儿“造”出来又交不起罚款,所以小坤的父亲一狠心,做了输精管结扎手术,“结扎”手术清一色的妇女,男子“结扎”村里他算头一个,当时这“新闻”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不管怎样,总算解决了一件“大事儿”,起码再也不用担心怀孕了。[ 小月手打]

眼瞅着日子有了好转,外债还的差不多了,董小坤考上“商品粮”有了出息,毕了业就可以挣工资,可惜摊上这么档子事儿……

回到董小坤家里,已经下午三点,棺材已经买来,入殓的时候,刘漠想拉开白布看董小坤最后一眼,被董小年拉住了,理由是他姐姐“临走”之前交待过,绝不允许刘漠看到她的模样。

想到董小坤昨天晚上说的话“见到你们又能怎样?发热、感染、出血、浮肿,人不人鬼不鬼的,连我自己都不敢照镜子。迟早都要走,还不如留个好印象给大家……”,我抱住了近乎疯狂的刘漠,直到棺材钉上几个浅浅的长钉(棺材钉钉子是有讲究的,不能一下子钉死,直到确认要出殡下葬了才会把长钉钉死,至于为什么,自己想吧)。

出殡之前,管事的老者把刘漠拉到一旁,递给他一个用红布缝制的“小辣椒”:“小伙子,委屈你了,把这个装进外兜儿……”

“里面是什么?”刘漠问道。

“黑豆。”老者道。

“黑豆有什么用?”刘漠奇怪地问道。

“辟邪的!”

“哦……,那谢谢了!”刘漠说完把“小辣椒”收了起来。

“别客气了,该说谢谢的是我们。”老者答道,“记住,埋的时候别忘了男的正绕坟地三圈,女的反绕。尤其是你,千万别忘了跟着绕!”

“为什么要绕圈?”

“这个我说不好,老辈子传下来的,可能怕她的魂儿跟上吧……”老者说。

“怎样才算正反?”刘漠有点儿迷糊。

“哎呀,别问了,逆时针为正!”我在旁边着急道。

老者点了点头安排其他人去了。

因为长辈不能跟着出殡,又没有小辈,所以,出殡时除了帮忙拉棺材的村民,只稀稀拉拉跟着几个戴黑纱的平辈,当然,哭的最凶的是董小年,董小碗则跟我们坐在红色夏利车里抹眼泪儿。

送殡的人不多,“手续”却相当烦琐,夏利车在队伍后面走走停停,好不容易看到了坟场,路太窄,前面还有条小沟,拉棺材的车轱辘过不去,村民们喊着号子把棺材抬起来往里走,汽车当然也过不去,王师傅把车停在路边,我们只得下车走路。

放眼望去,延绵数十里的坟场雾气昭昭的,显得凄凉而诡谲,数不清的坟丘不规则地排列着,枯死的荒草随风摇曳,让人感觉寒意森然。

董小坤的“家”在坟场深处,除了抬棺材的,送殡的队伍自觉地排成一字往里走,只留下司机王师傅停在路口等候。

在坟场走了几个S型,终于看到前面还等着一伙人,应该是管事老者派出来挖坟的帮工。

我左手拉住刘漠,右手拽着董小碗,小碗还小,我不想让她一个人离墓地太近,尽管她一直哭喊着往前凑。

说实话,若不是因为自己的亲姐姐走了,小碗这么大点儿的孩子真的不应该到坟场这种阴气极重的地方来,小孩子本来就“眼尖”,女孩儿又属“阴”,很容易被“人”惦记上的。

冬日里天黑的早,四点出殡,哭哭啼啼、磨磨蹭蹭,到了坟场已是黄昏,印象中来送殡的人不多,却感觉好像忽然多了不少人,默默地“混”在送殡的队伍之中……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