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献帝存在的意义 (1)
作者:非?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71

公元234年,魏青龙二年,吴嘉禾三年。

234年这一年除了那场对三国来说都意义非常重大的战事,在三月份,还有另一件对于三国都具有别样意义的大事发生了,这就是前汉朝末代皇帝,今魏国山阳公刘协的死。

刘协病逝于三月六日,享年五十有四。

不管怎么说,魏蜀吴三国从根本上看都是奉汉朝为正朔,打着它的旗号称王称霸的,这一点在魏蜀两国显得更为突出。蜀自称是汉室后人,至今还要兴刘复汉,魏代汉称帝,实为掠夺,名义上却效法的是尧舜禅让之道,因此对刘协的死,魏蜀两国自然最应该有所表现。然而蜀国在魏国篡汉之初,就已经造谣说献帝已被曹氏所害,隆重举办过一次丧礼了,现在不宜再办,如今只好再借这个名义把早已准备停当,原在计划之中的大军趁势发出,而吴国除了要借用这个名义协同出兵,少不得也要敷衍一下,只有魏国对于这个山阳公的去世却半点不敢马虎。

刘协刚死的时候,魏国一些糊涂大臣就开始上奏,要求以侯王的身份礼葬刘协,明帝摇头叹息道:“这种人位列朝堂之上实在不配,应该让他们都去读读王肃的表章。”

散骑常侍王肃是已故司徒王朗的儿子,儒学根底深厚,却不是学究一类的人物,此人熟悉掌握历朝历代的礼仪典故,足以指导扶正当朝的礼仪制度,却又于实际的军国大事颇有建树,每每献策多精当切实,击中要害。王肃认为山阳公刘协的葬礼必须按帝王的标准办。w-w-w.shouda8.c-o-m

魏国天下在名义上得之汉朝,是效法尧舜合理继承的,古时唐尧禅让,传位与虞舜,虞舜又传位于夏禹,这在世人眼里是巍巍荡荡的功绩,是天下最美好最高贵洁净的制度,代表了天命所归,威德顺应,因此当初曹丕登基之后,为了掩盖事实,表明自己行为光明正大,便不能不仍旧尊奉退位的刘协。唐尧虞舜夏禹禅让之时,后任者还须为前人守丧三年,行父子之礼,魏国虽然不至如此,但也没有将刘协视为臣下,曹丕当时下令,山阳公刘协帝号不改,仍应继续延行汉朝正朔,以天子之礼郊天祭祖,其意义即在于这是一种顺应,一种延续,而非篡夺。

现在刘协死了,他是大意义上的先帝,是深知天禄有始有终,自愿禅位与魏以顺天应命的人,他这样的人在先帝曹丕之时尚还被尊以天子之礼,现在他死了,却只能以侯王的礼仪安葬,这能说得过去吗?这岂不将失去溯本追源合理继承正当正大的大意义了吗?无怪乎明帝要责骂那些糊涂大臣不配坐享庙堂之上。

刘协死后,明帝接连下了两道诏书,一道重点说明了虞舜事奉唐尧的道义所在,将刘协追谥为汉孝献皇帝,一道说明了“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的道理,将刘协的儿子册封为山阳公,并下令以当朝司空司徒持节吊祭护丧,以光禄大夫,大鸿胪为副使,以将作大匠、复土将军等负责修建陵墓,以及准备百官群吏,车旗服章丧葬等礼仪,一如汉朝旧制,甚至连丧葬中百官将要花费的钱财都在其中提到,特准报大司农开销。

一生遭尽磨难的汉献帝刘协也算该瞑目了,明帝为他的丧事可谓大费周章。刘协是三月六日死的,却葬于八月二十日,这五个多月的停留当然也是礼仪所需,只是不知刘协的尸首经过这最炎热的五个月是否已臭不可闻。刘协的墓地就建在他的封国山阳国,称为“禅陵”,其名既符合他生存的意义,也符合他帝王的身份,不能不佩服那些文人的锦绣才华。

下葬那天明帝身穿细麻丧衣,头戴麻布素冠,亲自率众恸哭,其情非常感人。

魏明帝三月份在为刘协的丧事大忙特忙的时候,吴帝孙权略表寸心之后,却在宫中与大将军诸葛瑾等坐而论道起来,他们谈论的就是明帝曹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