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战潼关
作者:无牙老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28

潼关北临黄河,南倚华山,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之时,秦国就是凭借潼关、崤函之险,屡次挡住了关东各国合纵军进攻本土的脚步。

在距离潼关十里之外,黄兴站在大营的了望台上,手拿望远镜,遥望着雄伟的关隘、险峻的山脉、急流的河水,不禁眉头紧皱。

潼关城墙上旌旗招展,城南约二十里外的山上还有一处山寨,与潼关遥相呼应。据探,潼关守将为张济,副将李蒙,统兵约五万;城南山寨的守将为樊稠,副将王方,统兵约三万。

黄兴回到中军帐,聚集众将,让众将各舒己见,自己坐在大帐之上,只是静静地倾听。众将在帐下低声商量着,谁也没有起身发言。黄兴心中暗自思索:这一仗该如何打呢?

良久,黄兴见还是没有人发言,于是说道:“敌军在潼关内外分兵两处,互为犄角,无论我军攻击哪一处,另一处都会起兵来救,夹击我军。而我军兵力不足,无法分兵相抗。”

黄兴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军绝不能再去强攻潼关,那样的话,损失就会更大。我们现在只能想办法诱敌军出来,在野战中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只是不管我们诱出哪一路来,另一路一定会夹击我军,让我们无法得逞。”

崔瑾与邓豫低声商量了一会儿,起身说道:“主公!我看我们应该先想办法将樊稠军消灭了,扫清潼关外围,再专心进攻潼关。”

“哦?”黄兴望着崔瑾问道:“你怎么想的?说出来听听。”

崔瑾看了看众人,咳嗽了一声,说道:“主公!我是这样想的,派一个师趁夜秘密潜伏于樊稠的山寨附近,其余大军佯攻潼关,引樊稠来救。待樊稠下山之后,分兵一旅袭取山寨,余部伏击樊稠,应该能够消灭樊稠军。”

黄兴思索片刻,接着问道:“那然后呢?我军将如何攻占有五万大军坚守的潼关呢?”

崔瑾道:“这﹒﹒﹒﹒﹒﹒?但是若不先消灭樊稠,我军就没有办法进攻潼关。”

黄兴环视众将,见大家都在沉思,遂将目光停留在郭信身上。

郭信看黄兴注视着他,便犹犹豫豫地说道:“主公!我还没有完全想好,但是我觉得不应该先急着去打樊稠军。可以用樊稠军为饵,诱使潼关守军出来,先削弱潼关守军的力量,最后再消灭樊稠军。只是我军现在兵力不足,要如何才能做到呢?”

黄兴点了点头:“对!我军现在最要紧的是想办法削弱潼关守军的兵力,樊稠军不必急着去解决。”

张辽一听,接道:“主公!樊稠军好对付,末将只须率野战旅就可以让樊稠寸步难行。这样一来,我军还有七万大军可以用来对付潼关守军。”

黄兴大喜,略加思索,一拍几案:“好!众将官听令!”

“张辽!你率野战一师和野战旅进攻樊稠军,当潼关守军来援时,令一师反身迎战。”

“是!”张辽接令。

“邓豫!你率二师伏于潼关之敌来援的路左,作好隐蔽。高达!冯翎!你二人率近卫军一师、三师伏于路右山林之中。待潼关来援之敌与我军接战后,便大力冲杀,务必尽可能地消灭敌军。”

“遵令!”众将官齐声答道。

黄兴接着说道:“大军移至樊稠军前,明日准备进攻!伏兵今晚趁夜潜出,探马将范围扩大到三十里。我和郭信在大营等候诸位的好消息。”

第二天,张辽率军来到樊稠的山寨前,樊稠领兵出寨迎战。两军对阵,樊稠高声喝骂。张辽也不答话,挥手便遣太史慈上前挑战。

太史慈纵马挥戟来到阵前,高声喝道:“何人敢上前与我对阵?”

樊稠阵中,一人飞马而出,叫道:“无名小辈!休要猖狂!看我来取你项上人头。”却是樊稠的副将王方。

太史慈见敌将前来迎战,二话不说,催马挺戟向前冲去,与王方战在一起。战不及三、五个回合,太史慈手起戟落,将王方斩于马下 。

樊稠大惊,尚未回过神来,就见太史慈斩了王方也不回阵,飞马直奔自己而来。措手不及之下,樊稠只有勉力接战。

二人刀来戟往,战成一团。双方军士摇旗呐喊,战鼓雷鸣,为本军助威。只见太史慈精神抖擞,挟初战告捷之势,越战越勇。樊稠却心生怯意,招式渐乱。

张辽见状,立即命野战旅冲杀过去。樊稠不敢恋战,回马便走,太史慈紧追不舍,张辽趁势挥军掩杀,漫山遍野顿时杀声震天。

太史慈尾随樊稠撞入敌军阵中,横冲直撞,只搅得樊稠军混乱不堪,抵挡不住,纷纷向山寨撤退。张辽于是遍插旗帜,虚张声势,将山寨团团围住。樊稠见势不妙,急忙施放烟火,向潼关求救。

张辽望着山寨中缓缓升起的浓烟,不觉嘴角泛起一丝笑容,招来崔瑾,吩咐道:“你现在悄悄地把一师撤下来,准备迎击潼关的援军。”

崔瑾领命,转身前去安排。不知不觉,一师秘密撤到了山下,隐匿于树林之中,等待着潼关敌军的到来。

张济在潼关见黄兴引军往樊稠山寨而去,便已经准备好夹击黄兴。此时樊稠发出了信号,自然毫不迟疑,急忙命令副将李蒙守关,自率三万大军前往救援。

崔瑾见张济果然前来救援,立刻率部迅速迎了上去。张济听得山上鼓号齐鸣,杀声震天,心中着急,也不发话,挥军就冲杀过来,崔瑾急忙命令弓弩旅布阵阻击。

一时间万箭齐发,张济军顿时死伤无数,纷纷向后退去。张济大怒,挥刀斩杀了几名回撤的军士,严令继续进攻。众军士不得已,只好手持盾牌,冒着密集的箭雨,艰难地向前冲锋。

樊稠见援军到了,立即率军向山下冲击。张辽于是令弓弩营射住阵脚,步兵营护住中军,太史慈率骑兵营冲击樊稠军。

只见太史慈引军在樊稠军中左右驰骋,反复冲杀,所到之处,无人敢挡。

樊稠拼命地督促军士们向山下冲杀,企图与张济会师,却始终无法突破张辽的阻击。张辽便如同生了根一样,死死地钉在樊稠的山寨前,无论樊稠如何冲击,都纹丝不动,而且还时不时 地来个反冲击,只杀得樊稠军魂飞魄散,心惊胆战。

张济更是焦急万分,拼命地催促大军强攻,但在崔瑾的迎击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

正在苦战之时,邓豫的伏兵突然遍野杀出。张济军见四野里猛然冒出无数兵将,立刻阵势大乱。紧接着又听得铁蹄声如雷滚来,一支铁骑由山后转出,直插张济军后路。张济军更是斗志全无,乱成一片。

刹时间,这两支伏兵就象两股洪流,冲向如同在惊涛骇浪中挣扎的张济军。张济军的抵抗只维持了片刻,便土崩瓦解。

张济此时再也不想什么救援樊稠了,看着四周蜂拥而至的黄兴军将士,满脑子只有如何能够保住性命,逃回潼关。他急忙集中兵力,在众人的护卫下,左冲右突,拼死才 冲出重围,望潼关狼狈而逃。

黄兴与何琳、唐岚和郭信等人在大营之中,听着探马传来各方的战报,知道大局已定。于是率领众人来到阵前,见张济突围而走,遂传令众将,不必追杀,同时勒令被分割成无数小块的张济军放下武器投降。

张济军将士在主帅逃走,又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只有纷纷投降,少数抵抗者被黄兴军迅速消灭。

黄兴解决完被包围的张济军后,随即命令一师、二师迅速增援张辽,务必一鼓作气,消灭樊稠军,近卫军押解俘虏回归大营。

樊稠见援军已被消灭,黄兴的大军又进逼过来,顿时怯意大生,准备突围。众将士见状,更无战心,纷纷四散而逃。

张辽于是急催大军猛攻樊稠大寨,不多久,山寨即被攻破。张辽亲率骑兵突入山寨之中,纵横驰骋,四处冲杀。樊稠也在乱军之中,被太史慈一举斩杀。

这一仗,黄兴大获全胜,俘敌甚多,缴获大批军资、战马。于是移军潼关,扎下大营,等候投石营的到来,同时派冯翎率近卫军三师将俘虏和伤亡将士送往弘农。

董卓在长安得知弘农已失,吕布全军覆没,不知所踪,潼关损兵折将,只余三万军兵坚守潼关,与黄兴对峙。大惊失色,急召众人商议。

牛辅上前说道:“小婿见识过黄兴的军中利器,确实可怕,让人难以抵挡。我认为不如联络羌兵和匈奴,共同对付黄兴。”

李傕高声喝道:“我看你是被黄兴吓破胆了!谅关东诸侯怎是我西凉铁骑的敌手,黄兴小儿只是凭借阴险狡诈的手段,才得以如此猖狂。太师!我愿率军前往潼关迎战黄兴。”

郭汜也道:“我也愿往!”

董卓大喜,正要下令。李儒急忙说道:“太师!且慢!”

董卓道:“你有何高见?”

李儒躬身答道:“太师!从目前得知的情况来看,黄兴应该有一些军中利器,适于攻城和野战。但是,现在他为何停滞于潼关之前,既不进攻也不后退?”

董卓急忙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李儒道:“我在想,是什么原因使黄兴停滞不前?是兵力不足?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但不管是何原因,我们都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调集兵马,驰援潼关,死守不出,静观其变,以免中其诡计。”

董卓摇了摇头,咬牙切齿地说道:“黄兴小儿欺人太甚!我绝不与他善罢甘休!我要集结大军,亲自督战,和黄兴小儿决一雌雄!就不信我百战百胜的西凉铁骑,会不是他的敌手。”

李儒大惊,忙劝阻道:“太师!千万不可轻身试敌!黄兴勇武,天下尽知。如今又连战连胜,士气高涨,万万不可轻易出战。倘若再败,潼关就危险了。而潼关若失,长安就尽在黄兴的铁蹄之下。”

董卓闻言,怒道:“那如何是好?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黄兴小儿耀武扬威,而我军却龟缩于潼关之内?”

李儒沉思片刻,答道:“太师息怒!如今只能固守为上,潼关险峻,黄兴应该不可能轻易攻下。另外,太师可使人前往关东各地,游说诸侯,尤其是袁氏兄弟,起兵报洛阳兵败之仇。如此一来,黄兴必首尾不能兼顾,太师便可高枕无忧了。”

董卓大喜:“妙!”于是立即派遣使者分赴各地,游说诸侯起兵。

李儒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太师!小姐今年十五了吧?黄兴风流倜傥,就连军中也养有女军。若能与其联姻,封其为大将军,许诺与之共享天下。然后假天子诏,令其讨伐关东诸侯,不管黄兴是否接受,只要他与关东诸侯征战一起,天下还不是在太师的掌握之中 ?”

董卓恨道:“黄兴小儿如此可恶,你居然还让我与之联姻。不!我绝不放过他,一定要看他是如何死的。”

李儒劝道:“太师!欲得天下,就必须有所取舍。黄兴少年俊杰,若得其相助,天下还不唾手可得?况且目前形势危急,黄兴兵临城下,关东诸侯出兵,也需要时间,我们必须想办法拖延。否则,一旦潼关有失,而关东诸侯又未到,这将如何是好?”

董卓听罢,在心中暗自掂量半天,问道:“若黄兴小儿拒绝,又如何是好?”

李儒答道:“太师!我们只要派遣一名能说会道之人前去,许以重诺,必能诱其动心。只要黄兴心存犹豫,暂缓进攻,我们就大功告成了。同时,为防万一,可令一将率军前往潼关。若其拒绝,那么就只有死守潼关,静观其变了。”

董卓无奈,只好说道:“那就依你所言吧。你看派谁领军比较合适呢?”

李儒沉思片刻道:“徐荣可去。”

董卓随即命徐荣领兵三万驰援潼关,着张济带罪立功,同时派人前往黄兴军中和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