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各怀鬼胎
作者:无牙老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083

这一天,袁术来找袁绍密议:“兄长!黄兴现在独自占据洛阳,获取了董卓的大量钱粮军资,众人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兄长是盟主,洛阳应该由兄长来做主。”

袁绍道:“他已经先行占据,我等奈何?”

袁术低声道:“可否将他诱来,暗伏甲士,在席间擒而杀之?”

袁绍大惊:“不可!如此作为,必叫天下所耻。”

袁术转念道:“兄长!来日聚集诸侯商议继续进军,命黄兴为前部先锋,调他出洛阳,兄长名正言顺坐镇洛阳,调兵遣将。如何?”

袁绍大喜:“如此甚好!我若坐镇洛阳,你当总督钱粮军资。但若他不从,如何是好?”

袁术道:“他若不从,其占据东都,就必怀有异心,便可诱而杀之。若不成,也可率诸侯公开讨伐。如此一来,岂不更好?”

袁绍沉思片刻,猛地拍案而起:“好!就依你之言,明日聚众商议进军之事。”

次日,黄兴接到袁绍通知,遂召集众将道:“这些天来,联军没有丝毫进军的迹象,今日袁绍忽然召我前去商议进军之事,我觉得深有可疑。大家怎么看?”

荀彧不以为然地说道:“将军太小心了!进军西京,不比东都,长安有崤函、潼关之险,若要进攻,必须有充足的准备。前段时间,诸侯联军都在休整、准备。此时商议进军之事,有何不妥?”

郭睿微皱眉头:“我觉得此事可疑。前次在酸枣,诸侯皆畏惧不前,现在怎么会主动商议进军之事?他会不会有所图谋?”

典韦大叫:“主公!我们不去,看他能如何?”

郭嘉道:“不去不行。否则,就授人以柄,让他有了借口对付我军。”

孙忠上前说道:“主公!多带些军队前去,他必不敢有异动。”

程昱摇摇头:“不行!这样一来,岂不是显得我们心虚?”

荀攸上前搭话:“将军!依我所见,就算如将军所言,袁绍心怀鬼胎,他也必不敢明目张胆加害将军。将军只需小心应付,肯定不会有什么危险?”

陈宫道:“不可!主公怎能轻身涉险?必须要有一个完全之策,以防万一。”

黄兴点点头:“我也相信就算袁绍心怀鬼胎,他也不敢无缘无故对付我,他必须要找个借口。我看他只是想要得到洛阳,此去他必是遣我为先锋。我若去,则必须放弃洛阳;若不去,他就可以对外宣称我占据东都心怀不轨,召集诸侯进攻我军。我看不如放弃洛阳,进军崤山,以观其变。诸侯在得到洛阳之后,各自心怀鬼胎,定不愿再继续进军。时间一长,矛盾就会暴露出来,联军也就彻底瓦解了。我军再回师收拾残局,复夺洛阳,以作伐董的根据。”

郭嘉点头赞同:“不管如何,我们都要作好接应主公的准备。主公可借口给诸侯送粮草,派精锐押运前往联军大营,以防万一。另可在城门处暗伏一支军队,随时准备接应。”

程昱和陈宫也点头道:“如此,倒还可以。既可应变,又不会暴露我们的意图。”

黄兴道:“那好!就这样吧。我带典韦、许褚和众侍卫前去,韦康率虎卫营运送粮草,近卫师赵云率一、二旅和三师太史慈率骑兵旅在城门处准备接应。其他人坚守岗位,防备联军偷袭攻城。”

众人皆道如此甚好,只有荀氏叔侄不以为然,认为黄兴多疑。

黄兴也不多说,让事实来证明,遂率众侍卫和虎卫营携粮草前往袁绍大营。

众诸侯坐定后,黄兴道:“诸公!黄兴今天特地带来三百车粮草,以资军用。如若不够,在下将继续想办法征集。”诸侯皆称谢不已。

袁术阴阴地说道:“联军所获钱粮军资应该由盟主统一调度,凌云为何不交出来?”

黄兴目光紧紧盯着袁术道:“董贼将京师洗劫一空,虽然我军及时赶到,但也只获取了极少的一部分。何况洛阳尚有数百万百姓,我军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多少,到今天才凑了三百车粮草送来。公路此话何意?”

袁绍忙道:“凌云切莫在意!公路并无他意,只是现在众人皆为粮草发愁而已。今日正是为了商议此事。我认为,我军不宜再休整了,应该速战速决,否则就会粮草不济。诸公以为如何?”

众人大都犹豫不言,只有孙坚、曹操和鲍信等少数几人附和。黄兴见诸侯如此,知道众人各怀私心,联军瓦解在即。

袁绍接着说道:“现在需要一员猛将为先锋,余众随后接应。凌云智勇双全,可当此任。不知意下如何?”

黄兴心想:果然不出所料。遂道:“在下愿往。只是需要带足粮草军资,以备路途运送不便。不知本初以为如何?”

袁绍只想得到洛阳,见黄兴如此痛快,也就应允了他的要求。

黄兴回到府上,召集众人通报了商谈的情况。众人听完,均感黄兴料事如神,对袁氏兄弟图谋洛阳深为不耻。

荀彧继续为袁绍辩解道:“诸位也不能因此就怀疑袁绍的居心。无论如何,经过这些天的休整后,他也许确实准备继续进军了。再说,令将军为先锋也未必就一定是怀有私心。将军智勇,人所周知。如此安排,并不能说明什么。”

典韦怒声呵斥:“你什么意思?到现在你还为袁绍辩解,难道是主公有意要冤枉他?”众将也都怒目而视。

众将自从跟随黄兴以来,逐渐对黄兴敬若神明。黄兴谈笑之间,指挥作战,深谋远虑、料事如神,说不尽的轻松写意,仿佛在他眼里根本就没有为难的事。尤其是大战吕布,更让众将拜服不已。

在他们眼中,黄兴就如同战神一般,绝对不容置疑。荀彧、荀攸却一直在替朝廷和诸侯说话,认为黄兴存心谋反,有意污蔑诸侯联军。直到现在还如此为袁绍辩解,自然召来众将对他极为不满。

黄兴见众将对荀彧怒不可解,急忙说道:“众将官!这不能怪他。此事从表面上来看,非常正常,没有一点可让人怀疑。我之所以心存疑虑,只是从袁氏兄弟和诸侯的性格上分析的。至于正确与否,我们试目以待吧。现在还是准备进军吧,考虑一下如何作战?”

“主公!那我们真要放弃洛阳了?”许褚问道。

黄兴笑道:“怎么?你舍不得?”

许褚不好意思地挠着头:“我是看夫人们都很喜欢洛阳,说它特别繁华、美丽。如果我们放弃了,夫人们岂不是非常失望?要是那帮诸侯为了争夺洛阳大打出手,还不把这个美丽的城市打得稀烂?”

黄兴不由得叹了口气,道:“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不能给袁绍以任何借口来攻击我军。否则,我们就被动了。”

郭睿道:“主公!作为前部先锋,我军并不需要全军出动,可否留守一部分军队?”

黄兴望了荀彧一眼,见他低着头一言不发,看样子仍然不信黄兴所言。

黄兴暗想,那就让他好好看看袁氏兄弟和诸侯们的最终表演。遂摇摇头,说道:“我们留一部分军队,会使事情复杂化,最后弄得似是而非,难以澄清。不如干脆脱身事外,任凭诸侯所为,看他们能做出些什么事情。”

黄兴笑着继续说道:“我倒不是怕惹什么是非,只是心中对诸侯还存有一丝希望,也许他们并不象我想的那样,大家依然可以精诚合作,继续讨伐董卓。”

郭嘉摇着头说道:“我觉得主公所虑并非没有道理。从诸侯会盟讨伐董卓开始,到现在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主公不是虚言。只希望他们不要太胡作非为,把东都洛阳弄得一塌糊涂。”

黄兴道:“但愿如此!大家都去准备吧。孙忠率三师和那还没训练好的三万余人今夜就出发,张辽带骑兵旅为先锋,直扑新安。把钱粮军资全部带走,不能让诸侯知道我军的实力。其余人随我天明后出发。”

第二天,黄兴率军向西进发。京中的诸位大臣皆来送行,希望黄兴旗开得胜,诛灭董卓,迎回天子和百官。

黄兴心中苦笑,也不多说,拱手作别。赶到新安时,孙忠已经占领新安了。

黄兴决定让还没训练完的将士们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尽快提高战斗力。于是就地休整,抽调三师太史慈旅和部分人员,在那三万余人中组建第四师:统领高顺,副统领太史慈;三师副统领由张辽担任;其他人也各有任命。剩下的人除补充三师外,全部随中军行动。

重新整编以后,黄兴命孙忠率三师为先锋进攻渑池,自率余部随后策应。

孙忠进军至渑池,守将中郎将董越出城迎战,大败而逃,孙忠趁胜追击。一路之上势如破竹,守军不是望风而逃就是一触即溃。

杀到弘农,弘农守将牛辅领兵出城迎战。

两军对阵,张辽挥枪飞马而出,直取牛辅。牛辅急令一将接战,只三个回合, 张辽就一枪将敌将刺于马下。孙忠趁势挥军冲杀,牛辅大败而归,闭门不出。

黄兴来到弘农城外,望着这雄伟的城池,不由得暗自发愁。

这弘农城正是秦时的函谷关,紧紧扼守住西进之路。崤函之险果然名不虚传,战国之时,秦国就是依靠崤函和潼关,才屡屡挡住了六国合纵军的进攻。要想进攻关中,必须先拿下函谷关,再攻破潼关,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抵长安城下。

那牛辅任凭百般挑战,只是不理。黄兴无奈,又不愿强攻,那样伤亡太大,只好和牛辅在关前僵持。

诸侯本来见黄兴一路势如破竹,都非常兴奋,纷纷整顿兵马,准备跟进。但紧接着又传来黄兴在弘农受阻的消息,诸侯便又勒兵观望,踌躇不前,留恋于洛阳,各自暗怀私心,不思进取。尤其是袁氏兄弟沉迷于京师的繁华,根本无心再战。

孙坚、曹操与鲍信等屡次前往袁绍帐中建议增兵,袁绍等均犹豫不定,三人大怒,转身离去。

曹操出帐后,颇为感叹道:“若诸侯皆如凌云一般,大事何愁不成?”

孙坚问道:“孟德,今后如何打算?”

曹操仰天长叹道:“我看袁绍等人各怀异心,必不能成事。在下准备收拾军马,回转以作他图。文台,不如你也回长沙吧。”

孙坚点头道:“董卓和我等并无仇怨,我等奋不顾身,来与他决一死战。而袁术却在关键时刻不发粮草,致使孙坚错失战机,否则当日定可与凌云合击董贼。想想真是令人寒心,看样子是该走了。”曹操忙问怎么回事。

孙坚便向曹操述说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孙坚在大败徐荣后,派人报与袁术,并且催袁术尽快运来粮草。袁术却听信谗言,惟恐孙坚得了洛阳不能控制,于是便不发粮草。孙坚得使者回报,立即连夜去见袁术道:“孙坚与董卓本无怨无仇,之所以挺身前来,不顾生死,一是为国家讨贼,二是为将军报仇!今大功垂成,将军却不发军粮,是何道理?”袁术才不得已拨粮给孙坚。

曹操听罢,长叹道:“唉!看样子讨董之事,就到此为止了。各路诸侯必定不会再向前进军,日久必散。我等还是自寻出路吧!”孙坚遂拱手作别,率军回归长沙。

鲍信与操为莫逆之交,于是和曹操商议道:“袁绍名为盟主,但他自私自利,必定导致祸乱,恐怕一个董卓未除,另一个董卓又起。不如东归以静待内变,再作计较。”曹操遂与鲍信一同率军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