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大军进城(上)
作者:无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039

十八日黎明,北京内外城十六门几乎是同时大开。数以百计的太平军战士在城门内外严密布防,清晨的微风卷起城头海一般的旌旗,拂过一片赏心悦目的波浪。驻扎在城外的义王御营中响起陈浑而激越的声响,半天里爆发出无边的欢呼声,在这欢呼声中,张帅在一众大臣的拱卫之下,翻身上了自己的战马,率领着文武大臣、御林亲兵缓缓地向着北京城正南的永定门方向走来。太平军要进城了!

就城市而言,北京的纵向城市空间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从永定门到正阳门之间,是城市纵向的引入空间;从正阳门到景山,是城市纵向的主体空间;从景山到钟鼓楼,是城市纵向的结束空间。这三大部分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尺度各异,其中以主体空间的尺度最为宏大,它包括了千步廊、**、端门、午门以及故宫三大殿等诸多的重要建筑。这些建筑与城市纵向的引入、主体、结束三大空间一样,由一条近八公里的南北轴线串联,从而完成了一套严谨的空间序列。张帅率领的太平军正式入北京城选择的是一条纵向引的道路,此刻正走上了由南向北的轴线。

数以千计的太平军战士沿着永定门向北的前门大街一字排开,担任着警卫的工作。紧挨着他们的是北京城中前来迎接义王入城的民众。他们服色各异,老少、男女各异,布满了前门大街两旁的每一处地方。此刻北京城中地局面已经被太平军牢牢地控制住了。在十七日外城守军献城之后。张帅就命令刘植、张宗禹等人派出大批的御林亲随至外城中安定民心,到了这个时候,北京城中早已经是人心安稳了。由于入城的太平军恪守着义王颁下的约法三章、太平军纪等纪律约束,北京城中的百姓一反往日对“长毛”惊恐之心,倒是满怀着敬佩之意,自发地组成欢迎队伍,手中或持小旗。或捧酒食,沿着大街站了个满满当当。他们保持着安静。翘首向着永定门方向看去,他们想要看看,这个仁义安民的义王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在十七日清晨外城城门刚打开时候,外城中有的百姓不知是城内守城军民毫无斗志开门纳降,看见大队地太平军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城,以为长毛悍勇,猛力破城。又联想到清廷各处传说长毛乃是杀人不眨眼地好杀之辈,顿时陷于恐慌之中。不等太平军入城,他们就纷纷沿着城内街道四散逃命,一时间哭声震天,城内慌乱不已。住在复兴门、右安门、阜成门附近的百姓更是有许多人携带包袱,扶老携幼,纷纷向他们认为比较安全的地方奔跑,乱了一阵。太平军部队从各城门整队入城,另有从永定门入城的一支骑兵,大约有两千人,俱是红巾黄衣,外穿锁金褂,背着火枪。进城后分为数队,拿着张帅的王命令旗、令箭,一边在大街上疾速前进,一边呼叫:“太平天国顶天扶朝纲义王胜千岁有令:天朝奉皇父真上帝之命,率大军来光复汉室江山,上斩妖佞、下安百姓,今大军得民心所向,兵不血刃入得北京,万望百姓勿得惊惶。尔等只须用红纸书‘天朝顺民’四字粘于帽上、粘于门首,圣兵必不犯之!”

在外城刚打开城门时候。有一阵情况较乱。西北军、华南军、华东军入城各部队有些还按照往日破城习惯。沿街大叫:“不许开门,开门者杀!有隐匿贼军者火速献出。违令者杀!”自从奉张帅命令进城的安民部队手执令旗、令箭沿街叫喊以后,百姓不再乱跑了,纷纷互相告诉:“好了!好了!不杀人了!”于是再没有人奔跑逃命,也没有呼儿唤女之声,大街小巷中十分寂静,但闻疾驰的马蹄声和兵器地碰击声。

北京毕竟经过辽、金、元、明、清五朝,几百年来都在皇帝御辇之下,是一个政治城市。居民们知道太平天国的总首领义王将要进城,又感于其“约法三章”严令大军不得扰民,所以临大街的家家户户都不约而同地在大门外摆设香案,供着黄纸牌位,用恭恭敬敬的小楷写着:“太平天国义王万岁万万岁”,或将天国义王写做“天朝义王”的,也有误写为“天国义皇”的,反正都是一片慌乱,好在太平军们并不与他们计较。只是自顾自的担任着警戒。

昨天晚上,张帅在令孙我如、汤正纲两人协助搜寻清廷皇室之后,几乎通宵未眠。五更以后,各处前来缴令,惟有刘植一部尚未归来,想来定是一路沿着慈禧、慈安、同治他们的踪迹追了下去。因为北京内城已破,入城在即,张帅便将各路将领召进王帐,商量进入北京后地重要急务。从去年五月进入这个时代以来,张帅经过了半年的艰难苦战,几经强敌,血流成河,终于有了今天:打进北京,灭亡了清朝,夺回了汉室江山!太平军全军上下,所有文臣武将,都兴奋鼓舞,认为是大功告成,天下可以传檄而定,但是张帅本人倒不敢认为太平天国的万世之业已定。他心里虽仍担心着这种少富即安的小民心理会影响自己下一步定鼎天下的大业,但因为已经想通了不少,所以他并没有多给众将泼冷水,他暗自在心里盘算着,只等在北京之后,即刻进行思想理论方面的教育。依着一众文臣武将地意愿,他们是要在义王进入京城之后,即刻举行登极大典,以正汉室江山。然后迅速扫平四下边境,一边统一西北边疆,一边营建天国皇宫,只待天国初安,便要再现强汉盛唐之规模。所以,凌晨的小型御前会议,一直到天明方散。从五更到天亮。这一段时间里,张帅只是斜靠着身后的椅子矇胧一阵,因为心中事情颇多,又想想知道这慈禧、慈安、同治及清廷主要皇族亲眷是否已经破围日逃,两次都稍稍微合了眼睛,便又瞬乎惊醒,询问是否看见刘植将军率军带了清妖皇族亲眷回营报喜。

天亮以后。驻扎在永定门外地御营亲军和文武百官都忙活来了。五更之后前饱餐一顿,收拾了行装。待命进城。张帅也提前用了早膳,坐在王帐正中的帅案后,等待关于内城情况的禀报。说到底的,他虽然来自百余年后的现代,但是,他可没尝试过做皇帝的滋味,心中难免有些兴奋。他由于兴奋。骑在马上时,也没有闲着。总在想着各种问题,忽而是重大问题,忽而是很小的问题。如今在他地胡思乱想中,忽然想到称“我”、“本王”和称“朕”地问题,不禁微笑了。

他起小对人们称自己就是一个“我”字,一直到进入特种七五一大队,都是一成不变地。即便是来到这个时代地前期,他仍不能适应自己身份的变更。一个“我”字倒称了三月有余。去年六月,在常州血战突围之后,被洪秀全假意封为太平天国顶天扶朝纲义王,后来,亲身犯险。将计就计,夺了洪家天下,也开始掌握了太平天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权要。当时以李秀成和洪宣娇为首的大臣们一致建议他登极为天王、南面称孤;毕竟天京失陷之后,一直未能有一个统帅带领着各处人马与清妖缠斗,但张帅思忖再三,还是没有同意,他认为,在那个时候,如果不能展示出超卓的领导和战斗能力,登极称天王。有可能会引起各地首领的不服。于大局不利。不过,虽然他没有称天王。但他对“王”自称为“孤”地事并不陌生,戏台上国王或是自称为“孤”,或是自称为“寡人”,都不自称为“我”。他小时读过《孟子》,梁惠王对孟子说话就自称“寡人”。在湖州众王会之后,他即便是掌握了中央太平军绝对的权柄,很久以来仍然在说话时自称为“我”或“本王”,不习惯改口称“孤”,到进了襄阳,军师和各军将领上书几次进谏,说到了襄樊以后,正宜改襄樊为新天京,局面大不同了,低谷也已经走出,自进入襄樊之地起,就应该正禳国号,登极为天王,受文武百官朝贺。当时大臣们都向他三跪九叩,山呼万岁,将他看做是新天国开国之主,所以建议他自称为“朕”,以正视听。但是张帅一再表示不妥,答应到扫灭残清、众将归心之后,在北京举行仪式,正禳国号之后再改称为“朕”。今日就要进驻北京的紫禁城了,尽管尚未举行正禳国号大典,也可以称“朕”了!虽然做为一个现代人不习惯这种成为,但张帅知道,这个称呼迟早会被“逼”出来的,而且很快就会习惯的。想着不到半年中,他从自称“我”到称“本王”,又即将到称“朕”,不禁有些痴了,心中静静地笑了一阵,暗地里觉得着实有些戏剧性了。

正在张帅边走边想时,先前入城安排事宜的张宗禹、任化邦等人,将城内防卫工作安排好之后,纵着胯下战马轻快地跑过来,凑近着说道:“启奏义王,各城门已经大开,恭请义王入城!!”

张帅蓦然勒住战马,看着身边的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扶王陈得才、启王梁成富等一众将领说道:“各位,如今万事俱备,且随本王入城吧!”

张帅的话立刻引起将领们及身后数万太平军将士地欢呼之声,欢腾的声浪席卷天地,一轮红日恰在此时喷薄而出,东方的霞光,瞬间洒满了辽阔的幽燕大地,号角、战鼓之声象大海涨潮一样响起来。

多少年的血海深仇,多少年来的斗争地愿望,多少个沙场骤奔的日日夜夜,又有多少为胜利而战死的兄弟姐妹啊!今天,胜利了!终于胜利了!把腐朽、黑暗的清廷政府消灭了!

“进城!进城!”数万个声音同声疾呼,在万众一声的欢呼声中,张帅轻轻提了提胯下的战马,战马顺从地迈着碎步轻巧地向前走过去。身前,是数百由小峰带领的御林亲卫开路。身后,紧紧跟随地是数万精神抖擞、士气高昂的太平军,清晨的风席卷过来,卷动着队伍中遮天蔽日地旌旗呼拉拉地做响,和着整齐地马蹄、脚步声,响彻整个北京城的上空!

张帅边走,边向着跟在身侧地张宗禹、任化邦问道:“宗禹、化邦。汉生率军回来了么?还有,城中安民之事进行地怎么样了?”

张宗禹必恭必敬地道道:“昨日属下已下令。安民的两千骑兵开始分路入城。此刻业已将城中局势控制,百姓安定,连声称颂大军仁义呢!汉生(刘植字)倒还没有消息,昨夜四更时便说追清妖妖头去了,估计也快了!”

张帅想了想又问道:“这紫禁城内起火了么?”他可是知道,这紫禁城故宫是中华民族地艺术瑰宝,在百余年后的现代。仍是倍受世界各国景仰,昨夜攻内城之时犹见火光冲天,万一焚毁几处宫殿,可真是可惜了!

张宗禹答道:“回禀义王!紫禁城方面没有起火。只看见内城东南角有两处火光。其实那火光在崇文门内,并未波及紫禁城。”

张帅轻轻点头,不再开口,任由着胯下战马迤俪向前。张宗禹拱手悄然退开,仍旧在侧面护卫。行到永定门护城河时。忽听城门处一阵銮铃作响,一骑奔到近前,马上骑者滚鞍下马,张帅定睛一瞧,却是苦候多时的刘植刘汉生,当下大喜。停了战马,冲着刘植道:“汉生!昨夜多劳,更斩获清妖重臣醇亲王,实在是可喜可贺!快快起来,咱们一同入城!”

刘植单膝点地,恭声道:“义王大喜!汉生追击清妖皇亲至和平里,现已将清妖两宫太后慈安、慈禧连同妖皇载淳及一众皇族亲眷尽数擒下!”

张帅一听大喜,刘植这家伙带来的消息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正所谓打蛇不死,后患无穷,此时清朝都城被破。皇族亲眷尽数被捉。可以说,这下子是给了满清一个最沉重的打击!只怕即便关外东北一处留守满族龙兴之地的残部闻知此事也会如丧考妣地!。

张帅放声大笑,赶紧令刘植起身跟随身后。(入城之前是不允许下马的)刘植兴奋地起身上马,紧紧地和张宗禹一起,跟在张帅身旁。张帅大声道:“进城!!”

在一阵鼓乐声中从张帅一行太平天国核心领导沿着永定门外的洋桥起程了。走在最前边的是御林亲兵军帅小峰,他身后是军容整齐的五百骑兵,全是甘草黄高头大马。这五百骑兵的后边是一位侍卫武将,骑在马上,身材高大,擎着一柄黄伞。黄伞左右是十名驾前侍卫武将和传宣官,都是仪表英俊,神情庄严。然后是张帅,穿一件绣着飞龙和潮水的太平天国明黄王服,腰系杏黄丝绦,头戴着黄巾,头巾上饰以金黄色的饰边,饰边正中缀一块闪光地黑色宝石。黄伞,红巾边饰,袍上的绣龙,说明他是太平天国最至高无上的首领,而头巾前边饰上的黑色宝玉,表示他是“土德应运”。本来这身袍服就是平日里张帅上阵杀敌时的战袍,他本来就身材颀长,丰神俊朗,今日身穿戎装,腰挂宝刀,骑在高大雄骏的战马上,更显得他地威武不凡和英气十足。

这一匹从天京突围时就跟随张帅的战马玉狮子,在御营开拔时已经换成了黄辔头,黄丝缰,银嚼环,盘龙鎏金镫,镀金铜铃。亦是精神十足,正所谓马如龙、气如虹,张帅往这宝马上一坐,更显得器宇轩昂。

骑马跟随在“圣驾”左右的是襄樊太平军的几个将领,稍后一点,是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扶王陈得才等人,以备义王随时有所垂询。跟在王驾马后的是各部丞相等文官。这班文武官们,他们今天都穿的是红色战袍,根据太平天国在建都初期特意发布一份通告,严申“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宣布红、黄两色是官服的专用颜色。这王级首领服饰一概都是黄色,只在头巾边饰及袍角边饰、腰间腰带上略有区别。其余的尽为红色袍服,官员但为着在服饰上可以显示官位的高低,袍服上也有边饰,以颜色来区分、定级。李世贤、汪海洋、陈得才是三等王爵,所以身着王袍,袖口用锦线绣着一个蓝色的边饰。以张宗禹、刘植、任化邦等人地袖口上绣着紫色地边饰。其余如李元茂、孙我如、汤正纲等人暂定为丞相一级的官员,袖口上绣了淡青色地边饰物。在百余文武官员的背后是五百名扈驾骑兵,一律是枣红骏马。太平军的将士一律是锁金褂、红头巾,十分整齐。文武官员们的长随、亲兵,人数众多,一律骑马走在最后。

“嗵!嗵!嗵!”永定城头传来三声空炮声,万事具备,大军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