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回 《三方讨价还价》
作者:涩黑咖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40

徐庶见刘嘉被诸葛亮的话带着走,非常被动,于是插话道:“庶看孔明先生问的有点唐突,我主既没有见刘豫州,又没有见孙仲谋,又如何得之谁是能者?就依孔明先生所见,谁又是能者呢?”

诸葛亮笑了笑道:“所以亮认为这个为主之人还真不好确定,既不能选出谁能谁愚,又不能相互之间打一仗来选武力最强者。那怎么办?……”

徐庶道:“未必就一定要通过打仗才能知道各自的实力,双方可以凭士兵数量的多少而裁定。”

诸葛亮还是挂着他招牌似的微笑,摇了摇扇子道:“哈哈,元直这话怎么如同三岁小儿之言?远不说官渡之战,曹军以少胜多,就说眼前襄阳城里也是精兵十万,不也没有挡曹军一步吗?士兵多又有多少用处?”

徐庶也不怒,微笑道:“刘豫州和我主现在实力谁强谁弱,这应该很清楚吧?”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你们胜在人多,而我主胜在将强,实在难以区分。”

听了诸葛亮这话,几个武将的脸就绿了,鄂焕第一个忍不住叫道:“放屁!你们不就是几个东逃西跑的常败将军吗?关羽、张飞、赵云算什么?我们却不怕他们。”

诸葛亮听众将之言只是微微而笑,并不生气,他见刘嘉沉默,就不理其他人而对刘嘉道: “亮这里有一个建议,不知太守同意否?”

“先生请言。”正在思考诸葛亮话语的刘嘉一愣,顺口说道。

诸葛亮道:“首先亮想问太守,常败者是不是就无能?”

刘嘉隐隐约约知道诸葛亮想说什么,但他还是说道:“不,当年高祖常败于项羽,但最后项羽四面楚歌而自杀。常败并不一定是无能,善败者更是智者。”

诸葛亮拱了一下手,道:“谢太守之言。”之后他又问道,“亮能否说常败者对敌经验丰富呢?”

刘嘉道:“可以这么说,但仅针对善于研究的智者,否则唯添胆怯尔。”

“那请太守直言我主刘玄德是善于总结研究之人还是胆怯之人?”诸葛亮微笑着问道。

“哈哈,算是经验丰富之人吧。”徐庶道。

诸葛亮笑道:“我主善败,对曹军又有十多年的对敌经验,手下关羽、张飞、赵云等将更是从曹军血海中游过来的,且占尽荆州地主之宜。能否代太守行盟主之职呢?”

刘嘉心里一乐,绕了半天,还是想抓指挥权?他笑着说道:“既然嘉率军来这里,自是与诸位同舟共济,只要有利于抗曹,嘉愿意听从刘豫州、孙仲谋的命令。”

鲁肃一直乐于旁观,现在听了刘嘉的话,连忙插话道:“太守虽然年轻,但如此识大体,肃佩服。”

诸葛亮却问道:“太守此言,是不是说联盟所有针对益州命令都必须经过太守的命令才能执行呢?须知军令如山倒,有时容不得片刻迟缓。”

刘嘉道:“是的!但嘉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会故意延误军令。难道先生真的要将益州之兵打散分布到刘豫州的部队和孙仲谋的部队才放心不成?”

诸葛亮肯定的说道:“正是!”

“你!” 徐庶气愤地指着诸葛亮说道,“你欺人太甚!我益州兵多将广,你刘备势小力微,难道你们从新野过来就代表荆州?我主以抗曹大义为重,愿意听从你等指挥,还如此步步进逼,用意何在?又有何诚意联盟?”

诸葛亮依然微笑道:“亮正因为知道太守以抗曹大义为重,所以直言。孙仲谋手下周都督善于水战,亮善于陆战,如果太守能把水军交给周都督指挥,陆路军交给亮指挥,何愁抗曹不胜?如果都象元直所想各自抱成团,有利则行,无利则避,那大事能成吗?”

徐庶反驳道:“哼,指挥陆战,孔明未必就比庶高明……”

这时鲁肃急忙插话道:“肃觉得三方既然是同舟共济,就应该无猜忌才对,这样盟主指挥起来才如使臂膀。请太守三思。”

刘嘉沉思良久,道:“嘉虽然不赞成孔明先生的这个建议,但也不完全排斥,你们先制订一个章程吧,我们到时候再讨论。”

诸葛亮笑道:“哈哈,亮也只是一时兴起,说了这么多。实在想不到太守大人如此公心。今天有了太守这个底亮就放心了,待三方主将聚齐后再行商讨,亮想一定会谈论一个各方都称心如意的方案来。亮在这里保证我主一定也会象太守一样以抗曹大义为重。”诸葛亮连忙送高帽一顶,企图来封刘嘉之口。

刘嘉听了只是连连冷笑。

鲁肃道:“肃也敢保证我主会以抗曹大义为重。”

谈完正事,诸葛亮和鲁肃高兴地赴刘嘉的宴会了,因为刘嘉有心结交这两位名人,自然是有问必答,诸葛亮和鲁肃也想不到刘嘉如此“天真”,可以说这次出使的任务是超额完成了,所以一时间宾主尽欢。

本来徐庶和其他武将对刘嘉如此容易就放弃自己的利益非常不满,但想到刘嘉一直以来只有得别人好处,从没有让别人损坏到自己,所以也就放心了,是一种长期信赖形成的放心。

在诸葛亮、鲁肃酒足饭饱走了之后,徐庶等人一再提议刘嘉在今后商定具体协议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不要再被诸葛亮左右了。

闲谈的时候,刘嘉问徐庶道:“元直与孔明是不是朋友?”

徐庶虽然觉得刘嘉的话问得奇怪,但还是老实回答道:“不是。庶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今日一见倒是觉得这人很会抓机会,只要有了一点理由就能穷追不舍。对了,主公为何这么问?”